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和荀子 孟子與荀子思想的異同

時間 2023-02-24 01:45:12

1樓:匿名使用者

荀孟的不同不在於儒家「仁」的思想的差異,也不在於儒家邏輯論證方法的差異,是因為二人在儒學的理想與實踐上有著不同的側重。表面上看性善、性惡正相反對,實際上卻更加反映了荀孟二人極為一致的儒家本色。

孟子和荀子都認為性不是不可以改變的,不是決定一切的,所以所謂性善性惡,先天後天,原也就無所謂善惡,性善性惡只是二人邏輯論證的不同前提而已。孟子的「義」出乎心性,但是「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也」。「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

仁義者,「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先天雖有的,後天也有可能會失去。荀子的仁義雖在生性天情之外,但君子「化性起偽」,「強學而求有之」。

先天沒有的,後天也可以具備。所以先天有沒有並沒有關係,關鍵是要看後天能不能擁有。所以說,性善論與性惡論是同樣歸結為儒家「仁政」理想和「求」與「學」的實踐原則,在此一點上二者並沒有本質的不同。

孟子和荀子既然一致,為什麼會有一人主張性善、一人主張性惡?其原因即在於二人所處的歷史環境不同。對此,司馬遷早有指出。《史記》將孟子與荀子合傳,是有其充分考慮的。�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司馬遷評價孟子說:「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又說孟子「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所謂「所如者不合」與「迂遠而闊於事情」,是說孟子的學說主張與當時的社會現實相差太遠,孟子被認為是過於理想化了。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司馬遷評價荀子說:「荀卿,趙人。年五十始來遊學於齊。

田駢之屬皆已死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齊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為祭酒焉。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

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因家蘭陵。荀卿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不遂大道而營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莊周等又猾稽亂俗,於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萬言而卒。」所謂「嫉濁世之政,亡國亂君相屬」,說明到荀子時社會現實更趨惡化,更不容提出過高的理想。

孟子與荀子思想的異同

2樓:史海雜談

孟子作為孔子的繼承者,和荀子在思想上有什麼不同嗎?各位,這個問題非常好。首先,它涉及到的是歷史類的話題,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話題,很接地氣。

其次,這個話題比較輕鬆,所以是個難得的好題目。最後,作為文字工作者,認為,我們在闡述這類話題時,應該盡量客觀、公正,不偏不倚。而且,應該注意我們的價值導向。

因為,普及生活小常識,做好科普教育工作,也是我們文字工作者的應盡之責。

孟子,戰國中期魯國人,曾受業於子思之門人,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子思和孟子之學,被後世稱為思孟學派。孟子一生崇拜孔子,以「孔子之道」捍衛者自居,其經歷也與孔子十分相似。

他一生聚徒講學,曾周遊列國,名列稷下學宮,雖得各國君主禮遇卻始終不受重用,晚年著述講學不輟。孟子主張「仁政」,以「民本」為中心,利用教育手段得民心。

孟子親自參與著述的《孟子》,是研究其教育思想的主要資料,其主張學習要深造自得、循序漸進、博約結合、專心致志、持之以恆等。本文將孟子的教育思想按照理論基礎、教育目的、教育作用和教學方法來進行解釋。孟子和荀子在思想上有共同的地方。

比如說,都重視教育在社會發展和個人成長中的作用。還有,都認為培養統治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標。都強調道德教育的是教育內容中的重要方面。

當然了,他們的不同點更多。首先,在人性論方面,孟子肯定「性善論」,認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義、禮、智四個「善端」。荀子肯定「性惡論」, 他認為人性是人與生俱來的自然屬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後天人為的因素。

其次,在教學思想方面,孟子主張「內發」,而荀子更傾向於「外鑠」。最後,在對待君主態度方面,孟子提倡「仁政」學說。孟子: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從而提出了著名的「君輕民貴」的思想。

3樓:大野瘦子

bai異同:

一、du相同點。

都繼承了孔子的思zhi想dao,具有儒家學派基本特點:道仁回義,答明人論以及重教化。

二、不同點:

主要體現在人性論,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方面等方面。

對君主的態度上:孟子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強調法先王;而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亦則覆舟」,主張法後王。

在人性方面:人性問題上,孟子、荀子分別提出了「性善」、「性惡」之說。

在政治思想方面:孟子對孔子」仁「學說的繼承與發展形成了仁政思想。荀子則把儒法進行了融合,經常禮法並提,既主張禮治,又主張法治。

在教育思想方面:孟子主張「內發」,荀子主張「外鑠」。

4樓:發了瘋的大榴蓮

相同點:

抄兩者都強調仁,孟子襲主張「仁政」,荀子主張「仁義」和「王道」

不同點:主要體現在人性論,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方面在人性方面:孟子主張人性本善,荀子主張人性本惡在政治思想方面:

孟子核心思想是「仁政」,荀子核心思想是禮法並用在教育思想方面,孟子主張「內發」,荀子主張「外鑠」、

5樓:gold橙汁

相同點:孟子與荀子思想上都繼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不同點:1、孟子繼承並發揮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學說。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從而提出了著名的「君輕民貴」的思想。

2、荀子在天人關係上,一方面強調「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繼承並深入討論了儒家「禮」的思想。他說,學習的最高目標是把握「禮」。

3、孟子將人變為仁政,主張民貴君輕,主張性本善。

荀子是儒家文化繼承,有摻雜法家一些思想,主張性本惡 。

6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的政治思bai想比孔子更具有人民。

du性。孟子的政治管zhi理學是建立在dao「民」的基礎之上的。他說:

專「民為貴屬,社社稷次之,君為輕」.他提出「樂民之樂,憂民之憂」的政治行為觀。

孟子有很強的戰鬥性。面對黑暗政治,孔子採取了退讓的方法。孟子則與孔子恰恰相反,他鼓勵人民起來造黑暗政治的反,殺掉厲王、紂王這樣的暴君不算「弒君」.

「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

孟子的人性說。「性」這個既涉及到人的氣質又涉及到人的修養的複雜的問題,孔子基本上沒有提到,而孟子有深刻的論述。

7樓:予

孟子持的是「性善論」的觀點,認為人一出生就是善良的,而荀子持的人「性惡論」,認為人要教化過後才會向善。

8樓:匿名使用者

他們在思想上的不同就是,孟子,他主張的就是人性本善,而荀子主張的就是人性本惡。

9樓:匿名使用者

不同點: 主要體現在人性論,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方面等方面。他們對君主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相同在於大家都認為人是可以通過引導來向善的,不同在於孟子看到人的善的一面,而荀子看到人惡的一面。

11樓:匿名使用者

思想既有相。

同點也有相異點。

相同點是:1、都繼承了孔子的思想,都重內視百容。

姓的作用。孟子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荀子引用孔子之言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2、都重視教育的作用,並在讀書治學方面提出了有價值的思想。孟子具有懷疑精神:"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荀子提倡堅持精神:「學不可以已。」「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不同點有:

1、倫理思想差異最明顯。孟子主「性善」說,認為人性中先天就具有仁義禮智四種善端,並注重性善。

之「擴充」。荀子主「性惡」說,把道德行為看作是後天人為的結果,強調對惡性之改造。

關於如何養成道德行為,孟子主張「良心」與「內省」,荀子主張強制與教化。孟子的性善論為封建統治者提供了實行「仁政」的理論依據,荀子的性惡論為封建統治者提供了王霸統一的思想**。

2、兩人治學的側重點也不同。孟子重《詩》《書》,荀子隆《禮》《樂》。

孔子,孟子,荀子之間是什麼關係

12樓:水滴一滴一滴

孟子和荀子繼承了孔子的學說,具體如下:

孔子、孟子、荀子三人同為先秦儒家代表人物。

其中,孔子是至聖先師,繼承周公的「德」,發現了「仁」與「禮」。他把人的價值性比如說仁義禮智信,高揚了起來。可是,據說孔子死後就「儒分為八」了,孟子、荀子是其中兩家的繼承者。

孟子作為亞聖,主要發明了孔子的「仁」義。一是在強調人的價值性方面進一步做了自己的論證,比如惻隱(仁)、羞惡(義)、恭敬(禮)、辭讓(智)等四心,並提出「性善」論。

二是明確提出了政權更替的標準是人心向背。當人心不在統治者身上時,造反是合理的。比如說商湯誅桀、武王伐紂。

荀子,繼承了孔子學說的另一面,特別重視和闡發「禮」對於人和社會的意義。但是自宋代以後,因其思想與孟子不同而被理學家排除在儒家的正統之外。這種不同根本就在於對人性的看法。

13樓:知道必應

孔子、孟子、荀子三人同為先秦儒家代表。

人物。其中,孔子是眾所周知的至聖先師,繼承周公的「德」,發現了「仁」與「禮」。他把人。

的價值性(明顯不同於巫、鬼的一面)比如說。

仁義禮智信,高揚了起來。可是,據說孔子死。

後就「儒分為八」了,孟子、荀子大概就是其。

中兩家的繼承者。

孟子作為亞聖,主要發明了孔子的「仁」

義。一是在強調人的價值性方面進一步做了自。

己的論證,比如惻隱(仁)、羞惡(義)、恭敬(禮)、辭讓(智)等四心,並提出「性善」論。

二是明確提出了政權更替的標準是人心向背。

當人心不在統治者身上時,造反是合理的。比。

如說商湯誅桀、武王伐紂。

荀子,繼承了孔子學說的另一面,特別重視和闡發「禮」對於人和社會的意義。 但是自宋代以後,因其思想與孟子不同而被理學家(揚孟抑荀)排除在儒家的正統 之外。這種不同根本就在於對人性的看法。

孟子言「性善」,即強調人有向善的可能 性,而人自身就要努力把握住這點可能性;荀子則認為「性惡」,人性本來是爭、是 搶的,是需要後天的文明教化來使其向善,原來的「惡」也僅僅是被一層層地深深 包裹起來而已。這樣的觀點自然就會把注意力引向後天教化,而強調「禮」的功能。

14樓:匿名使用者

張飛岳飛什麼關係?同理。

孔子和孟子的關係,孔子和孟子有什麼關係?孟子老師是?

汪老師告訴你 孔子和孟子到底是什麼關係?不是兄弟,不是親戚,認識,孟子應該是孔子的學生後輩,繼承並有所發展.孔子是儒家傳統思想的創始人,孟子是繼承發揚者,儒家教育是中國的驕傲,也是深扎國人思想並羈絆國人腳步的劣根性所在 孔子傳曾子曾子傳子思子思傳孟子 不認識,沒見過面的 只是他們的思想一樣的 你看看...

孟子的思想和范仲淹的思想,孟子的憂民 樂民與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聯絡和區別

孟子的思想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是天。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殘留的人格神的含義,把天想象成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他說 誠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誠這個道德概念規定為天的本質屬性,認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體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都是以天這個範疇為基石的。孟...

孟子與蘇格拉底的思想有何相似, 孟子的思想與古代希臘哪位思想家有何相似之處?

與古希臘思想家蘇格拉底相似,他們都關注人格人與社會都具有早期人文主義色彩,孟子提倡仁政,蘇格拉底提倡知德合一,二者都體現了人文主義色彩。孟德斯鳩,相似之處是都姓孟,這個大概不算 他們的主張都相似孟德斯鳩曾經說過 人若是沒有思想,就是長著兩條腿的畜生。這孟子的儒家思想十分相似。蘇格拉底和孟子的思想異同...

孔子和孟子的名言及解釋,孔子和孟子的名句和解釋

孔子.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孔子和孟子的名句和解釋 關於孔子和孟子的名言有哪些?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 釋義 乙個人的質樸要是超過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 文采要是超過他的質樸,又未免有些浮華。只有文采和質樸結合的勻稱均衡,那才稱得上大雅君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為...

關於孔子和孟子的傳說故事,關於孔子和孟子的成語故事

孔子在旅行,經過乙個村莊,他看到乙個老人,乙個很老的老人,他從井裡面打水來澆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陽又那麼大。孔子以為這個人可能沒有聽說過現在有機械裝置可以打水 你可以用牛或者馬代替人打水,這樣比較容易 所以孔子就過去對老人說 你聽說過現在有機器嗎?用它們從井裡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