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理學和心學,宋明的理學和心學是什麼?

時間 2022-08-21 10:16:50

1樓:寧言是

理學和心學主要是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吧,宋明理學那塊講的。

區別:程朱理學:把「理」或「天理」視作哲學的最高範疇,認為理無所不在,不生不滅,不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會生活的最高準則。由此,程朱理學中有一句著名的觀點:

「存天理,滅人欲」。程朱理學是客觀唯心主義學說;

陸王心學:主要強調人的本心作為道德主體,自身就決定道德法則和倫理規範,使道德實踐的主體性原則凸現出來。其中一句著名的話:

「吾心即宇宙」。由此可見,陸王心學是主觀唯心主義學說。

聯絡:1、二者都是唯心主義觀點,根本上認為人的意識決定物質,強調人的思維可以主宰一切,解決問題也要從「想」;

2、都是宋明時期人類思想進步、社會變革的產物,都對人類社會演變,思維的進步產生的巨大影響。

概念在比較中可以知道的,高中歷史課本上講過的

嗯,其實就是,理學以客觀為主宰,而心學講從心出發,認為人的主觀能動性更大

2樓:匿名使用者

理學,可以理解為萬物為理,理是理學研究者所認為的終極,他們認為世界有乙個根本的理,天地萬物變化都有一理,理在天地之間,貫通於一切,又化於萬端,但世界有乙個最終極的理,而這最終極的理,就是他們追求的所在。這以朱熹為代表。

心學則認為,天地萬物在吾心之間,吾心之理與天地萬物同,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理即是心,心即是理,有些我思故我在的味道。這以王陽明、陸象山為代表。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你先必須明白他們對理的界定是什麼,這個明白了就很好區分了,這與傳統的天道觀有些關係。

3樓:火狐

程朱理學,王守仁心學

宋明的理學和心學是什麼?

4樓:易書科技

宋明時期是中國古代哲學的新階段,出現了理學,其主要流派是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程朱都以「理」為最高範疇,故稱「程朱理學」。陸王都以「心」為最高範疇,故稱「陸王心學」。

宋明理學是這時期思想的主流,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統治思想,其影響長達700年,而且波及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宋明時期還有反理學流派,如張載、陳亮、葉適、王延相等,其中張載雖屬理學派,但他反對理學中的唯心論,是氣一無論的唯物主義哲學家。

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 有什麼區別和聯絡

5樓:匿名使用者

相同點:

1.思想**:同屬儒學範疇,都是對儒學的發展;

2.思想主張:都強調意識(理,心)第一物質第二,都屬於唯心主義思想;

3.根本目的:都要求人們克服私慾,以「仁」的思想規範行為,從而維護封建 統治的社會秩序;

4.地位和影響:都是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重大成就,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不同點:

1.宇宙構成:理學認為宇宙萬物是由「理」和「氣」兩個方面構成的,使客觀 唯心主義觀點;心學則認為「心外無物」「心即理也」,是主觀唯心主義觀 點;

2.道德主張:理學主張人應該以外在的天理為行為規範;心學則主張人應通過 內心的自修,自省達到良知; 宋明儒學從理學到心學的發展,體現了文化思想的繼承與發展關係.

心學的提出,表明了儒家思想有客觀唯心向主觀唯心的轉變.儒學的發展也反映出儒學在不斷吸取其他思想的有益成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6樓:越達彩印走過

程朱理學講究存天理滅人欲,陸王心學講究知行合一。

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有什麼區別

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分別屬於什麼主義?

7樓:大學哲學教授

程朱理學:把「理」或「天理」視作哲學的最高範疇,認為理無所不在,不生不滅,不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會生活的最高準則。由此,程朱理學中有一句著名的觀點:

「存天理,滅人欲」。程朱理學是客觀唯心主義學說;

陸王心學:主要強調人的本心作為道德主體,自身就決定道德法則和倫理規範,使道德實踐的主體性原則凸現出來。其中一句著名的話:

「吾心即宇宙」。由此可見,陸王心學是主觀唯心主義學說。

聯絡:1、二者都是唯心主義觀點,根本上認為人的意識決定物質,強調人的思維可以主宰一切,解決問題也要從「想」;

2、都是宋明時期人類思想進步、社會變革的產物,都對人類社會演變,思維的進步產生的巨大影響。

8樓:匿名使用者

程朱理學屬於唯物主義,陸王心學屬於唯心之義

9樓:匿名使用者

程朱理學是客觀唯心主義

陸王心學是主觀唯心主義

三樓的麻煩請不要誤導問主,麻煩查完資料再回答,謝謝!

王陽明的心學與程朱理學有什麼區別?

10樓:佛號投於亂心

人人必讀:程朱理學的極端誤導

由是儒者皆不敢言因果,亦不敢教人努力為善,以彼常以有所為而為善即是惡,即是自私自利為訓故也。

夫無所為而為善,實為為善之極則,乃聖人分上事,何可以此教普通人。若教普通人,則是阻人為善,導人為不善矣。

然聖人雖能無所為而為善,聖人亦嘗有所為,非完全無所為也。

蘧伯玉行年二十,而知十九年之非,至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欲寡其過而未能,是平生有所為也。

曾子平日以三事自省,及至臨終,方曰,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是始終有所為也。

顏淵問仁,夫子告以克己復禮。及問其目,則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兩答皆有所為,非無所為也。

孔子見堯於羹,見舜於牆,見周公於夢。年已七十,尚欲天假數年,以期學易而免大過,皆深有所為也。

宋儒唱高調,欲以自鳴其高,而不知適與聖人循循善誘之道相反。其自誤誤人,以及天下後世也,大矣。

因為程朱這些人的誤導,導致後世儒者都不敢說因果的道理,也不敢教人努力行善,為什麼呢?因為這些人還有乙個極端錯誤的訓言:有所為而為善即是惡,即是自私自利。

要知道,無所為而為善,這個屬於行善的極致目標,屬於聖人的身份才能做到的事情,怎麼能用這個標準來苛求普通人呢?如果你用這個標準來苛求普通人,那就是阻礙他人發心向善,這是引導別人做不善的事情啊。

我們經常說一句話:勸人向善勿過高,當使其可從。如果你整天唱高調子,用不切實際的要求去苛求初學者,這只能說你不懂觀機逗教,因果自負。

比如經常有人問:學佛是不是必須吃素才能學佛,必須持戒才能歸依三寶?

對於初學者,吃素並不是學佛的必要條件,你可以邊吃肉邊學佛,等你學到一定程度,你自然而然就不想吃肉了。

如果你說學佛必須要吃素,那很多人就對學佛敬而遠之了,說學佛太難了,要吃素啊,我做不到,乾脆不學了。

有所為而為善即是惡,這個標準太高,理學家用這個高調子來苛求普通人,於是很多人都變成虛偽的道學先生,表面上道貌岸然,內心卻是醜陋不堪。

在佛教當中,對於初學者,我們對於他們大大小小的善行,都應當隨喜讚嘆,哪怕並不純淨,哪怕只有細如微塵的善心,我們都可以隨喜讚嘆。而不是雞蛋裡面挑骨頭,吹毛求疵。

對待自己,隨著你修行日久功深,你就可以逐漸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學習如何避免三十三種不淨布施,學習三輪體空的道理,學習逐漸絕四相,學習逐漸無所住而生其心。

理學家扯個虎皮冒充高明,其實犯了乙個我們常說的大忌:應當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即便是聖人,雖然他們能夠無所為而行善,但是聖人也曾經有所為,並不是完全無所為啊。

比如蘧伯玉二十歲的時候,能夠發現自己前十九年的過失,到了五十歲的時候,能夠發現前四十九年的過失,想要減少自己的過錯,卻發現做不到,這就是一生都有所為啊。

曾子每天用三件事來自省,也就是常說的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等到臨命終時,這才松一口氣,說:《詩經》說過,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從今以後,我可以不用這樣了。

這就是從始至終都有所為啊。

顏淵問仁,孔夫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為仁。也就是克服自己內心不合理的私慾,讓自己起心動念言行舉止都符合禮儀。這樣就能達到仁的境界。

顏淵又問目,前面說的是綱領,目的意思就是細則,於是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這兩個回答,都是有為,並不是無為。

孔子見堯於羹,見舜於牆,見周公於夢。這個也是前面所說的見先哲於羹牆的典故,估計孔子也有這樣的情形。

孔子這樣孜孜不倦的求仁,年過七十的時候,還希望老天爺再給幾年時間,能夠用來深入學習《易經》,避免大的過失,這些都是深深地有所為啊。

宋儒這些人唱高調子,希望用這個來標榜自己的高明,卻不知道他們這樣做,與聖人循循善誘的教法恰恰相反啊。

宋明理學的自誤誤人,遺禍天下後世,後果非常嚴重啊。

出自:《印光法師文鈔》四卷、

續編《文鈔》二卷、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

11樓:

王陽明強調以心為本,行與心合一,程朱理學強調存天理去人欲

12樓:全民體育狗哥說球

一樓 二樓說的太複雜了

簡單點說。

王守仁的心學就是:知行合一。是從程朱理學上的乙個延伸,把理論帶到了實際上。

王守仁更加強調人的「欲」,不排斥慾望,而是合理利用慾望,就這麼簡單,沒他們那麼複雜。

王陽明的心學和朱熹的理學有什麼主要區別

13樓:為我心飛揚

1.相同點:

(來1)內容相同自:都是儒學的表現形式,都繼承了孔孟「仁」「禮」的思想,都認為世界本原是「理」.

(2)實質相同:思想實質都是以儒家的綱常倫理來約束社會,維護(專)(制)統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3)影響相同:都有助於統治者維護(專)(制)統治,都壓制、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理學重視主觀意志力量,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對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積極影響.

2.不同點:

(1)對世界本原的具體認識不同:程朱理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是客觀唯心主義理學;陸王心學認為世界本原是內在的「心」,認為本心是「理」,是主觀唯心主義理學.

(2)把握「理」的途徑不同:程朱理學主張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認識和把握「理」;陸王心學提出,求「理」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省,努力加強道德修養,克服私慾,恢復良知就能成為聖賢.

14樓:紅黃之力

1.相同複點:

(1)內容制相同:都是儒學的表現形bai式,都繼承了

du孔孟「仁」「

zhi禮」的思想,都認dao為世界本原是「理」.

(2)實質相同:思想實質都是以儒家的綱常倫理來約束社會,維護(專)(制)統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3)影響相同:都有助於統治者維護(專)(制)統治,都壓制、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理學重視主觀意志力量,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對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積極影響.

2.不同點:

(1)對世界本原的具體認識不同:程朱理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是客觀唯心主義理學;陸王心學認為世界本原是內在的「心」,認為本心是「理」,是主觀唯心主義理學.

(2)把握「理」的途徑不同:程朱理學主張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認識和把握「理」;陸王心學提出,求「理」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省,努力加強道德修養,克服私慾,恢復良知就能成為聖賢.

理學和心學的區別。心學與理學的區別

陸王心學與程朱理學進行了長達數百年的論爭。其實,他們的學說本質上是一致的,都以封建主義的三綱五常為基礎,以維護封建統治為目的,把經學哲學化。他們的分歧,只是主觀唯心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的區別。他們的論爭只是唯心主義內部的學派之爭。他們的學說本質上是一致的,都以封建主義的三綱五常為基礎,以維護封建統治為...

什麼叫理學,什麼是理學?理學形成的歷史背景和條件是什麼?

理學 興起於在宋代,也稱為道學,是儒家的學術思想。宋儒在詮釋儒家經典的過程中,拋棄了漢儒偏重章句 訓詁的學風,他們以闡釋義理 兼談性命為主,把一切合乎願望的事物 意念和行為都說成是 理之自然 把一切違背自己意志的事物 意念和行為都貶為與 理 相對立的 人欲 主張存天理 滅人欲 與此同時,他們中的不少...

什麼是應用心理學,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有什麼區別!

應用心理學專業培養具備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基本知識 基本技能,能在教育 工程設計部門 工商企業 醫療 司法 行政管理等部門從事教學 管理 諮詢與 技術開發等工作的高階專門人才。應用心理學的基本前提是運用心理學的原則及理論來克服其他領域中實際的問題,例如管理學 產品設計 人因工程學 營養學 法律及臨床藥...

醫學學士和理學學士有區別嗎,什麼是理學學士學位 和醫學學士學位有哪些區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制定本暫行實施辦法 第二條 學位按下列學科的門類授予 哲學 經濟學 法學 教育學 文學 歷史學 理學 工學 農學 醫學。理學主要是包含數學 物理 化學 生物這四個系,凡是系別為某某科學系的,一般都授予理學學士學位,醫學學士學位就是授予讀醫學的人的。工學就是系別為某某工程系...

什麼叫應用心理學,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有什麼區別!

落淩寒 顧名思義,就是將理論應用到實際領域的。如果你不喜歡搞研究搞教育,就學應用心理學吧,至少就業是基礎心理學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應用心理學中最好的。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有什麼區別! 日天日地 1 功能不同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兼顧突出的理論性和應用 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