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為者弗為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2-08-12 19:57:04

1樓:w別y雲j間

完整句子是「知足知不足,有為有弗為」

這是詩人、**家、散文家冰心(謝婉瑩)的祖父謝子修集古人名言而成的自勉聯,並作為教育後代的家訓。上聯的「知足」語本《老子》的「知足不辱」,即指對物質享受、名利、地位,要知道滿足,不能貪求。知足才不致受屈辱。

這裡既包含「明哲保身」的思想,也蘊含著抑制非分欲求、保持身心和諧的合理核心。「知不足」語出《禮記·學記》:「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大意是說,只有通過學習,然後才能了解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處,然後才能反過來努力學習。「知不足」表現了積極的進取精神、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謙虛好學的態度。對學問、對事業要不斷進取,永不滿足。

下聯的「有為」是指有作為。語本《禮記·儒行》:「愛其死以有待也,養其身以有為也。

」即是說,珍惜生命,是為了等待發揮作用的機會;保養身體,是希望有所作為。這是儒家積極用世的態度。「有弗為」,指對不符合正義道德的事堅決不作。

語本《孟子·離婁下》:「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大意是說,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下聯提出了有為與弗為的界限:即對好事、善事,利國利民的事要積極做;對錯事、惡事、損人利己的事,要堅持弗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就「有為與弗為」給幾位青年店員題寫了一副贈聯:

「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為。」給人們修身養性指明了方向。

冰心曾對祖父的家訓聯作過獨到的詮釋:對有些事要知足,如生活上;對有些事則永不能知足,如學習、事業上;有些事一定要做,而有些事則是堅決不能做。她時時把此聯掛在書齋內,以示謹遵祖訓。

2樓:匿名使用者

你什麼狗屁邏輯的弗為?中國道家文化才有,有為和無為的真傳。

為什么說喬丹是籃球之神而艾弗森則是神要仰視的那個人

因為喬丹是自籃球發明以來,最為傳奇的乙個人物,精湛的籃球技術 優秀的領導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幫助他和他的公牛隊奪得無數榮耀。而艾弗森是nba歷史上最矮的狀元秀,更是最矮的常規賽mvp,2001年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殺入總決賽,還在西強東弱差距最大的時候,從不可一世的湖人隊手中奪取一場勝利,他是無冕之王,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