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描寫的是何時令的景色?(提示 兩個字)

時間 2022-08-13 16:12:10

1樓:司弘濟

春末夏初,海棠的花期一般是三四月,看詩句說綠肥紅瘦,說明是被雨打落了一些才會這樣,而不是到了花謝的時候,不然僕人也不會說海棠依舊了。感覺應該是四月初吧

2樓:地獄天堂的噩夢

晚春 。

「綠」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後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後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的對比.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用上的乙個創造.由這四個字生髮聯想,「紅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象徵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

3樓:匿名使用者

暮春時節

這首《如夢令》,便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小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更惜自己那逝去的青春年華,語言清新,詞意雋永,令人玩味不已。

詞的大意是:昨夜雨疏風猛。當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風雨就來逼迫了,心緒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吃得多了,覺也睡得濃了。結果一覺醒來,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卻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詢問意中懸懸之事。

於是,她急問收拾房屋,啟戶捲簾的侍女:海棠花怎麼樣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

「還不錯,一夜風雨,海棠一點兒沒變!」女主人聽了,嗔嘆道;「傻丫頭,你可知道那海棠花叢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李清照的綠肥紅瘦描寫的是什麼季節

4樓:匿名使用者

綠肥紅瘦指的是暮春時節,意思是綠葉茂盛,花漸凋謝,表達了作者對紅顏易老的感慨。

出自:宋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原詩: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釋義:昨天夜裡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於是就問正在捲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只對我說:

「海棠花依舊如故」。知道嗎?知道嗎?

應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疏:指稀疏。捲簾人:有學者認為此指侍女。濃睡:酣睡 殘酒:尚未消散的醉意。雨疏風驟:雨點稀疏,晚風急猛。

創作背景:

這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根據陳祖美編的《李清照簡明年表》,此詞作於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前後。

作者成就:

李清照工詩善文,更擅長詞。李清照詞,人稱「易安詞」、「漱玉詞」,以其號與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錄。

其詞流傳至今的,據今人所輯約有45首,另存疑10餘首。她的《漱玉詞》既男性亦為之驚嘆。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學修養,而且有大膽的創造精神。

她的詞雖多是描寫寂寞的生活,抒發憂鬱的感情,但從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對大自然的熱愛,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對美好愛情生活的追求。這出自乙個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間派」代言體的閨怨詞來要有價值得多。

李清照的愛國思想,代表了中國古代廣大婦女追求男女平等、關心國事、熱愛祖國的乙個側面,讓後人從中看到了中國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

5樓:同享文化

李清照所寫的「綠肥紅瘦」描寫的是春天的季節。應該是陽曆的五月底到六月,陰曆是三月,屬於晚春時節,綠色越來越濃郁了。

一,「綠肥紅瘦」出自李清照的《如夢令》。

二,從「綠肥紅瘦」可以看得出來,這首詞是李清照在晚春時期作出來的。

三,從「綠肥紅瘦」這一次看得出來,李清照對春天即將過去充滿了惋惜。

「綠肥紅瘦」中的紅瘦是說紅花凋零,海棠花季要過去了,說明春天也要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繁茂的綠葉,盛夏要來了,表達出了李清照對花的憐惜,還有對春天的喜愛,同時也表達出了李清照內心的不開心,要不然頭一天怎麼喝那麼多酒,睡了一夜都不能醒酒。

6樓:曉籠包說教育

根據整首詞,得知她寫的是海棠花,應該是夏季的風雨交加後掉落的花瓣,有感而發

7樓:匿名使用者

詞目:綠肥紅瘦

釋義:綠葉茂盛,花漸凋謝。指暮春時節。也形容花已逐漸開敗,而草木枝葉正盛的暮春景色。寫出了作者對紅顏易老的感慨。在李清照的《如夢令》一詞中,特指綠色的多,紅色的少。

8樓:萬頃天空一擲行

春季《如夢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描述了海棠花被風雨吹後的景象, 而海棠花花期一般從2月下旬至5月上旬不等,從始花到終花,約10~12天,故此描寫的應為春季

9樓:

是寫晚春 。

「綠」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後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後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的對比。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用上的乙個創造。由這四個字生髮聯想,「紅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象徵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

10樓:匿名使用者

春末夏初,花凋謝之時

李清照詞中「綠肥紅瘦」描寫是什麼季節的景色?

11樓:假面

綠葉茂盛,花漸凋謝,指暮春時節,也形容春殘的景象。綠肥紅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對春天將逝的惋惜之情。

詞中把本來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來用以形容綠葉的繁茂與紅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漸消失。這一句不論是在語言的提煉上還是在修辭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極富創造性的。

原文: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翻譯:昨天夜裡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於是就問正在捲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只對我說:

「海棠花依舊如故」。知道嗎?知道嗎?

應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12樓:金果

綠肥紅瘦出自《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早期詞作。此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委婉地表達了作者憐花惜花的心情,充分體現出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也流露了內心的苦悶。

原文: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譯文:昨天夜裡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

於是就問正在捲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只對我說:「海棠花依舊如故」。知道嗎?知道嗎?應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擴充套件資料:

綠肥紅瘦賞析:

末了的「綠肥紅瘦」一語,更是全詞的精絕之筆,歷來為世人所稱道。「綠」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後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後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的對比。

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用上的乙個創造。由這四個字生髮聯想,那「紅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正是象徵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解讀: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昨夜雨疏風驟」指的是昨宵雨狂風猛。

疏,正寫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義。當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風雨就來逼迫了,心緒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覺也睡得濃了。

功效一醒覺來,天已大亮。但昨夜之神情,卻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路身便要詢問意中懸懸之事。因而,她急問清算衡宇,啟戶捲簾的侍女:

海棠花若何樣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還不錯,一夜風雨,海棠一點兒沒變!

」女主人聽了,嗔嘆道。

「傻丫頭,你可知道那海棠花叢已是紅的見少,綠的見多了嗎!?」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寫出了傷春易春的閨中人複雜的神氣口吻,可謂「傳神之筆。作者以「濃睡」、「殘酒」搭橋,寫出了白夜至晨的時間變化和心理演變。

然後乙個「捲簾」,點破日曙天明,巧妙得當。

然而,問捲簾之人,卻一字不提所問何事,只於答話中透露出謎底。真是絕妙工巧,不著痕跡。詞人為花而喜,為花而悲、為花而醉、為花而嗔,實則是傷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嘆自己的青春易逝。

作者介紹:

李清照(1084~約1156年),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生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約卒於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1156)。她出生於書香門第。

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

出嫁後,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金石書畫的蒐集整理,共同從事學術研究。志趣相投,生活美滿。金兵入據中原後,流落南方,趙明誠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一生經歷了表面繁華、危機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動亂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她的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她的詞分前期和後期。

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多描寫愛情生活、自然景物,韻調優美。如《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等。

後期多慨嘆身世,懷鄉憶舊,情調悲傷。如《聲聲慢·尋尋覓覓》。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樣令人崇敬。

她既有巾幗之淑賢,更兼鬚眉之剛毅;既有常人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愛國情懷。她不僅有卓越的才華,淵博的學識,而且有高遠的理想,豪邁的抱負。

李清照詞中的"綠肥紅瘦"描寫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

13樓:小笑聊情感

出處: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早期詞作。此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委婉地表達了作者憐花惜花的心情,充分體現出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也流露了內心的苦悶。

原文: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⑶。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翻譯:昨夜雨雖然下得稀疏,風卻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卻不能把殘存的酒力全部消盡。問那正在捲簾的侍女:

庭園裡海棠花現在怎麼樣了?她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全詞篇幅雖短,但含蓄蘊藉,意味深長,以景襯情,委曲精工,輕靈新巧,對人物心理情緒的刻畫栩栩如生,以對話推動詞意發展,跌宕起伏,極盡傳神之妙,顯示出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力。後人對此詞評價甚高,尤其是「綠肥紅瘦」一句,更為歷代文人所激賞。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詩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講的是什麼,詳細點

這句詞出自宋代李清照的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 這首作品是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全詞如下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資料拓展 李清照 1084年3月13日 1155年5月12日 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 南北宋之交 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

如夢令》「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詞作之一。詞中充分體現出作者對大自然 對春天的熱愛。這是一首小令,內容也很簡單。它寫的是春夜裡大自然經歷了一場風吹雨打,詞人預感到庭園中的花木必然是綠葉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 捲簾人 詢問室外的變化,粗心的 捲簾人 卻答之以 海棠依舊 對此,詞人禁不住連用兩個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出自誰的詩詞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出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宋 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譯文 昨天夜裡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於是就問正在捲簾...

請問李清照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什麼意思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注釋 綠肥紅瘦 綠葉繁茂,紅花凋零。出自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 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早期詞作。原文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譯文 昨夜雨雖然下得稀疏,風卻刮得急猛...

你看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後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看完 知否 之後,我覺得自己有很多的感悟,其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女子在古代活著真是太難了,時時刻刻都有無數的條框約束著,基本沒有自由可言。一 婚姻的無奈 第乙個就是嫁人難。因為在古代,女子的婚事是由父母做主,如果父母要把你嫁給乙個五六十歲的老頭子,你嫁也要嫁,不嫁也要嫁。不嫁的話,就是違抗你父母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