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能變成天才嗎,到底什麼才是所謂的天分

時間 2022-04-25 21:52:19

1樓:毛毛蟲餓了啊

我覺得普通人不能變成天才吧,有句話:天才是百分之一的智慧型加百分之九九的汗水。這句話應該是激勵所有普通人,並非真相,真正的天才應該和本身的智商掛鉤,天分應該是一種異於常人的思維邏輯。

2樓:太空飛行員

可以,天才是比所有人都優秀的人。普通人不斷的提公升自己,就能成為天才,天才也是需要後天努力的。因為有對比,所以天才才可以被稱為天才。

3樓:科學知識萬能俠

我覺得是可以的,每個天才也是乙個普通人,就是很厲害的就是天分。

4樓:雪之下

不可能變,那百分之一的天賦,比你99%的努力還要強大的多

什麼樣的人可以稱的上是天才

5樓:vast的天涯

在某些方面的天賦超出常人的人就稱為天才;

天才的秘密就在於靈感。古今中外傑出的藝術作品,可說全部都是出自靈感。大部分發明、發現的才能也是如此;

所謂天才,是指從天,也就是宇宙得到所有宇宙智慧型的人,就是和自己的潛意識、超意識、宇宙意識互相通訊的人。

左腦是負責知識的才能,右腦則是負責智慧型的才能。

而天才,正是開啟了右腦,能夠從宇宙得到智慧型的人,天才並不是經過思考才引導出創造,天才是憑著直覺就創造出創造的。

這也正是天才與凡人不同之處 真正的天才都不覺得自己是天才,但在人們的眼中就是符合以下條件的人。

一、在數個沒有特定的範疇內有傑出的才能。

二、有著因這些才能所產生出來的足以立紀念碑的功績。

三、對他人的懷古有著魔術般的支配力。

四、表現出他人眼中奇蹟般的思考力和創造力。

五、通常多早熟,在其家族中過去不曾有像他一樣傑出的人物。

六、多數在其近親中有人在精神或社會方面有缺陷。

此外,這種人大多對其近親有著憎惡感。

6樓:讀書偶有所見

學習能力極強,領悟能力極強,一點就透的人,可以稱之為天才。

就像《少年謝爾頓》裡的謝爾頓,他就是乙個小天才。他有著極強的學習能力,而且探索能力也很強,可以輕易吃透對於同齡人來說很難的問題。在他的雙胞胎姐姐進入初中校園時,他早在小學就完成了高中的課程,並於此時進入了有名的理工科大學學習,還可以跟教授討論物理知識,並得到了學校的獎學金。

7樓:丸子的暖時光

我覺得奮發圖強、積極向上、專心致志的人都可以稱得上是天才。

所謂的天才,都是要經過刻苦鑽研努力而來的,不是誰都能隨隨便便就成功的。比如霍金、愛因斯坦、愛迪生、貝多芬、牛頓等,他們都是通過堅韌的毅力、不怕困難,才使自己慢慢變成天才的。

天才也是普通人,我覺得只要努力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成為王者,這都是天才。

8樓:卯然

只有看天而知,看書而行!能夠解決人類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根本問題的人,才能夠稱的上是天才,就是說能夠總結人類發展階段,觀察人類發展結結果,解決人類發展過程中中存在的根本問題,消除人類戰爭,得到世界和平統一,發揚為人類服務的先進思,維護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得到到世界人民民的擁擁護!

9樓:國防前六位

一般人經過努力才做到的事,你輕鬆即可做到,你就是有才能的人。

一般人經過怎樣的努力都無法做到的事,而你經努力可做到,此時你就是天才。

10樓:

智商超過140的可以成為天才

11樓:匿名使用者

在某個領域出類拔萃的人,或是說能夠統治乙個領域的人~~又比如說--我

天才與普通人的區別?

12樓:船帆煇

天才應具有由傑出實際成就反映出來的高度創造性,他們的成就應該有長久的價值而且不應是出身造成的(如世襲君主)。「天才」和「天分」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不同。「天分」僅是對某種工作有一種特殊的潛能,以及能很快、很容易地學會某種技能。

而「天才」則應有獨創性、創造性,能在完全生疏的環境中從事思想和工作,能夠獨立地為世界作出前所未有的貢獻。

儘管天才人物常常只在某一特殊領域中作出傑出貢獻,但他們早年的一般智力水平也很高。很可能是,天才概念中的兩種含義實際上反映了同一質量的兩個方面。對於天才的性質及**,各家說法不一。

有人認為天才人物屬於另一心理生物學種屬,在智力和情緒活動過程中,他們與一般人的差別,可與人和類人猿之間的區別相比。但也有人認為天才和神經症、精神病密切相關大家最常引證的代表人物可能便是義大利犯罪學家隆布羅索(cesare lombroso)。雖然現代精神分析學理論也認為︰天才的發生是由於自己和環境之間激烈衝突的結果,在這一點上與神經症和精神病相似,但天才解決上述衝突的方式不同,其症狀及後果是對社會有益的,並受到社會尊重。

研究表明,天才人物較常人更不易發生精神病、體質虛弱和畸形等情況。

一般說,可稱為「天才兒童」和「潛在天才」的兒童,不僅智力水平高,而且在身體素質、情緒調節和社會適應等方面,亦優於一般兒童。高爾頓認為︰天才人物有突出的智力、熱情和工作能力。他還用明確的統計結果表明︰凡有傑出貢獻的天才人物,常出於相同家族(《遺傳的天才》〔hereditary genius,1869〕)。

自高爾頓之後,科學家們常爭執,個人成就間的差異有多大成分是由遺傳造成,而不是教育和機遇的結果。不過人們普遍認為︰天才與遺傳和環境兩者有關。天賦潛力能否開花結果,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機會和訓練。

13樓:娛鯉娛己

思維方式,天才之所以被稱為天才正是因為其不同凡響的表現和成果,如果按照常規思路和做法是通常無法達到的。舉例來說,愛因斯坦著名的「御光而行」的思路,絕不是常人說能想,這種不拘一格,天馬行空的想象真是其非凡成就的前提。

另一方面,縱使天生有極高的智商,如果循規蹈矩也會泯然眾人,高智商,無成就的事例比比皆是,皆可為反證。當然,天才的閃光也需要對個體極度寬容和支援特立獨行的社會環境,社會的整體認知發展水平也很重要。

14樓:冰花

天才,是指人擁有一定的天賦(即天份:不是可以學到的東西),包括卓絕的創造力、想象力;天然的資質的人(如:體質;嗓音等)。

一般認為,智商達到140及以上可以稱之為天才。就是具有卓越想象力,創造力和突出的聰明才智的人。其實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天才」,只是狠多人不自信或者沒發現屬於自己的那份能力而已。

15樓:o曹孟德

天才是指天生對某一種事物有著很強的靈感的人 而普通人則沒有 就像畫畫吧 如果是畫畫天才 只要稍微學習 就能有所作為 而普通人做不到

天才和普通人有什麼分別

16樓:楠風吹呀那個吹

是思維方式,天才之所以被稱為天才正是因為其不同凡響的表現和成果,如果按照常規思路和做法是通常無法達到的。舉例來說,愛因斯坦著名的「御光而行」的思路,絕不是常人說能想,這種不拘一格,天馬行空的想象真是其非凡成就的前提。

另一方面,縱使天生有極高的智商,如果循規蹈矩也會泯然眾人,高智商,無成就的事例比比皆是,皆可為反證。當然,天才的閃光也需要對個體極度寬容和支援特立獨行的社會環境,社會的整體認知發展水平也很重要。

天才與常人的區別究竟是什麼?

17樓:匿名使用者

天才是極個別的,一般說的天才都是平時用功,找到了好的學習方法。真正的天才與瘋子就一線之差。

18樓:匿名使用者

我也很鬱悶呢 為啥子別人花幾個小時學我要花他的好幾倍時間去學

什麼是天才?

19樓:匿名使用者

天才(genius)

tiāncái

[genius;talent;endowment;gift] 指擁有一定的天賦(即天份:不是可以學到的東西),包括:卓絕的創造力;想象力;天然的資質的人(如:

體質;嗓音等);一般認為,智商80到120之間叫做正常,其中110到120屬於較聰明,達到130叫做超常,超過160叫天才。就是具有卓越想象力,創造力和突出的聰明才智的人。

天才被心理學上稱有超常智力的人物。天才一詞有兩種相近但略有不同的含義∶

1.特曼(lewis m. terman)認為,天才指的是在標準化的智力測驗中成績突出者。

故天才僅僅意味著智力水平高,僅僅是一種潛力,而不是成就。特曼認為∶智商在140以上者可謂「潛在天才」(約佔全人口的0.4%);有的人的標準還高些。

在這個意義上,天才指還沒有機會因成就而取得社會聲望的兒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稱這種人物「有天賦」,還把他們分成二級∶一級天才兒童占全人口的0.1%;二級天才兒童佔其餘人口的10%。

2.出自高爾頓(francis galton)的見解,較第一種更為流行,他認為∶天才應具有由傑出實際成就反映出來的高度創造性,他們的成就應該有長久的價值而且不應是出身造成的(如世襲君主)。「天才」和「天分」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不同。

「天分」僅僅是對某種工作有一種特殊的潛能,以及能很快、很容易地學會某種技能。而「天才」則應有獨創性、創造性,能在完全生疏的環境中從事思想和工作,能夠獨立地為世界作出前所未有的貢獻。

儘管天才人物常常只在某一特殊領域中作出傑出貢獻,但他們早年的一般智力水平也很高。很可能是,天才概念中的兩種含義實際上反映了同一質量的兩個方面。對於天才的性質及**,各家說法不一。

有人認為天才人物屬於另一心理生物學種屬,在智力和情緒活動過程中,他們與一般人的差別,可與人和類人猿之間的區別相比。但也有人認為天才和神經症、精神病密切相關大家最常引證的代表人物可能便是義大利犯罪學家隆布羅索(cesare lombroso)。雖然現代精神分析學理論也認為∶天才的發生是由於自己和環境之間激烈衝突的結果,在這一點上與神經症和精神病相似,但天才解決上述衝突的方式不同,其症狀及後果是對社會有益的,並受到社會尊重。

研究表明,天才人物較常人更不易發生精神病、體質虛弱和畸形等情況。

一般說,可稱為「天才兒童」和「潛在天才」的兒童,不僅智力水平高,而且在身體素質、情緒調節和社會適應等方面,亦優於一般兒童。高爾頓認為∶天才人物有突出的智力、熱情和工作能力。他還用明確的統計結果表明∶凡有傑出貢獻的天才人物,常出於相同家族(《遺傳的天才》〔hereditary genius,1869〕)。

自高爾頓之後,科學家們常爭執,個人成就間的差異有多大成分是由遺傳造成,而不是教育和機遇的結果。不過人們普遍認為∶天才與遺傳和環境兩者有關。天賦潛力能否開花結果,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機會和訓練。

相信自己是天才,才可能成為天才;相信自己不是天才,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天才!

天才一出生就說明比別人的智商高,或等於乙個18歲正常人的智商,但如果不再發掘,不再探索,那他的智商就會停留在一歲裡(等於正常人的18歲)從小的時候,他可能會很聰明,但卻沒有得到提公升,停留在原本裡,如果到了18歲的時候,他就如乙個正常人了。但別人怯在提公升,其實他就根本沒有退後,只是停留,18歲學小學的東西很簡單,但到了18歲,不就是正常了嗎?越是聰明的人就越難提公升,因為一張紙上已經畫滿裡東西,想再畫就很難,但正常人就像一張白紙,想畫什麼就畫什麼,就比天才越好提公升,所以,那麼多的所謂的神童長大都沒有得到變化,成為了正常人,就是因為這樣。

理解天才可可從以下幾方面來參考,與人才成就不能混淆:

1、先天具有某種才能便可稱之為天才,可以是多重及綜合的。

2、某項才能達到了很少人能到達的境界,可稱其為超級天才。

3、能夠在本職及附職上積極努力尋求即為人才,是可用之才。基於天份去尋求則會成為超級人才!

4、成功與否只能看其個人的成就,不能以整個社會來衡量,冠軍只有乙個!

5、失敗的因素是多種的,有社會方面的也有自身其它素質因素。

天才:天才分兩種

1。前者為先天具有某種才能,且該項才能達到了很少人能到達的境界。

2。後者為努力型天才,這種往往是認清了自身的現狀,認識到某一條路,或是某一種選擇是自己唯一出路後,以強大意志力,以及驗證可行的方法,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到達某種甚至連先天型天才都無法達到的極少數人的境界。

兩者的差異在於,前者往往屬於技術型的層面;而後者往往屬於策略型的層面。

天才,又被稱作另類的人,或者是不一樣的人,他們有著與眾不同的東西。

真正意義上的天才是很少有人可以達到的,它不是單一的指標,而是多種多樣的綜合。

天才,在我理解,『天』非天生,而是像天一樣的高度,使人們仰望、膜拜。而『才』,則是才能、智慧型以及本領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