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飲酒送別的詩句,關於送別飲酒的詩

時間 2022-12-02 22:15:54

1樓:天佑不滅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樓:曉寒秋楓

飲酒送別

風起桃花漫溢香,農家捧酒喚客嚐。

新燕初歸鳴相送,別意卻似各盡觴。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關於送別飲酒的詩

3樓:匿名使用者

1、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李白《將進酒》

2、沽酒聊自勞,開樽坐簷隙。主人奏絲桐,能使高興劇。——獨孤及《客舍月下對酒,醉後寄畢四耀》

3、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短歌行》

4、莫辭酒,此會固難同。請看女工機上帛,半作軍人旗上紅。——韓愈《贈張徐州莫辭酒》

5、酒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的《蘇幕遮》

6、**白壁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李白《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

7、寒郊好天氣,勸酒莫辭頻。擾擾鍾陵市,無窮不醉人。——戴叔倫《勸陸三飲酒》

8、酒後高歌且放狂,門前閒事莫思量。猶嫌小戶長先醒,不得多時住醉鄉。——白居易《醉後》

9、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高翥《清明日對酒》

10、劫灰飛盡古今平。龍頭瀉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李賀《秦王飲酒》

11、雖可忘憂矣,其如作病何。淋漓滿襟袖,更發楚狂歌。——韓偓《答友人見寄酒》

12、離恨如旨酒,古今飲皆醉。只恐長江水,盡是兒女淚。——貫休《古離別》

13、把酒思閒事,春愁誰最深。乞錢羈客面,落第舉人心。——白居易《把酒思閒事二首》

14、古人不達酒不足,遺恨精靈傳此曲。寄言世上諸少年,平生且盡杯中醁。——崔國輔《對酒吟》

15、五十江城守,停杯一自思。頭仍未盡白,官亦不全卑。——白居易《對酒自勉》

16、莫怪近來都不飲,幾回因醉卻沾巾。誰料平生狂酒客,如今變作酒悲人。——白居易《答勸酒》

17、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嚐。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www.lz13.cn)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18、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小雅·鹿鳴》

19、百事盡除去,唯餘酒與詩。——白居易《對酒行吟贈同志》

20、嘗酒留閒客,行茶使小娃。殘杯勸不飲,留醉向誰家。——白居易《春盡勸客酒》

21、詩成斬將奇難敵,酒熟封侯快未如。——高駢《依韻奉酬李迪》

22、楚蘭不佩佩吳鉤,帶酒城頭別舊遊。年事已多筋力在,試將弓箭到幷州。——盧殷《長安親故》

23、一甕香醪新插芻,雙鬟小妓薄能謳。管弦漸好新教得,羅綺雖貧免外求。——白居易《嘗酒聽歌招客》

24、清酒既載,(馬辛)牡既備。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大雅·旱麓》

25、九轉靈丹那胜酒?五音清樂未如詩。——杜苟鶴《白髮吟》

26、酒盞酌來須滿滿,花枝看即落紛紛。莫言三十是年少,百歲三分已一分。——白居易《花下自勸酒》

27、憑君滿酌酒,聽我醉中吟。客路如天遠,侯門似海深。——杜荀鶴《與友人對酒吟》

28、把酒仰問天,古今誰不死。所貴未死間,少憂多歡喜。——白居易《把酒》

古人飲酒送別的詩句

4樓:酒璞伊新語

飲酒送別

風起桃花漫溢香,農家捧酒喚客嚐.

新燕初歸鳴相送,別意卻似各盡觴.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為什麼古代友人之間離別要喝酒贈詩?

5樓:匿名使用者

送別,令人傷感。但是,古人非常會生活,即使是這樣傷感的事情,也安排得很有詩意。唐詩中寫到的送別,用現代時髦的話來講,簡直可以說是一種行為藝術。

為什麼說它是一種行為藝術呢?因為古人送別時,有一套固定的程式,這個程式包括三項重要內容:

一,送別之際要唱歌,唱離別之歌。李白說,正當今昔腸斷處,驪歌愁絕不忍聽。今晚我要跟乙個朋友分手了,唱驪歌讓人發愁,不忍心再聽。

驪是黑馬的意思,為什麼離別的歌叫驪歌呢?原來有一首四言古詩,這是一首逸詩,所謂逸詩,就是沒有被收進《詩經》的古代詩歌。這首詩叫《驪駒》之歌,裡面有這麼兩句:

驪駒在路,僕伕整駕。馬已經牽到路上,車伕已把車都駕好。這是漢代兩個人告別時,乙個要走的客人唱的歌:

車伕已經把車駕好,我馬上就要走了。客人唱了《驪駒》之歌後,主人也要唱歌,唱一首叫《客毋庸歸》,你不用這麼急著回去,千方百計挽留他,情意綿綿,一唱一答,然後分手。到了唐代,很快有了唐人自己的驪歌,就是王維寫的那一首《送元二使安西》,王維送乙個姓元的朋友,到安西去出使,安西,指唐時所設安西都護府,在今新疆庫車縣。

渭城朝雨浥(yi:溼)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謂城春天的早晨,下了一陣細雨,地面濕潤,沒有飛塵,雨後的客舍旁,柳枝顯得青翠新鮮。這首詩寫到了渭城,即原來的咸陽故城,所以,這首詩又叫《渭城曲》。詩中還寫到陽關,陽關是絲綢之路上的乙個重要關塞,在玉門關的南邊,南為陽,所以叫陽關。

唐朝人到西域去,一定要經過陽關,這首詩又叫《陽關曲》。自從王維寫了這一首送別的好詩以後,唐人告別時,就唱這首歌。唱一遍覺得綿綿情意還沒有充分表達,於是就再唱一遍,覺得還不夠味,再重複唱一遍,以後這首歌曲就被稱為《陽關三疊》。

二,唐人送別之際要飲酒。送別時為什麼要喝酒呢?主人請要走的人喝酒,因為酒這東西有一種振奮作用,本來兩個人告別心情就壓抑,喝點酒可以高興一點,消解一些離別之愁。

我們看李白在金陵,就是現在的南京,在乙個酒店裡寫的詩。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嚐。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風吹柳花就是楊柳飄絮,已是春末夏初之際。吳姬,乙個江南姑娘。

壓酒,唐代的酒要把酒糟壓掉才能喝,勸客人嚐嚐。 南京的一幫年輕人來送我,欲行,是指將要走的人,不行,是指留下來的人,大家都舉杯,喝乾杯中酒。最後兩句是,請你問問滔滔東流的長江,我們離別的情意,跟這長江水相比,誰為更長?

三,唐人送別之際,要折一支楊柳枝,送給上路的人。白居易有兩句詩: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在長安的路邊上,有各種各樣的樹,只有楊柳樹,它是管別離,管送別的。再看一首王之渙的詩《送別》。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楊柳是春天長的樹,在東風中成長,青青的垂著,夾著一條御河,河兩岸全是楊柳樹。近來楊柳不停地被人一枝一枝折走,因為別離的人太多,把楊柳枝全給折完了。古代,凡是在送別的地方,一般都要種很多的楊柳樹,給送別的人攀折。

據說這楊柳的「柳」字,與「留」是諧音,折一枝柳枝送給你,意思是你還是留下吧,幹嘛走得那麼急?送柳枝是挽留客人之舉。唱別離歌,飲酒,折楊柳枝送別,這是唐代人,不僅是詩人,而且是唐代的普通人,一般老百姓,在送別之際,一種慣有舉動。

這確實是一種行為藝術,一種美麗的行為藝術。

唐朝人這種送別的行為舉動,植根於生活,是自然的,一點都不矯揉造作,因此,就是唐人的詩歌中,得到了非常好的表達。我們讀唐詩,經常會讀到這些,只要是送別,一般都離不開這三項行為藝術。

送別要飲酒古詩

6樓:匿名使用者

陶淵明《飲酒》

原文: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7樓:鄭端子昱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注釋】:詩題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陽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潤濕.

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西南,為自古赴西北邊疆的要道.

【簡析】:這首詩語言樸實,形象生動,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別之情.唐時即被譜成《陽關三疊》,歷代廣為流傳.

描寫離別與酒的詩句有哪些?

8樓:54程太太

《送耿處士》

唐代:賈島

一瓶離別酒,未盡即言行。萬水千山路,孤舟幾月程。

川原秋色靜,蘆葦晚風鳴。迢遞不歸客,人傳虛隱名。

《浣溪沙·湖上西風急暮蟬》

宋代:晏殊

湖上西風急暮蟬。夜來清露溼紅蓮。少留歸騎促歌筵。

為別莫辭金盞酒。入朝須近玉爐煙。不知重會是何年。

《客中行》

唐代:李白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唐代: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南歌子·槐綠低窗暗》

宋代:黃庭堅

槐綠低窗暗,榴紅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無奈一帆煙雨、畫船輕。

柳葉隨歌皺,梨花與淚傾。別時不似見時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9樓:來自蘭亭堅強的卡卡西

8已付款複習課突然想hcy規律發現煩人麻將機

古人開心飲酒詩句

10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開心飲酒的句子: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今朝有酒今朝醉,惟有飲者留其名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11樓:淡淡清香飄千古

無爭胡秉言

靜坐詩篇賦,

烹茶小酒呷。

描紅書醜字,

不問世繁華。

古人喝酒竟然不說「乾杯」,那他們碰杯的時候都說啥?

12樓:昭品夢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是我們以前送別之時最喜歡說的一句詩,而且我們也能每次從這首詩裡面感受到乾杯離別之後的痛苦。

不過,大家看完這傷感的詩句以後,有沒有想到乙個事情?那就是我們現代人與朋友喝酒,不管是高興還是離別,都需要說一聲乾杯。這是喝酒碰杯之時的乙個口頭禪,也是似乎約定俗成的乙個語氣。

其實凡是了解一點中國文化的人,都會知道中國人特別講究儀式感。這種儀式感最開始**於周禮時期,因為周公旦認為,只有禮儀才能夠約束人的行為,只有**才能教化人心。所以在那個時候,我們就已經把所有的行為都規定了乙個儀式感。

同樣的,在喝酒的時候我們也有儀式感,因為喝酒喝的不僅僅只是酒,而是文化而是規矩,而是一種情感。因此古人在喝酒的時候,也會像現在人一樣說一句口頭語,然後非常瀟灑的把酒喝完,這是我們的一種講究。

其實,關於喝酒碰杯說口頭語的事情,西周時代我們並不是特別了解,但是春秋和戰國前期卻有乙個經典的口頭語句,這個口頭語就是彩色的「彩」。

還記得孫皓暉老師寫的《大秦帝國》中曾經有這麼一段,魏惠王發動戰爭決定瓜分秦,結果把計策說出來以後,滿朝文武舉著酒杯大喊一聲「彩」。所以當時人面對一些好的事情,或者在乾杯的時候,都會以「彩」來表達自己的歡樂心情。

因此,在春秋到戰國初期,大家「乾杯」的口頭語句可以用「彩」來代替。在影視作品中這簡簡單單乙個彩字,那可是喊出了無數的感情,比現在的乾杯有過之而不及,而且還有格調。

等到了宋朝時期,喝酒的口頭語句又發生了變化。按照一些宋朝詩句的說法,他們乾杯的時候會說一聲「千歲」。但是,這個千歲具體表達的含義卻不是特別明確,有的時候大家乾杯的時候說一聲千歲,就是感慨人生就是抒發自己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