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2-10-30 05:56:08

1樓:歲月不寒

當時北方邊患未除,尚不能盡息甲兵,曲調無論什麼時候,總能擾得人心煩亂不寧。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

從軍行七首(其二)

王昌齡琵琶起舞換新聲, 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 高高秋月照長城。

此詩擷取了邊塞軍旅生活的乙個片斷,通過寫軍中宴樂表現征戍者深沉、複雜的感情。

「琵琶起舞換新聲」。隨舞蹈的變換,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調,詩境就在一片樂聲中。琵琶是富於邊地風味的樂器,而軍中置酒作樂,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與羌笛。

」這些器樂,對征戍者來說,帶著異或情調,容易喚起強烈感觸。既然是「換新聲」,總能給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不,「總是關山舊別情」。邊地**主要內容,可以一言以蔽之,「舊別情」而已。因為藝術反映實際生活,征戍者誰個不是離鄉背井乃至別婦拋雛?

「別情」實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創作素材。所以,琵琶盡可換新曲調,卻換不了歌詞包含的情感內容。《樂府古題要解》雲:

「《關山月》,傷離也。」句中「關山」在字面的意義外,雙關《關山月》曲調,含意更深。

此句的「舊」對應上句的「新」,成為詩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墜揚抑的音情,特別是以「總是」作有力轉接,效果尤顯。次句既然強調別情之「舊」,那麼,這樂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亂邊愁聽不盡」,那曲調無論什麼時候,總能擾得人心煩亂不寧。

所以那奏不完、「聽不盡」的曲調,實叫人又怕聽,又愛聽,永遠動情。這是詩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揚。「聽不盡」三字,是怨?

是嘆?是贊?意味深長。

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於怨嘆。然作「聽不夠」講,則又含有讚美了。所以這句提到的「邊愁」既是久戍思歸的苦情,又未嘗沒有更多的意味。

當時北方邊患未除,尚不能盡息甲兵,言唸及此,征戍者也會心不寧意不平的。前人多隻看到它「意調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詩前三句均就樂聲抒情,說到「邊愁」用了「聽不盡」三字,那末結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盡此「不盡」就最見功力。詩人這裡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情。彷彿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後,忽然出現乙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

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你會生出什麼感想?是無限的鄉愁?

是立功邊塞的雄心和對於現實的憂怨?也許,還應加上對於祖國山川風物的深沉的愛,等等。

讀者也許會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細流一波三折地發展(換新聲——舊別情——聽不盡)後,到此卻匯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蕩漾迴旋。「高高秋月照長城」,這裡離情入景,使詩情得到昇華。正因為情不可盡,詩人「以不盡盡之」,「思入微茫,似脫實粘」,才使人感到那樣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內心世界表達得入木三分。

此詩之臻於七絕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這絕處生姿的一筆也是不容輕忽的。

2樓:清風繞簾禩梅香

繚亂的邊關愁緒無數傾訴,總也聽不完,只有那秋月高高在上照耀著長城,此景亙古不變。

表達的是離家從軍到邊關是的思鄉傷感之情,無盡的離別哭訴無盡的愁思,無法改變,只能藉由秋月來抒發離鄉之愁。

3樓:匿名使用者

繚亂的邊關愁緒永遠也聽不完

只有那高高的秋月 一直照耀著那古來寂寞的長城(只有此景不變)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是什麼意思

4樓:冷侃娛文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翻譯:

紛雜的樂舞與思鄉的愁緒交織在一起,欲理還亂,無盡無休。此時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著長城。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猜是什麼動物

5樓:匿名使用者

高高秋月照長城:

解:秋肖:猴雞狗,月亮:o,猴04,雞03,狗:02(三肖三碼)

6樓:任岩松的希望

謎底:龍。萬里長城

wàn lǐ cháng chéng

【解釋】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結構】偏正式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長城

【近義詞】長城萬里

【例句】吞珪既喪,壞了~,國中精銳已盡,如何是好?(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十二回)

高高秋月照長城什麼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此詩擷取了邊塞軍旅生活的乙個片斷,通過寫軍中宴樂表現征戍者深沉、複雜的感情。

8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雲彩稀薄,顯得月亮掛的很高,照著長城

9樓:金田一龍飛

表達了邊塞軍人在中秋佳節的濃濃的思鄉之情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猜數字3d

10樓:僑中黃建成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猜數字——答案:218。

春花秋月

chūn huā qiū yuè

【解釋】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結構】聯合式

【用法】聯合式;作主語;指春秋佳景

【例句】冬天去了,春天又回來了。吟誦這些詩句,~,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詩的意境裡。(於漪《我與〈千家詩〉》)

【成語故事】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宋朝,大舉進攻與消滅了南平、後蜀、南漢等國。南唐後主李煜不問朝政,只會吟詩作詞,被宋朝打敗,投降後被封為違命侯。李煜感慨地作詞: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