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論衡》的譯本,王充的《論衡》具體提出了哪些文學主張

時間 2022-12-08 20:35:47

1樓:秋天與星辰

據我所知,這本書在市面上流行的版本都無譯文,要看的話可以看嶽麓書社的簡體橫排版論衡,純原文,無注釋。另外中華書局的新編諸子整合續編叢書裡有論衡集釋和論衡校讀箋識,上海古籍出版社有論衡校注,中華和上古的都是繁體豎排,所以要看的話克服一下困難好了

「世俗賤所見貴所聞」的翻譯,是選自東漢.王充《論衡.齊世篇》的

2樓:

畫工好畫古代的人,秦漢時期的人,即使功績操行很突出,畫工也不肯畫他們。不肯畫當世的人,是因為畫工尊古卑今的緣故。貴重天鵝而輕賤雞, 因為天鵝離得遠而雞挨得近的緣故。

即使現在有人所講的道理比孔子、墨子還精深,名望也不可能與他們相等;表現出來的操行高過曾參、顏回,聲譽 也不可能跟他們一樣。為什麼呢?因為世俗的本性是輕視所見的事實而重視 所聽來的傳聞。

3樓:匿名使用者

世俗之性,賤所見貴所聞也。

因為世俗的本性是輕視所見的事實而重視所聽來的傳聞。

王充的《論衡》具體提出了哪些文學主張

4樓:悠然桑梓

《論衡》指出:"天乃玉石之類"的無知的東西,萬物的生長是"自然之化".天地、萬物和內人,都是由同一容

的充塞於宇宙中的氣形成,而且是在運動的過程中形成,所以,"外若有為,內實自然".而人與天地、萬物不同的是"知飢知寒","見五穀可食之,取而食之;見絲麻可衣,取而衣之".所以,人和五穀不是上天有意創造出來的,而是"氣"的"自然之化".

《論衡》書首先從宇宙觀上否定了"天人感應"的"天",還世界的物質性面貌.不過,《論衡》書中所描述的宇宙觀,是一種自然主義的宇宙觀:"天地合氣,物偶自生也","及其成與不熟,偶自然也"(《論衡·物勢》篇).

所以,這種宇宙觀只能是人能利用自然,輔助"自然之化",但終究不得不聽命於自然力的支配.這是古代唯物主義的最大缺陷.

王績的古詩野望的鑑賞和賞析,王績《野望》原文 譯文及賞析

野望王績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這首詩在藝術上以質樸自然見長。全詩寫的是秋色中的山野,在閒適的情趣中,也透露出詩人彷徨無依的莫名苦悶。注釋 1 東皋 山西省河津縣的東皋村,詩人隱居的地方。2 徙倚 音 席乙 徘徊彷徨。3 落暉 落日的餘光。4 犢 小...

後漢書 王充傳,《後漢書 王充傳》的翻譯

原文 王充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徒焉。充少孤,鄉里稱孝。後到京師,受業太學,師事扶風班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常遊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後歸鄉裡,屏居教授。仕郡為功曹,以數諫爭不合去。充好論說,始若詭異,終有理實。以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閉門潛...

後漢書二的譯文,第一句是王充字仲任

原文 王充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鄉里稱孝。後到京師,受業太學,師事扶風師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常遊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翻譯 王充字仲任,是會稽上虞人,他的祖先從魏國元城郡遷徙而來。王充小時候是孤兒,在鄉里以孝順被稱讚。後來到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