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什麼意思,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念佛的方法是什麼?

時間 2022-09-21 09:40:56

1樓:

觀音菩薩聞思修這個方法是反聞聞自性(持名念佛,自念自聽),大勢至菩薩的方法是反念念自性(憶佛念佛,都攝六根)。

如果你要真正了解佛法修學的理論與方法原則,可以說統統在這部經上(楞嚴經)。念佛圓通尤其是全經的精華所在,這是往往為大家所忽略,只注意到觀音菩薩耳根圓通。原因在什麼地方?

文殊菩薩揀選圓通,就是為娑婆世界眾生選擇乙個法門,他選的是耳根。

其實耳根,是他老人家明顯選,明著是選耳根,實際上暗著是選念佛,暗著,大家都疏忽掉了。為什麼說有明有暗?這個在《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排列的順序,你仔細觀察你就曉得,沒有被選上的是按著順序來排的,被選上的是挑出來放在最後。

就好像世人唱戲一樣,表演最後的,那是最好的壓軸戲,最好的放在後面,這是希望人看戲從頭到尾要看完。所以最精彩的擺在後面。

擺在後面的是兩個法門,不是乙個。觀音菩薩是耳根,耳根在六根裡面,眼、耳、鼻、舌、身,應該是擺在第二個,它擺在最後,第二十五,擺到最後去了。大勢至菩薩念佛是在七大裡面的根大,七大的順序是地、水、火、風、空、見、識,它是見大,我們叫它根大。

按順序來擺,識大是彌勒菩薩代表的,他應該在彌勒菩薩的前面。如果按照順序來擺,二十五,彌勒菩薩是最後的,是第二十五,現在把觀世音菩薩擺在最後,彌勒菩薩就推到前面,就變成二十四,大勢至菩薩第二十三,這按順序排。但是你看《楞嚴經》上的順序不是這樣的,它擺在彌勒菩薩的後面,這就是它是乙個特別法門,沒有按順序排。

所以二十五圓通章裡頭是兩個特別法門 。

兩個特別法門,為什麼文殊菩薩不選擇念佛為第一,而選擇觀音菩薩耳根為第一?這裡頭有個道理。念佛法門在盡虛空遍法界是第一法門,它契法界一切眾生之機;觀世音菩薩耳根法門,是專門契我們娑婆世界眾生之機,娑婆世界耳根最利。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間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把這些方法用講的,你才明了,你才點頭。「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耳根最利,用這個方法來教學。但是你要曉得,釋迦牟尼佛講這麼多經,說這麼多法,說到最後還是勸你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

由此可知,有耳根圓通,最後還是通到念佛求生淨土。如果我們在《楞嚴經》裡面看到這個線索,《楞嚴》才沒有白讀,你真正曉得它用意所在,像讀《華嚴經》一樣(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統領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次法身大士發願求生淨土)。我對這兩部經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我在臺中跟李(炳南)老師十年,我主修的就是《楞嚴》。《楞嚴》我大概講過

七、八遍,早年這個經講得最多,也最熟,從這裡頭看出門道。《華嚴》我在那上面用了十幾年的工夫,我對念佛法門深信不疑,是從《華嚴經》上得來的。《華嚴經》讀了之後,回頭再看《楞嚴》,這才把《楞嚴》的線索搞清楚了。

……觀音菩薩聞思修這個方法是反聞聞自性(持名念佛,自念自聽),大勢至菩薩的方法是反念念自性(憶佛念佛,都攝六根)。但是,大勢至菩薩這個方法依然離不開觀音菩薩的方法。所以古人教我們念佛,佛怎麼念?

佛號從心裡面生出來,口裡面念出來,耳朵再聽進去。你看看,與耳根圓通有沒有關係?他用耳根聽進去,這個方法念很容易攝心。

也就是大勢至菩薩講的「都攝六根」,他用這個方法來都攝六根,達到「淨念相繼」的目標。果然淨念相繼成就了,那就是「念佛三昧」,功夫淺的叫成片,功夫深的叫一心不亂。由此可知,大勢至菩薩這一章是兼有耳根圓通的功夫在裡面。

所以這不是從事相上的染修,它確確實實是「稱性起修」,這一句阿彌陀佛是性德名號 ,念佛就是正念真如自性!

求生淨土這個法門,古今中外的大德,真正修學有悟入的、有見地的,幾乎都公認淨土法門是世尊救度一切眾生不可思議的第一法門,我們一定要深信不疑。如果有疑惑,一定要把事實真相、理論真相搞清楚搞明白,斷疑生信,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才真正有把握。

(摘自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研習報告》)

2樓:法藏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勸大眾念佛,,常憶佛,念佛,當來必定成佛!

3樓:因緣法

意思是:大勢至菩薩通過念佛修行獲得圓通的方法和竅訣。

4樓:prince神風

阿彌陀佛!

大德可以理解《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為「諸部淨土經論」之精髓!大勢至菩薩為開示眾生【念佛的方法】!以圓通佛法!

其詮釋了眾生念佛的心態和情懷、眾生與佛的互動關聯以及念佛圓通的過程和方法等,教、理、行、果四科俱攝,與淨土其他經典是相互映襯的。

印光大師開示:【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念佛之心,專注於佛名號】,即攝意根;口念得清清楚楚,即攝舌根;耳聽得清清楚楚,即攝耳根。此三根攝於佛號,則眼、鼻、身亦攝矣。六根既攝而不散,則心無妄念,唯佛是念,方為淨念。

若能【常常淨念相繼】,則一心不亂,與【念佛三昧】,均可漸得矣。

如子憶母,憶佛念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為一切人念佛最切要之妙法。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學佛人日用所當遵守之洪猷。自行如是,化他亦然。

倘捨此而欲越分立功,縱有小益,必伏大禍。且勿謂為老僧迂談,則幸甚幸甚!

5樓:匿名使用者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耳根圓通,是從從耳根明心見性,師兄對耳根圓通感興趣可以聽聽--妙印法師「成佛之路系列音訊」--- 楞嚴觀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念佛的方法是什麼?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篇講的是怎麼樣的

6樓:8萬4千法門

觀音菩薩聞思修這個方法是反聞聞自性(持名念佛,自念自聽),大勢至菩薩的方法是反念念自性(憶佛念佛,都攝六根)。

如果你要真正了解佛法修學的理論與方法原則,可以說統統在這部經上(楞嚴經)。念佛圓通尤其是全經的精華所在,這是往往為大家所忽略,只注意到觀音菩薩耳根圓通。原因在什麼地方?

文殊菩薩揀選圓通,就是為娑婆世界眾生選擇乙個法門,他選的是耳根。

其實耳根,是他老人家明顯選,明著是選耳根,實際上暗著是選念佛,暗著,大家都疏忽掉了。為什麼說有明有暗?這個在《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排列的順序,你仔細觀察你就曉得,沒有被選上的是按著順序來排的,被選上的是挑出來放在最後。

就好像世人唱戲一樣,表演最後的,那是最好的壓軸戲,最好的放在後面,這是希望人看戲從頭到尾要看完。所以最精彩的擺在後面。

擺在後面的是兩個法門,不是乙個。觀音菩薩是耳根,耳根在六根裡面,眼、耳、鼻、舌、身,應該是擺在第二個,它擺在最後,第二十五,擺到最後去了。大勢至菩薩念佛是在七大裡面的根大,七大的順序是地、水、火、風、空、見、識,它是見大,我們叫它根大。

按順序來擺,識大是彌勒菩薩代表的,他應該在彌勒菩薩的前面。如果按照順序來擺,二十五,彌勒菩薩是最後的,是第二十五,現在把觀世音菩薩擺在最後,彌勒菩薩就推到前面,就變成二十四,大勢至菩薩第二十三,這按順序排。但是你看《楞嚴經》上的順序不是這樣的,它擺在彌勒菩薩的後面,這就是它是乙個特別法門,沒有按順序排。

所以二十五圓通章裡頭是兩個特別法門(淨土法門)。

兩個特別法門,為什麼文殊菩薩不選擇念佛為第一,而選擇觀音菩薩耳根為第一?這裡頭有個道理。念佛法門在盡虛空遍法界是第一法門,它契法界一切眾生之機;觀世音菩薩耳根法門,是專門契我們娑婆世界眾生之機,娑婆世界耳根最利。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間四十九年講經說法,把這些方法用講的,你才明了,你才點頭。「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耳根最利,用這個方法來教學。但是你要曉得,釋迦牟尼佛講這麼多經,說這麼多法,說到最後還是勸你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

由此可知,有耳根圓通(自念自聽念佛或念觀音),最後還是通到念佛求生淨土。如果我們在《楞嚴經》裡面看到這個線索,《楞嚴》才沒有白讀,你真正曉得它用意所在(念佛念觀音回歸淨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像讀《華嚴經》一樣(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統領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次法身大士發願求生淨土)。我對這兩部經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我在臺中跟李(炳南)老師十年,我主修的就是《楞嚴》。《楞嚴》我大概講過

七、八遍,早年這個經講得最多,也最熟,從這裡頭看出門道。《華嚴》我在那上面用了十幾年的工夫,我對念佛法門深信不疑,是從《華嚴經》上得來的。《華嚴經》讀了之後,回頭再看《楞嚴》,這才把《楞嚴》的線索搞清楚了。

觀音菩薩聞思修這個方法是反聞聞自性(持名念佛,自念自聽),大勢至菩薩的方法是反念念自性(憶佛念佛,都攝六根)。但是,大勢至菩薩這個方法依然離不開觀音菩薩的方法。所以古人教我們念佛,佛怎麼念?

佛號從心裡面生出來,口裡面念出來,耳朵再聽進去。你看看,與耳根圓通有沒有關係?他用耳根聽進去,這個方法念很容易攝心。

也就是大勢至菩薩講的「都攝六根」,他用這個方法來都攝六根,達到「淨念相繼」的目標。果然淨念相繼成就了,那就是「念佛三昧」,功夫淺的叫成片,功夫深的叫一心不亂。由此可知,大勢至菩薩這一章是兼有耳根圓通的功夫在裡面。

所以這不是從事相上的染修,它確確實實是「稱性起修」,這一句阿彌陀佛是性德名號(法界藏身阿彌陀佛),念佛就是正念真如自性!

求生淨土這個法門,古今中外的大德,真正修學有悟入的、有見地的,幾乎都公認淨土法門是世尊救度一切眾生不可思議的第一法門,我們一定要深信不疑。如果有疑惑,一定要把事實真相、理論真相搞清楚搞明白,斷疑生信,這一生往生極樂世界才真正有把握。

南無大勢至菩薩,是誰,南無大勢至菩薩,是誰?

佛說無量壽經 曹魏康僧鎧譯 佛告阿難 彼國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 除其本願,為眾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普欲度脫一切眾生。阿難,彼佛國中,諸聲聞眾身光一尋,菩薩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難白佛 彼二菩薩,其號云何?佛言 一名觀世音,二名大勢至。此二菩薩,於此國土...

初學者念大勢至菩薩本願經還是念地藏經

讀誦學習 地藏經,這是學佛的基礎!大勢至菩薩本願經 你確定有這部佛經嗎 大勢至菩薩本願經請搜尋一下 聽說地藏經不可以隨便念,我是初學者,平時可以念嗎 平時可以念。只要恭敬虔誠,任何人都可以念。地藏經 歷來被譽為 天地靈文 念誦 地藏經 必能受益無窮。可以念.念時不可以隨便 初學者不宜念地藏經麼?初學...

我心中只有阿彌陀佛觀音勢至,但不拜只念可以嗎

理論上講一向專念 信願具足 功夫成片就可以往生,沒有說必須要拜,但我們的信願是很容易退失的,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心本來就是無常的,而拜佛一方面可以加強我們的皈依心,修恭敬心去除我慢,且積累資糧。所以最好還是能拜,哪怕每天只是早晚三拜,拜了也比不拜好 當然越多越好 何況若你真的至誠恭敬自然會想...

念阿彌陀佛好還是念菩薩名號好?哪個效果更明顯

阿彌陀佛!念佛法門,貴在專精。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請參考淨空老法師類似問題的問答 問 請問念彌陀聖號與觀音聖號有何不同?印光大師文鈔 提及,專持佛號外另加念觀音聖號,以其障緣盡除等。請問我們是一心專持佛號,還是兩者兼之?答 印光大師教學真正的意思,我們要懂。一心專念佛號是為自己,為求得一心不亂,往生...

念佛時,是念阿彌陀佛好,還是念觀音菩薩名號好

問 這位同學問的是,佛像可否觀想觀音菩薩,但持阿彌陀佛的名號?淨空法師答 可以,可以這樣做法。你觀想觀世音菩薩,持觀世音菩薩聖號也可以,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行,念大勢至菩薩也行。總而言之,西方三聖念任何一位佛菩薩名號都可以,可是一定要求生西方淨土,這個很重要,因為念三聖感應都在西方極樂世界。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