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中禪走路是專注身體的動作還是知道知道和專注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2-11-09 13:45:57

1樓:你的**

注重的區別是不一樣的,如果注重動作,那麼以動作以鍛鍊身體為主,如果專注注重專注的話,那麼以訓練專注為主。

2樓:魏老師心理教育

知道自己在動的境界,和在動中靜的感覺取決於一顆高度覺察自己內心的心。

我在練動中禪,請問覺知和專注有什麼區別

3樓:六球球

覺知是動乙個念頭,專注是一直動念頭。覺知是意識覺知身體鬆緊的狀態,而且要隨時都有這種覺知的能力,了解自己身體緊張及放鬆時的狀態

舉個例子,乙個人從你身邊走過去,你知道有個人走過去了,這就是覺知,你一直看他跟著他看,就成專注了。

4樓:t深深海底行

樓主善問!

末學因得善知識開示,略答如下:

禪宗之「禪」(開悟明心),是「般若波羅蜜」。禪定之「禪」(定力的鍛鍊),是「禪定波羅蜜」。乙個是第五,乙個是第六;若無「禪定波羅蜜」,很難直接得入「般若波羅蜜」。

虛雲老和尚開示:「屏息諸緣,一念不生;是參禪的先決條件。」就是說,若欲學會「參話頭」而開悟明心,需要先修定力。

這裡所說「定力」,是「動中定力」;若是「靜中定力」,就是入定了;入定以後,常常會「一念不生」,疑情難以發起;很難「參話頭」。因而,須是「動中定力」才是「照顧話頭」,進而發起疑情,才能「參話頭」。

樓主所問,正是修習「動中定力」的方法。

「參禪」,其實就是用這個妄心去尋找真心;如完全無妄心可用,已是無餘涅盤境界;此時的真心,如如不動,如何有作用?其次,真心無有「自證自分」,完全是「無我性」,根本不知有我;如不用妄心辛苦去參;是誰觸證真心?若雲是真心觸證真心,如上義;絕無可能。

須是有分別的心,才能觸證這個無分別的心。

比如拜佛,心中必須完全清楚拜的是哪一尊佛,但是,卻完全沒有文字(佛號)與形相(觀想)。這樣乙個「念頭」,就是在「話」之前的「話頭」。因為是在拜佛的動作中,在動中念頭不失去(一旦失去,馬上提起)。

因此是「動中定力」的修學。其次,因為拜佛,會得到佛的護持,以此功德回向早日成就「動中定力」,早日「開悟明心」。

如上所說「無相拜佛」,實在是「禪淨雙修」的利器。

請參閱末學另一篇文章: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5樓:懶貓聽禪

覺知 知道每乙個動作,只要知道就夠了

專注 是注意區域性了,把其它地方忽略了

大家都來說說有誰了解正念動中禪,正念動中禪是不是騙人的。

6樓:屍林修觀

動中禪力抄證1:阿難在第一次集結前bai夜,徹夜經行du,來回度步,很累了,正欲zhi躺會下時,瞬間依次證dao得一二三四果,得阿羅漢,於是有了參加集結的資格。

動中禪力證2:大念處經,四念處等,多處都有四威儀,看呼吸,經行等動中禪。

動中禪力證3:觀念佛者,觀的是誰在「念」。

7樓:匿名使用者

我做過。

從2017年,只是偶爾散步的時候,用覺性覺知腿的動,停。覺知自己當下是在站著,還是行走,坐著,躺著。真正練習的時間不多。

要點是要直接知道,不是專注。

效果很好,好到讓自己驚訝!!!

8樓:蝸牛太牛

先搞清楚什麼是動中禪。是有禪定經驗的人,從禪定中退出來,到日常生活中,仍然保持禪定中的心境,特別的專注,然後才能做到動中禪。如果沒有入定經驗,僅僅從外形上去模仿,是做不到動中禪的。

9樓:aaa**王

沒聽過 還是正規佛法好

10樓:願願穴兒

不是騙人,六祖寺大願法師2012年講解《大念住經》時有提到。

纏中說禪中,K線包含處理時,是左包含右,還是右包含左,還是兩個同時使用?比如下圖應該怎麼處理

一 是什麼意思?圖還有許多其他的叫法,如蠟燭圖 日本線 陰陽線等,我們常把它叫做 它原先的用途是計算公尺價每天的走向,再後來,期權等 市場都開始使用它。一條有影線和實體構成的柱狀條我們稱為 影線在實體上方的部分叫上影線,下方的部分叫下影線,實體分陽線和陰線。ps 影線代表的是當天交易的最高和最低價,...

《鳥鳴澗》中以動寫靜的句子是哪一句

是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詩在藝術上的最大特點就是以動襯靜,寓靜於動。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二句寫出了一種靜謐恬美的意境 寂靜的山谷中,人跡罕至,只有春桂在無聲地飄落 夜半更深,萬籟俱寂,似空無一物。接下詩人又寫出了更有詩意的一幕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由於山中太幽靜了,因此,當一輪明月突然公...

選擇題下列內容中,不能影響速動比率的因素是A 應收賬款B 存貨C 短期投資D 應收票據

一 選擇題 下列內容中,不能影響速動比率的因素是 b.存貨 速動比率是指速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它是衡量企業流動資產中可以立即變現用於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速動比率 速動資產 流動負債其中 速動資產 流動資產 存貨 或 速動資產 流動資產 存貨 預付賬款 待攤費用 速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 短期投資 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