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的重要性

時間 2022-08-04 09:02:17

1樓:派大星的朋友

《四庫全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按照內容分類,包括4部44類66屬。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

《四庫全書》(1773年)可以稱為中華傳統文化最豐富最完備的整合之作。中國文、史、哲、理、工、醫,幾乎所有的學科都能夠從中找到它的源頭和血脈,幾乎所有關於中國的新興學科都能從這裡找到它生存發展的泥土和營養。從那時開始,作為國家正統、民族根基的象徵,已成為中國乃至東方讀書人安身立命夢寐以求的圭臬和後代王朝維繫統治巨集揚大業的「傳國之寶」。

《四庫全書》共收書3460多種、79000多卷、36000多冊,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其中「經部」分為「易、書、詩、禮、春秋、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小學」等10類;「史部」分為「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等 15類;「子部」 分為「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演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雜家、類書、**家、釋家、道家」等14類;「集部」分為「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05類。總共44類。

為了儲存這批精典文獻,由皇帝「御批監製」,從全國徵集3800多文人學士,集中在京城,歷時十年,用工整的正楷抄書七部,連同底本,共八部。建閣深藏,世人難得一見。雖然由數千人抄寫,但字型風格端莊規範,筆筆不苟,如出一人。

所以,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從形式上看,都具有十分難得的研究、收藏和欣賞價值。後幾經戰亂,損毀過半,更使這套世界出版史上的巨制,成為舉世罕見的無價之寶

《四庫全書》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部官修叢書,是清乾隆皇帝詔諭編修的我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收書3503種,79309卷,存目書籍6793種,93551卷,分裝36000餘冊,約10億字。相當於同時期法國狄德羅主編《百科全書》的44倍。

清乾隆以前的中國重要典籍,許多都收載其中。由於編纂人員都是當時的著名學者,因而代表了當時學術的最高水平。乾隆編修此書的初衷雖是"寓禁於徵",但客觀上整理、儲存了一大批重要典籍,開創了中國書目學,確立了漢學在社會文化中的主導地位,具有無與倫比的文獻價值、史料價值、文物價值與版本價值。

本次出版的《四庫全書精編》,精選《四庫全書》之精華,以便於讀者誦讀為宗旨,所選之文,趣味清源,神采煥發,無一語不耐人尋味,無一篇不睿人智慧型,數千年道術學藝文章之精華,幾盡薈萃於斯。

2樓:匿名使用者

清乾隆時編纂。1772年開始,經十年編成。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書,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

據文津閣藏本,該書共收錄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種、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七(79337)卷、裝訂成三萬六千餘冊。儲存了豐富的文獻資料。

《四庫全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按照內容分類,包括4部44類66屬。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

《四庫全書》(1773年)可以稱為中華傳統文化最豐富最完備的整合之作。中國文、史、哲、理、工、醫,幾乎所有的學科都能夠從中找到它的源頭和血脈,幾乎所有關於中國的新興學科都能從這裡找到它生存發展的泥土和營養。從那時開始,作為國家正統、民族根基的象徵,已成為中國乃至東方讀書人安身立命夢寐以求的圭臬和後代王朝維繫統治巨集揚大業的「傳國之寶」。

《四庫全書》共收書3460多種、79000多卷、36000多冊,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其中「經部」分為「易、書、詩、禮、春秋、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小學」等10類;「史部」分為「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等 15類;「子部」 分為「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演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雜家、類書、**家、釋家、道家」等14類;「集部」分為「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05類。總共44類。

為了儲存這批精典文獻,由皇帝「御批監製」,從全國徵集3800多文人學士,集中在京城,歷時十年,用工整的正楷抄書七部,連同底本,共八部。建閣深藏,世人難得一見。雖然由數千人抄寫,但字型風格端莊規範,筆筆不苟,如出一人。

所以,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從形式上看,都具有十分難得的研究、收藏和欣賞價值。後幾經戰亂,損毀過半,更使這套世界出版史上的巨制,成為舉世罕見的無價之寶

《四庫全書》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部官修叢書,是清乾隆皇帝詔諭編修的我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收書3503種,79309卷,存目書籍6793種,93551卷,分裝36000餘冊,約10億字。相當於同時期法國狄德羅主編《百科全書》的44倍。

清乾隆以前的中國重要典籍,許多都收載其中。由於編纂人員都是當時的著名學者,因而代表了當時學術的最高水平。乾隆編修此書的初衷雖是"寓禁於徵",但客觀上整理、儲存了一大批重要典籍,開創了中國書目學,確立了漢學在社會文化中的主導地位,具有無與倫比的文獻價值、史料價值、文物價值與版本價值。

本次出版的《四庫全書精編》,精選《四庫全書》之精華,以便於讀者誦讀為宗旨,所選之文,趣味清源,神采煥發,無一語不耐人尋味,無一篇不睿人智慧型,數千年道術學藝文章之精華,幾盡薈萃於斯。

四庫全書是怎樣編成的,四庫全書編寫的過程

乾隆三十七年 1772年 十一月,安徽學政朱筠提出 永樂大典 的輯佚問題,得到乾隆皇帝的認可,接著便詔令將所輯佚書與 各省所採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諸書 彙編在一起,名曰 四庫全書 這樣,由 永樂大典 的輯佚便引出了編纂 四庫全書 的浩大工程,成為編纂 四庫全書 的直接原因。四庫全書 的編纂過程共分四步 ...

我國古代的四庫全書有什麼,我國古代四庫全書是什麼

古代四庫全書分為經 史 子 集四部,44類,其中也包括了 論語 大學 孟子 中庸 周易 周禮 禮記 詩經 孝經 尚書 春秋 史記 爾雅注疏 說文解字 史記 資治通鑑 孫子兵法 國語 水經注 戰國策 本草綱目 茶經 等其他經典著作 我國古代四庫全書是什麼 經 主要是四書五經 史 主要是史記 漢書等史書...

到底什麼是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寫的是什麼?

四庫全書 是我國規模最大 用途極廣的一部叢書。清乾隆三十七年 1772年 始修,歷時15年完成。總編為紀昀。收書3503種,79337卷,總目錄100卷,裝成36304冊。分經 史 子 集四部,故名四庫。內容極廣泛,99700多萬字,比同時代法國 狄德羅字典 的字數多10倍以上,與最大類書 永樂大典...

四庫全書主要介紹了那些內容,《四庫全書》寫的是什麼?

四庫全書 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按照內容分類分經 史 子 集四部分,部下有類,類下有屬。全書共4部44類66屬。經部收錄儒家 十三經 及相關著作,包括易類 書類 詩類 禮類 春秋類 孝經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樂類 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 儀禮 禮記 三禮總義 通禮 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

求四庫全書講術數的全部書籍名稱,四庫全書中的術數!

子部 術數類 太玄經十卷 太玄本旨九卷 元包五卷附元包數總義二卷 潛虛一捲附潛虛發微論一捲 皇極經世書十二卷 皇極經世索隱二卷 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九卷 易通變四十卷 觀物篇解五卷附皇極經世解起數訣一捲 皇極經世書解十四卷 易學一捲 洪範皇極內篇五卷 天原發微五卷 大衍索隱三卷 易象圖說內篇三卷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