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看懂《長安十二時辰》必須知道的道家小知識有哪些

時間 2022-02-04 10:17:19

1樓:c2百賬號

在唐朝,道教是國教,易烊千璽的裝扮其實是上清派道士的打扮,這種裝扮是符合他扮演的李必這個角色的。李必在唐朝的歷史中,便是以早慧的道士形象受到當時皇帝大臣的追捧,所以他以道士打扮出入官場是非常合乎實情的。

2樓:呵呵呵上課你猜

基本功課,必須知道該劇改編自馬伯庸2017年出版的**《長安十二時辰》。這部**最初**於知乎的乙個問題:如果你給《刺客信條》寫劇情,會把背景放在**?

馬伯庸選擇了長安城,選擇了開元盛世之後的長安城。為什麼?因為此時的長安十分繁華、唐玄宗在位49年,三次修改年號,第一次用的年號是「先天」,兩年後改年號為「開元」,我們熟知的開元盛世就是這個短時間,唐朝經濟實力達到鼎峰。

最後再改年號「天寶」,此時的長安已經開始出現危機(因為我們的聖人只想跟楊貴妃享受人間美事,倦於朝政。)

3樓:熊熊遊

衡量古代經濟繁華的基礎一是:人口,二是:糧食武則天統治結束的時候,唐朝一共有3700萬人,到了天寶元年已經達到了4890萬人,到天寶末年,唐朝一共是5288萬人了。

人口多,糧食也上去了,唐朝天寶年間人均糧食占有量是每個人有700斤。人們吃飽喝足了會幹嘛?沒錯!

商業**。該劇開篇就提及到了長安的東市和西市,本次上元佳節取消宵禁足足三天,而且其他外邦商人可在**街自由交易,隱患由其而來。

4樓:輪迴者

在劇中有這樣乙個場景,曹破延出錢五千錢找能讓他進入市坊的人,崔六郎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內因混進胡商隊伍的。《長安十二時辰》原著中描寫道:西市署的署吏們一手持簿,一手持筆,站在西市西入口的兩側,面無表情地乙個乙個查驗通關文牒和貨物。

曹破延之所以要如此大費周章,是因為當時的**規定,要在坊市經商必須要有許可證,其中這個叫做」或者」的憑證就是當時的許可證,具體作用類似於今天的營業執照+身份證的組合

5樓:你好呀樂

**最初**於知乎的乙個問題:如果你給《刺客信條》寫劇情,會把背景放在**?馬伯庸選擇了長安城,選擇了開元盛世之後的長安城。

為什麼?因為此時的長安十分繁華、唐玄宗在位49年,三次修改年號,第一次用的年號是「先天」,兩年後改年號為「開元」,我們熟知的開元盛世就是這個短時間,唐朝經濟實力達到鼎峰。最後再改年號「天寶」,此時的長安已經開始出現危機。

劇本是按照道家的思想進行的。

6樓:

《長安十二時辰》講的是一天24小時發生的故事。故事是以時間為主線,每一集對應乙個時辰,使得劇情不由有了緊張感。各國使臣來長安,各懷鬼胎。

最主要的是突厥狼衛,秘密運送伏火雷,使長安陷入危險,而長安燈會有很多百姓觀燈,必定死傷慘重,死囚張小敬和李必一同查案,力保長安。所以,未到最後乙個時辰,大傢伙都不知道長安到底還有多少劫難。

7樓:這很撩妹

上元節燈會

關於上元節這個稱呼不少朋友可能會比較陌生,但它的另乙個名字卻家喻戶曉——元宵節。

在唐代上元節是個大節,朝廷會連放三天假期,以示慶祝。上元節的燈火晚會作為劇中的背景,相信大家都很好奇裡面提到的暫時取消宵禁、晚會是什麼情況,難道唐朝晚上開個晚會都不允許嗎?

這點還真的沒錯,唐朝實行的是宵禁政策,平時的時候晚會什麼的都是禁止的,只有像上元節那幾天,朝廷特許取消宵禁,才允許百姓徹夜狂歡,還因為那幾天是國定假期,所以參與活動的人才會如劇中談及「百萬之眾」。

長安上元節的賞燈大會是一大彩頭,猜燈謎,掛燈籠、燈輪、 燈樹,滿城煙火,盡顯大國繁榮。

8樓:作業幫

唐刀共有四大種類,分別是儀刀(禁衛軍儀仗所用)、鄣刀(防身用短款橫刀)、陌刀(步兵專門用來對付騎兵的重兵器),以及橫刀。

橫刀,是當時的士兵普遍佩戴的刀。皇宮士兵、衙役、捕快、守城站崗士兵、巡邏士兵都用的是橫刀,類似於現在警察、交警的配槍,警棍。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景教」,現在的人們對其了解並不多,它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宗教?

《長安十二時辰》中「景教」從哪而來,唐朝有哪些人對其信奉?

9樓:丸子閒談文化

這個應該也是外國的一些宗教傳入來的,對於唐朝的一些人來說,也是會信奉這些教義的。

10樓:

這是外國傳來的一些宗教,當時唐朝比較開放,估計流傳進來的宗教肯定也比較多,所以應該很多人信奉。

詩仙,詩聖,詩佛,詩鬼,詩魔,詩豪,詩傑,詩狂,詩囚,詩奴分別都是誰?

11樓:9點說史

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鬼-李賀,詩魔-白居易,詩豪-劉禹錫,詩傑-王勃,詩狂-賀知章。詩囚-孟郊,詩瓢(詩奴)-賈島。

1、詩仙-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2、詩聖-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 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巨集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大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3、詩佛-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

王維出身河東王氏,於開元十九年(731年)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

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參禪悟理,學莊通道,精通詩、書、畫、**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 。

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存詩400餘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秘訣》。

4、詩鬼-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是「長吉體詩歌開創者。」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大鄭王)後裔。

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乙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雲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後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賀因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5、詩魔-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1-2]  ,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讚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

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12樓:匿名使用者

1、詩仙—李白。

他的詩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奇妙,浪漫主義,立意清晰。

2、詩聖—杜甫。

杜甫的詩歌在語言上,普遍認為具有「沉鬱」的特點,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鍊句。

3、詩佛— 王維。

維才華早顯,與其小一歲的弟弟王縉幼年均聰明過人。十五歲時去京城應試,由於他能寫一手好詩,工於書畫,而且還有**天賦,所以少年王維一至京城便立即成為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

4、詩鬼—李賀。

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後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 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5、詩魔—白居易。

閒適詩和諷喻詩是白居易特別看重的兩類詩作,二者都具有尚實、尚俗、務盡的特點,但在內容和情調上卻很不相同。

6、詩豪—劉禹錫。

禹錫的哲學思想具有鮮明的唯物主義傾向。主要著作是《天論》三篇。劉禹錫以自然科學為根據,補充了柳宗元的自然觀。

7、詩傑—王勃。

王勃自幼聰敏好學,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讚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

因做《鬥雞檄》被趕出沛王府。之後,王勃歷時三年遊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了大量詩文。

8、詩狂—賀知章。

唐代詩人、書法家。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越州永興人。少時以詩文知名。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 。

9、詩囚—孟郊。

字東野,唐代著名詩人。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縣)人,祖籍平昌(今山東德州臨邑縣)。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洛陽),後隱居嵩山。

10、詩奴 —賈島。

唐代詩人,字閬仙,人稱「詩奴」,與孟郊共稱「郊寒島瘦」,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人。自號「碣石山人」。

《長安十二時辰》為什麼會火,《長安十二時辰》為何評價那麼高?

長安十二時辰 之所以能火,主要是劇情題材經得起推敲的細節打磨,人物刻畫到位,同時能對映對於社會家園的特殊情感。長安十二時辰 在盛唐文化中只取一朝一夕,講述一天之中 保衛長安 的跌宕起伏,隨著分秒流逝,戲劇張力自然突顯。同時該劇在樹立大國文化自信 提公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等巨集觀立意上引向深入。該劇聚焦的...

《長安十二時辰》豆瓣評分如何,你覺得《長安十二時辰》的豆瓣評分是高估了嗎?

豆瓣評分8.4分。這部電視劇集以盛唐長安上元節為背景,靖安司追擊刺客為故事主線。這部劇由曹盾執導,易烊千璽 雷佳音 熱依扎主演,是一部古裝懸疑劇。這部電視劇集演員的表演都十分精彩。韓童生 雷佳音等老戲骨讓這部劇的質感變得更好,易烊千璽 熱依扎等新生代演員也為這部劇增加了很多亮點。韓童生為 實驗話劇院...

如何評價《長安十二時辰》劇情,如何評價《長安十二時辰》這部電視劇集?

長安十二時辰 雖說是乙個懸疑題材,但它更是個群像戲,哪怕是群眾演員都不糊弄。劇組給群演的妝容和服裝,甚至比主演都多。戲裡的每個人,都不是主角背景板的過客,他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都有乙個小宇宙。這些看似不那麼重要的演員,他們所代表的曾經鮮活存在過的那個人,長安的主人。據說曹導他死摳細節,會對畫面 鏡頭...

長安十二時辰的李必當時多大年齡,《長安十二時辰》中李必這個角色怎麼樣?

長安十二時辰 的李必的原型便是歷史上的李沁。多大年紀的話,當時只是個少年吧。選易烊千璽,個人感覺易烊千璽作為新生的明星,流量夠高,而且演技還不錯,還是比較難得的。其實個人對於易烊千璽,以前對於他並不是特別的熟知,甚至有過一點點非議 可能出自於嫉妒 但是看了這個劇發現這哥們演的真的挺好的,在新生演員中...

《長安十二時辰》中,有哪些隱藏劇情

這部劇裡面隱藏了很多細節方面的東西,比如全劇的第乙個鏡頭的出現就是採用的長鏡頭,導演可不是隨隨便便就用的,這個長鏡頭從一開始就展現給觀眾乙個有生活氣息的長安,出現在第乙個長鏡頭裡面的歌姬,小攤小販,胡餅等等,這都能體現出當時長安市民的生活氣息,讓我們也能感同身受,長安城不再繁華空洞了。這部劇剛播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