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諾《浮士德》反應的現實背景,《浮士德》的簡介及寫作背景

時間 2022-08-29 13:54:36

1樓:大熊貓嘿嘿嘿

《浮士德》是德國作家歌德創作的一部長達12111行的詩劇,第一部出版於1808年,共二十五場,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場,分五幕。

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發展變化為線索,以德國民間傳說為題材,以文藝復興以來的德國和歐洲社會為背景,寫乙個新興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不滿現實,竭力探索人生意義和社會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得十分完好的詩劇。

擴充套件資料

《浮士德》創作背景:近代歐洲社會在思想上回歸古希臘審美觀思潮的力量強大,在經歷了中世紀的黑暗和文藝復興之後,人們都嚮往古希臘那種陽光明媚的生活。也就是那種重視現世享受,重視享樂的精神生活。

溫克爾曼旗幟鮮明地提出:「我們變得偉大,如果可能的話,偉大得無可比擬的唯一方式,就是模仿古代人。」而歌德在浮士德中極力將理性主義和古希臘的這種感性主義結合在一起。

誕下浮士德和海倫新生的兒子「歐福良」這個人物,以及歐福良這個人物的消逝,無疑是希望把近代科學理性和古希臘審美的感性結合在一起。

創造出乙個符合當時社會環境的完美的審美觀念。這正是看到單純的理性科學和感性審美都無法滿足當時人們需要的結果。

歷史名著《浮士德》的簡介 10

2樓:小願說文化

《浮士德》是歌德的畢生力作,前後經過了60年。它屬於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巨著之一,奠定了歌德在文學上的崇高地位。

《浮士德》反映了歐洲自文藝復興以來三百年的思想和文化的發展,概括了這一階段的人類科學技術的主要成就。主人公一生不懈追求,體現了新興資產階級的進取精神和巨集偉氣魄。它訴諸形象闡明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矛盾發展的辯證關係,具有深刻的哲學內容。

《浮士德》是用詩劇形式寫成的,全書共有12111行,題材採自十六世紀的關於浮士德博士的民間傳說。浮士德原是個真實人物,生活在十五世紀(1980年是他誕生五百周年,西德為他樹立了紀念碑)。他博學多才,在傳說中人們添枝加葉,說有魔鬼幫助,才使他創造出那麼多奇蹟。

這些傳說後來成為文學家們經常利用的創作素材。

《浮士德》以歐洲近代的歷史和現實為背景,運用了浪漫主義的手法寫成的。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德國最偉大的詩人,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稱為與荷馬、但丁、莎士比亞並列的四大文豪。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為詩體悲劇,它根據十六世紀—民間傳說創作而成,是歌德傾注了畢生心血寫成的巨集篇巨著;它描寫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經歷,反映從文藝復興到十九世紀初整個歐洲的歷史,提示了光明與黑暗,進步與落後,科學與迷信兩種勢力的不斷鬥爭。歌德借助浮士德的抱負和追求,表達了他本人對人類未來的遠大而美好的理想。

全書由一系列敘事詩、抒情詩、戲劇、歌劇以及舞劇組,涉及神學、神話學、哲學、科學、美學、文學、**以及政治經濟學。

同樣,《浮士德》與荷馬的史詩,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並列,同為歐洲的四大名著。

3樓:匿名使用者

《浮士德》是一部長達一萬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詩劇,第一部二十五場,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場。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發展變化為線索。

這部不朽的詩劇,以德國民間傳說為題材,以文藝復興以來的德國和歐洲社會為背景,寫乙個新興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不滿現實,竭力探索人生意義和社會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得十分完好的詩劇。作者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是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德國和歐洲最重要的劇作家、詩人、思想家。

歌德除了詩歌、戲劇、**之外,在文藝理論、哲學、歷史學、造型設計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浮士德為了尋求新生活,和魔鬼墨菲斯托簽約,把自己的靈魂抵押給魔鬼,而魔鬼要滿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如果有一天浮士德認為自己得到了滿足,那麼他的靈魂就將歸魔鬼所有。於是墨菲斯托使用魔法,讓浮士德有了一番奇特的經歷,他嘗過了愛情的歡樂與辛酸,在治理國家中顯過身手,在沙場上立過奇功,又想在一片沙灘上建立起人間樂園……就在他沉醉在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中時,他不由自主地說,那時自己將得到滿足。

這樣,魔鬼就將收去他靈魂,就在這時,天使趕來,挽救了浮士德的靈魂。

浮士德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歌德在《浮士德》中說「如果找不到生命的意義,就應該去尋找死亡」,這反映了啟蒙運動時期人們對生命價值的渴望,也是力求改變現狀尋求發展的強烈追求,歌德通過寫浮士德自身靈與肉的衝突來體現「浮士德精神」吧…既是永遠積極進取和永不妥協的精神吧…它教人們怎樣使個人慾望得自由發展同社會和個人道德所必需的控制協調一致起來!就是怎樣謀取個人幸福而不出賣靈魂…我知道的就只有這些嘍…呵呵

《浮士德》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5樓:潮潮

《浮士德》講述了以浮士德思想的發展變化為線索,以德國民間傳說為題材,以文藝復興以來的德國和歐洲社會為背景,寫乙個新興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不滿現實,竭力探索人生意義和社會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得十分完好的詩劇。

《浮士德》創作背景:近代歐洲社會在思想上回歸古希臘審美觀思潮的力量強大,在經歷了中世紀的黑暗和文藝復興之後,人們都嚮往古希臘那種陽光明媚的生活。也就是那種重視現世享受,重視享樂的精神生活。

6樓:是魔鬼般的美麗

提取碼:7s5s

該故事是德國作家歌德創作的一部長達12111行的詩劇,第一部出版於1808年,共二十五場,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場,分五幕。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發展變化為線索,以德國民間傳說為題材,以文藝復興以來的德國和歐洲社會為背景,寫乙個新興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不滿現實,竭力探索人生意義和社會理想的生活道路。

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得十分完好的詩劇。

7樓:蚌埠交通醫院

浮士德與魔鬼簽約,把靈魂抵押給魔鬼,而魔鬼要滿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如果浮認為得到了滿足,靈魂就歸於魔鬼。於是浮有了一番奇特經歷。

後來浮說擁有乙個樂園時將得到滿足。魔鬼要收去他的靈魂,最後天使救了浮。

歌德《浮士德》五個悲劇簡介

8樓:千島雲

參考一下

古劍奇譚反啟用問題,古劍奇譚反啟用

首先說明一下,在一台電腦id上啟用數由原來的3次改為4次,啟用間隔由24小時變為30分鐘,但是反啟用時間不變,仍是1個月間隔。此方案何時終止需留意官方公告。然後,我給你闡述一下吧。乙個序列號,不管你有沒有反啟用,最多隻可以啟用兩台電腦。比如說你購買了序列號,那麼你自己可以玩一台,同時也可以給你朋友玩...

關於自我反省的古詩句 關於自我反思的詩句有哪些

審視和反思自己的詩句有哪些?1 原文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翻譯 所以不去登高山,不知道天有多高 不去靠近深谷,不知道地有多深。2 原文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翻譯 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麼不知道要勤奮學習。3 原文 吾...

曾經遊客每天上千,號稱「舌尖」上的千年古村鄧諾村,為何如今門可羅雀

鄧諾村比較偏僻,地勢陡峭,去的人就少了。你很難相信,就是一口井上面寫著鄧景舊址的標誌,在村口的乙個破屋子裡,但是,這口井真的很老了。村口的漢代古鹽好似是村子的起點,興,是鹽業。敗,也是鹽業。鄧諾村圍繞嚴謹形成層層疊疊的停樓,堪稱雲南鄉土建築博物館。鄧諾村的比較陡峭去的人越來越少。如果是去遊玩,建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