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曲》反映了哪些事情,《馬賽曲》體現出什麼?

時間 2022-09-04 07:42:07

1樓:風雨過後

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期間,有過許多鼓舞鬥志的戰鬥歌曲,而最受群眾喜愛、流行最廣的,是自由的讚歌——馬賽曲。

在法國路易十六時期,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激化,新興的資產階級同情農民疾苦,受到巴黎雅各賓派的影響,阿爾諾帶領馬賽港的市民設計奪取了要塞,得到了**,並驅逐了公爵。

他們舉行集會通過決議組織500名義勇軍進軍巴黎去搭救同情改革的議員,馬賽市民積極參軍,高唱著馬賽曲向前進發,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而這個時期創作的進軍歌曲《馬賽曲》也成為了鼓舞鬥志的讚歌。

擴充套件資料:

這首新歌,原名為《萊茵軍進行曲》,1792年4月24日,由德·利爾在斯特拉斯堡首次演奏,不久就傳遍了全國。

三個月以後,法國第二大城馬賽的工人革命隊伍高唱這首歌曲,浩浩蕩蕩地開進巴黎;馬賽的俱樂部每次召開會議,開始和結束時都必定演奏這支歌曲;馬賽人在行軍路上也高唱這支歌。《馬賽曲》因此得名。

1795年7月14日法國督**宣布定此曲為國歌。1879年、1946年以及1958年通過的三部共和國憲法皆定馬賽曲為共和國國歌。

2樓:漫閱科技

這尊《馬賽曲》依靠人物的彼此交錯遮掩造成了一種千軍萬馬的巨集大氣勢,它成功地反映了法國大革命時期廣大人民群眾昂揚的鬥爭精神,從而使它成為歌頌法國人民為祖國自由而戰的英雄紀念碑。呂德也因為它榮獲了萬國博覽會的雕刻金牌獎,並且享受終身的榮譽。

3樓:瘋小蒙

馬賽曲》中的人物並不多,有六名志願兵和寓意女神共同組成。表現志願軍在女神的指引下不畏艱險和死亡奔赴前線。馬賽曲的構圖獨具匠心,呂德巧妙地運用了聯想和呼應的手法,人物互相半掩著,這樣就把所有的人物都編入了乙個複雜的構圖中,人物的動作強烈,而且姿態各異,但是結構明確嚴謹。

由於人物的彼此交錯遮掩,整個隊伍彷彿活動起來,有如一股勢不可擋的**,從平面的牆上向觀眾湧來,使人有種向上公升騰的感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雕塑中所有道具的細節,如長槍頭上的雄鷹、憤怒長嘶的馬頭、軍人胸前的獅爪、盾牌上的獅形立體圖案,都與人物融為一體,增加了雕塑的感染力,渲染了氣氛,既烘托了千軍萬馬之勢,又保持了穩定和完整統一。

《馬賽曲》體現出什麼?

馬賽曲反應的是哪乙個時期的歷史大事

4樓:職場天明

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期間,有過許多鼓舞鬥志的戰鬥歌曲,而最受群眾喜愛、流行最廣的,是自由的讚歌——馬賽曲。

在法國路易十六時期,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激化,新興的資產階級同情農民疾苦,受到巴黎雅各賓派的影響,阿爾諾帶領馬賽港的市民設計奪取了要塞,得到了**,並驅逐了公爵。

他們舉行集會通過決議組織500名義勇軍進軍巴黎去搭救同情改革的議員,馬賽市民積極參軍,高唱著馬賽曲向前進發,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而這個時期創作的進軍歌曲《馬賽曲》也成為了鼓舞鬥志的讚歌。

5樓:匿名使用者

法國大革命期間,有過許多鼓舞鬥志的戰鬥歌曲,而最受群眾喜愛、流行最廣的,是自由的讚歌--馬賽曲。

具體可以參見

望採納o(∩_∩)o

馬賽曲的歷史是什麼都經歷了什麼?

6樓:皇馬飛俠

馬賽曲的作者名叫魯熱·德·利爾。法國大革命期間,有過許多鼓舞鬥志的戰鬥歌曲,而最受群眾喜愛、流行最廣的,是自由的讚歌——馬賽曲。

在法國路易十六時期,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激化,新興的資產階級同情農民疾苦,受到巴黎雅各賓派的影響,阿爾諾帶領馬賽港的市民設計奪取了要塞,得到了**,並驅逐了公爵,他們舉行集會通過決議組織500名義勇軍進軍巴黎去搭救同情改革的議員,馬賽市民積極參軍,高唱著馬賽曲向前進發,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而這個時期創作的進軍歌曲《馬賽曲》也成為了鼓舞鬥志的讚歌。

拿破崙在1804年稱帝之後下令取消《馬賽曲》國歌地位,但是並沒有禁止該曲;1815年路易十八復辟,改國歌為《法蘭西王子返回巴黎》;1830年爆發七月革命。在巴黎戰鬥的街壘上《馬賽曲》重新響起;1879年,法國**重新定《馬賽曲》為國歌。

7樓:璐璐小璐璐

真實反映法國革命早期的史詩電影,從個人視角來看馬賽的公民、德國的流放者和國王路易十六,顯示他們各自的命運,是最好的了解法國革命的歷史畫卷。

8樓:吳勝旗

馬賽曲源於法國大革命,表現了法國人民爭取獨立和自由的英雄氣概,以及不畏強敵,抗爭到底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