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下崑劇 黃梅戲 京劇,京劇崑劇黃梅戲分別被稱為什麼

時間 2022-03-29 09:41:26

1樓:

崑劇是一種戲曲聲腔、劇種、簡稱崑腔、崑曲或崑劇。元代後期,南戲流經崑山一帶,與當地語音和**相結合,經崑山**家顧堅的歌唱和改進,推動了它的發展,至明初遂有崑山腔之稱。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間,居住在太倉的魏良輔借張野塘、謝林泉等到民間藝術家的幫助,總結北曲演唱藝術的成就,吸取海鹽、弋陽等腔的長處,對崑腔加以改革,總結出一系列唱曲理論,從而建立了委宛細膩、流利悠遠,號稱「水磨調」的崑腔歌唱體系。

黃梅戲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領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以安徽省懷寧縣為中心的安慶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用當地語言歌唱、說白,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被稱為「懷腔」或「懷調」。

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

在劇目方面,號稱「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主要表現的是當時人民對階級壓迫、貧富懸殊的現實不滿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如《蕎麥記》、《告糧官》、《天仙配》等。

小戲大都表現的是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段,如《點大麥》、《紡棉紗》、《賣鬥籮》。

解放以後,先後整理改編了《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趙桂英》、《慈母淚》、《三搜國丈府》等一批大小傳統劇目,創作了神話劇《牛郎織女》、歷史劇《失刑斬》、現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蓓蕾初開》。其中《天仙配》、《女駙馬》和《牛郎織女》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嚴鳳英、王少舫、吳瓊、馬蘭是黃梅戲的著名演員。

· 京劇花旦表演藝術·花旦行當概述

· 京劇花旦表演藝術·花旦的唱工

· 京劇花旦表演藝術·花旦的念功

· 京劇花旦表演藝術·花旦的做工(一)

· 京劇花旦表演藝術·花旦的做工(二)

· 京劇花旦表演藝術·花旦行當塑造的現代人物

· 京劇花旦表演藝術·花旦行當的代表人物(一)

· 京劇花旦表演藝術·花旦行當的代表人物(二)

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這一歷史時期,「崑曲」占領著北京的戲曲舞台。後來崑曲被封建統治者召進了宮廷,為了迎合統治者的口味,崑曲不斷地加工、修改,逐漸失去了原有的民間特色,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於是它在民間的地位就漸漸衰落下來。此時,由「弋陽腔」逐漸豐富、衍變而來的「京調」開始風行。

「弋陽腔」也叫「高腔」,誕生於江西弋陽一帶,長期在民間流傳,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它在流動演出中,不斷地從各地戲曲中吸收營養、掘取精華。明末清初,「弋陽腔」流傳到北京後,與北京的語言相結合,逐漸豐富、衍變,就形成了「京腔」。

逐漸,「京腔」在北京稱盛,蓋過了「崑曲」的風頭。「京腔」演員一天比一天多起來,而不少「崑曲」演員也改演「京腔」戲。這一時期,「京腔」也著實輝煌了一段時日。

清朝庚戌年(公元一七九零年)九月二十一日是乾隆皇帝的八旬「萬壽」。全國各省有名的戲班,都被召進北京演戲慶壽。首先,「安慶徽」戲班的名旦高郎亭應命率「三慶班」入京祝壽,隨後,「四喜」、「春台」、「和春」也接踵而來。

這是徽戲第一次登上北京的戲曲舞台。當時,被統稱為「四大徽班」。

「四大徽班」為乾隆皇帝的八旬「萬壽」的慶典演出結束後,沒有南返,留在了北京。從當年的十月中旬起,他們就轉入民間戲曲舞台獻藝了。

「徽戲」起源於安徽省安慶市一帶,所以,又被稱為「安慶徽」。它是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戲,聲腔以〔二黃調〕為主,以〔崑腔〕、〔徽調〕、〔吹腔〕、〔四平調〕為輔,十分豐富。「徽戲」的劇目題材廣泛、情節動人,戲曲語言通俗易懂,在民間演出很受廣大群眾歡迎。

「四大徽班」能同時走紅於北京,原因在於,他們雖然同是「徽戲」,卻各具特色。「三慶班」擅長演有頭有尾的整本大套的戲;「四喜班」擅長演以「崑腔」見長的劇目;「春台班」的演員以青少年為主,觀眾長久看中老年的戲,乍看童伶戲,頓覺耳目一新;「和春班」的演員大多精於翻撲跌打,擅長武戲,而當時北京戲曲舞台上武打場面很少,自然感到新奇矚目。

「徽」、「漢」兩個劇種合作演出近三十年,相互借鑑、不斷改進,再加上受北京語言的影響,聲腔逐漸發生了不小的變化,當時人們把這種發生變化後的唱腔稱之為「京調」。

「徽戲班」的挑樑演員程長庚和「漢戲班」的著名演員餘三勝,為了生計,北上至京,分別加入了當時在北京的「三慶班」和「春台班」。北京唱念俱佳的「票友」張二奎「下海」後,從「和春班」,又加入了「四喜班」。他們的演出,受到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

他們憑藉自己精湛的唱念功力和淵博的藝術才能,在「京調」的基礎上,廣泛吸收各種地方戲曲「聲腔」、「表演」之精華,融會貫通,納為己用。他們保留了「徽戲」的激昂,「漢戲」的委婉,吸取了「崑曲」的小巷,隨時可以聽到對「四大徽班」的讚揚之聲。「徽戲」的名聲,一天比一天大,北京城的大戲園幾乎都被「徽戲班」占領。

清嘉慶、道光年間,「漢戲」也流傳到北京。「漢戲」舊稱「楚調」,也叫「漢調」,聲腔以〔西皮〕為主,以〔二黃〕為輔。陝西梆子傳入鄂西北衍變為「襄陽腔」,後又經過當地藝人的融匯,才演變為「漢戲」的〔西皮〕。

湖北黃陂、黃崗的「二黃腔」經過不斷改進發展,才衍變為「漢戲」的〔二黃〕。

「漢戲」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早期就經常同徽戲相互影響。「漢戲」進京的時候,北京的舞台上正被聲勢浩大的「徽戲」所占領。「漢戲」若單獨成立班社,實難與「徽戲」匹敵。

所以「漢戲」進京後,很自然地加入了「徽戲班」,形成了「徽」、「漢」合班的演出方式。這就為「京劇」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靜穆、「亂彈」的繁茂,對「京調」進行了不間斷的創造和革新,逐漸使其形成了相當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體系。終於,在咸豐年間,乙個以「西皮二黃」為主要聲腔的新劇種——「京劇」誕生了。從「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晉京,到京劇的誕生,大約經歷了六十年左右的孕育過程。

京劇有很大的國際影響,它是中國戲曲藝術的精粹。它不是土生土長在北京的地方劇種,而是在「徽戲」、「漢戲」的基礎上,吸收「崑曲」、「梆子」、「弋腔」和諸多地方小調的精髓,又根據北京的語言特點,加以融化、衍變而成的「國劇」。

[ 這個貼子最後由fengling在2005-1-4 10:46:02編輯過 ]

冬日的一輪紅日下站立著無所畏懼的射手。他們是后羿的傳人,可以在凜冽的寒風中用最樂觀的心情追尋自由的夢想。

2樓:璩利珠

關於崑劇、京劇、黃梅戲的**

京劇崑劇黃梅戲分別被稱為什麼

黃梅戲和崑劇和京劇有什麼不同

3樓:匿名使用者

京劇顯得貴氣些,豫劇則偏粗獷。至於黃梅戲和崑曲、越劇在風格婉約上的近似,大概是因為都是南方劇種,但三者還是有很多不同。譬如越劇擅長才子佳人戲,風格上卻不像崑曲陽春白雪得有些晦澀,黃梅戲源自鄉間村里,則難免鄉土氣重些

京劇,豫劇,越劇,梆子,崑劇,黃梅戲的各個特點和演化過程

被譽為戲劇之母的是京劇還是黃梅戲或者是崑劇?

4樓:

崑劇。崑劇是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自明代中葉以來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

崑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被譽為「百戲之師,百戲之祖」。

介紹下12秒,介紹下12秒

劉翔110m欄世界紀錄 是足球啊,還是田徑啊 劉翔2004年雅典奧運會男子110公尺欄的世界記錄 作者理解的有一定的道理 先從 秒 的高一級單位 分 入手 假如我們有 12分88秒 那就是 13分28秒 但 12.88分 就不是了。它與 12分88秒 本質上有區別 0.5分 30秒,聰明的提問者一定...

簡單介紹一下長城,簡單介紹一下傣族

明朝在 外邊 長城之外,還修築了 內邊 長城和 內三關 長城。內關 長城以北齊所築為基礎,起自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偏關以西,東行經雁門關 平型諸關入河北,然後折向東北,經 房山 昌平諸縣,直達居庸關,然後又由北而東,至懷柔的四海關 與 外邊 長城相接,以紫荊關為中心,大致成南北走向。內三關 長城在很...

詳細介紹下730li說說優缺點,詳細介紹下730Li說說優缺點

在高檔車裡排量算比較小 有錢人是不會考慮夠用這個詞的 所以745,760更豪華排量更大的車型誕生了 要說3.0的排量在市區跑那是絕對夠.可是bmw730li的自重量就2噸4或5左右.對於3.0的排量確實吃力.但是毫無疑問的是3.0足以帶動這個龐然大物了.排量大只不過車內的豪華配置比較好和提速比較快而...

誰能詳細介紹下飛躍鞋,介紹一下飛躍鞋

飛躍球鞋誕生於1959年的上海,它的前身上海膠鞋一廠。當年的 飛躍 無論是簡潔的款式設計 輕便的用料和簡單的logo,用現代的眼光看,都達到了簡約設計的流行趨勢,而近乎手工的生產線,更是現代人標榜的時尚理念。飛躍 在第一年便生產161.6萬雙,並在1964年評為全國同類產品第一名。工廠最為壯大時,足...

哪個介紹下莊子

曳尾於塗 不是泥鰍,是神龜啊。千年王八萬年龜,呵呵。寧做自由之龜 一天,莊子正在渦水垂釣。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來聘請他道 吾王久聞先生賢名,欲以國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為君王分憂,下以為黎民謀福。莊子持竿不顧,淡然說道 我聽說楚國有只神龜,被殺死時已三千歲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錦緞,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