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看蔥蘢近卻無這句詩是哪一首詩裡的,作者是誰嘞

時間 2022-11-18 23:01:24

1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草色遙看近卻無

早春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譯文]

長安街上細小的春雨潤滑如酥,近看沒有綠色,遠看草色青青.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時節,大大勝過滿城楊柳堆煙的暮春.

「會心不在遠,得趣不在多」這句詩是哪一首詩上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會心不在遠,得趣不在多」這兩句話並不是一句詩,而是出自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菜根譚》中的「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間煙霞俱足;會心不在遠,蓬窗竹屋下風月自賒。」一語。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

善於領會大自然情趣的話,並不需要太多的奇花異草之類;只要看到乙個小小的池塘和幾塊奇形怪狀的小石頭,就能象置身名山大川一樣賞心悅目。

善於領悟大自然情趣的話,同樣也不必跋山涉水去尋求,只要在茅草窗、竹簷下靜坐,讓清風拂面、明月照人,就足以使人感受到無比愜意的清爽自在。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集,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於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簡鍊明雋,兼採雅俗。

似語錄,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似隨筆,而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且有雨餘山色,夜靜鐘聲,點染其間,其所言清霏有味,風月無邊。

有一首詩裡有「刪繁就簡千秋樹」這句詩,是哪一首

3樓:匿名使用者

鄭板橋題書齋聯:「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

上聯主張以最簡練的筆墨表現最豐富的內容,以少許勝多許。比如畫蘭竹易流於枝蔓,應刪繁就簡,使如三秋之樹,瘦勁秀挺,沒有細枝密葉。下聯主張要「自出手眼,自樹脊骨」,不可趕浪頭、趨風氣,必須自闢新路,似二月花,一花引來百花開,生機勃勃,也就是創造與眾不同的新格調。

4樓:房志佟佳瑛

鄭板橋題書齋聯:「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不是詩

,是對聯

「草色遙看近卻無」是哪首詩中的句子?

5樓:虞卿兒

「草色遙看近卻無」出自唐代詩人韓愈的《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的第一首。

意思是: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第一首原文如下: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譯文:京城大道上空絲雨紛紛,它像酥油般細密而滋潤,遠望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稀疏零星。

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遠勝過綠柳滿城的春末。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是唐代詩人韓愈寫給張籍的兩首七言絕句,是作者的經典作品之一,其中第一首廣為流傳。通過細緻入微的觀察,描寫了長安初春小雨的優美景色,寫景清麗,表達了對春天來臨時生機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發的欣悅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門,去感受早春的資訊。

此詩作於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早春。當時韓愈已經56歲,任吏部侍郎。雖然時間不長,但此時心情很好。

此前不久,鎮州(今河北正定)藩鎮叛亂,韓愈奉命前往宣撫,說服叛軍,平息了一場叛亂。穆宗非常高興,把他從兵部侍郎任上調為吏部侍郎。在文學方面,他早已聲名大振。

同時在復興儒學的事業中,他也卓有建樹。因此,雖然年近花甲,卻不因歲月如流而悲傷,而是興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參考資料

360百科

草色遙看近卻無是哪首詩中的句子

6樓:耶律之家

草色遙看近卻無,這句話在韓愈-早春和蘇軾-減字木蘭花· 鶯初解語出現過。

具體如下:

早春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減字木蘭花· 鶯初解語---蘇軾

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

7樓:匿名使用者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這句詩是出自哪首詩,作者又是誰

8樓:sunny桉藍

出自劉禹錫的《竹枝》。

作品原文:

《竹枝》

年代:【唐】

9樓:手機使用者

這是劉禹錫的《竹枝詞》 前兩句是: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出自哪首詩?作者是誰?是哪個朝代的一人?這句詩是什麼意思?

10樓:匿名使用者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出自唐初詩人虞世南的《蟬》

《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詩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借助於秋風的傳送,詩人卻別有會心,強調這是由於「居高」而自能致遠。

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乙個真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正象曹丕在《典論·**》中所說的那樣,「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這裡所突出強調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

兩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讚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賞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詩人筆下的人格化的「蟬」,可能帶有自況的意味吧。沈德潛說:

「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唐詩別裁》)這確是一語破的之論。

11樓:抖落晨星

出自唐代詩人虞世南《蟬》詩:「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在這首詩中虞世南以蟬的形象,表現了自己封建士大夫的清高.

首句「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鬚,形狀好象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這一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徵.

「垂緌」暗示顯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這顯貴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一在「垂緌飲清露」的形象中了.這「貴」與「清」的統一,正是為三四兩句的「清」無須藉「貴」作反鋪墊,筆意頗為巧妙.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一「疏」字,更見其枝幹的高挺清拔,且與末句「秋風」相應.「流響」狀蟬聲的長鳴不已,悅耳動聽,著一「出」字,把蟬聲傳送的意態形象化了,彷彿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

這一句雖只寫聲,但讀者從中卻可想見人格化了的蟬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有了這一句對蟬聲遠傳的生動描寫,三四兩句的發揮才字字有根.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詩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借助於秋風的傳送,詩人卻別有會心,強調這是由於「居高」而自能致遠.

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乙個真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正象曹丕在《典論.**》中所說的那樣,「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

」這裡所突出強調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兩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讚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賞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詩人筆下的人格化的「蟬」,可能帶有自況的意味吧.

沈德潛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唐詩別裁》)這確是一語破的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