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慈悲亦懲惡的思想對嗎,佛教有懲惡的思想嗎?

時間 2022-10-21 17:07:23

1樓:唯梅子

懲惡,這本身就是一種慈悲。

試想一下:

如果對犯罪分子,放任自流。那麼,這究竟是一種慈悲呢,還是一種罪惡呢?

在華嚴經中,就有乙個菩薩懲治惡人的例子。

有人說:菩薩大慈大悲,為什麼對惡人不慈悲呢?

這是因為:

如果讓惡人隨意作惡,那麼,惡人必定去地獄。

如果加以懲治,那麼,惡人不敢作惡,甚至改過向善,那麼,變成善人後,就可以去天堂。

菩薩對惡人的懲治,恰恰就是一種慈悲。

但需要說明的是:

華嚴經中,菩薩懲治惡人,那位菩薩,是化身為國王。

國王有權制定法律。

而你如果是凡夫,你無權制定法律。

如果你自己隨意的懲罰別人,那麼,你自己已經犯法了。國王反而要懲罰你。

2樓:廣學多聞又來

「菩薩慈悲亦懲惡」的思想對菩薩來講是對的!

但是,如果沒有菩薩證量,也就是沒有掌握慈悲和方便的人,去做「菩薩慈悲亦懲惡「的事的話,就會出現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的效果。其中的根本原因不是慈悲和方便有錯,而是不應當在沒有掌握慈悲和方便的前題下就去實施慈悲和方便!

就象沒有具備通過駕駛大客車的考試能力,就一門心思的去開公交車來為人們服務那樣!

佛法的根本在心,國家的根本在法規。如果能用心去遵守法規則會收到無微不至的效果;若用法規去促使人心規範化則會留出有很多的疏漏也就是漏洞的,因為法網也是有稀疏之處的,雖然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畢竟還是會耽誤些時機的!

面對這一局面菩薩肯定不會坐視不理的,菩薩會在把握住慈悲和方便的前題下,隨緣世間、隨緣自身的角色,各施其職的!

沒有菩薩證量的人,就只能安心於修學菩薩的證量,其他的就只能暫時放下!

3樓:海印放光

在抗日戰爭中,許世友就乾脆還俗參軍了。還有許多寺院也參加了抗日救援隊,這也是佛教的精神。

只是佛教徒不是以嗔恨心去懲惡,而是以慈悲心去救人而已。

4樓:南無蓮花尊豐佛

凡擾亂修行人。毀壞佛法。殘害生靈者。皆魔也。以慈心。一律蕩平。

-----------------------------------

南無阿彌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5樓:匿名使用者

就世間法而言,國家,法律沒有賦予我們的權利,我們不能去做。去做才叫「方便出下流」。允許違背法律行使「方便」,其危害性比因為遵守法律而不能懲罰惡人的後果更嚴重。

為什麼呢?開始以乙個「正當」的理由破壞法律,以後其他人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理由去破壞,而因為個人的私心和私利,去尋求破壞法律的人和動機,比完全為了行事正義的人和動機,要多得多,他們也做得更努力更用心。結果是最後,這個為了懲罰惡人而違背法律行使的「方便」,就必然成為惡人的方便,對善人的摧殘。

而且,如果對法律普遍蔑視,很多人認為法律可遵守可不遵守,絕對會對整個社會基礎的產生極嚴重損害。

這是世間法的智慧型。在法律上,這叫 ---- 程式正義高於實體正義。

菩薩有慈悲,更有智慧型。所以他不會去僅僅滿足自己的正義感,而做這種對所有人弊大於利的事情。因為他不會把自己的感覺放在眾生的利益之前。

法律不完善,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是去推動法律的完善,而不能"抄近道"去破壞法律。前者麻煩甚至艱難,不「解氣」,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唯一的正道。

6樓:珺珺晨輝

懲惡揚善,亙古不變!佛教傳入中國之前,就已經有了這種思想,天道永存嘛,等到佛教傳入中國,自然不會脫離本土意識。更重要的是,懲惡本身就是揚善,不對惡人加以制止,如何褒揚善人行善呢。

佛教有懲惡的思想嗎?

7樓:無量壽莊嚴清淨

為己是惡,為眾生是善。

這是學佛者判斷善惡的基本原則。

而恆順眾生也是學佛者應該遵從的。

所以,很多人認為,佛教對慈悲的強調可能會姑息惡行,罔顧眾生。

但是恆順眾生也是有一定的方便的,在不為己的前提下,在權衡眾生最大利益的前提下,不可能壞人叫你去作惡你也順從他的。這種看似兩難,其實可以打乙個比喻,如果讓你救10個人的同時必須放棄1個人,你如何選擇呢?

事實上並非如此。懲惡只是表象,只要這種行為的行為人其內心是為眾生的,即為善,但是如果這種行為是為利益自身的,則為惡。

懲罰大惡之人的行為內裡如果只有為眾生之心,沒有嗔恨心,且只有慈悲心,既是功德。

當然,如果懲惡的同時,懷有嗔恨心,則不算是圓滿的功德。

但事實上,大惡的行為往往只會引來大的嗔恨心,這也是為什麼大惡之人大部分無法善終的緣故。當然,這也是冤冤相報的連環扣。

欲破解這種大惡之人引起的冤冤相報,唯有懷有菩薩心腸的慈悲的懲惡行為才能徹底破解這沒有了期的嗔恨連環鎖。

只是很多學佛之人並不願意陷入嗔恨的連環因果之中,而認為其自有因果,並不需要自己去參與其中。從而造成一種姑息的表象。

事實上,不懷嗔恨的,不為己的,大公無私的懲惡行為,是符合慈悲原則的。

當然,對大惡之人,懲罰並不是唯一的手段,教化,點化也是手段之一。

但是對於在其位謀其職的人,懲惡並不為己,而為眾生,亦是慈悲,亦是本份。

另外,這裡還有關於這方面的說法,我非常贊同,轉過來:

佛教徒的寬容與忿怒相:

在世人的眼裡,佛教徒應該永遠是平和和慈悲的,事實上很多佛教徒也確如一直這樣要求自己的。所謂慈悲為本,方便為究竟。

可是在佛教裡也有兩句話:慈悲出禍害,方便出下流。什麼意思呢?就是沒有智慧型的一味「慈悲」和「方便」很容易讓事情走向反面。

無原則的慈悲其實不值得提倡,慈悲應該有智慧型的輔佐。缺少智慧型的慈悲就像是乙個從沒下過廚房的人想幫點忙,結果只能是越幫越忙。

佛陀不讓我們接觸不好的東西,或者在我們試圖接受這些東西的時候用正見來把它擊得粉碎。這個時候,他表現的似乎很不寬容很不慈悲。不過我們必須清楚,這個時候不寬容其實就是最大的寬容,不慈悲其實就是最大的慈悲。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寬容和慈悲,而是正見。

寺院裡有菩薩也有金剛,菩薩總是慈眉善目,金剛是忿怒威猛的。可是請記得:低眉是慈悲,怒目也是慈悲。

8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的惡人自己會積累惡緣】佛教對惡者不用懲,因為善惡皆有報。 這就好比我們做善事可以種福田,做惡事也會有不好的果報。

【佛教認為惡人都有佛性】佛教講求對一切眾生真愛,對惡者是採取救度。佛教認為,眾生之所以有惡,不是因為他們本質為惡,而是心中蒙蔽了各種迷惑。只要撥開心頭的烏雲,佛性就會展現,惡人也會變為善人。

【佛教會用憤怒相來威懾惡人,令其改過】佛教依舊有憤怒相,也就是說表現出憤怒的樣子,威懾那些惡人,令他們改過。但是在內心裡卻沒有對惡人的抱怨和憤怒,依舊是慈悲之愛。

9樓:訪道求學修真

但是佛教的懲惡,和其他宗教不一樣。佛教是用「度惡」或「解惡」來懲惡的。

惡最害怕的不是懲罰,而是害怕被慈悲感化。因為惡認為懲罰只是皮肉之苦,而慈悲的力量是身心具授。當乙個惡被感化成善的時候,惡就失去了惡性,失去惡性轉變為善良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

所以佛,菩薩要度一切惡,行一切善。

佛教的度惡,體現了對眾生的包容,慈悲。

10樓:貧道不強

菩提亦有金剛一怒能度則度,不能度,想辦法也要度

11樓:匿名使用者

惡自有報應,無須刻意的懲罰

惡人其實也很可悲,多些慈悲心對他們

為了更多的人有時候允許懲罰,只是你應該是菩薩,而且有智慧型

12樓:心千言

佛有金剛怒目,有降魔伏法,應該是有懲罰的。

13樓:貓眼小蘿莉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佛大概是認為要順其自然吧……

14樓:匿名使用者

隱惡是佛教的思想。就是不宣揚惡事。

我佛慈悲亦懲惡意思是什麼

15樓:冥想音主站

佛菩薩慈悲,是指救度一切罪苦眾生,離娑婆苦,得究竟樂。這是大慈大悲,不是世間做點好事就算慈悲了。佛菩薩不懲惡,從來不懲罰誰,佛法是因果法,講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不論眾生從哪個角度判斷善與惡,果報還自受。每個人不論造了什麼業因都將承受之後的業果。所以佛在經典中讓眾生明辨因果,斷惡修善,從煩惱痛苦中獲大解脫。

16樓:蓮海沐浴人

佛法是慈悲的,佛也是慈悲的,但是佛法的慈悲,不是讓我們去姑息不良的情況。

比如我們的社會治安是需要警察來維護的,這個維護就是對我們的關愛。

佛的慈悲,不代表說隨便慈悲,而是要讓大眾都得到利益的慈悲,這才是真慈悲。

17樓:匿名使用者

業報有善惡,因果有好壞。

觀音菩薩原本是男兒身嗎

我是信佛之人,每天都會唸大悲咒,但是有時候腦海裡會有不乾淨的思想 我怕這樣對菩薩不敬,怎麼辦 10

18樓:向陽生長的蒲公英

沒事,不要管它。誠心念佛,念經,慢慢會好的。

19樓:炫烽酷藍

努力讓自己什麼都不要想,心一定要虔誠

20樓:常擁我心

你是念大悲咒的時候有不乾淨的思想?

21樓:玩命賤

你可以在想不乾淨的東西的時候,馬上就想菩薩一直想

22樓:繆斯

佛是大慈悲

怎麼可能容不得這一點小小的不敬

請問觀音菩薩是男的還是女的?

23樓:老油條

觀音菩薩本身男性,但以女相示人。

觀世音菩薩,在隨類應化上是可以有男相和女相的。不過觀世音菩薩本身的大菩薩相,是大丈夫相。比如《華嚴經》說:

「勇猛丈夫觀自在」。   唐代以前的觀音,以大丈夫相居多,也現女相。

但到後來,漢地的觀音形像越來越趨向女性化。一些學者,則直稱觀音為東方的女神。

24樓:匿名使用者

觀世音」是梵文的譯音,意為阿婆羅,其實觀音菩薩在印度是男身,據佛經講,他原是王太子,成佛後是阿彌托佛的左夾持,與右夾持大勢至菩薩合成「西方三聖」,要說觀音是男是女,從佛經的角度講,無所謂男女。中國女性觀音造像始於南北朝時期,興盛於唐朝,大了明朝觀音普遍位婦女神,因佛教傳入中國,逐步融合進中國民族文化而漸漸演變。而女性觀音也是人們易於接受的一種慈悲和美的化身。

25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觀音菩薩早已經成佛,只是示現為男身或者女身。佛菩薩是不分男女的,但是佛菩薩有無數的應化身,包括男身、女身、天人身、鬼身、阿修羅身等等。隨類教化而已。

早期觀音菩薩的形象是男身的,後因民間意願,觀音才漸漸變成了女性形象。印度佛教的觀音呈男性,是在印度傳統佛教輕視女性,甚至認為只有男身才能得道實現的觀念背景下產生的。

26樓:專業***

觀世音菩薩:是男的,看著像女性不過是古中國需要乙個女性形象的信仰而漸漸轉變過來的,女性形象的菩薩看起來更加溫和,慈祥,更像乙個長者。所以西遊記中的觀世音也是男性,不過演員是女性

記得採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