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死後 大喬帶著孩子去哪啦,孫策死後大喬去哪裡了

時間 2022-01-20 00:00:13

1樓:匿名使用者

沒人知道孫策死後大喬去了**,史書也沒有記載大橋(180年?-?)。

大喬在180年出生於廬江郡皖縣,是東漢末年時期孫策的妻子,小喬的姐姐。與小喬一起被稱為當時的江東二喬,傳說他們兩姐妹是絕世美女。

公元199年12月,孫策攻取了廬江的皖城,並且俘虜了大喬和小喬,於是孫策就娶了大喬,孫策的好兄弟周瑜娶了小喬。

然而,在剛娶到大喬的幾年後,孫策出去打獵,被箭射死。 大喬從此成為寡婦,他非常想念孫策,所以他在哭了幾個月後就死了。

擴充套件資料

二喬之父

後世盛傳東漢末年的江東美女大喬、小喬為漢太尉喬玄之女,實為誤傳。二喬誤傳籍貫是湖北嘉魚縣,是建立在二喬的父親即為喬玄基礎上的。此版本誤傳喬玄早年居住在沙陽堡,娶了該地中醫家的千金,才生出了大喬和小喬。

因此才有"大喬和小喬的出生地可能是沙陽堡,也就是今天的湖北嘉魚地區"這種說法。

誤傳緣由

《三國志·吳書九》中記載,大喬、小喬為「橋公」之女。清代人沈欽韓在《兩漢書疏證》一書中說:「橋公者,太尉橋玄也。

漢制為三公者方稱公。」沈欽韓的意思是,只有官至「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人才能被稱作「公」,因此《三國志·吳書九》中記載的「橋公」必為漢太尉橋玄。沈欽韓的說法被多方引用,幾成定論,但實際是沒有歷史依據的。

清代末年的盧弼就在其所著的《三國志集解》中指出:「弼按權呼張昭曰張公,時人呼程普為程公,世人呼龐德公為龐公。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見《漢書·賈誼傳》。

於公治孝婦獄,郡中大敬重於公,見《漢書·於定國傳》。是皆不必三公始稱公也。」可見在當時,並不是只有官至「三公」的人才能被稱作「公」,因此沈欽韓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盧弼在《三國志集解》裡還指出:「又按本傳橋公二女為攻皖時所得,據《寰宇記》,橋公為舒州懷寧人,即漢之廬江郡皖人。

《後漢書·橋玄傳》玄為梁國睢陽人,兩不相涉。果為玄女則阿瞞方受知於玄,銅雀春深早已如願相償,伯符、公瑾不得專此國色矣。《後漢書》、《三國志》絕無一字及之,沈說之誤無疑矣。

」這裡再一次論證了沈欽韓的說法有誤。

另外,按《三國志》的記載,孫策、周瑜分別納大、小喬是在攻破皖城之後;是199年的事。而喬玄183年就已去世,死時已有七十五歲,從年齡上來看,也不可能是大、小喬之父。

2樓:匿名使用者

史籍中有關江東二喬的記載極少。陳壽的《三國志》中只有《吳書·周瑜傳》有這樣一句。 從攻皖,拔之。

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孫)策自納大喬,(周)瑜納小喬。 裴松之注此傳時引用了《江表傳》,也只有一句:

(孫)策從容戲(周)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按:流離,光彩煥發貌), 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 這兩句話告訴我們:

第一,二喬的姓本作「橋」,至於她倆的芳名,史書失載,只好以「大喬」、「小喬」來區別。現代人對此會覺得奇怪,但在以男性為中心的封建社會裡,這種現象卻是見慣不經的。歷史上許多皇后都沒有留下名字,就是孫權的母親吳夫人、妹妹孫夫人,不也同樣不知其名嗎?

第二,二喬的籍貫是廬江郡皖縣(今安徽潛山)。

第三,二喬長得很美 ,有傾國之色,顧盼生姿,明**人,堪稱絕代佳麗。

第四,孫策、周瑜得到二喬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縣之後,當時,孫、周二人都是25歲(周瑜比孫策小乙個月),因此,估計二喬的年齡不過20上下。第五,孫策、周瑜對能娶二喬為妻感到非常滿意。 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傑,乙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乙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按照傳統觀點,堪稱郎才女貌,美滿姻緣了。

作為豔名傾動一時的美女,江東二喬很自然地成了文學藝術的物件。最早而且最著名的作品當推唐代詩人杜牧那首膾炙人口的《赤壁》詩:

折戟沉沙鐵未消,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淒涼一生

從二喬方面來說,一對姐妹花,同時嫁給兩個天下英傑,乙個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郎,乙個是風流倜儻、文武雙全的周郎,堪稱美滿姻緣了。郎才女貌,諧成伉儷,當然兩情相愜,恩愛纏綿。然而,二喬是否真的很幸福呢?

其實大喬的命是很苦的。孫策娶大喬的那年是二十歲,大喬是十八歲,可惜天妒良緣,兩年後正當曹操與袁紹大戰官渡,孫策正準備陰襲許昌以迎漢獻帝,從曹操手中接過「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柄時,孫策被許貢的家客所刺殺,死時年僅二十六歲。大喬和孫策僅過了三年的夫妻生活。

當時,大喬充其量二十出頭,青春守寡,身邊只有襁褓中的兒子孫紹,真是何其悽惶!從此以後,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撫育遺孤。歲月悠悠,紅顏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時凋零!

大喬檔案

性別 : 女

生卒:174~?

籍貫: [揚州]廬江皖縣 [今安徽潛山]

容貌 : 國色流離

父親: 橋國老 (橋姓今簡化為喬,兩姓合一,後來都作喬國老。)

配偶: 孫策

妹妹 : 小喬

子女:孫紹

相關人物: 孫策 小喬 周瑜 喬國老

曾效力過的勢力 : 吳

3樓:猴大雷

孫策25歲去世,周瑜36歲去世,他們的嬌妻大喬,小喬去哪了?

4樓:匿名使用者

孫權繼位以後,大喬帶著孩子回了娘家。後來,孫權封孫策的兒子孫紹為「吳侯」,次後改封為「上虞侯」。因此,陳壽在《三國志》中就就批評孫權說:

「割據江東,策之兆基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不足)也。」意思是說:

江東(東吳)的天下是孫策打下來的,可孫權對其後代關照不夠,孫策的兒子(孫紹)只封到侯爵,在理義上是很不夠的。

孫策死後大喬去**了

5樓:凮起雲湧

孫策死後大喬哭泣了幾個月後也死了。

大喬在180年出生於廬江郡皖縣,是東漢末年時期孫策的妻子,小喬的姐姐。與小喬一起被稱為當時的江東二喬,傳說他們兩姐妹是絕世美女。

公元199年12月,孫策攻取了廬江的皖城,並且俘虜了大喬和小喬,於是孫策就娶了大喬,孫策的好兄弟周瑜娶了小喬。

但是在剛娶到大喬的幾年以後,孫策外出打獵被箭射中不幸身亡。大喬從此成了寡婦,非常思念孫策,於是在哭泣了幾個月以後也死了。

6樓:地煞

沒人知道孫策死後大喬去了**,史書也沒有記載。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12月,孫策攻取廬江的皖城,虜獲二喬姐妹,孫策自納大喬為妾。

大喬隨後同被俘獲的袁術家眷和劉勛家眷一起被送回吳郡。然而孫策四個月後就去世。大喬自此淪為了寡婦,無子女,此後不詳。

大喬(喬字古作「橋」)(180年代-?),廬江郡皖縣人(今安徽安慶潛山),中國東漢末三國時期的女性,系喬公之女、孫策之妾、小喬之姊。

在中國長篇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也有提及。與小喬並稱為「江東二喬」,傳說為絕世美女。

7樓:x一燈大師

一派胡言,孫策死於建安5年(200)年,赤壁之戰發生在建安13年(208)年中間隔了八年時間。曹操建銅雀台就是為了大喬小喬你說大喬在孫策死後幾個月就死了,大家都知道曹操喜歡已婚婦女,難道曹操還有戀屍癖不成?

8樓:匿名使用者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於打獵時遇刺受重傷,大喬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飲,全心照顧,然孫策仍藥石罔效逝世。大喬悲痛欲絕,數度昏厥,並欲投江殉夫。但想到孫策臨終前曾拉著她的手,要她照顧幼弟孫權(18歲),助他接掌大權,並除奸討逆,使大喬只好打消原來念頭。

後來孫權對皇嫂仍萬般尊重,也在大喬與眾臣如張昭周瑜魯肅等人的輔佐下,很快地團結江東各股勢力,建立威望,進而重新掌控大局了。

據說大喬在孫權稱帝(公元229年)之後,即不再過問俗事,深居簡出,青燈古佛,寧靜詳和,安享天年矣!

9樓:無溫焰

沒哪可去,也沒去哪,在宮裡守寡。

孫策死後為什麼大喬要帶兒子離開東吳

10樓:匿名使用者

被逼無奈吧,畢竟孫權根基不深,周瑜還是孫策兒子的姨父。

11樓:不曾明了

這是哪兒有的事情。

孫策與大喬之子孫紹一直留在東吳。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孫紹被封為吳侯,之後因孫登之子孫英被封吳侯而改封上虞侯。

至於大喬,在孫策死後就沒有相關記載了。據說大喬在孫權稱帝之後,即不再過問俗事,深居簡出,青燈古佛,寧靜詳和,安享天年。

孫策死後,大喬和她的孩子後來怎麼樣?

12樓:妙全說歷史

我認為大喬很可能被曹操關在了銅雀台。

孫策死前大喬就已經被俘送往吳郡,孫策死後大喬便下落不明。而曹操還曾經發誓說:

「吾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台,以樂晚年,雖死無恨!」

這也是**《三國演義》中的原文,諸葛亮藉此拉攏周瑜一起抵抗曹軍。銅雀春深鎖二喬並非空穴來風,許多詩詞**中都有此意。

還有一種說法,說孫策死後,孫權打下天下霸業,冊封孫策的兒子孫紹為上虞侯,想藉此說明大喬沒有死,一直撫養孫紹長大,在孫紹封侯後安享晚年。

不過這種說法我認為可信度非常低,因為孫紹出生於公元199年10月,而孫策攻破廬江俘獲二喬,是在公元199年12月,也就是建安四年。

因為孫紹出生時間早於孫策迎娶大喬,因此孫紹不可能是大喬所生。

妻妾眾多的孫策死後應該是正房妻子撫養後代,不會輪到大喬撫養的。所以我們可以肯定這種說法,經不起推敲,肯定是假的。

自古紅顏多薄命,太過美貌太有名氣也不是什麼好事,我認為二喬就是如此,美貌為她們贏得了青年才俊的青睞,也將她們的命運推至風口浪尖。

我至始至終認為平安是福,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相守相伴比這種大起大落的人生好過太多。

歷史上並沒有記載大喬和孫策有孩子,孫紹肯定不是大喬生的,其餘兩個女兒也並未記載生母。古代母憑子貴,孫策死後大喬沒了依靠,也沒有子嗣倚仗。

因此大喬的後半生顛沛流離孤苦無依。

13樓:滿目山河

孫權是不可能會明目張膽地殺死他哥哥的兒子的,但是也有可能秘密處置了。

14樓:樂其

銅雀春深鎖二喬,根據這首詩詞,可以推斷出大喬被鎖在了孔雀臺。

15樓:匿名使用者

孫策死後,大喬生活是相當的差。母憑子貴的古代,他作為乙個沒有孩子的女人,自然不會有什麼好的結局。

16樓:在路上百鍊成鋼化為繞指柔

當時的大喬只有二十歲,也就是這麼年輕就當了寡婦,還帶著孩子。想要再嫁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最後下落不明。但也有人說她回家找小喬安度餘生了。

當時的大喬只有二十歲,也就是這麼年輕就當了寡婦,還帶著孩子。想要再嫁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最後下落不明。但也有人說她回家找小喬安度餘生了。

當時的大喬只有二十歲,也就是這麼年輕就當了寡婦,還帶著孩子。想要再嫁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最後下落不明。但也有人說她回家找小喬安度餘生了。

當時的大喬只有二十歲,也就是這麼年輕就當了寡婦,還帶著孩子。想要再嫁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最後下落不明。但也有人說她回家找小喬安度餘生了。

當時的大喬只有二十歲,也就是這麼年輕就當了寡婦,還帶著孩子。想要再嫁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最後下落不明。但也有人說她回家找小喬安度餘生了。

在孫策和周瑜相繼死後,二喬都是怎樣的結局呢

三國時期,不僅英雄人才輩出,還有很多美女也很出名。比如博學多才的蔡文姬 美得不可方物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 有傾國傾城之色的大喬小喬。杜牧的一首詩曾經這樣稱讚過二喬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二喬的美讓遠在京都的曹操都惦記著。由此可見,二喬的傾國傾城的美名是實至名歸的。大喬小喬都精通音律,又知書...

孫策和周瑜去世後,大喬和小喬的命運如何

自古紅顏多克夫 孫策和周瑜兩名 男神級別 的少年英雄一直是廣大三國愛好者們羨慕的偶像。他們不僅年少有為,立業江東。更擁有傾國傾城 美麗無比的 江東女子天團 二喬姐妹作為妻子,怎能不令人羨慕?只可惜,歷史往往是殘酷的,二喬姐妹與孫權 周瑜的愛情故事並沒有 三國演義 中描寫的那般甜蜜。二喬姐妹並不是孫策...

孫策,孫權,大喬到底是什麼關係,大喬和孫權是什麼關係

孫策和孫權是兄弟關係,孫策是孫權的哥哥,孫策和大喬是夫妻關係。當孫策準備發兵北上之時,在丹徒狩獵時為許貢門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孫策是破虜將軍孫堅長子 吳大帝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孫吳政權的奠基者之一。三國演義 稱其武勇猶如霸王項羽,綽號 小霸王 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

為什麼小喬會嫁給周瑜?周瑜死後小喬嫁給了誰?

因為,是策瑜攻破了皖,使二橋成為戰俘,然後,策瑜納二人為妾。和曹操。沒什麼關係。再說,橋玄又不是大小橋的父親。因為她生在東吳那一塊,而且曹年齡大得多,還有就是關鍵 美周郎。因為那時候大小喬其實就跟戰俘一樣,孫策周瑜攻破了宛城。再說白一點就是戰利品,當然了,歷史上沒記載孫策周瑜對待大小喬有多好,也沒記...

小喬和大喬是誰的妻子,大喬,小喬分別是誰的老婆?

喬公二女,大喬和小喬,大喬嫁給了孫堅子小霸王孫策,小喬嫁給了羽扇綸巾的儒將周瑜。大喬小喬的美麗是遠近聞名,孫策周瑜也是大名鼎鼎,他們可謂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設。有意思的是,曹操建造銅雀台竟是為了 銅雀春深鎖二喬 下江南的目的是為了謀取二喬,二喬的美麗可見是天下聞名啊 而諸葛亮也正是因此才用計激起周瑜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