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石的《二月》中主人公性格與命運之間的關係,分析悲劇的必然性

時間 2022-10-09 15:50:44

1樓:匿名使用者

柔石的中篇**《二月》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自從問世以來,研究者們就習慣性地從「男主人公蕭澗秋的愛情歸屬」這個問題出發對文字進行解讀。傳統的研究者多從階級分析的角度出發,或認為蕭澗秋因同情勞動人民而愛文嫂,或認為蕭澗秋因「物以類聚」——與陶嵐同屬小資產階級分子——而愛陶嵐。清華大學教授藍棣之先生另闢蹊徑,在他的專著《現代文學經典:

症候式分析》(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中借鑑精神分析批評模式進行研究,得出「蕭澗秋所愛為採蓮」的結論,儘管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卻仍是在愛情的圈子裡打轉。由此可見,研究者們從一開始就跌入了這樣乙個思維模式:有戲就會有男女,有男女就一定有愛情,至於愛情物件,不是a就是b,不是b就是c,「是不是」可以討論,「有沒有」無庸置疑。

伴隨著「細讀」的名著解讀趨勢而對文字進行意象分析時,我發現《二月》原來是乙個與愛情無關的故事,蕭澗秋其實沒愛過任何人,也沒有被任何人所愛。作品所要表達的只是人類普遍命運中的孤獨與無助在那個時代的特殊體現以及彷徨中對生命底色的堅守。

故事發生地芙蓉鎮的人物群體中存在兩個世界——男性世界與女性世界。前者中多謀善變的錢正興、庸俗空談的方謀、隨波逐流的陶慕侃是以男性為中心的權力社會的象徵與代表,而深受封建觀念影響的民眾隨之從男性權力的視角看待問題也是其中的組成部分。誓與庸俗社會對立卻處處受人非議的陶嵐、恪守傳統道德卻被其逼上絕路的文嫂、小小年紀亦捲入是非被人罵作「有乙個野伯」的採蓮與她們所代表的其他類似命運的人構成了芙蓉鎮的女性世界。

作為乙個過客,蕭澗秋自然從不屬於其中任何一邊,但他幼年為孤、歷經磨難的身世,他高傲而不入流的性恪,他的理想以及他到芙蓉鎮來教書的目的(嚮往「人類純潔而天真的花」)使他本能地厭惡、疏離前者而關注、貼近後者並最終將自己的命運與她們聯絡在一起。這種情感是對人類命運的普遍同情,帶著乙份「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相知相憐,超越了一般的男女之情。

作為芙蓉鎮女性世界的兩個代表人物——文嫂與陶嵐,乙個恪守傳統,在生活的重壓下走向自我封閉;乙個看破世態,在思想的苦悶中走向自我放縱。這樣分屬兩極的性恪是那個時代那個環境下女性同一悲劇命運的不同演繹。這就決定了她們會對蕭澗秋這個與芙蓉鎮男性世界格格不入的人產生好感並在無望的掙扎中將其作為救世主,尋求生活上的依靠和思想上的指引,而遠非以往研究者認定的愛情。

下面就蕭澗秋與文嫂、蕭澗秋與陶嵐之間的相互關係先進行具體分析。在此基礎上,再對蕭澗秋與採蓮的關係進行定位。

2樓:匿名使用者

大革命時期——左翼思想膨脹過程中「多餘人」的崛起

新文學經過了十年的發展,已經變得非常蓬勃和興旺。在新文學的第二個十年,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大革命之後的近十年間,許多優秀的作家作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它們從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過程和所取得的成就。

這是中國現代史上最動盪不安的十年。國家危難,人民貧苦,社會動盪,局勢不定。在這樣乙個外憂內患,暗無天日的時代和社會中,許多作家選擇了「多餘人」這一形象來抒寫他們對社會和對人生的觀點和思想。

他們不僅繼承了上一時期同類作家的精神氣質,又在某種程度上有新的創造,給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這個時期裡具有代表性的「多餘人」形象是柔石《二月》中的蕭澗秋、洪靈菲《流亡》中的沈之菲和巴金《家》中的高覺新等。下面將以蕭澗秋和沈之菲等為典型來看待這十年中的「多餘人」問題。(鑑於曾有多位研究者著文論述高覺新,本文不再贅述,望讀者諒解。

)柔石《二月》中的蕭澗秋是乙個讓人激動不已的悲劇形象。作品通過描寫肖澗秋的生活經歷和遭遇,再現了舊中國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動盪不安時代裡的苦悶、彷徨與探索。他接受新思想新精神,是個不折不扣的時代先鋒。

他不肯接受現存的社會制度,不滿於黑暗的反動統治。來到芙蓉鎮之前的六年間,他便處尋找不到施展才華之所。在芙蓉鎮這個看似世外桃源的地方,他又不可避免地陷入庸俗的老師們之間和一場愛情的流言之中。

在這種惡毒的攻擊中,蕭終於失去了原來的勇氣,放棄了原來有所作為的打算,匆匆逃離了芙蓉鎮。蕭澗秋是產生與那個特定年代的人。他在激烈的社會鬥爭中找不到方向,無所適從,既不滿於腐朽沒落的反動統治,有尋不出光明的出路來。

蕭說,「我沒有信仰——主義到了高妙,又有什麼用處呢?所以我沒有。」[10]蕭真的沒有信仰麼?

答案是否定的。他有其獨立的追求和信仰,但是同周圍的人無法溝通。正如魯迅在《二月》的序言中說,「衣履尚正,徘徊海濱的人,一濺水花便覺得有所沾濕,狼狽起來。

…我們書中的蕭君便正落到這樣的境遇裡。」可以想象出蕭最後的逃離除了想離開芙蓉鎮這個是非之地外,更重要的是他想脫離這個能夠玷汙他精神衣履的「海濱」。他需得尋找一片淨土來繼續他的追求和信仰。

這正是**所欲言的。但是**也同時說明了這種願望的不可實現性。「我恐怕將要在你們芙蓉鎮裡死去了。

」蕭是個悲觀與樂觀極度矛盾卻又共同存在的人。他的一生也注定要在這種矛盾中掙扎和徘徊。如他一樣的人是不可能成為中國前進發展的中堅力量的。

他們也注定成為在這一時代邊緣上遊弋的「多餘人」。

在同時代的作家中,洪靈菲是位比較關注知識分子內心的作家。後人在論及那一時期的作品時,往往給它們貼上「革命+愛情」的標籤。這樣一來,在無形中就已經將知識分子的精神和生活歷程浪漫化了。

誠然,「革命+愛情」曾一度成為那一時代許多作家描繪的主題,但是如洪靈菲、華漢(陽翰生)、錢杏邨(阿英)、戴平萬等以不同方式解開這樣的束縛,專心表現人物內心衝突的作家還是不乏其人的。他們以各自的角度和筆法塑造了各自成功的「多餘人」。

洪靈菲的《流亡》集中描寫了在大革命失敗後知識分子與舊家庭的矛盾和衝突。在這一過程中又有愛情的衝突和自我的反思。主人公沈之菲是乙個全新的人物形象。

他同以往的人物不同。他已經是乙個堅定的革命者。革命失敗後他不得不同戀人黃曼曼一起四處流亡。

中途回到故鄉,而後又在黃曼曼的鼓舞下同舊家庭決裂。重上流亡之路。沈之菲是出生於舊家庭中的新人。

他在無意中已經打破了父親規定的生活軌道。讀大學,接受革命新思潮的洗禮使他變成乙個封建宗族牢固桎梏的反叛者。作者的題目也就這樣存在了雙重內涵,既指主人公現實的流亡又指精神上的流亡。

沈之菲回鄉時有一段描述深刻反映了他的矛盾心理:「他恐怕這墳墓,他愛這墳墓。他想起他的父母的思想和時代隔絕,卻有些像墓中的枯骨,他恐怕這枯骨,他愛這枯骨。

他是這枯骨中孵生的一部分。」[11] 沈之菲將舊家看作是墳墓,這足以顯示其背叛的程度。而他又深愛著它。

這就成了他無法逃脫的矛盾之源。他雖然在革命思潮的影響下與一切舊的觀念反抗著,卻又全身心籠罩在傳統家族意識的陰影之中。這種矛盾使他無法全然投入帶新的革命生活,也同樣無法完全回歸到舊家庭的生活中去。

這樣一來,他的「多餘人」特徵就顯現出來了。幸而,在**的結尾時,黃曼曼的來信給了沈之菲精神的鼓舞,使他從兩種彷徨苦惱的責任感,即階級的責任感和為人子的責任感中作出了選擇,重新踏上革命的流亡之路。**雖然啟用了愛情的模式,並且結尾又略顯突兀,但可以說整篇**的精神核心還是在人物的內心衝突和人物的現實鬥爭。

就是說,**雖然是「革命+愛情」的,但又是超越「革命+愛情」的。這正是這篇**與眾不同之處。

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分析

3樓:春風化雨

哈姆雷特是乙個人文主義者,有著複雜的性格,崇高的理想,和人類與世界新穎的看法。目光敏銳,思考深刻,又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但過於內向,過於審慎;加上勢單力薄的處境,造成行動上的延宕。

有行動的決心,而且不斷督促自己,但最後只能與敵人同歸於盡。

他的理想和嚴酷的現實發生尖銳的矛盾。精神的危機,理想的破滅,使他悲鬱憤懣,痛苦異常,也促使他不斷思索,加深對社會的認識。他從家庭的變故看到宮牆外的社會問題,有強烈的責任感,然而只相信個人的作用,強調思想的力量,因而矛盾重重,思考多於行動,時時感到憂鬱、茫然,行動猶豫、延宕。

生活在英國新興勢力還處於幼稚階段的哈姆雷特,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正確的途徑,最後他雖然奮然一擊,與敵人同歸於盡,但憂鬱始終伴隨著他,偉大的理想並未實現,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身上寄託了人文主義的美好理想,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徵和悲劇結局也反映了人文主義的思想危機和致命弱點。

1、其它人物形象分析

克勞狄斯:封建主和暴君的殘忍,陰謀家和野心的陰險,集封建統治者和資產階級陰謀家於一身,代表文藝復興新舊交替時期所有的罪惡。

波格涅斯:圓滑而有瑣碎,愚蠢卻又自認聰明。

喬特魯德:沒有主見,善惡不分,是非不明,性格軟弱,但很疼愛兒子。

奧菲利亞:年輕不諳世事的女孩,純真善良,天生麗質,但保守脆弱。

2、哈姆雷特簡介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於1599年至1602年間的一部悲劇作品。戲劇講述了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了王位,並娶了國王的遺孀喬特魯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為父王向叔叔復仇。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複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著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4樓:百度文庫精選

最低0.27元開通文庫會員,檢視完整內

原發布者:維普網

**《哈姆雷特》中的人物形象口王一舒新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