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其侄錄之的之是啥意思,使侄錄之的使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2-11-18 10:05:37

1樓:不曾明了

張丞相好草書而不工,流輩皆譏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筆疾書,滿紙龍蛇飛動。使其侄錄之。

當波險處,侄罔然而止。執所書問曰:"此何字?

"丞相熟視久之,亦不自識。詬其侄曰:"胡不早問,致吾忘之。

"兩個之都是指張丞相所寫的詩句。

2樓:

視在此處為動詞,所以之作代詞為賓語。可以理解為這個人,整句意思:丞相久久地看著他。

之用法總結如下:

(1)用作代詞,又分為幾種情況:

1〉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做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2〉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復指性定語。

3〉活用作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相當於「我」「你」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1〉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 ,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

2〉結構助詞,補語的標誌。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

3〉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

4〉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乙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譯時也可省去。

5〉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

6〉用在表示間的分句中作狀語,常與「也」字呼應,相當於「·······的時候」。

意思:1〉到······去。

2〉第三人稱代詞。他、她、它〔們〕。

3〉指示代詞。這、此。

4〉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助詞「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

使侄錄之的使是什麼意思

3樓:

讓出處張丞相好草書而不工,流輩皆譏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筆疾書,滿紙龍蛇飛動。使其侄錄之。

當波險處,侄罔然而止。執所書問曰:"此何字?

"丞相熟視久之,亦不自識。詬其侄曰:"胡不早問,致吾忘之譯文

4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的「使」是讓、叫、令的意思。聯絡上下文來理解,就是「讓」的意思。問題中原文是:

張丞相好草書而不工,流輩皆譏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筆疾書,滿紙龍蛇飛動。使其侄錄之。

當波險處,侄罔然而止。執所書問曰:"此何字?

"丞相熟視久之,亦不自識。詬其侄曰:"胡不早問,致吾忘之。

"譯文:張丞相喜歡書寫草書(草體字),但是很不工整。人們都譏笑他,他卻不以為然。

一次,他忽然得到佳句,趕忙索要筆墨奮筆疾書,字非常潦草,寫了滿紙,龍飛鳳舞。他當即讓侄兒把詩句抄錄下來。侄兒抄到筆畫曲折怪僻的地方,感到迷惑不解,便停下筆來,詢問張丞相念什麼字。

張丞相仔細辨認了很久,也沒認出來自己寫的是什麼字,於是就責罵侄兒說:「你怎麼不早一點兒問我,以致我也忘了寫的是什麼。」

所以,這裡的「使」就是「讓」的意思。

5樓:swiss汪

讓讓自己的侄子記錄下自己抄寫的東西。

使侄錄之的錄字什麼意思?

6樓:匿名使用者

張丞相好書而不工。當時流輩皆譏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筆疾書,滿紙龍蛇飛動。使侄錄之。當波險處,侄罔然而止。

讓自己的侄子記錄下自己抄寫的東西。

7樓:匿名使用者

記錄,收錄

沒有上下文,看不出來。

使侄錄之的使什麼意思 侄罔然而止的罔什麼意思 執所書問曰的執什麼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動詞 ,這裡是讓的意思 罔然 迷惑不解 執 拿著

9樓:元亨

使是令,派的意思,罔是糊塗的意思,執是拿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