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訓全文,曾國藩家訓的原文內容

時間 2022-03-30 15:22:18

1樓:袖籽歌

求業之精,別無他法,日專而已矣。諺日:藝多不養身,謂不專也。吾掘井多而無泉可飲,不專之咎也。諸弟總須力圖專業。如九弟志在習字,亦不必盡廢他業。

但每日習字工夫,斷不可不提起精神,隨時隨事,皆可觸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專嗜否?若志在窮經,則須專守一經;志在作制義。

則須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則須專看一家文集。作各體詩亦然,作試帖亦然。

萬不可以兼營並鶩,兼營則必一無所能矣。切囑切囑!千萬千萬!此後寫信來,諸弟各有專守之業,務須寫明;且須詳問極言,長篇累牘,使我讀其手書,即可知其志向識見。

凡專一業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義。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賞之;有疑義,可以問我共析之。

2樓:南北浮生

求業之精,別無他法,日專而已矣。諺日:「藝多不養身」,謂不專也。吾掘井多而無泉可飲,不專之咎也。

諸弟總須力圖專業。如九弟志在習字,亦不必盡廢他業。但每日習字工夫,斷不可不提起精神,隨時隨事,皆可觸悟。

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專嗜否?若志在窮經,則須專守一經;志在作制義。則須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則須專看一家文集。

作各體詩亦然,作試帖亦然。萬不可以兼營並鶩,兼營則必一無所能矣。

各位弟弟總須努力攻研專業。如果九弟志在習字,也不必把其學業全都廢棄,但每日練字時絕不能不提起精神去做,隨時隨事,都能有所觸悟。四弟、六弟,我不知是否有專門的興趣?

如果志在窮究經典,那麼就必須專攻一種經典;如果志在科舉文章,那麼就必須專看一家文稿;如果志在古文,那麼就必須專看一家文集。作各種詩道理也一樣,作筆帖也是如此,萬不可以樣樣都做,那勢必一無所能。

《曾國藩家訓》修身十二則

1.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慎。無事時心在腔子裡;應事時,專一不雜,如日之公升。

2.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半時,體驗靜極生陽來復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3.早起:黎時即起,醒後不沾戀。

4.讀書不二:一書未點完,斷不看他書,東翻西閱,徒循外為人,每日以十葉為率。

5.讀史:丙申購二十三史,每日讀十葉,雖有事不間斷。

6.謹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7.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8.保身:節勞節欲節飲食,時時當作養病。

9.日知其所亡: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分德行門、學問門、經濟門、藝術門。

10.月無忘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之多寡,養氣之盛否,不可一味眈著,最容易溺心喪志。

11.作字:早飯後作字半小時,凡筆墨應酬,當作自己功課,不留待明日,愈積愈難清。

12.夜不出門:曠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國藩家訓的原文內容

3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內容

求業之精,別無他法,日專而已矣。諺日①:「藝多不養身」,謂不專也。

吾掘井多而無泉可飲,不專之咎也。諸弟總須力圖專業。如九弟志在習字,亦不必盡廢他業。

但每日習字工夫,斷不可不提起精神,隨時隨事,皆可觸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專嗜否②?若志在窮經③,則須專守一經;志在作制義④。

則須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⑤,則須專看一家文集。作各體詩亦然,作試帖亦然⑥。萬不可以兼營並鶩⑦,兼營則必一無所能矣。

切囑切囑!千萬千萬!此後寫信來,諸弟各有專守之業,務須寫明;且須詳問極言⑧,長篇累牘,使我讀其手書,即可知其志向識見。

凡專一業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義。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賞之;有疑義,可以問我共析之。

——節錄自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澄弟溫弟沅弟季弟》

注釋①諺:長期流傳下來文詞固定的常言。

②嗜:喜愛,愛好。

③窮:推究到極點。

④制義:明清時代科舉考試的文字程式,又稱制藝,即八股文。

⑤古文:唐代時稱秦漢之文為古文,即以文言寫成的散體文。

⑥試帖:唐以來科舉考試中採用的一種詩歌體裁。多用五言六韻,有一定的程式。

⑦鶩(w`u):亂跑,心志不專一。

⑧極言:把話說到深處。

譯文尋求學業之精深,沒有別的辦法,說的是乙個「專」字而已。常言道:「技能多並不能維持乙個人的生計」,說的就是技藝要專的道理。

我掘井很多卻沒有水可以喝,是不專的過失在起作用。各位弟弟無論如何都應當致力於專深一門學業,如九弟立志練書法,也不必完全拋棄其他方面。只是每天練習字帖之時,決不可不提精神,隨時隨事,均可接觸體會。

至於四弟和六弟,我不知道你們心裡究竟有專一門學業的愛好沒有。如有志於探尋古代經典之學,就必須專守一經;如有志於作八股文,就必須專讀乙個人的文稿;如有志於作古文,就必須閱看一家的文集。作各種體裁的詩詞也是如此,作應付科舉考試中的試帖詩也是如此。

千萬不可以各門學問同時進行、心志不專,如果各門學問同時進行,則必定一無所成。切囑切囑!千萬千萬!

此後你們寫信給我,對於各人專守之學業,務必詳細寫明;而且須向我詳細詢問到深處,文字多篇幅長也不要緊。以使我讀了你們的信後,就可以知道你們的志向見識如何。凡是專攻一門學業的人,必定有所心得體會,也必定存在著需要解決的疑難問題。

各位弟弟有什麼心得體會,可以告訴我,讓我與你們共同欣賞;有什麼疑難問題,可以向我提出來,我們共同分析……

子孫若有用,我留下錢財有何用,子孫若無用,我....這句的原話是

4樓:※淡茗

林則徐說「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意思是,子孫如果像我一樣,我沒必要留錢給他,賢能卻擁有太多錢財,會消磨他的鬥志;子孫如果是平庸之輩,那就沒必要留錢給他,愚鈍卻擁有過多錢財,會增加他的過失。

是林則徐寫的一副對聯,用來教導自己的子孫後代。

5樓:匿名使用者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是林則徐說的

6樓:匿名使用者

曾國藩:子孫有用,留錢何用;子孫無用,留錢何用。

7樓:許艷忠

林公稱豈不是自稱己賢嗎?錢是好東西留於子孫人人趨之,且必教其用得其所,得其度。

家風家訓家規名言名句 家風家規是什麼意思

8樓:禾木由

家風家規是指: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和規矩。是乙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

關於家風家訓家規的名言名句如:

1、有德者,年雖下於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雖高於我,我必遠之。

出處:宋代朱熹《朱子家訓》

釋義:對品德高尚的人,雖然年紀比我小,我也應當尊敬他;對那些素行不端者,雖年紀比我大,我們也該離他 遠點。

2、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出處:清代朱柏廬《朱子家訓》

釋義:居家過日子,禁止爭鬥訴訟,一旦爭鬥訴訟,無論勝敗,結果都不吉祥。處世不可多說話,言多必失。

3、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出處:清代朱柏廬《朱子家訓》

釋義:對人施了恩惠,不要記在心裡,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記在心。

4、求業之精,別無他法,日專而已矣。

出處:清代曾國藩《曾國藩家訓》

釋義:尋求學業之精深,沒有別的辦法,說的是乙個「專」字而已。

5、凡專一業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義。

出處:清代曾國藩《曾國藩家訓》

釋義:凡是專攻一門學業的人,必定有所心得體會,也必定存在著需要解決的疑難問題。

家訓家風有哪些?(至少3條)

9樓:我是果瘋

1,靜以養身,儉以養德。——諸葛亮《誡子書》

2,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朱柏廬《朱子家訓》

大意:請不要貪求意外得到的錢財,飲酒的時候要懂得適可而止,不能過量。

3,立身無愧,何愁鼠輩。——吳麟徵《家誡要言》

大意:安身處世襟懷坦蕩,光明磊落,無愧於心,又何愁身邊的卑劣小人暗中算計、使壞!

4,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金纓《格言聯壁》

大意:乙個人獨處的時候,要經常反省自己的過錯。跟他人聊天時,不要說人別人的壞話。

5,仁義在身而色不伐,思虞通明而辭不專。——孔子門生《孔子家語》

大意:乙個人如果要有仁義之心,就不會自我誇耀。弱考慮問題的時候能夠明辨是非,通曉事理,那麼說話的時候就不會自以為是。

6,父不慈則子不孝。——顏之推《顏氏家訓》

大意:如果做父親的不懂得疼愛自己的孩子,那麼孩子也不會孝順父母的。

7,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大意:如果乙個家族能夠保持儉樸的傳統,那麼家族就會興旺起來。乙個人如果勤勞,就能夠保持健康。而家族如果能夠勤勞儉樸的話,那麼生活便不會品賤。

8,君子力如牛,不與牛爭力;走如馬,不與馬爭走。——周公《誡伯禽書》

大意:人的力氣不如牛,所以不能跟牛比力氣。行走的不如馬,所以不能跟馬賽跑。

9,且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司馬談《命子遷》

大意:孝道,從侍奉父母開始,以服事君主作為繼續,成就自己忠孝兩全才是孝道的最終歸宿。

10,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張仲超《錢氏家訓》

大意:存心謀事不能夠違背規律和正義,言行舉止都應該不愧對聖賢的教誨。

10樓:匿名使用者

正直善良,勤儉持家!

11樓:匿名使用者

善事中國 by魚鼈長錢鏐

曾國藩家訓名言名句,曾國藩家訓八大名言渾什麼意思

1 惟正己可以化人,惟盡己可以服人。2 勸人不可指其過,須先美其長。人喜則語言易入,怒則語言難入,怒勝私故也。3 吾輩讀書,只有兩件事,一者進德之事,一者修業之事。4 人不可無缺陷。5 憂時勿縱酒,怒時勿作札。6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則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寬厚,寬厚則福亦厚矣。7 內斷於心,自為主持。8...

曾國藩說過,曾國藩說過?

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理財之道,全在酌盈劑虛,腳踏實地,漸求整頓,不在於求取速效 曾國藩說過哪些名言?曾國藩座右銘是什麼?曾國藩說過的名言 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是以貴中道也。居心平,然後可歷世路之險。盤根錯節,可以驗我之才 波流風靡,可以驗我之操 艱難險...

曾國藩是誰,曾國藩是誰?那行的?

以我個人所想說法 曾國藩是漢人,然而幫助清朝封建制度的錯誤思想,證明曾國藩不是有先進的階級思想,曾國藩作為漢人,還幫滿州人繼續封建,直接害了中國的發展.總結曾國藩如果繼續是中世紀,曾國藩是個了不起的人,但是當時中國面臨世界工業革命對手,和各國的侵略,曾國藩還在閉門造車,殘害起義軍,是一種錯誤的思想做...

向曾國藩學習什麼,向曾國藩學什麼?

學習接受外來知 敢於革新 親!先給採納,再回答,好男兒,絕不食言!向曾國藩學什麼?曾國藩能夠成為世家,與自己每天的精進有關。他曾說自己是個很愚笨的人,但是他懂得下苦功,每天都在反省自己需要成長的要點,每天保持學習,並多次在家書中提及要家族人員記得多看書,提公升自我,多向周圍的人學習。作家楊大俠表示,...

曾國藩家訓經典的語錄 慎獨,修行的最高層次嗎

是的,慎獨,意思就是當你乙個人處在乙個地方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這不就是修行的最高層次不是外界要求,而是自己要求。是的。這句話就是說個人獨處的時候最能體現他真實的狀態,所以要克制自己,特別是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候。確實修行基本上就是乙個人的事情,所以也需要你能夠真正的靜下心來。所以是非常的孤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