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丹論語心得怎么寫,於丹論語心得怎麼寫

時間 2022-12-06 18:40:48

1樓:匿名使用者

讀完《於丹〈論語〉心得》這本書,心靈有所觸動:它使我重新認識了孔子,讓我領略到了一種獨特的智慧型,一種正確的心態,一種融入到當今社會中理性的道德。

《論語》是一本記錄著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的語錄。記得讀中學時,我在語文課上機械地背誦著「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其實並未真正讀懂。而今,於丹教授用自己獨到的視角,將這樣一本古老的書籍,用現代的眼光進行系統的解讀和闡釋,拉近了我們普通人和聖賢之間的距離。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聖賢。可是現在,於丹教授將一般人艱澀難懂的《論語》和現在這個繽紛的世界聯絡起來,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結合現代實際生活娓娓道來,闡述其深刻內涵。其中,她的許多獨到見解,彷彿讓人欣賞到了乙個個曲徑通幽的勝地,宛如久閉的心門開啟了一扇窗,絲絲縷縷的陽光透進來,心裡明亮了許多;又如涓涓細流注入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勝收。

於丹教授筆下的孔子沒有聖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出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正如易中天所說:「孔子只有溫度,沒有色彩」。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說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於丹〈論語〉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並運用講故事的形式告訴我們許多為人處事的哲理。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來談談《於丹〈論語〉心得》詮釋的「為人處事」:

(一)為人之道。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因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等問題,人們顯得越來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虛,很多人心態不平衡,怨聲載道。其實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如何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做乙個真正意義上的人?

《於丹〈論語〉心得》告訴我們,要想讓自己有限的生命變得有意義,做乙個有意義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積極生活、和他人和睦相處,愛崗敬業、安于本職,獻於社會。

(二)處世之道。在社會交往中,無論是工作還是處世,人們都想找到乙個法則,既對自己負責任,又要對他人負責任。《於丹〈論語〉心得》中提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意思就是說,乙個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麼位置上,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要越過你的職位,去做不該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謀其政。在工作上如此,在與人相處方面也要如此。

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說人與人是近了,但也可以說人與人更遠了。因為通訊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是在鋼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對門的鄰居卻往往成了陌路人。記得顧城寫的一首詩《遠和近》:

「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看雲時很近。」這首詩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講述得非常形象、非常微妙。人與人之間,即便走得再近,也還是會有可能產生距離。

如何與人和諧相處,于丹在《論語》心得》中借用《論語》之語總結了與人相處的幾點原則:第

一、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第

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第

三、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從三點原則中我們可以悟出,相處之道的確是一門藝術,其前提是要保持乙個樂觀和積極的心態,其關鍵是要把握好相處的尺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到與人和諧相處。

(三)交友之道。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很多的朋友,但究竟有幾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朋友呢?究竟有誰會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手來幫一把呢?

《於丹〈論語〉心得》中說,對待朋友要有一定的尺度,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要保留一條界限,這樣朋友也才能夠交往得長久。可見,通過《於丹〈論語〉心得》,《論語》告訴我們的是一種交友方式:怎樣交朋友,交怎樣的朋友並要怎樣維護友情。

(四)理想之道。乙個人應該有理想。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懂得變通,與時俱進,內在心靈完美、富足。

因為只有內心修為提公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處事。通過《於丹〈論語〉心得》,我們知道了這是孔子對人生理想的總結,這也被後人奉為人生理想的指南。

(五)人生之道。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軌跡,卻也成了後人的人生座標和價值體系。它就像一面鏡子,人們可以通過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軌跡。當然,人的年齡有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和社會年齡,但如果我們能在二三十歲時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歲的境界,並在內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價值體系,做到淡定從容,那這樣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義的生命。

從《於丹〈論語〉心得》中,我讀到了這份人生的價值體系。

於丹教授對《論語》的感悟是快樂的、豐富的、給人啟發的。通過讀《於丹〈論語〉心得》,我學會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只有以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並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狀態中,才能尋找到自己內心的那份安寧,也才能如孔子教導我們的那樣:

快樂地生活!

《於丹論語心得》求30句最經典的話

於丹論語心得 這本書的內容簡介 簡單點

2樓:匿名使用者

本書以**電視

bai臺「百家

du講壇」欄目zhi同名電視講座為基礎,加以修dao改潤回色而成。全書為答雙色印刷,並以著名畫家陳傳席畫作為彩色插頁。

其最大特點是,直指當今社會生活和人們的心靈,通過詮釋經典中的智慧型,找到解決當代人生存和心靈問題的鑰匙。從人生之道、處世之道、理想之道、交友之道、心靈之道等七個方面總結《論語》和孔子的智慧型,以及對現代生活的啟示。

語言表述上具有哲理詩的特點,流暢親切,感性自然,又多格言警句,深入透闢。

3樓:匿名使用者

都是別人說過的 于丹來個總結

于丹於丹論語心得好段

於丹論語心得主要講的是什麼。

《於丹論語心得》求30句最經典的話

其實,乙個人的視力本有兩種功能 乙個是向外去,無限寬廣地拓展世界 另乙個是向內來,無限深刻地去發現內心。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治理物件的大小,不在於它是不是國家,而在於自己的態度。因為冉有和公西華態度謙遜 你要想做乙個別人願意和你...

百家講壇論語心得處世之道怎么寫,跪求大家幫忙??謝謝

1 孔子的學生子路曾經問他的老師怎樣才能成為乙個君子。孔子告訴他說 修己以敬。好好修煉自己,保持著嚴肅恭敬的態度。子路一聽,做到這四個字就能當君子了?不會這麼簡單吧?於是又追問,說 如斯而已乎?這樣就行了嗎?孔子又補充了一點說 修己以安人。修煉好自己的前提下,再想法讓別人安樂。子路顯然還不滿足,又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