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打電競比讀書更吃香嗎

時間 2022-05-02 01:56:26

1樓:小池說娛樂

我認為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打電競在一些表面上看起來是比讀書更吃香,很多人寒窗苦讀十年,出來工作拿的工資才兩三千乙個月,養活自己都成問題,而電競選手乙個直播都能賺錢你一年的工資,甚至幾年。

可是乙個人不讀書是不行的,現在是乙個知識的時代,乙個不讀書,沒有文化是跟不上社會的發展,這樣的人是要被社會淘汰的,而讀過書的人,一開始的時候可能是因為經驗不足,工資低但是慢慢當他積累足夠經驗的時候,他得到的收入也就變高了。前幾天有乙個新聞,幾個博士生畢業後,進入到華為就直接是年薪百萬了。因此讀書也是十分吃香的。

2樓:高傲公子

打電競未必比讀書更吃香。任何行業,任何職業,都有普通人也都有金字塔頂尖高手。普通電競玩家,未必能賺出自己吃飯的錢。

那些頂尖電競高手,確實賺錢,但是這樣的人畢竟只是少數。他們萬不存一。那些讀書人,考上好的大學,考上碩士博士,未必比頂尖電競高手的他們混的差。

現在很多高階創業者,哪個不是大學乃至碩士博士畢業生?比如李彥巨集,馬化騰甚至馬雲。

所以不要小看讀書。華為2019年畢業博士生,年薪都達到200萬,保底也有89萬多。這就是讀書的價值。通往成功的路上充滿了苦難,而讀書是吃苦最少的成功途徑

3樓:醉有生夢無死

說起學校,你首先會想到什麼?一切以學習為重!

從高中的「今天體育老師不來了改上數學」到大學的晚上斷網斷電,所有的目的都只有乙個,讓我們以學習為重!

在學習面前,遊戲成為了第一阻礙,學校那可是想盡了千方百計不讓學生沉迷於遊戲。

可是現在你能夠想象學校組織乙個班的同學一起學習吃雞嗎?而且裝置都是頂級裝置!

這個神奇的學校就是中國傳媒大學。先是開設了數字**藝術(數字娛樂方向),即網友俗稱的「電競」專業,由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開設,是乙個本科藝術類專業,2017年首次招生,共招收20人。

就在12月中旬,中國傳媒大學舉行了電競實驗室開館儀式,這標誌著為數字**藝術專業(數字娛樂方向)量身打造的高階實驗室正式投入使用。

實驗室配置的都是頂配國際電競賽事專用裝置,一款21英吋膝上型電腦市場售價79999元。

在這樣的教室裡面吃雞,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可能你的隊友突然下線是因為他下課了)

看到這裡,阿柴知道肯定有很多的小夥伴感嘆自己畢業早了或者是立志要考這樣的專業,但是(敲黑板)數字**藝術(數字娛樂方向)培養的是遊戲產業的高階管理運營人才,並不是和網上說的那樣打四年遊戲就可以拿到畢業證的專業!

無論上什麼專業,學生都要修夠國家規定的學分,才能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順利畢業。

所以說,電競專業的學生也要老老實實地上課、考試,學校是不會給誰開綠燈的。

4樓:匿名使用者

開玩笑呢,電競吃的是純粹的年輕飯,跟運動員一樣巔峰時間非常的短,電競是興起的新職業,但本質就是運動員。需要不停的鍛鍊和天賦相結合,對選手的先天要求非常高,到了23歲都屬於老齡選手。讀書看程度,基本腦子沒有任何問題的以現在的師資條件讀到找乙份工作還是可以的。

而電競選手一旦狀態下滑成績不在面對的是更殘酷的社會現實,因為15-23都在做選手,退役後呢?從電競轉解說或電競相關並成功的是非常微小的一部分。

5樓:笑看凡雲淡

電競有沒有前途?比讀書更吃香嗎?要**這個問題我們得從外部大環境,自身努力和運氣機遇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從外部環境來說,電競目前確實是乙個朝陽行業,目前因為各種平台的成熟,電競選手可以參加比賽成名,然後通過贊助代言,做直播主播,參加各種比賽拿獎金和出場費來獲得可觀的收入。社會大環境環境對於遊戲電競職業選手的感官,也隨著年輕一代的長成,從鄙視-》不理解-》欣賞認同-》崇拜 在不斷改變。

政策層面也呈現出比較寬鬆的態勢,比如前一陣子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也將電競專案列為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正式比賽專案,所以從外部大環境來說,把電競當作乙個人生目標是沒毛病的。第二:從自身內部條件來說,行業再好,也需要自己有足夠的競爭力,要成為職業電競選手,和成為運動員一樣,除了需要一定的天賦,還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承受異常的心裡壓力,能否成功有很強的不確定性,並且這是乙個吃青春飯的職業。

大部分職業電競選手的職業生涯**期都只有短短幾年,25歲後就要退役了。所以這絕不是一條很容易的道路,最大的障礙可能還是來自自己的長輩,大部分人的長輩還無法理解電競,會把你對電競的追求當作是玩物喪志,造成家庭衝突和矛盾,所以要成為乙個電競選手,除了自己要有堅定的信念,過人的天賦,刻苦的訓練,家庭的環境也是很重要的乙個因素。這些因素如果不能解決,電競之路很容易夭折。

我認識幾個不錯的年輕人進入這行,都是因為遇到瓶頸,在瓶頸期自己心態波動,再加上家庭因素而放棄。在進入這個行業之前,家人是否支援這點是要重點考量的。第三.

除了自己刻苦訓練,自己能否在電競之路上開花結果,還取決於你進入這個行業後,是否能遇到好的教練和好的團隊,任何事情都不能單靠自己乙個人的力量取得成功。所以是否能遇到伯樂和好團隊,這個真的是人生的際遇了,需要一點運氣成分。

6樓:強強之

無論什麼世紀,讀書都是必須的。只有讀書學習日後才能改變命運實現自己的願望。打電競只能是做為愉樂的一種,不能把大好的時光荒廢了,等到明白的時候就晚了,時光一去不復返,來不及了。

想去打職業電競,覺得這樣比讀書有出路,該怎麼勸他

7樓:長沙新華電腦學院

電競也是職業呢

電競專業即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電子競技運動和管理並不是為了教孩子如何打遊戲,實際上它更偏向於培養電子競技的運營和管理人才。

那些沉迷於網路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8樓:我瘦唔係受同獸

也許不是人人都在行學習文化知識,

熱衷運動的人,有天賦願努力的走上了體育競技的路上為國增光,天賦差點也許也可當個教練,老師,再差點也可以當個藍領養家餬口。

熱衷藝術的人,同樣可能成為明星,畫家,也可以當個老師,駐唱歌手,有的可能只能街頭表演。

但,為什麼網路,遊戲就是沉迷呢,沒有網路,沒有各種程式語言,哪來的現代生活,可能就是沉迷網路的一批人讓你的生活如此便利。

電子競技都入亞運會了,為什麼還是有人有偏見,電子競技就像nba,職棒,職業足球等等,有觀賞性,有觀賞性就有商業價值,就可以有職業聯賽,俱樂部和相應的職業選手。當然這不是荒廢青春,逃避學習的理由。不要對其有偏見,也不能以此為藉口。

再說,難道沒網路就沒有壞人了嗎?

下面貼上一句話:

我們不需要知道電子遊戲是什麼,它會不會造成近視,它會不會上癮,我們只需要乙個背鍋俠,乙個可以掩蓋家庭教育失敗、學校教育失敗、社會教育失敗的東西,現在它叫遊戲,十五年前它是早戀,三十年前它是偶像,三十五年前它是香港電影,四十年前它是武俠**。

9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沉迷的先決條件是在網路上找到了存在感,成就感,群體感或者優越感。如果在網路中得到了都是失望、自卑、悲傷和挫敗感的話是不會沉迷的。

其次,咱們說沉迷的這部分人,我們要承認的是他們對網路的適應和理解是很厲害的,他們在網路中有高於普通人的特點。那麼有人會問了,就算你在網路世界很厲害,到了沉迷的程度是不是有點過了,這就談到了乙個人自我約束和克制的能力,這也是沉迷的主要原因,其實不只是網路,在很多種情況下都會產生沉迷,比如沉迷夜店,沉迷遊戲等

再次,說說這些人後來都如何了。顯然有一部分人還在沉迷,而有一部分不在沉迷,原因很簡單,在網路中無法獲得成就感了自然就不會沉迷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環境在變化,有的人可能在各個領域都有了不同是生活。

所以不用苛求知道他們後來如何,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道路本來就不同!

10樓:迷茫著等待

不行了,太好玩了,活著唄,還能死咋地

(開個玩笑)——請帶入本山大叔那句「還能離咋地」

唔,首先問題描述沒有表達出提問者對「沉迷」的定義是什麼,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吧,可能會影響現實中的生活,這個影響有多大看個人,看成長。。。

我覺得絕大多數人沒那麼恐怖吧,每個人都會有沉迷期吧,尤其剛見到網路花花世界,後來因為生活上或者網路上遇到的事情都會慢慢正視這個工具/世界,所以不至於您遇到的沉迷網路的人用「都」來計數,或者只是思索這個問題?

網路是現代人的身上皮肉,已經撕扯不開了,現在還有很多種工作是純網上完成的,對於他們來說,沉迷也談不上了;大多數人還是以現實為主,其實不在於時間的多少,而在於網路對人的影響力有多大,我現在見到網路暴力還是很難受(不是對我的也是),我覺得帶入過深還是會影響生活的,但是人就是自我調節的產物,隨著時間,你從網上或不從網上都能重新找到快樂的點,當然,有時候過於"快樂"就會覺得空虛,因為絕大多數網路上的成就是不會對映到現實的,但你最重要的家人啊,事業啊都在現實(所以當年看**報道裡有學生沉迷遊戲跳樓的新聞,當然咱們在現實中是要批判的),所以是選快樂的虛擬還是痛苦的現實?

唔,有乙個點倒是可以不討論了,網上學習的話應該不會用到「沉迷」這個詞。。。

祝你工作生活幸福!怎麼說呢,每個人都會勸別人好好工作學習,就算他自己不是(笑哭),so~

11樓:lerleo矜

我是乙個非常喜歡玩遊戲的人,從小到大玩過的遊戲數不勝數,種類也豐富多樣,從最早的戰爭策略遊戲紅色警戒和帝國時代,到後來國內流行的諸多網路遊戲,再到大學有條件後接觸的外國3a大作,我steam遊戲列表有75個付費購買的遊戲,dota2,warframe以及gta5等遊戲的遊戲時長都超過1000小時。現在還玩很多手機遊戲,fgo預約開服御主,崩壞3空中劈叉的睿智艦長,今年7月28日剛剛畢業於aum商業管理學士,目前正在學習準備申請美國遊戲設計專業。

很明顯再國內很多人對遊戲和網路持有一種敵視的態度,但是我在國外的學習經歷使我認識到了不同的一些觀點,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在我成長的短短20多年間到達了非常發達的地步,這個高速發展的節奏很明顯使得還停留在過去傳統資訊溝通觀點的人們無法適應和接受,相比國外網際網路發展非常長久的歷史,網路和遊戲對於大部分外國人來說都是日常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同樣和我們年齡相仿的年輕人卻對網路的觀點大多是支援和期待的態度,因為我們正是在這個環境中成長的,再加上年輕的叛逆心理,因此越是被約束和限制我們反而越更加好奇和嚮往。

那些沉迷於網路的人後來都長大了,成為社會新鮮的血液。

2019是二十一世紀還是二十世紀

明顯二十一世紀啊 2018是二十一世紀 2000年是二十世紀還是二十一世紀 20世紀。在中國,早在西元前4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曆法。從黃帝紀年開始,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 干支紀年法 即把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乙個週期。由於公元紀年的起點是公元1年,所以大多數對公元紀...

21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發明是什麼

偉大的發明可能是網際網路吧,但21世紀最大 肯定是所謂的新能源汽車,其實就是5,60年代甚至於解放前每個工廠就有的電瓶車而已,只是換了個車殼及提了個速而已,而真正的新能源是 太陽能或其它高科技無汙染的動力 當然是廢物 再利用工程啊,尤其中國最明顯,沒發現嗎?各種油,各種新增劑,現在重點是皮鞋再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