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枇杷的詩詞及典故誰了解,與枇杷有關的詩句

時間 2022-10-02 06:46:03

1樓:鶴見熟踏

蘇軾的詩中亦曾提及這種水果:「羅浮山下四時春,蘆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鮮綠園枇杷汁 我一直給爸媽買著喝

2樓:寒夜依舊獨憐星

寫枇杷的詩,精彩的似乎不多。

蘇東坡「客來茶罷空無有,盧橘楊梅尚帶酸」。有人問他:盧橘是什麼果子?

他說「枇杷是也」。後來有些書裡也跟著說「枇杷,一名盧橘。」我想,這多半是蘇學士「想當然耳」。

因為,在司馬相如的《上林賦》裡說「盧橘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朴」。幾樣東西是並列陳述的。可見盧橘是盧橘,枇杷是枇杷,中間是不能劃等號的。

李時珍說:「注《文選》者,以枇杷為盧橘,誤矣。」是很對的。

楊萬里寫枇杷詩道:「大葉聳長耳,一梢堪滿盤。荔枝多與核,金橘卻無酸。

雨葉低枝重,漿流沁齒寒。長卿今在否,莫遣作園官。」前面六句,對枇杷的性狀還算描述準確,但沒有詩味。

雖然孔夫子說過,讀詩可以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但詩歌畢竟不是植物教科書。郭沫若寫《百花齊放》,就是乙個失敗的著例。楊萬里的這首枇杷詩倒像開了郭氏這類詩的先河。

至於最後兩句,更不知他說些什麼。司馬相如雖然在《上林賦》中寫到了枇杷,但他並沒有表現出饞涎欲滴的模樣,也沒有如孫猴子有偷蟠桃的記錄,做不做園官有什麼打緊?

還有一首有關枇杷的打油詩,道是有人送枇杷與人,附函說:送上琵琶兩筐云云。收禮的人於是作詩道:

「枇杷不是這琵琶,只為當年識字差。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簫管盡開花。」詩雖俏皮,但一面吃著人家送來的枇杷,一面作詩嘲諷,也讓人覺得不是滋味。

中國字那麼多,要不寫錯幾個字,也難。如果寫錯兩個字就要作首詩,這樣的詩是可以無窮無盡的。記得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吧,劉半農是北大招考的閱卷官,因為考生寫了幾個錯別字,便大發詩興,做了好幾首閱卷雜詩,把考生大大地譏諷了一頓。

其中一首因學生把「留學」寫成了「流學」,劉先生便道:「先生犯了彌天罪,罰往西洋把學流。應是九流加一等,麵筋熬盡一鍋油。

」魯迅很不以為然,寫下了《「感舊」以後(下)》這篇文章,認為可笑的不是那些剛剛畢業的中學生,而是以此作為笑柄濫加譏諷的大教授。送枇杷的大概不是中學生,識字不多或許因為沒錢讀書,或許另有其他的原因。倒是那些自以為官高權重,本事比天大,到處題辭而又到處出醜、別字連篇的人,臉皮比城牆還厚,不妨刺他幾句,但這樣的人倒是很少有人去譏諷的。

3樓:刀刀若言

一直很喜歡震川先生的一句話: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想不到已經這麼多年了,不過一瞬,不過一瞬,可是所愛的人已經走了這麼多年了……

與枇杷有關的詩句

4樓:第一職責

1、天平山中

明代:楊基

細雨茸茸溼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

譯文:細雨濛濛打濕了楝花,在南風的吹拂下,每棵枇杷樹的果實都慢慢變熟了。順著山路慢慢地走著,竟不知路途遠近。沿路的黃鶯鳴叫著把我送到了家。

2、初夏遊張園

宋代:戴復古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譯文:小鴨在池塘中或淺或深的水裡嬉戲,梅子已經成熟了,天氣半晴半陰。在這宜人的天氣裡,邀約一些朋友,載酒宴遊了東園又遊西園。

風景如畫,心情格外舒暢,盡情豪飲,有人已經醉醺醺了。園子裡的枇杷果實纍纍,像金子一樣垂掛在樹上,正好都摘下來供酒後品嚐。

3、寄蜀中薛濤校書

唐代:王建

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裡閉門居。

掃眉才子於今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譯文:在萬里橋畔住著一位很有才華的歌妓,枇杷花環繞著她的住宅,在那枇杷花叢中,她閉門深居。像她那樣有才華的女子,在今天已經很少了,即使那些能完全領略文學高妙意境的人,總也有點不如她。

4、滿江紅·山居即事

宋代:辛棄疾

幾個輕鷗,來點破、一泓澄綠。更何處、一雙鸂鶒,故來爭浴。細讀離騷還痛飲,飽看修竹何妨肉。有飛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滿,秧新谷。閒日永,眠黃犢。看雲連麥壟,雪堆蠶簇,若要足時今足矣,以為未足何時足。被野老、相扶入東園,枇杷熟。

譯文:幾隻輕盈的鷗鳥飛來,把滿湖碧綠澄澈的湖水都擾動了。還有不知**來的一雙紫鴛鴦,也故意加進來逐水嬉戲,爭鬧不休。

我一面細讀《離騷》,一面舉杯痛飲;在飽看翠竹之餘,也不推辭各種肉食關味。附近還有一道瀑布,猶如明珠飛濺,供我觀賞,它不停地傾瀉著,日日足有三千斛。

春天,雨水豐足,新播下的穀種長出了碧綠的秧苗;進入農閒的時節,小黃牛懶散地打著瞌睡。地里的麥子熟了,有如連綿不斷的黃雲;蠶房裡白花花的新繭簇擁著,恰似堆堆白雪。

哎,若是要追求人生的富足,眼前已經可以滿足了;如粟壞帶不滿足 那什麼時候井滿足夠。幾位老農見我閒著沒事,就邀我到東園去走走,說是枇杷已經熟了。

5、怨郎詩

兩漢:卓文君

一朝別後,二地相懸。

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

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杆。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

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

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譯文:自從我們分別,兩個人的心思差別可真大啊。當時只說三四個月後就相見,誰能想到如今已五六年。

沒有心情彈七弦古琴,也不想去寄書信。精緻的連環玉斷裂了,我在長亭裡等你等得望眼欲穿。即使我有一百個心思在想你,有一千個掛念系在你身上,也只是無可奈何地責怪你。

內心有萬語千言說都說不完,可你不在身邊我百無聊賴,徒勞地倚遍欄杆。在重陽節登高時看到孤零的大雁,在中秋時月亮圓滿我們卻沒有團圓。七月半的時候我持燭燒香問蒼天,六月的三伏天那麼熱,人們都在搖扇子,可我的心卻是寒冷的。

五月石榴花開紅似火,偏偏遇上一陣陣的冷雨澆打花朵。四月的枇杷還沒有成熟,我就在對著鏡子心煩意亂了。春光奔走忙,三月的桃花凋落隨水流婉轉。

二月的風箏斷了線,飄零無依真可憐。唉,我的郎君啊,多想下一世你做妾來我為郎。

描寫枇杷的詩句有哪些?

5樓:匿名使用者

描寫枇杷

的詩句來如下:

1 天平山自中bai

明代:楊基

細雨茸茸溼楝du

花,南風樹樹熟zhi枇杷。

2 初夏dao遊張園

宋代:戴復古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3 田舍

唐代:杜甫

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

4 寄蜀中薛濤校書

唐代:王建

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裡閉門居。

5 山枇杷

唐代:白居易

深山老去惜年華,況對東溪野枇杷。

6 山枇杷

唐代:元稹

山枇杷,花似牡丹殷潑血。

7 題枇杷樹

唐代:羊士諤

珍樹寒始花,氛氳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無絕。

8 衛明府寄枇杷葉以詩答

唐代:司空曙

傾筐呈綠葉,重疊色何鮮。詎是秋風裡,猶如曉露前。

9 攤破浣溪沙

唐代:毛文錫

春水輕波浸綠苔,枇杷洲上紫檀開。晴日眠沙鸂鶒穩。

10 赴嘉州過城固縣,尋永安超禪師房

唐代:岑參

滿寺枇杷冬著花,老僧相見具袈裟。

6樓:廉年伯齊

1、唐·白居易《bai山枇杷

》深山老du去惜年華zhi,況對東溪野枇杷dao。火樹風來翻絳豔回,瓊枝

日出曬紅紗。

回看答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爭奈結根深石底,無因移得到人家。

2、唐·白居易《山枇杷花二首》

萬重青嶂蜀門口,一樹紅花山頂頭。春盡憶家歸未得,低紅如解替君愁。

葉如裙色碧綃淺,花似芙蓉紅粉輕。若使此花兼解語,推囚御史定違程。

3、唐·司空曙《衛明府寄枇杷葉以詩答》

傾筐呈綠葉,重疊色何鮮。詎是秋風裡,猶如曉露前。

仙方當見重,消疾本應便。全勝甘蕉贈,空投謝氏篇。

4、唐·羊士諤《題枇杷樹》

珍樹寒始花,氛氳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無絕。

裊裊碧海風,濛濛綠枝雪。急景自余妍,春禽幸流悅。

5、唐·杜甫《田舍》

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

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鸕鶿西日照,曬翅滿魚梁。

關於李清照詩詞的鑑賞,求李清照的詩詞及賞析

賞析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首詞作於清照和丈夫趙明誠遠離之後,寄寓著作者不忍離別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別情詞作。詞的起句 紅藕香殘玉簟秋 領起全篇,上半句 紅...

關於項羽的詩詞,關於人性的詩詞

人性回歸 人性的回歸是做人的底線 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 是讓人的心靈回歸於自然 人性回歸不是隨便 不是為人處事的左右逢源 它杜絕的是醜陋 崇尚的是良知和友善 崇尚的是正義與果敢 人性回歸崇尚的不是金錢 不是慾望的貪婪 它崇尚的是人間有大愛 讓理性回歸於事物的本源 人性回歸 就是通達則兼濟天下 窮則獨...

關於黃河的詩詞,關於黃河的詩詞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登鸛雀樓 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使至塞上 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汗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涼州詞王之渙 黃河遠山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鬱悶關。浪淘沙劉禹...

關於踏青的詩詞有哪些,關於文化,關於文化,詩詞的詩有哪些

1 江畔獨步尋花 其五 唐 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譯文 黃師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滾滾向東流,春天給人一種困倦讓人想倚著春風小憩的感覺。江畔盛開的那一簇無主的桃花映入眼簾,究竟是愛深紅色的還是更愛淺紅色的呢?2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

關於「丁香」的詩詞有哪些,關於文化,關於文化,詩詞的詩有哪些

關於丁香的詩詞就有很多了。唐代陸龜蒙的丁香,江上悠悠人不問,十年雲外醉中身。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繁枝散誕春。宋代,張炎 國香 台城路二曲,因囑餘記其事。詞成,以羅帕書之鶯柳煙堤。記未吟青子,曾比紅兒。嫻嬌弄春微透,鬟翠雙垂。不道留仙不住,便無夢 吹到南枝。相看兩流落,掩面凝羞,怕說當時。淒涼歌楚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