劣幣驅除良幣 的含義是什麼,什麼是劣幣驅逐良幣?

時間 2022-09-13 10:20:55

1樓:

最初的貨幣是有價值的,比如金幣。但是人們往往重新溶解金幣,自己加入雜質重新鑄幣。而且也有日常的磨損。

於是出現了鑄幣。這是貨幣的價值與面值以經不相等了。再後來,乾脆出現了紙幣,價值為0.

貨幣的價值越來越少,稱為劣幣驅除良幣

2樓:

隨便一本金融書就有.就是出現在金銀本為制度時,好的有價值的貨幣在流通過程中被"優汰劣勝",現行流通的大多是不等價的價值貨幣,由劣幣衝佔市場,優幣被迫退出!也是資訊不對稱的一種結果.

什麼是劣幣驅逐良幣?

3樓:舞璇瀅

劣幣驅逐良幣是指當乙個國家同時流通兩種實際價值不同而法定比價不變的貨幣時,實際價值高的貨幣或銀子(良幣)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輸出而退出流通領域,而實際價值低的貨幣(劣幣)反而充斥市場。

打個簡單的比方,市場上的通用貨幣是銀幣,一枚銀幣可以買一頭豬,可是有不良工匠在鑄造銀幣時,昧著良心偷工減料,往裡面摻了鋁或鐵,然後這部分銀幣便流入了市場,瑕疵銀幣與貨真價實的銀幣,一起成了購買豬的貨幣,這兩種銀幣實際價值並不一樣,但卻都能夠買到一頭豬。

久而久之,有人發現這樣的做法,實際上利益空間巨大,因此越來越多的瑕疵銀幣流入市場,並且成為了貨幣市場上的主力軍,而原來純正的銀幣,慢慢退出原本的貨幣市場,被人們收藏起來或者回爐重鑄,這,就是劣幣驅逐良幣。

擴充套件資料

「劣幣驅逐良幣」現象隱含著的概念和邏輯:

1、自利性。歷史學家司馬遷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追逐是個人和組織生存與發展的前提,沒有追求自身利益的行為和傾向,也基本上就沒有市場交易和財富的增加。

也可以這樣說,沒有自利性的存在,就意味著「良幣」的永遠流通,同時也就無所謂「劣幣」和「良幣」的區分。

2、資訊不對稱。人是有限理性的,不可能對複雜和不確定的環境一覽無餘,不可能獲得關於現在和將來變化的所有資訊。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人就可能利用某種有利的資訊條件,向對方說謊,欺騙對方,因而「劣幣」便有條件充當「良幣」在市面上流通。

如果交易雙方對貨幣的成色或者真偽都十分了解,劣幣持有者就很難將手中的劣幣用出去;或者,即使能夠用出去也只能按照劣幣的「實際」而非「法定」價值與對方進行交易。

3、機會主義行為。在市場交易活動中,人們在經濟活動中總是本能地盡最大能力保護和增加自己的利益。一旦存在實現利潤和利益機會,就會出現追逐的動機和行為。

特別是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人們不完全如實地披露所有的資訊,自私且不惜損人的機會主義行為——「劣幣去流通、良幣被收藏」便不可避免地出現。

4樓:機智的煎餅

劣幣驅逐良幣(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是指當乙個國家同時流通兩種實際價值不同而法定比價不變的貨幣時,實際價值高的貨幣或銀子(良幣)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輸出而退出流通領域,而實際價值低的貨幣(劣幣)反而充斥市場。16世紀英國伊莉莎白造鑄局長提出,也稱「格雷欣現象」(gresham's law),他觀察:消費者保留儲存成色高的貨幣(undebase money)(***含量高),使用成色低的貨幣(debased money)進行市場交易、流通。

按中國經濟學家譚立東的貨幣理論,貨幣在交換中是商品交換比例的量度基準。所以在過去金、銀同為法定貨幣的時代,就會產生兩種不同比例的交換基準。

金、銀做為交換的產品在市場中的**在產品的實用階段與產品的生產效率成反比,也就是生產效率高的**低。但貨幣比例的制定者無法認識到這兩關係,也不會隨著金、銀生產效率的變化來改變兌換比例。

有關於交換是生產的一種特殊形式的理論。人們在市場中用金、銀做為交換中間工具,是為了提高交換效率,實際上等同於提高自己的生產效率。因此人們就會在市場交換中留下生產效率低而**高的產品,從而使自己的生產效率達到最大化。

這就導致了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是生產效率高而**低的產品。這與上面陳述的「比如說當金和銀的兌換比率是1:15,當銀由於銀的開採成本降低而最後其價值降低時,人們就按上述比率用銀兌換金,將其貯藏,」是一致的。

因此劣幣驅逐良幣實際上是貨幣制定者在制定貨幣時無視市場規律而指定貨幣交換比例而產生的問題,只要保證市場貨幣定價的統一標準,**與商品量匹配的貨幣,這種問題就不會發生。

5樓:弒心孤

「劣幣驅逐良幣」是經濟學中的乙個著名定律。該定律是這樣一種歷史現象的歸納:在鑄幣時代,當那些低於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鑄幣——「劣幣」進入流通領域之後,人們就傾向於將那些足值貨幣——「良幣」收藏起來。

最後,良幣將被驅逐,市場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幣了。

當事人的資訊不對稱是「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存在的基礎。因為如果交易雙方對貨幣的成色或者真偽都十分了解,劣幣持有者就很難將手中的劣幣用出去,或者,即使能夠用出去也只能按照劣幣的「實際」而非「法定」價值與對方進行交易。

如果有這樣兩位麵包師傅:一位賣的麵包鬆軟香甜,餡料可口,童叟無欺;

另一位賣的麵包則乾癟粗糙,缺斤少兩,搞不好還是過期產品,但是價錢卻比第一位低一半,你認為哪一位師傅的麵包會熱賣?

答案並不一定如大家所想象的,一定是第一位。為什麼?這就要引出格雷欣法則。

格雷欣法則是一條經濟法則,也稱劣幣驅逐良幣法則,意為在雙本位貨幣制度的情況下,兩種貨幣同時流通時,如果其中之一發生貶值,其實際價值相對低於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實際價值高於法定價值的「良幣」將被普遍收藏起來,逐步從市場上消失,最終被驅逐出流通領域,實際價值低於法定價值的「劣幣」將在市場上氾濫成災,導致貨幣流通不穩定。

大多數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錢包裡既有新錢又有舊錢的時候,大家都願意把舊錢花出去買東西,留下「新票」。道理很簡單,出於對新錢的偏好。從這種偏好中,就出現了格雷欣法則的萌芽。

參考資料

6樓:匿名使用者

劣幣驅逐良幣的意思是指當某個國家同時流通兩種實際價值不同而法定比價不變的貨幣時,價值高的良幣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輸出而退出流通領域,但是實際價值低的劣幣卻會充斥市場。由16世紀英國伊莉莎白造鑄局長提出,也稱「格雷欣現象」。

7樓:匿名使用者

是指當乙個國家同時流通兩種實際價值不同而法定比價不變的貨幣時,實際價值高的貨幣(良幣)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輸出而退出流通領域,而實際價值低的貨幣(劣幣)反而充斥市場。

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經常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比如,在乙個公交站內有兩種人,一種是守規矩排隊的,另一種是胡亂插隊不守規矩的。公交車來了,胡亂插隊的人衝在前面擠上了公交車,而守規矩的人沒擠上車,只能繼續等待。

過了一會兒,又來一輛公交車,情況依然如此,還是不守規矩的人擠上了車,守規矩的還在等待……等到第三輛公交車進站時,誰還會去排隊呢?幾乎沒有人!這就是最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的案例。

什麼是劣幣驅逐良幣?分別舉例說明社會發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8樓:匿名使用者

解釋

「劣幣驅逐良幣」是指當乙個國家同時流通兩種實際價值不同而法定比價不變的貨幣時,實際價值高的貨幣(良幣)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輸出而退出流通領域,而實際價值低的貨幣(劣幣)反而充斥市場。

舉例

在16世紀的英國,***不敷造幣使用,必須在新鑄造的貨幣之中加入其他金屬成分,故當時市場上就有兩種貨幣,一種是原先不含雜質的貨幣,另一種是被加入其他金屬的貨幣。雖然兩種貨幣在法律上的價值相等,但人們卻能加以辨認,並且儲存不含雜質的貨幣,將含雜質的貨幣拿去交易流通。故市面上的良幣就漸漸被儲存而減少流通,市場上就只剩下劣幣在交易。

(此處的良幣指的是不含雜質的貨幣。)

舉例

在中國,早在西元前2世紀,西漢的賈誼曾指出「奸錢日繁,正錢日亡」的事實,這裡的「奸錢」指的就是劣幣,「正錢」指的是良幣。 在實行金銀復本位制時出現的理論。當時,金和銀都是法償貨幣,在法律上按一定比價具有相同的價值。

但在現實情況中,金銀的開採成本、市場供求是不太可能完全同步變化的,於是當金相對於銀來說更為貴重時,人們必然地儲存更有價值的金而使用相對來說沒有價值的銀,因為交換時是以法定比價而不是實際比價來計算的。如果銀相對來說更為貴重時,劣幣就成了金,銀變成了良幣。

原因

問題的根源在於,劣幣驅良幣並不是產生於競爭的前提條件下。每一套貨幣的發行,都是由國家強制人民接受的,儘管付款的一方很樂意使用劣幣,但收款的一方卻不會甘願接受,只有在國家能保證收款方接受的劣幣能夠繼續流通的時候,劣幣才能得以繼續存在,這條規律才能繼續起作用。

換句話說,如果國家濫用發行貨幣的權利,通過「劣幣驅良幣」的把戲來掠奪民間財富,這個過程可以說是強**消費自己的信譽的過程。當這個消費過程超過了一定的限度的時候,人民也是有可能拒絕所謂的法償貨幣,通過自由的選擇使得貨幣自發地建立新規律的。

參考資料

劣幣驅逐良幣 是什麼意思?

9樓:黑啤哈屁

「劣幣驅逐良幣」是經濟學中的乙個著名定律。該定律是這樣一種歷史現象的歸納:在鑄幣時代,當那些低於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鑄幣——「劣幣」進入流通領域之後,人們就傾向於將那些足值貨幣——「良幣」收藏起來。

最後,良幣將被驅逐,市場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幣了。

當事人的資訊不對稱是「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存在的基礎。因為如果交易雙方對貨幣的成色或者真偽都十分了解,劣幣持有者就很難將手中的劣幣用出去,或者,即使能夠用出去也只能按照劣幣的「實際」而非「法定」價值與對方進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