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衣下裳制指的是什麼,上衣下裳是什麼樣式的衣服?

時間 2022-09-11 09:01:07

1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文獻以及出土的人形陶器證明,上衣下裳的服裝形制最遲在商代就已經形成。上衣下裳制的服裝在後來又被稱為「短打」。因為其便於勞作,多為勞動人民所穿。

「上衣下裳」——上穿衣下穿裳,裳即是裙。上衣下裳是中國最早的服裝形制之一,為漢服體系的第1個款式。

2樓:匿名使用者

夏商周時期,中原華夏族的服飾形式貴族主要採用上衣下裳制,上衣的形狀多為交領右衽,用正色,即青、赤、黃、白、黑等五種原色;下裳類似圍裙的形狀,腰繫帶,下繫芾,用間色,即以正色相調配而成的混合色。平民服飾以小袖為多,衣長通常在膝蓋部位,腰間則用條帶系束。河南安陽出土的石雕奴隸主雕像,頭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領衣,下著裙,腰束大帶,扎裹腿,穿翹尖鞋。

這大體反映了商代服飾的情況。周初制禮作樂,對貴族和平民階層的冠服制度作了詳細規定,統治者以嚴格的等級服飾來顯示自己的尊貴和威嚴。

商代的上衣下裳確定了中國服飾的基本形制 其意義何在?

3樓:貞觀之風

意義:商代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

商周服飾(約西元前16世紀~前771年)由商代到西周,是區分等級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確立的時期。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絲、麻。由於紡織技術的進展,絲麻織物已佔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細織造極薄的綢子,提花幾何紋錦、綺,和絞織機的羅紗。衣料用色厚重。

4樓:匿名使用者

商代的上衣下裳確定了中國服飾的基本形制,其意義何在?

漢服一套穿下來裡裡外外一共是幾件啊?分別叫什麼?

5樓:伊蓮夏荼

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

漢服的形制主要有「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上衣下裳」制(上衣和下裳分開)、「襦裙」制(襦,即短衣)等型別。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朝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擴充套件資料

漢服根據整體結構主要分為三大種類:

1、「上衣下裳」相連在一起的「深衣」制。上下連裳制最典型的就是深衣。因為它上下相連,「被體深遂」,稱之為深衣。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長衫等,這類屬於長衣類。

深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上衣和下裳分開裁剪,在腰部相連,形成整體;上下連裳,在裁剪上就是分別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後再縫綴在一起,最後衣服還是一體的樣式。衣服縫成一體是為了方便,但上下分裁則是為了遵循古制傳統。

深衣男女均可穿。即被用作禮服,又可日常穿著,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服飾。它也是君主百官及士人燕居時服裝,燕居指非正式場合,屬於休閒類服飾。

深衣普及率很高,流傳的時間有三千多年,從先秦到明代末年,並逐漸形成了深衣制。

2、「上衣下裳」分開的「深衣」制,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參加祭祀等隆重儀式的正式禮服。顧名思義是分為上身穿的和下身穿的衣物。

華夏服飾自古以來,崇尚上衣下裳,並規定「衣正色,裳間色」,也就是說,上衣是顏色端正而且純一,下裳則色彩相交錯。這種方式好比是「天玄地黃」,因為天是清輕之氣上公升而成,所以用純色,地是重濁之氣下降而成,所以用間色。

3、「襦裙」制,主要有齊胸襦裙、齊腰襦裙、對襟襦裙等,實際上也屬於上衣下裳制,但是,這種方式沒有很多的禮儀規定,一般是用於常服的。襦裙也是上下分裁的服制最大的反映。「三面梳頭,兩截穿衣」成了傳統女子的服飾特點的描述。

6樓:匿名使用者

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

漢服包括衣裳、首服、髮式、面飾、鞋履、配飾等共同組合的整體衣冠系統,濃縮了華夏文化的紡織、蠟染、夾纈、錦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錦繡中華、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美譽。

7樓:知己音韻

什麼款式的,都是不一樣的

8樓:不繫腰帶

裡衣、中衣、中褲、外衣!

9樓:流年汐落

中衣,中裙或中褲,外衣(曲裾,襦裙,褙子,半臂,襖裙。。。。。各種款式)

上衣下裳是什麼樣式的衣服?

10樓:石油工業出版社

最早的漢服樣式之一,東漢墓出土的畫像石顯示大禹穿著上衣下裳。商朝時的衣服已經分為了上衣和下裳;上衣是交領右衽的樣式,後來這種左衣襟遮蓋右衣襟的右衽服飾被世代沿襲,並成為漢服的主要特徵。下裳是古代人下身穿的服裝,是從原始人圍遮身體的獸皮演變而來,就像今天的裙子。

也就是從那時起,上衣和下裳合起來叫作「衣裳」。古代人身前還有一種被稱為「蔽膝」的服飾,用於遮蔽大腿至膝蓋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