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他晚年經歷了什麼,杜甫他晚年經歷了什麼?

時間 2022-03-31 13:37:36

1樓:大愚若智

詩聖杜甫晚年有多淒涼?但依然堪稱是憂國憂民的典範!

杜甫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他流傳下來的古詩對後世影響極大,被人尊稱為「詩聖」。因為杜甫書寫的詩句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環境,較為真實地表現了歷史,所以杜甫的詩也被稱為「詩史」。然而,如此偉大的詩人堪稱晚景淒涼,連兒子都活活被餓死,自己因為貪吃離奇身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杜甫已經年逾五十了,杜甫見戰亂臨身,便前往梓州(四川三台縣)打聽路線,投奔一些老朋友,希望得到協助,舉家搬出成都。不久便搬到了梓州。公元763年,杜甫聽到 了乙個好訊息:

河南河北收復,可以回洛陽老家了。(早在公元762年冬便已收復了洛陽、鄭州,交通不便,訊息中斷) 喜極而泣的杜甫看到了返鄉的希望。

逃亡中,人人爭先恐後,杜甫由於過分的疲勞,陷在蓬蒿裡不能前進,這時和他一同逃亡的表侄王砯已經騎馬走出十里,忽然找不到杜甫,於是呼喊尋求,在極危急的時刻把自己乘用的馬匹讓給杜甫騎乘,他則右手持刀,左手牽韁,保護杜甫脫離了險境 (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海》詩)。就是在這樣的逃亡路上,女兒餓得不住啼苦,男孩只採摘路旁邊的苦李充飢,天氣則是雷雨連綿,道路泥濘,沒有雨具,野果是糧食,低垂的樹枝是他們過夜的屋簷……

在杜甫逝世的那一年,還因為避臧介之亂而挨了五天餓(一說得救後因食太飽撐死)。可貴的是,他在生活上不論怎樣苦,也不論漂泊到什麼地方,杜甫總是在關懷著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同時也從不曾忘記和放鬆自己的創作,在漂泊的十一年間,他寫了一千多首詩。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遭田父泥飲》《諸將》《秋興》《歲晏行》等都是這一時期最優秀的作品。

杜甫的爺爺杜審言當時就在武則天的手下當官,杜審言家世顯赫,才華橫溢,人脈發達;在武則天當政時期朋友們紛紛得志,但他只是個小官;在官場爭鬥之中,甚至還賠上了兒子的性命;中年之後放下架子,開始阿諛奉承,結果被罰的更重;到老年時,終於公升了職,可已經要死了。到了杜甫這代,青年和壯年時期生活過的還算是很滋潤的,安史之亂之後一切都變了,杜甫只能勉強度日,甚至有段時間兒子還餓死了,自己和家人餓肚子更是常事。

杜甫的「正思戎馬淚盈巾」一句,頗含深意。這裡面不僅有對兵荒馬亂控訴的意思,還有造成這個婦人貧困的原因。她為何「正思戎馬淚盈巾」呢?

一想到戎馬之事,她為何就哭泣呢?也許是她的親人喪身於戰亂,也許她有親人參軍至今未歸。她今天的困頓,不正是這該死的戰爭造成的嗎?

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多少人被強行徵召入伍,說是保家衛國,其實生命賤如草芥,何曾被官府重視並尊重過?

少年時絆倒鰲拜,為何晚年康熙卻為他平反

鰲拜是乙個忠臣,他的能力也是很高的,康熙年少時不懂,但晚年他也就都明白了。作為滿清第一勇士,對清朝的貢獻還是比較大的,事實上在謀反的時候鰲拜並沒有想謀反而是被身邊的人慫恿的。因為在晚年的時候,康熙已經沉澱了,他已經清楚的知道鰲拜確實是真心對待這個朝政,所以自己也願意為他做那些事情 因為鰲拜當時確實威...

漢武帝晚年被蒙蔽,逼死衛子夫,後面他是否有後悔

皇后衛子夫死了,兒子劉據也死了,漢武帝才細想整個巫盅之案的前因後果,知道是自己誤信了宦官江充,冤枉了兒子劉據和妻子衛子夫。漢武帝贈衛子夫諡號為 思 同時衛子夫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擁有獨立諡號的皇后。衛子夫原本是漢武帝最寵愛的皇后。但是因為漢武帝晚年被蒙蔽。聽信了他人的傳言。導致衛子夫的死亡,漢武帝肯...

牛頓晚年為何研究「神學」,他究竟發現了什麼秘密

牛頓和愛因斯坦發現了什麼秘密,為何他們晚年都去研究神學?牛頓晚年為何研究 神學 他究竟發現了什麼秘密呢?牛頓和愛因斯坦發現什麼秘密,為何流傳他們晚年都去研究神學?現在的我們都相信科學,但是在科學還沒有引領世界的時候,大多數的人們都是比較相信神學的。科學沒有得到真正的推廣和論證,此時的神學還是很風光的...

李鴻章晚年生活怎樣?他真的是中國的罪人嗎

他晚年生活過得並不好。在他晚年的時候,還和列強簽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這也使他抑鬱成疾,最終在簽訂 辛丑條約 後就去世了。其實他並不是中國的罪人,那時候清 軟弱無力,是整個清朝的失敗,並不是他李鴻章乙個人的責任。李鴻章晚年的生活也是為清 鞠躬盡瘁,他在晚年還在為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他只是無能的清 的替...

杜甫,我國古代什麼詩人,人稱什麼,他的詩多反映當時民間疾苦,也有什麼之稱

杜甫,我國古代 唐朝 詩人,人稱 詩聖 他的詩多反映當時民間疾苦,也有 詩史 之稱 杜甫,我國古代 現實主義 詩人,人稱 詩聖 他的詩多反映當時民間疾苦,也有 詩史 之稱。噌噌,lz也做的是練闖考?浪漫主義詩人 加分 杜甫 民間疾苦 社會現實 做到填空啦?愛國主義或者是現實主義 詩聖 詩史 應該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