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的作者及簡介,《後漢書》的作者是誰?

時間 2022-09-24 10:45:54

1樓:匿名使用者

范曄(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順陽(今河南淅川東)人。官至左衛將軍,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曄因為「左遷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刪眾家《後漢書》為一家之作」,開始撰寫《後漢書》,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謀反罪被殺止,寫成了十紀,八十列傳。

原計畫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後漢書》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劉昭從司馬彪的《續漢書》中抽出來補進去的。

《後漢書》由我國南朝劉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二十四史」之一。《後漢書》是繼《史記》、《漢書》之後又一部私人撰寫的重要史籍。與《史記》、《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後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 《後漢書》紀十卷和列傳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曄,此書綜合當時流傳的七部後漢史料,並參考袁巨集所著的《後漢紀》,簡明周詳,敘事生動,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後漢史。北宋時,有人把晉朝司馬彪《續漢書》志三十卷與之合刊,成今天《後漢書》。

2樓:改錕

。,十合木丶一人反應『一起

3樓:匿名使用者

4樓:匿名使用者

《後漢書》嶽麓書社版後漢書》由我國南朝劉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二十四史」之一。《後漢書》是繼《史記》、《漢書》之後又一部私人撰寫的重要史籍。與《史記》、《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范曄(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順陽(今河南淅川東)人。官至左衛將軍,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曄因為「左遷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刪眾家《後漢書》為一家之作」,開始撰寫《後漢書》,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謀反罪被殺止,寫成了十紀,八十列傳。

原計畫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後漢書》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劉昭從司馬彪的《續漢書》中抽出來補進去的。

范曄出生在乙個著名的士族家庭。高祖範晷為西晉雍州刺史,加左將軍。曾祖範汪入仕東晉,官至晉安北將軍、徐兗二州刺史,進爵武興縣侯。

祖父范寧先後出任臨淮太守、豫章太守。父范泰仕晉為中書侍郎,桓玄執政時被廢黜,徙居丹徒。劉裕於京口起兵滅桓玄,控制東晉**實權後。

範泰重新被啟用,出任國子博士、南郡太守、御史中丞等職。他為東陽太守時,因開倉供糧和發兵千人,助劉裕打敗盧循有功,被加官為振武將軍。從此,範泰受到劉裕的信任,屢被公升遷,先後擔任侍中、尚書常侍兼司空等職。

宋代晉後,拜為金紫光錄大夫散騎常侍,少帝時加位特進。

范曄的家庭有著正宗的家學傳統。範汪「博學多通,善談名理」,撰有《尚書大事》二十卷,《范氏家傳》一捲,《祭典》三卷以及屬於醫學棋藝的著作《範東陽方》一百零五卷,《棋九品序錄》一捲等。范寧嘗作《古文尚書舜典》一捲,《尚書注》十卷,《禮雜問》十卷,《文集》十六卷,尤以《春秋榖梁傳集解》十二卷「其義精審,為世所重」。

範泰也有《古今善言》二十四卷及文集等多種著述。受到家庭的影響,范曄從小好學,再加上天資聰慧,因此尚未成年,便以博涉經史,善寫文章而負盛名。

關於范曄少時的生活,史載不詳盡,只知其 「母如廁產之,額為磚所傷,故以『磚』為小字。出繼從伯弘之,襲封武興縣五等侯。少好學,博涉經史……年十七,州闢主簿,不就」(《宋書·范曄傳》。

以下引文若不特別註明者,皆出此。)。南朝劉宋時代,范曄始出仕,歷任宋武帝相國掾、彭城王劉義康府冠軍參軍轉右軍參軍,出為荊州別駕從事史,尋召為秘書丞。

宋文帝元嘉五年(428年),父范泰去世,去官守制。後出為征南大將軍檀道濟司馬,領新蔡太守,遷為司徒從事中郎,不久,又公升遷為吏部尚書郎。可謂官運亨通。

元嘉九年(432年)冬,彭城王劉義康母親去世。葬前的晚上,百官弔唁,范曄與司徒左西屬王深夜宿義康府廣淵處(時曄弟廣淵為義康府祭酒),縱酒夜半,無所顧忌,醉意朦朧中又聽輓歌為樂,因此觸怒義康,把范曄貶官出京為宣城(今安徽宣州市)太守。貶官期間,范曄深感鬱悶不得志,短期內上調無望,便刪節眾家《後漢書》為一家之作,期間修撰完成大部。

約六七年後,遷官為長沙王劉義欣的鎮軍長史,加寧朔將軍。元嘉十六年(439年),生母去世,服闋,為始興王浚後軍長史,領南下邳太守。死前累遷至左衛將軍,太子詹事。

范曄一生狂狷不羈,意志頗不滿於朝廷,晚年終於發作到了頂點,加入了彭城王謀反陣營。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十一月,同黨徐湛之上表首告,供出了所有謀反同黨及往來檄書信札,謀反失敗。不久,范曄等被處死,連坐從誅的還有其弟廣淵、其子範藹等。

獄中,范曄寫了一篇《與諸甥侄書》,總結了他對文學、史學、**、書法的研究心得。在即將告別人世之際,他希望將來能有個知音,理解《後漢書》的價值。他對花費畢生心血寫成的史學著作十分自負,認為它們「精意深旨」,是從古至今沒有過的「體大而思精」的作品,其中諸序與論贊,更是「天下之奇作」,和班固的《漢書》相比,毫無愧感。

他說,世人多貴古賤今,所以他才「稱情狂言」,以期引起人們對《後漢書》的重視。范曄的自誇雖然有些過分,但他的著作也確實有超人之處。劉昭說:

「范曄後漢,誠跨眾氏」(《後漢書注補志序》),劉知幾也說:「范曄博採眾書,裁成漢典,觀其所取,頗有奇工」(參見《史通》的《書事篇》和《補注篇》)。據《隋書·經籍志》記載,在范曄著書之前記述東漢一代歷史的著作共有十部,八百餘卷。

然范書一出,諸家《後漢書》則日漸消沉,逐漸散佚。後來除晉人袁巨集的《後漢紀》儲存下來以外,其餘都已不存。這說明范書殺青雖晚,卻後來居上。

《後漢書》的作者是誰?

5樓:很開心幸福

後漢書》由我國南朝劉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二十四史」之一。《後漢書》是繼《史記》、《漢書》之後又一部私人撰寫的重要史籍。與《史記》、《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後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訖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

《後漢書》紀十卷和列傳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曄,此書綜合當時流傳的七部後漢史料,並參考袁巨集所著的《後漢紀》,簡明周詳,敘事生動,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後漢史。北宋時,有人把晉朝司馬彪《續漢書》志三十卷與之合刊,成今天《後漢書》。

《後漢書》大部分沿襲《史記》、《漢書》的現成體例,但在成書過程中,范曄根據東漢一代歷史的具體特點,則又有所創新,有所變動。首先,他在帝紀之後添置了皇后紀。東漢從和帝開始,連續有六個太后臨朝。

把她們的活動寫成紀的形式,既名正言順,又能準確地反映這一時期的政治特點。其次,《後漢書》新增加了《黨錮傳》、《宦者傳》、《文苑傳》、《獨行傳》、《方術傳》、《逸民傳》、《列女傳》七個類傳。范曄是第一位在紀傳體史書中專為婦女作傳的史學家。

尤為可貴的是,《列女傳》所收集的十七位傑出女性,並不都是貞女節婦,還包括並不符合禮教道德標準的才女蔡琰。

《後漢書》結構嚴謹,編排有序。如八十列傳,大體是按照時代的先後進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為兩漢之際的風雲人物。

其後的九卷是光武時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將領。《後漢書》的進步性還體現在勇於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頌正義的行為方面。在《王充、王符、仲長統傳》中,范曄詳細地收錄了八篇抨擊時政的**。

《後漢書》一方面揭露魚肉人民的權貴,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剛強正

6樓:w往s事如煙

《後漢書》由我國南朝劉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

《漢書》,又稱《前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

《後漢書》的作者是誰?

7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范曄(公元三九八年~四四五年),字尉宗,順陽山陰人。南北朝時代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家和發明家。

范曄的祖先是東晉的世家大族,祖父范寧,曾任豫章太守;父親範泰,曾任御史中丞。范曄少時就出繼給從父范弘之,因而世襲封武興縣五等侯。劉裕勢力發展時,范曄便投靠劉裕之子劉義康,在其部下任冠軍參軍。

宋文帝元嘉五年(公元四二八年)因父喪去官。服厥後,為征南大將軍檀道濟部下的司馬,領新蔡太守,後公升尚書吏部郎。元嘉九年(公元四三二年)因事激怒劉義康,被貶,出任宣城太守,從此時起著《後漢書》。

數年後,遷長沙王義欣鎮軍長史,加寧朔將軍,官至左衛將軍,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公元四四五年)被人告發參與擁立劉義康為帝,因以謀反罪被殺,年僅四十八歲。

《漢書》的作者簡介。

8樓:毀滅丶丨奇蹟

1、《漢書》作者是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

2、作品簡介

《漢書》,又稱《前漢書》,由我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顏師古二度編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漢書》是繼《史記》之後我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

「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西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漢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

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萬字。

3、作者簡介

班固(32年—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

漢書和後漢書的作者分別是誰

9樓:匿名使用者

班固和范曄。《漢書》,又稱《前漢書》,由中國東漢時期的歷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中基本修成,由唐朝顏師古釋注。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10樓:匿名使用者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由中國東漢歷史學家班固編撰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後漢書》是南朝宋時期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一部紀傳體史書。

1、疾風知勁草。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王霸傳》。疾:猛烈。本句大意是。其有經過猛烈的大風,才能知道什麼樣的草是最強勁的。

2、有志者事竟成。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耿弁傳》。競:終於。本句大意是:有志氣的人終於會把事業完成。

3、忍辱含垢,常若畏懼。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曹世叔妻傳》。忍辱:忍受恥辱。

含垢(gòu購):承受侮辱。垢,汙穢;也作「詬」,作恥辱講。

這兩句大意是:忍受著恥辱,經常懷著畏懼。

如果幫到你,請採納點讚!!!

《後漢書》的作者及其簡介,《後漢書》的作者及簡介?

後漢書 由我國南朝劉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二十四史 之一。後漢書 是繼 史記 漢書 之後又一部私人撰寫的重要史籍。與 史記 漢書 三國志 並稱為 前四史 後漢書 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 公元25年 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 公元220年 共196年...

漢書的作者是誰,漢書和後漢書的作者是誰

漢書的作者是班固。班固 32年 92年 字孟堅,扶風安陵 今陝西咸陽東北 人,東漢著名史學家 文學家。漢書 由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 又稱 前漢書 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 之一。由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後唐朝顏師古為之釋注。漢書 是繼 史記 之後中國古代又...

後漢書 王充傳,《後漢書 王充傳》的翻譯

原文 王充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徒焉。充少孤,鄉里稱孝。後到京師,受業太學,師事扶風班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常遊洛陽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輒能誦憶,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後歸鄉裡,屏居教授。仕郡為功曹,以數諫爭不合去。充好論說,始若詭異,終有理實。以為俗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閉門潛...

《後漢書 郭汲傳》的翻譯及注釋是什麼

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伋問 兒曹何自遠來 對曰 聞使君到,喜,故來奉迎。伋辭謝之。及事訖,諸兒複送至郭外,問 使君何日當還。伋謂別駕從事,計日告之。行部既還,先期一日,伋為違信於諸兒,遂止於野亭,須期乃入。其為人若此。翻譯 郭伋剛擔任幷州牧,首次出巡。到達西河美稷...

哪些文言文出自國語戰國策漢書後漢書每個要兩篇題目啊題目

史書體例分別如下 左傳 編年體史書 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 史記 紀傳體通史 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 漢書 斷代史 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 戰國策 國語 國別體史書 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就是 左傳 即 春秋左氏傳 原名 左氏春秋 相傳是春秋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