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2-11-17 15:00:18

1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常常擔心蕭瑟的秋風來得太早,使你來不及飽賞荷花就調落了。

出自:唐 盧照鄰《曲池荷》

原詩:曲池荷

唐代:盧照鄰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釋義:輕幽的芳香朗繞在彎曲的池岸,圓實的花葉覆蓋著美麗的水池。

常常擔心蕭瑟的秋風來得太早,使你來不及飽賞荷花就調落了。

浮香:荷花的香氣。曲岸:曲折的堤岸。圓影:指圓圓的荷葉。華池:美麗的池子。

擴充套件資料

主題思想:

這首詩前兩句寫的是花好月圓,後兩句突然借花之自悼,實寫人之自悼,含蓄地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早年零落的感慨。此詩托物言志,情感真切自然,並無造作,筆未離題而深沉之意盡蘊其中。

詩人成就:

盧照鄰曾為王府典簽,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學上,他與王勃、楊炯、駱賓王以文詞齊名,號為「初唐四傑」。有7卷本的《盧公升之集》、明張燮輯注的《幽憂子集》存世。盧照鄰尤工詩歌駢文,以歌行體為佳,不少佳句傳頌不絕,如「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後人譽為經典。

盧照鄰的文學作品,《舊唐書》本傳及《朝野僉載》載盧有文集20卷。《崇文總目》等宋代書目均著錄為10卷,已佚。

2樓:匿名使用者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翻譯:

常常擔心蕭瑟的秋風來得太早,使你來不及飽賞荷花就調落了。

曲池荷[作者] 盧照鄰

[全文]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什麼意思

3樓:縱橫豎屏

意思是:復輕幽的芳香朗繞在制

彎曲的池岸,圓實的花bai葉覆蓋著美麗的水du池zhi。常常擔心蕭瑟的秋風來得dao太早,使你來不及飽賞荷花就調落了。

出處:《曲池荷》

原文:

《曲池荷》

【作者】盧照鄰 【朝代】唐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譯文 :輕幽的芳香朗繞在彎曲的池岸,圓實的花葉覆蓋著美麗的水池。

常常擔心蕭瑟的秋風來得太早,使你來不及飽賞荷花就調落了。

4樓:與非子墨

《曲池copy荷》

【作者】盧照鄰bai 【朝代】唐

浮香繞曲du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zhi秋風早,飄零君不知dao。

輕幽的芳香朗繞在彎曲的池岸,圓實的花葉覆蓋著美麗的水池。常常擔心蕭瑟的秋風來得太早,使你來不及飽賞荷花就調落了。

這首詩作於永徽三年(652年)。盧照鄰,志大位卑,一生坎坷多舛。他任新都尉時染上風痺病,辭職北返,「羸臥不起,行已十年」,痛苦不堪。

咸亨四年(673年),他寫的《病梨樹賦·序》中說:「癸酉之歲,餘臥病於長安光德坊之官舍。父老雲是鄱陽公主之邑司,昔公主未嫁而卒,故其邑廢,時有處士孫君思邈居之……餘年垂強仕,則有幽憂之疾,椿囷之性,何其遼哉!

」此時他雖求助於神醫孫思邈,但對自己身體已經不抱什麼希望。常常「伏枕十旬,閉門三月。」在《病梨樹賦》中他寫道:

「怯衡飆之搖落」,忌炎景之臨迫。」這裡的「怯搖落」與《曲池荷》詩中的「嘆飄零」是一樣的含意,其中深深寄寓著詩人一生的憂憤與感慨。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5樓:匿名使用者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出自

《曲池荷》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這首詩描寫的是什麼景色

6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寫夜晚荷花的美景。

採取側面寫法,以香奪人,不著意描繪其優美的形態和動人的純潔,卻傳出了夜荷的神韻 。

玉雪竅玲瓏,紛披綠映紅。生生無限意,只在苦心中。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7樓:傲慢的塵埃

白潤如玉如雪的蓮藕,中間有精巧透明的竅孔,玲瓏可愛。它的綠葉和紅花鋪散在水面上,互相映襯。蓮藕的生命一代代延續不斷,顯示出無限意趣和欣欣向榮的生機,它之所以能夠如此,全部奧秘都在蓮籽的「苦心」當中。

這裡表面說蓮心苦,但可以從中體會出更廣闊的含義,讓人聯想到:人只有刻苦努力,才能有所創造,才能有成就。

8樓:戈秀

美又憂愁,想翻譯,但怕翻譯不佳

秋 金風瑟瑟 原文及翻譯

9樓:平凡的青春

autumn, just like a gold wind

飄零是什麼意思?

10樓:晚風**館

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檢視

回答飄,飄落;零,凋零; 隨風飄零,字面意思是木葉或花瓣隨風凋謝飄落,也比喻人漂泊在外,顛沛流離,四處流浪,居無定所,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1、詞語是詞和短語的合稱,包括詞(含單詞、合成詞)和片語(又稱短語),組成語句文章的最小組詞結構形式單元。新詞典詞語豐富,資訊量大。詞是由語素組成的最小的造句單位。

詞語有2字、3字及4字的分類,但請注意,詞語不屬於成語一類。在漢語裡,乙個字也可以算作詞語。

2、從構成方式來看,詞語可以分成:

(1)單純詞:由乙個語素組成詞,自由的單音節語素和所有的雙音節、多音節語素都可以組成單純詞。如:

山、水、天、地、人、有、土、紅、湊;彷彿、蒼茫、水果、蜈蚣、琉璃、參差、蹉跎、敵敵畏、阿司匹林、薩克斯、麥克風等。

(2)合成詞: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語素組成的詞。

3、按詞性分類,漢語的詞可以分為12類。

(1)實詞有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和代詞。

(2)虛詞有副詞、介詞、連詞、助詞、擬聲詞和嘆詞。

更多6條

11樓:雨洛成詩

piāo líng 1.指輕柔物隨風自空中降落。 漢·司馬相如 《美人賦》:

「流風慘冽,素雪飄零。」 宋·王安石 《殘菊》詩:「黃昏風雨打園林,殘菊飄零滿地金。

」 清·李漁 《風箏誤·巔末》:「才士韓生 ,偶向風箏題句,線斷飄零,巧被佳人拾著。」 葉聖陶 《倪煥之》十二:

「風雨飄零,心神不寧,骨節疼痛,都足以引起他們劇烈的忿怒!」 2.飄泊流落。

唐·杜甫 《衡州送李大夫七丈赴廣州》詩:「王孫丈人行,垂老見飄零。」 清·李漁 《憐香伴·女校》:

「既無父母又未曾出嫁,飄零異國,何以為情?」 劉國鈞 《辛壬之間雜詩》:「故園南望渺鴻魚, 京洛飄零感歲除。

」 宋·沈端節《念奴嬌》:自笑飄零驚歲晚,欲掛衣冠神武。 3.

散失。《北史·儒林傳下·劉炫》:「故友飄零,門徒雨散。

」 唐·孟郊 《老恨》詩:「無子抄文字,老吟多飄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