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翻譯

時間 2023-01-03 23:55:45

1樓:zjc**座

【原文】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譯文】山中的野味菜蔬,雜亂地擺放在前面,這是太守在舉行酒宴。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附:歐陽修《醉翁亭記》原文: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裡,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2樓:匿名使用者

幾種山里的野味和一種叫蔌的野菜混雜的擺在在面前,這便是太守所請的宴席了。

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什麼意思

3樓:勵光解芷容

1.①駝背,指老年人 ②錯雜 ③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樣子。這裡是醉醺醺 2.①前者呼,後者應 ②觥籌交錯 3.①修飾②並列 4.有四層,每句號處為一層意思。第一層,滁人遊;第二層,太守宴;第三層,眾賓歡;第四層,太守醉。

醉翁亭記原文及翻譯

醉翁亭記翻譯

「雜然而前陳者」的「雜然」什麼意思

4樓:松烏拉

雜然而前陳者"的"雜然"是 亂七八糟的樣子。

醉翁亭記》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篇散文。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年),參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讒離職,歐陽修上書替他們分辯,被貶到滁州做了兩年知州。到任以後,他內心抑鬱,但還能發揮「寬簡而不擾」的作風,取得了某些政績。

《醉翁亭記》就寫在這個時期。文章描寫了滁州一帶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寧靜的生活,特別是作者在山林中與民一齊遊賞宴飲的樂趣。全文貫穿乙個「樂」字,其中則包含著比較複雜曲折的內容。

一則暗示出乙個封建地方長官能「與民同樂」的情懷,一則在寄情山水背後隱藏著難言的苦衷。正當四十歲的盛年卻自號「醉翁」,而且經常出遊,加上他那「飲少輒醉」、「頹然乎其間」的種種表現,都表明歐陽修是借山水之樂來排譴謫居生活的苦悶。作者醉在兩處:

一是陶醉於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於與民同樂之中。

5樓:社會你的郭哥哥

雜然而前陳者。雜然。錯落的樣子。陳。陳列。擺開。

醉翁亭記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