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海的木質戰船是用什麼木頭造的

時間 2022-09-07 04:47:10

1樓:

我覺得應該是中國古代造船用到的木材種類很多,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優中選優。並根據木材不同的特點和效能用在船舶不同的部位。 常常用到的木材種類有:

杉木、松木、柏木、柚木、榆木、赤木、樟木、楠木、楸木、梓木、櫧木、檜木等。   如《天工開物》在「舟車第九」中說:「凡木色桅用端直杉木,長不足則接,其表鐵箍逐寸包圍。

  船窗前道皆當中空闕,以便樹桅。凡樹中桅,合併數巨舟承載,其未長纜係表而起。梁與枋檣用楠木、櫧木、樟木、榆木、槐木。

  (樟木春夏伐者,久則粉蛀。)棧板不拘何木。舵桿用榆木、榔木、櫧木。

關門棒用周木、榔木。櫓用杉木、檜木、楸木。此其大端雲。

」 《澠池縣志》載元人所撰《濟民渡河神祠記》可窺一斑:革罷利津縣後,復遣南京柴總把本渡監造戰船七十餘只,放運供給。    至元五年攻擊襄陽,遣前南京劉治中等,起運造船棹杆本植四萬三千餘數。

前韶州達魯花赤暗普依奉上司文字,令本路人戶俱入南村山林,採斫造船木植。至元七年接運陝州造船松木。至元十一年,放運回回炮梢。

  又載:桓王山古木森列,宋干德四年禁樵採,後為金人伐去造船,希望採納我的回答,謝謝了

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古代造船用到的木材種類很多,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優中選優。並根據木材不同的特點和效能用在船舶不同的部位。

常常用到的木材種類有:杉木、松木、柏木、柚木、榆木、赤木、樟木、楠木、楸木、梓木、櫧木、檜木等。

如《天工開物》在「舟車第九」中說:「凡木色桅用端直杉木,長不足則接,其表鐵箍逐寸包圍。船窗前道皆當中空闕,以便樹桅。

凡樹中桅,合併數巨舟承載,其未長纜係表而起。梁與枋檣用楠木、櫧木、樟木、榆木、槐木。(樟木春夏伐者,久則粉蛀。

)棧板不拘何木。舵桿用榆木、榔木、櫧木。關門棒用周木、榔木。

櫓用杉木、檜木、楸木。此其大端雲。」

《澠池縣志》載元人所撰《濟民渡河神祠記》可窺一斑:革罷利津縣後,復遣南京柴總把本渡監造戰船七十餘只,放運供給。至元五年攻擊襄陽,遣前南京劉治中等,起運造船棹杆本植四萬三千餘數。

前韶州達魯花赤暗普依奉上司文字,令本路人戶俱入南村山林,採斫造船木植。至元七年接運陝州造船松木。至元十一年,放運回回炮梢。

又載:桓王山古木森列,宋干德四年禁樵採,後為金人伐去造船。

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學期歷史教案說:

造船木料一般用松木或杉木。船側板和底板用二重或三重木板,並用桐油、石灰艙縫,可以防止漏水。每船一般分隔成十餘個艙,即使有

一、兩艙漏水,也不致使全船沉沒。

3樓:迷途羔羊

明朝時期的船隻不管是**還是民用船,都是全木質結構。明代雖然掌握了冶鐵技術,但還沒有用在船身結構上,只是在縫合和固定等方面起輔助作用。明代軍用船因體積大,速度和強度要求高,木材選用基本都是天然老齡杉木,這種木材材質好、韌性強,風乾之後密度小。

所造之船浮力大、能載重、又堅固耐用。古代破木技術都是人工鋸開,然後在木板邊緣加工成凹槽和凸稜,並在上面鑽孔打上摻釘(竹製或鐵製,用以加強木板間的縫合作用)後拼在一起形成船邦、船底和隔艙板;然後用捲好的麻絲、「油石灰」一起打碎在船縫中,用以填平木材間的縫隙,最後還要用「灰齒」將每道縫括平。使船體既堅韌,又緊密銜接。

待船體加工完成,為了防水和防腐蝕,一般會在船身外面刷上桐油,因船底為防藤壺等海蟲腐蝕而經常塗上白灰或白漆。油漆會風化,會隔一段時間保養一次,以延長艦船的使用壽命。

4樓:石果果

我國千年歷史文化,海運也是我國基礎之一,古代多有戰船,我介紹下明朝的海船用什麼製造,我國是最早使用木材造船的國家。明清時期,全國最大的造船廠在東北吉林市。古代造船用到的木材種類很多,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優中選優。

並根據木材不同的特點和效能用在船舶不同的部位。 常用到的木材種類有:杉木、松木、柏木、柚木、榆木、赤木、樟木、楠木、楸木、梓木、櫧木、檜木等。

《天工開物》「舟車第九」中說:「凡木色桅用端直杉木,長不足則接,其表鐵箍逐寸包圍。船窗前道皆當中空闕,以便樹桅。

凡樹中桅,合併數巨舟承載,其未長纜係表而起。梁與枋檣用楠木、櫧木、樟木、榆木、槐木。(樟木春夏伐者,久則粉蛀。

)棧板不拘何木。舵桿用榆木、榔木、櫧木。關門棒用周木、榔木。

櫓用杉木、檜木、楸木。此其大端雲。」

5樓:石家莊張世充律師

明朝的木質戰船,因為是木頭,需要用防水防潮的硬質木頭建造。明朝大部分的海中的木質戰船都是用杉木製成的。杉木有防水防潮防變形防腐蝕的功效。只有用這種木頭站船才能夠結實,不易損壞。

6樓:勤奮的苦海

木質戰船就是用那種彈簧木做的,一般情況下,都是用比較堅硬的木頭來做成木製輾轉,因為,戰船有可能會碰到海浬的礁石,所以工匠在選擇的時候,都選擇那種比較堅硬的木頭。

7樓:

明朝喊的莫子戰船是用什麼木頭造的?我想應該是很結實的木頭吧,像紅松還有什麼木頭比較硬,但是他們在造船,錢是不應該處理一下,要不然乙個木頭在海浬長期的放著,會腐爛的,所以我們中國人是最聰明的

8樓:井英朗

明朝海的木質戰船是用什麼木頭造的?明朝海的木質戰船的話是用山石樹木來造的,三樹木的三樹木的話,對木製戰船的。平穩性都是很好的。

9樓:雨雪落晨曦

明朝海的木質戰船是用紅木來製成的。因為紅木是較重的,質量非常的好,有一定的抗水性。

10樓:微風的輕柔

明朝海德木製戰船是用什麼木頭造的?明朝的木質戰船是用杉木松木製作的。

古代造戰船一般用什麼木材?

11樓:南無阿里

一般用的是衫木, 外面要塗桐油,以防止腐爛,滲水

12樓:王士貞

杉木、松木、柏木、柚木、榆木、赤木、樟木、楠木、楸木、梓木、櫧木、檜木等。

造船時一般是就地取材,而且選在春天,因為春天的樹木水分多,不一裂開。燃點不固定,因為各種樹木的質地不太一樣

13樓:匿名使用者

一樓亂說,一般的話,像富商之類的,會用柳木,而皇室會用桂木,古時候桂木是最高端的木材,一般人買不起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14樓:匿名使用者

一樓正解,二樓胡謅。

樓主問:「戰船」合著富商之類的敢造戰船?

合著皇室也造戰船?

簡直是惡人先告狀麼。

鄭和下西洋的船是用什麼木材做的丶為什麼?

15樓:匿名使用者

鄭和的寶船,號稱巨舶,因為松木質輕,不易變形,造船大都是由松木為板,柏木為梁(格);其主要造船地為南京。由於海船體積大,構造也較複雜,必須有相當規模的船塢和作坊。據《武備志》中的《自寶船廠開始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記載,鄭和寶船自其建造地寶船廠出發去西洋。

據《同治上江兩懸志》記載:"都船廠在儀風門,即寶船廠,永樂三年三月命鄭和等行賞占城"。龍江船廠是在原龍江船廠廠址再向南擴建而成,越過秦淮河,直達下保、中保、上報村及三汊河地區,龍江船廠內設提舉司、作房、分司、篷廠、指揮舉,在造船時實行明確的分工和嚴格的制度。

《龍江船廠志》記載:"洪武、永樂時,起取浙江、江西、湖廣、福建、南直隸(今江蘇)濱江府縣居民四百餘戶,來京(即南京)造船,隸屬提舉司,編為四廂。一廂出船木梭櫓索匠;二廂出船木鐵纜匠;三廂出艌匠;四廂出棕篷匠。

"《明會典》記載大規模的造船廠,擁有工匠數百人,有船木工、艌工、箬篷工、櫓工等。

鄭和寶船的另一建造地點是船隊出發港福建長樂。據《長樂縣志》記載:"太平港在縣西半里許,舊名馬江。……明永樂間,太監鄭和通西洋,造巨船於此,奏改太平港"。

鄭和下西洋後還有一些下西洋巨舶停泊於福建,正統四年(1439年)明英宗命福建三司於見存海舟內擇一,以賜琉球國使回國。

據統計,在鄭和大航海期間,全國共造大小海船近4000艘,船場遍及全國各地;永樂年間,明朝海軍擁有3800艘艦隻,其中包括1350艘巡邏船,南京新江口有400艘大型主力艦。因此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李約瑟斷言:"在1420年前後,中國海軍也許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的其它亞洲國家,甚至可能超過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乃至超過所有歐洲國家海軍的總和"。

16樓:匿名使用者

當時就只能有木頭造,那麼大的船,只能這樣

17樓:匿名使用者

二千料海船採用全木結構。明代船舶工藝發展到有鍬釘、鐵鋦、鏟釘、螞蟥釘等,使複雜的木結構可以輕而易舉地通過各種船釘拼合、掛鋦、加固在一起,不至於「散架」。上二千料鄭和寶船基本船型為福船

明朝的海州在什麼地方,明朝的洪都是現在什麼地方

明朝有兩個海州 乙個是連雲港,乙個是遼東海州衛 就是遼寧鞍山海城市。江蘇省連雲港市 地級市 位於江蘇省東北部。歷史上,連雲港有明確行政建置始於秦代。秦代稱東海郡。東魏武定七年 549年 始置海州。元世祖至元二十年 公元1284 改置為海寧州。歷經改制,轄區也不斷變更。明太祖洪武元年 1368 海寧州...

二戰美軍依阿華級戰列艦是否參加二戰中的海戰

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衣阿華級戰列艦主要參加太平洋海區的作戰活動,為航空母艦護航和支援兩棲作戰。其高速性以及強大的高射火力為伴隨航空母艦特遣艦隊提供了足夠的防空火力。密蘇里 號戰列艦是依阿華級戰列艦中建成的第三艘,該艦服役後不久,即因1945年9月2日作為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簽字地點而非常出名。戰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