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別為幾月

時間 2023-05-14 12:05:11

1樓:網友

對應如下:1、【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23時至01時。

2、【丑時】雞鳴,又名荒雞:01時至03時。

3、【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03時至05時。

4、【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05時至07時。

5、【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07時至09時。

6、【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09 時至11時。

7、【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時至13時。

8、【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13時至15時。

9、【申時】晡時,又名日鋪、夕食等:15時至17時。

10、【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17時至19時。

11、【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19時至21時。

12【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21時至23時。

2樓:匿名使用者

採用干支記年和記月,月份的推算和常規的不一樣,現在僅用於算命,這是以二十四節氣為起點計算的,以每年是立春當天起到驚蟄前一天為一月,配以地支寅,再從驚蟄當天起到清明的前一天為二月,配以地支卯,以此類推。天乾則依據當年的年份來確定,與地支配合成為當月的干支月。

詳細情況可到百科查閱。

巳午未寅卯申酉戌亥各是什麼時候

3樓:天上在不在人間

古人根據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中國古代,人們用「銅壺滴漏」的方法計時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乙個時段叫乙個時辰。每一時辰的前一小時為初,後一小時為正。比如7時叫辰初,8時叫辰正,9時叫巳初,10時叫巳正。

十二時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乙個時辰。十二時辰相當於24小時,每個時辰等於2小時。

日晷儀也稱日晷,是觀測日影記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指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是中國古代較為普遍使用的計時儀器。但在史籍中卻少有記載,現在史料中最早的記載是「漢書·律曆志·制漢歷」一節:太史令司馬遷建議共議「乃定東西,主晷儀,下刻漏」,而「漢書·藝文志」中列有晷書34卷,但僅存書名,而無內容。

中國古代的計時器:圭表、日晷、漏壺、渾天儀。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乙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公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時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時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4樓:侃民生看社會

古代的一天有12個時辰,那麼它們分別對應我們現在的幾點鐘呢?

古人非常的聰明,他們當時沒有現代的計時器,於是他們就採用中壺滴漏的方法來計時,那麼一整天就可以分為12個時辰,即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子時對應的就是半夜的11:00~1:

00,亥時對應的就是1:00~3:00,寅時對應3:

00~5點距兩個小時為乙個時辰,以此類推,就可以算出時間的分布。

如果將十二個時辰,具體的對應現代的時間,如下:

子時】又叫子夜,它對應現代晚上11點到1點,古人這個時候早就睡覺,不會像我們現代還在熬夜。

丑時】叫做雞鳴, 它對應現代晚上1點到3點。

寅時】又稱黎明,它對應現代晚上3點到5點。這個時間段就是快要天亮的時間,如果想要看日出的話,就要在這個時間段裡起床。

卯時】又名破曉,它對應現代晚上5點到7點。破曉顧名思義就是太陽剛剛出來的時候,也就是天亮了。

辰時】被叫做食時,它對應現代晚上7點到9點。這個時間段就是古人吃早飯的時間,其實和現在吃早餐的時間很相近,這個時間進食最為合適。古代人一般就是兩餐制,所以這個點吃早飯很合適。

巳時】又稱隅中,它對應現代晚上9點到11點。這個時間接近中午。

午時】叫做正午,它對應現代晚上11點到13點。在電視劇集中時常出現的午時三刻,就是對應著這個時間。因為太陽處於最中間的位置,最熱也是陽氣最為集中的時候。

乙個小時有4刻,一刻大概在分鐘,粗略等於15分鐘,午時三刻就是中午11時 分。

未時】又名日跌,它對應現代13點至15點。 日跌,也就是太陽要下山的時候了。

申時】叫做夕食等,它對應現代15點至17點。這就是晚飯的時間。很喜歡古人以吃飯的時間來命名時辰,非常的貼切合適。

酉時】就是傍晚,它對應現代17點至19點。在這個時間裡意味著太陽落山了。

戌時】叫做黃昏,它對應現代19點至21點。看到這裡就會想起一句詩詞,「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個時候就是去看夕陽最好的時候了。

亥時】叫做人定,它對應現代21點至23點。這就是大家該睡覺時間了,人們都安定下來,所以9點到11點是最佳的睡覺時間,古人對時間的把控也是非常完善的。古代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繼承和保留正確的就很好。

古代的十二時辰,每個時辰都別賦予了很好聽的名字,多一點用心,就讓生活多了美。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別是什麼時候啊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對應時間

5樓:時尚達人

2、十二地支也叫十二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總稱。中國古代拿它和天乾相配,用來表示年、月、日、時的次序。舊式記時法也用地支表示次序,如子時、丑時等。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時間對應幾點

6樓:立囍圈

子時是23~1點,丑時是1~3點,寅時是3~5點,卯時是5~7點,辰時是7~9點,巳時是9~11點,午時是11~13點,未時是13~15點,申時是15~17點,酉時是17~19點,戌時是19~21點,亥時是21~23點。

古代人民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段,每乙個時段叫乙個時辰,相當於2小時。

十二時辰制在西周時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時間表是什麼?

7樓:善良的俞甜

1、子時(23時至01時)

2、丑時(01時至03時)

3、寅時(03時至05時)

4、卯時(05時至07時)

5、辰時(07時至09時)

6、巳時(09時至11時)

7、午時(11時至13時)

8、未時(13時至15時)

9、申時(15時至17時)

10、酉時(17時至19時)

11、戌時(19時至21時)

12、亥時(21時至23時)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什麼意思?

8樓:姬覓晴

是古人用以記錄時間的符號,統稱為十二地支。

一、【子時】第乙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二、【丑時】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三、【寅時】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四、【卯時】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公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五、【辰時】古代中國人民「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六、【巳時】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七、【午時】日中,又名日正:(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八、【未時】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九、【申時】哺時:(北京時間15時至17時)。

十、【酉時】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時至19時)。

十一、【戌時】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十二、【亥時】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己巳丙寅癸卯戊午辰巳空 ,己巳 丙寅 癸卯 戊午 辰巳空

這個人帶三奇貴人。天上三奇甲戊庚,地上三奇乙丙丁,人中三奇壬癸辛。你這個朋友天乾帶乙丙丁,所以命帶三奇。此人祖上或家庭有人做過官。但是對自己利不是很大。此人不缺錢。長相不錯。辦事缺少毅力和恆心。性格比較火爆。身體注意心臟,口腔之類有疾患。若我推斷沒錯的話,這個人母親身體欠安。最糟糕結果可能過世。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