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禪定有什麼法門

時間 2022-08-13 22:33:05

1樓:泥頌

推薦《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念佛三昧

超日月光。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修行利益: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超日月光佛教大勢至菩薩念佛三昧。以後淨宗祖師大德、淨宗同修修此三昧者無數,得三昧者無數。請深入學習《淨土聖賢錄》,有詳細記載。

深入經藏 智慧型如海

阿彌陀佛

2樓:境界如夢

梵語三摩地、三昧。即等持,心專注一境而不散亂。佛教以此作為取得正確認識,達到出世成佛的修養方法。

此有兩種:一謂「坐定」,即人們與生俱有的一種精神功能;

一謂「修定」,指專為獲得佛教智慧型、功德或神通而修習所生者。

----

《薩迦世系史續編》

如果你問修習禪定的方法的話,那就很多了。比如「經行」,「數息」,「觀呼吸」,「止觀」等等都是修習禪定的方法。

3樓:長安隱士

師兄:修習禪定有非常多的法門

觀身念住中的:觀呼吸,不淨觀,白骨觀

實踐證明觀呼吸比較沒有危險

4樓:匿名使用者

真佛門吧 裡最近總結了當今修禪定最主流的方法,請參考。

5樓:富彰

忘記所有凡塵俗事因做到清心寡欲

6樓:摯錆傾鈊

大師先練四大皆空吧!

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修禪定

7樓:匿名使用者

佛陀時期的《定慧之路》禪修法門,是普世之法,可以讓師兄證得禪定……

:為什麼要修習禪定

8樓:

1 禪定,是自己有主宰、有主見,不為外境所動。

2 禪的意思是靜慮,也叫止觀。

3 「止」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觀」是看破「凡所有相、皆是虛幻」。

4 佛法不管是哪一宗,顯教密宗,各宗各派,都重視禪定。

5 無量法門都是修禪定,離開禪定就沒有佛法了,可見得禪定非常重要。

6 佛法的修學著重禪定,不著重研究。

7 經典愈研究是愈糟糕,愈差錯;你心定,你心清淨,你就全都明了了。

8 所謂覺心不動,你只要心定下來,就與你的覺性相應了。

9 佛法不是知識,它是智慧型。

10 知識是從分別心裡面顯現出來的,智慧型是從清淨心裡面顯現出來的,它不一樣。

11 念佛人修清淨心,清淨心就是禪定。

12 佛法法門雖然很多,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這是說明方法門徑很多,修什麼?統統修定。

13 定是佛門修行的關鍵,也就是說,我們要恢復本性、恢復真心,用什麼方法?用定。

14 教下講「止觀」,「止觀」就是禪定。

15 念佛人講「功夫成片、一心不亂」,那就是禪定。

16 淨土宗是用「持名念佛」的方法修禪定。

17 沒有乙個法門不是修定的,你認為只有禪宗才修定,那你就搞錯了!

18 禪定不是心裡什麼都沒有,不是的,禪定是清清楚楚、如如不動。

19 禪定不是閉著眼睛參,是睜著眼睛參的,六根見外面六塵境界清清楚楚。

20 要不要打坐,跟「禪定」沒什麼大關係。

21 真正高明的「定」沒有跡相,行住坐臥都是「禪定」,嬉笑怒罵也是「禪定」。

22 《壇經》裡面說:外不著相叫「禪」,內不動心叫「定」。

23 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不著相,就叫做「禪」。

24 心裡不起貪嗔痴慢,心裡清淨不起煩惱,就叫做「定」。

25 《金剛經》上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

26 佛的心是「定」的,凡夫的心是「動」的。

27 菩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變成智慧型、變成禪定。

28 凡夫可憐,凡夫一接觸外面境界,它就變成妄想分別執著,這是我們必須要警覺的。

29 修學的功夫,初步就是伏煩惱。煩惱伏住,在念佛法門就是功夫成片;如果煩惱伏不住,功夫沒成就。

30 修行人要喜歡寂寞,心常住定中,才能成就。

31 有道行的人,言語必少,因為他的心是定的。

32 遇到任何事情,都要練習心中了了分明,如如不動。

33 「如如不動」就是內心清淨,沒有妄想分別執著。

34 六根接觸六塵,不被外相所迷,什麼境界現前都不動。

35 你把「能見所見」捨掉,心清淨了,很容易得定,定境會現前。

36 世出世間,沒有一件事可以打動我們的心,即入了一真法界。

37 無願無求,這就是空,就是「三昧」。

38 「三昧」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叫正受,正是正常,受是享受。

39 正受就是禪定,禪定才是真的正常享受,也就是《阿彌陀經》所講的一心不亂。

40 「念佛三昧」落實在生活中,落實在工作中,落實在處事待人中,才是真正的禪定。

41 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方法、手段那麼多,都是修定,換句話說,都是修清淨心。

42 念佛法門是八萬四千種方法之一,我們用這個方法修清淨心。

43 《阿彌陀經》裡面最重要的兩句話就是: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八個字是全經的主體、中心。

44 用什麼方法修?就是用一句佛號,直截了當修一心不亂、修心不顛倒。

45 一心不亂是最高的禪定,性定,稱性的大定;心不顛倒是最高的智慧型,所以念佛聲聲都是福慧雙修。

46 念佛功夫有三個等級;

- 初步的功夫就是功夫成片,這個沒有得禪定,是相似的定;

- 唸到事一心不亂,那就是禪定,所謂念佛三昧;

- 唸到理一心不亂,那就是上上禪定。

47 修行有沒有真功夫,就是最後那一招,看你怎麼走法。

48 真正有功夫的人預知時至,沒有病苦,如入禪定,這是真功夫!

9樓:匿名使用者

禪定只是六度裡的乙個而已!

慈悲心非常關鍵,沒有慈悲做基礎的禪定,可能會存在很多不足和隱患的。

10樓:小鹿

戒定慧,修了定才能產生智慧型,而擁有了智慧型才能真正的得到佛法的真諦,解決我們在人間遇到的任何問題,智慧型也是指導我們弘法利生的有利法器!

什麼是四禪八定及禪定修習法門簡介

11樓:

樓主善問!首先,從初果到四果的取證,是依慧力而非定力。而且也有慧解脫與俱解脫的差別,若將解脫道行者的根器細分,依阿含經還有身證、見到、信解脫、法行、信行等差別。

然而初果取證的關鍵,是在斷三縛結: 我見、疑見、戒禁取見。而根本還是我見。

我見若斷,其餘二邪見要斷亦不難。然而貪欲與嗔則是到三果才斷。 貪欲與嗔加上三縛結合稱五下分結,是三果取證斷結的標的。

因此,倘若樓主今生依正見而慧觀,不斷增上自己觀行的智慧型與安忍,而發起了初果的見地,那麼此時若還沒有斷除貪欲與嗔,則只是初果,最多只是二果(薄貪嗔痴)而已。而初禪的發起,必須斷除欲貪的,換句話說,若是尚未斷除貪欲的初果行者,那麼他是還沒有發起初禪的,必須等到貪欲斷除而發起初禪不退,才是俱足三果心解脫的取證。我們可以這樣說,解脫的關鍵,在於確認五陰身心自我的虛妄、無常,斷除能領受覺知的我與所領受覺知的世間是真實的我見,簡單說:

其實我見與我執的修斷並不是兩個:我見必須透過觀行,確認自我身心的是假的,然而這只有見地,但是深心對於自我、我所的執著還是在的,必須見道後修斷。最後,阿羅漢未必都具有滅盡定,因為滅盡定的取證,必須有四禪八定為基礎,在加上斷除我見的功德,能夠不畏懼自我滅除--於內外都無恐懼。

方能入滅盡定。然而若是尚未實證四禪八定,而純依智慧型觀行的解脫行者,那麼當他以智能力斷除我見與我執以後,最多就只能到初禪或二禪(我執若依智能力斷除,必定能離貪欲而發起初禪,蓋初禪的發起主要是離貪欲為主),若要親證滅盡定,那就必須加修四禪八定了。然而此慧解脫的阿羅漢,已經有智慧型能夠看見(二乘)涅盤了,能確定自己捨報後不在受生三界,捨報後不會在出生三界任何一法,輪迴生死的苦能夠以智能力確認止息了。

然而他沒有滅盡定的功德,所以只能等待捨報,而無法立即捨報而出三界。

12樓:有水酵素

禪是心靜,定是止念,是有等級層次的分別,不同境界對應不同維次空間,

禪定有什麼作用,禪那 禪定有什麼區別

戒為定體,慧為定用。這句話就很明顯的告訴我們,智慧型從 來,智慧型從定中來,戒的目的是為了定,也是定的時候的樣子,定起作用就是智慧型。佛是智 覺,成佛就是成就無上的智慧型和覺悟,若是沒有禪定就不可能生智慧型,自然也不可能成佛。我們目前學校所教所學的是知識不是智慧型,在佛法中叫世智便聰。禪定,有益身心...

禪定是什麼意思,真正的禪修是什麼?

禪定是佛教譯語中特別的譯法,禪 這是印度梵語禪那的簡稱,其義為 定 思維修 功德叢林 等,故 禪定 是華 梵兼稱,這是從其名稱上來解說的。若從其意義上來說,乙個修行人,能攝受散亂心專注一境,即是所謂 定 攝心繫念一種法門,能出生種種三昧,即是 思維修 依於禪定能出生種種功德,即所謂 功德叢林 總括起...

民事訴訟法關於立案的規定有什麼條件

立案是指公安 司法機關及其它行政執法機關對於報案 控告 舉報 自首以及自訴人起訴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轄範圍進行審查後,認為有犯罪事實發生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時,決定將其作為刑事案件進行偵查或者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108條之規定,起訴的實質要件是 原告是本案有直接利害關...

什麼是本尊,什麼是灌頂,什麼是修法

對應淨土宗。本尊是阿彌陀佛,灌頂是聽經聞法,修法是念南無阿彌陀佛。什麼是灌頂法會 灌頂,梵文為 abhi eka 阿毗曬噶 有 驅散 及 注入 之涵意,也可以翻譯為 授權 在修行密法時,首先要有一位具足實證資格的上師,設立本尊壇城,以使密法的修行者,能夠了解此種本尊的實修方法。在本尊壇城中,依次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