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現代知識都是西方人創造的

時間 2022-11-07 22:51:00

1樓:天風孤木

簡單的說就是因為西歐打破了宗教的束縛,在對自然界執行規律的認識和歸納上先行數百年。自然界的規律就在那裡,先行者先發現,後來者只能多學習。

但是也說不上想法被搶完,世界淺顯的規律相對來說容易被發現,而深層次的東西,要想發現和總結需要各種前置條件的配置,先行者雖然有積累的優勢,後來者也還是有機會的。

至於西方人為什麼能先行一步,大概是因為以下幾個條件:

宗教對人的長期而強力的束縛和壓制,促生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推動了思想解放;

奧斯曼帝國的崛起橫斷東西商路,迫使西方人往西方和南方尋找新路線,大航海和大殖民時代因此開啟,長期的大範圍的航海和殖民又帶來了大量財富,並且開拓了眼界(觀察到更多的自然現象,了解到更多不同時代不同形式的人類活動情況);

歐洲「國家」領土的碎片化導致競爭極其激烈,統治者對能夠提高生產力的理論和技術都有迫切的需求,對產業革命的阻礙很小,並且有大量統治階層為了逐利主動去融入和推動產業革命。

歐洲沒有重農抑商的傳統。

2樓:

西方不搞∫階級鬥爭,專心搞研究,所以就…

為什麼現代企業需要大量具有一定科學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的熟練勞動者 10

3樓:清爽小帥哥

經濟競爭的核心是人才,人才是現代企業成敗與否的關鍵。隨著經濟時代的到 來,現代企業出現了嚴重的人才危機,企業的人才需求和培養正在發生一場革命, 培養既有高階資訊科技水平又具有高素質的21世紀勞動者,已是世界各國很多著名 企業刻不容緩的任務。

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1996年出版的《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報告中指出, 知識經濟,其標誌是勞動力市場對有高度熟練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知識密 集型生產方法(如依據資訊科技形成的方法)發展越快,對有高度熟練技能人才的 需求就越大。

自80年代以來,世界科技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社會生產力得到空前發展,出 現「知識**」現象。美國**柯林頓今年2月在美國科學年會上發表講話指出,人 類知識總量每5年增加1倍。由此可見全世界範圍出現人才危機、尤其是資訊科技人 才危機是必然的。

在當今經濟、科技最發達的美國,資訊科技人才危機已引起人們的關注。目前 美國十分缺乏技術熟練的勞動力,特別是電腦程式編制人員。美國維吉尼亞技術公 司進行的最新調查表明,美國每10個資訊科技職業中就有1個位置空缺,雇員在100 人以上的美國公司中還有36.4萬個電腦程式編制員和電腦系統分析員的位置沒人填 補。

隨著電腦公司的迅速增加,技術熟練的人員越來越缺乏,這種狀況已擴散到許 多非技術部門,包括依靠電腦程式編制人員進行設計和操縱大型系統的銀行、醫院 和零售商店等。據美國勞工部估計,從現在到2005年,美國平均每年需要9.5萬名 新的電腦專家、電腦系統分析家和程式編制人員。這種空缺1年造成的損失高達10億 美元。

在歐洲也出現資訊科技人才嚴重短缺現象。設在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資訊科技 觀察組織今年3月**,今後5年內,歐洲至少需要增加150萬到200萬資訊科技人才。 該組織發表的最新年度報告指出,目前知識已取代傳統的原材料而成為最基本的 資源,人才的作用正日益突出。

知識經濟的主要動力之一是資訊科技革命,資訊科技領域的專門人才成為企業 爭奪的物件。計算機軟硬體、網際網路(internet)、內部網(intranet)和無線通 信技術的發展,都需要大量高階人才為後盾。1997年8月4日一期的美國《商業週刊》 指出,目前最為緊缺、最為炙手可熱的是網路技術人才,其次是為工商企業提供 高階技術諮詢服務的人員,再次是從事各種應用程式編制裝置開發工作的人員。

人 才的短缺妨礙了技術發展,成為資訊產業發展的直接限制因素,並減緩了其它行業 資訊化的步伐,從而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後勁。高階專業資訊科技人才的培 養已得到廣泛關注,可以說,誰在專門人才上落後於世界,誰就在知識經濟時代上 處在了落後的位置。

除專門技術人才外,知識經濟時代其它行業的普通勞動者也必須掌握一定的信 息技術,具備資訊處理能力。缺乏資訊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就相當於資訊時代的「文 盲」,知識經濟時代的「文盲」。1996年7、8月號美國《未來學家》雜誌在列舉21 世紀人才的必備技能時,將使用計算機和開發資訊資源的能力列於十分重要地位。

1996年6月11日的德國《商報》稱,德經濟界人士預計,隨著資訊科技產業在國家經 濟中所佔比重越來越大,預計到2000年時將只有三分之一的勞動者可以不需要電腦 知識,而這一比例還會逐步縮小,為此國家的教育體制必須盡快適應這種結構性轉 變。我國教育界和資訊科技產業界的專家也指出,使用計算機和網路、合理開發利 用資訊資源將不再是專門人才的奢侈,而是勞動者在資訊時代的根本存在條件。 知識經濟時代的人才必須具備高度的創造性,科學研究非創新不能有進步,企 業也同樣如此。

在傳統大工業社會中,勞動者面臨的要求大多是對同一工作的熟練 程度,熟練程度越高,勞動價值越大。但隨著工業的自動化和資訊化,絕大多數重 復性強的勞動都將被自動化系統、機械人和計算機取代。美國經濟學家傑公尺裡·裡 夫金指出,自動化和資訊化正使人類勞動走向歷史的轉折點。

30年來,美國的企業 生產能力一直在增加,但工人佔勞動力人口的比例卻從33%降到了12%。他估計, 今後若干年內,美國1.24億個工作崗位中的9000多萬個將被取消。

創造性人才是每個時代的技術改良與革命所必不可少的,在重複性勞動日益不 重要的知識經濟時代,創造性也變成一般勞動者必備的素質,創造性越高,勞動價 值越大。1997年3月3日的美國《財富》雜誌定期評出美國最受推崇的企業,創新精 神正是其評選標準中的乙個重要部分。在其排行榜中,幾乎所有在創新精神方面取 得了高分的公司都對本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包括安龍天然氣公司、克萊斯勒、3m、 輝瑞製藥、英特爾等。

在知識**和迅速老化的時代,傳統學校教育提供的知識結構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知識經濟時代的勞動者還必須具有不斷充實和更新自身知識結構的素質。隨著 職業與技術的進一步細分,勞動者必須既是通才,又是專才。 包括道德在內的個人素養正越來越多地被認為是勞動者能力的一部分。

這種素 養與人的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素養與能力彼此關聯,相互影響,直接關係到勞動者 的成績,因此,世界很多著名企業正在以各種方式培養勞動者的綜合素質。 可以預見,在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哪個企業吸引並培養與之相適應的人才, 哪個企業就有可能立於不敗之地。

為什麼現代社會對一些知識分子充滿了蔑視?

現代比古代發達,為什麼現代人寫不出與李白杜甫所寫的一樣美的詩?

4樓:吳海韻說歷史

一、社會和個人的需求變了

古人讀書,學而優則仕,以文幹䘵,寫好詩文,便能行走天下,這是有利益驅動的;唐代取士,主要以詩賦為主,即使考察乙個人的治國理政才能,也是策論相試,從中基本能看出乙個人的見識和才能。

現代社會,分工日益細密和多樣化,知識龐雜,各行各業,需要不同的人才,所以讀書不止是做官。立身行事,乙個人不可能從小唯讀文史,否則,難以適應社會的各種需要。社會主要不以文章取勝,而是需要更多能夠實際操作和運用能力的人。

二、古代詩歌的傑作是專精的結晶

現在的學生各科必學。高考取的是各科總分,各科都要學好,僅學某一兩科,難以出頭。若有一科沒學好,他就必須或者他被迫削掉在學科或者優勢學科上的時間和精力,去攻弱科,即使他根本不感興趣,甚至根本學不了,這樣,偏才專才就難以得到發展。

人不可能都是全才,學什麼都能好。人的精力始終有限,天下全才極少,唯專一才出天才。更何況學生讀書,直接目標在追求分數,國家選拔人才,在分不在能,在分不在識,在分不在才。

學生平時必須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應對考試,以取得高分,哪像古代文人,在讀書作文上花了那麼多精力和時間呢?

僅就文史學識的積累,現代人有幾人能趕得上?你們所選取的意象意境能超出古詩之外嗎?如果連意象不能超出,那就沒有創新,自然不能超越古人。

三、偉大的藝術往往是偏才的傑作

像李杜這樣的大家,斗酒詩百篇,「讀書破萬卷」,學養功底極其深厚,經史子集,諳熟於心,信手拈來。他們從小到成年,就是讀書,走文史專業化學習,他們一生,詩文歌賦是其專攻;同時也是長期大量創作實踐的結果。如李白大量摹寫賦文,為寫詩歌,積累了極其豐富的語彙,往往信手拈來,天然精妙,達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化境。

現在,即使文史專業的學生,進入大學後才進行專業化學習,而且伴有理論學習。理論灌輸,必然擠壓詩性思維,創作會受到理論條條框框的束縛。中小學,在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年齡階段,對各種知識都作基礎性的學,無法對自己感興趣的學科作廣泛深入紮實地鑽研,例如對語文的各類經典,對歷史的各類經典,對物理的各類經典,對化學的各類經典等的深讀,也就是說不可能從小就走專業化的精深之路。

這是古今極不相同的地方。

社會需求的變化、專業學習的時間和內容的不同,首先就決定了古代藝術形式的不同。

四、詩意的生活環境變了

古人能夠消遣的無非看書、寫字、聚會、博戲、青樓、探尋山水之勝之類。現在能夠消遣的很多,除了前面這些,還有各類玩具、影視、車輛,等等,讓人分心的事物多了,加以交通發達,出行方便,人就更難有定心。

古人稍有識字者,獨自之餘,多捧書而讀。無**與史,相關書籍並不是太多,能反覆讀,精讀深思,現在文獻浩如煙海,難以取捨,能靜下心讀的又少。較之古人,現代人物質更豐富,生活條件優越,藝術土壤發生了變化。

有句話:詩窮而後工。苦難出好詩。

屈原、陶潛、杜甫、陸游、稼軒、易安自不必說,連飄逸浪漫的李白之詩、豪放曠達的蘇軾之文,其底色無不是悲傷的,因為他們的人生也頗多不如意。「以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被稱為「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沉澱的是千古的憂傷,萬古的迷愁。

5樓:惠華小知識

因為現代人生活和文化環境改變,再加上社會風氣已經改變了,因此寫不出來唐詩。

6樓:陽光的

因為現代人和古代人所處的時代和大環境都是不一樣的,只有在當時的情境之下才有可能寫出那樣精彩的詩,所以這樣

7樓:啦啦隊地方

因為現在人的思想已經變化,並且現在的現代詩也不比古代的詩差到哪兒去。

為什麼模特很多都是平胸,為什麼模特很多都是平胸,

因為瘦。太瘦,就會導致 絕經 沒有月經 沒有正常的荷爾蒙分泌,就不會有性象徵。其實,影視行業見多這種極瘦的女生,看多了,會非常倒胃。瘦 絕經 無法生育,這些都是其次,其實,沒有正常性激素分泌的女生,最難看的,是 每乙個演員明星名模的 都跟老太太一樣。連耳朵上,都長滿細碎的皺紋。瘦到耳朵這種沒肉的地方...

現代國王都是幹嘛,英國國王為什麼是女性。

現在這些國王主要是禮儀性的,相當於乙個國家的象徵,沒有實權的,他們什麼都不做,只做個象徵而已,是乙個國家的外包裝。大部分存在國王的國家都是君主立憲制,國王沒有實權,一切聽議會的,只是虛位的國家元首,對外代表國家而已,典型的如英國 日本 泰國等等 但是也有例外,像沙特就是君主制,國王掌握國家所有權利 ...

為什麼現代很多人上廁所不衝呢,為什麼上廁所不衝廁所

佳尼斯 給我的感覺,第一種情況,可能在家裡用習慣了智慧型馬桶,然後出去外面的時候,以為是只能馬桶,忘記衝了。第二中情況,如樓下所說的 第一,懶,第二,不想衝,第三沒素質。其實我覺得,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做事情,要隨手做完,並檢查一下。 沒那個意識吧。或者是沒文化。為什麼上廁所不衝廁所 要麼是忘記...

為什麼很多窮人做法和想法都是錯的

窮人也許不會經商,但是不代表他們的想法有問題,很多哲學家都不有錢,很窮,藝術家在世的時候也很窮。要是對的,估計就不是窮人了。窮人沒法不志短,人窮就必然受制於人,迫於生計,很多時候只能妥協,這一妥協又埋沒了自己的才華,錯過了發展的機會,最後只好隨波逐流,一直窮下去。下面有個例子 京城有個房地產老闆說,...

農村男女離婚,為什麼感覺很多都是女人什麼都帶不走

主要原因是農村都是自建房 而且收入微薄,思想還很古板封建,現在的離婚率越來越高,不僅是城市裡面,連農村裡面都是,只不過城裡面在離婚的時候會面對財產糾葛,子女撫養糾葛,但是在農村裡面就不存在,一般離婚的話都是女方淨身出戶,但至於為什麼會淨身出戶原因有很多方面,下面我就談談我的看法。自建房現在在農村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