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解釋),色即是空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時間 2022-03-22 02:57:29

1樓:匿名使用者

出自心經,色即是空, 空既是色, 在佛家裡的意思是

在首尾三分俱全的譯本中:修習般若波羅蜜多深妙行的人應當怎麼修習呢?他提乙個問。

觀自在菩薩答覆舍利子所提的問題,所以首先稱他的名字,舍利子。由於關鍵是「照見五蘊皆空」,所以首先要談五蘊和五蘊皆空。五蘊頭乙個是色蘊,色受想行識稱為五蘊。

五蘊之中以色蘊是空最不好領會。色是看得見的,摸得著的,聽得到的,這樣一些能感受到的東西,是真實存在。現在聽到「色即是空」就不能理解。

明明有個風扇在轉,可以看得見,有風吹到自己身上,明明是有,為什麼說是空?眾生顛倒就在這個地方。風扇是在這裡,但當體即空。

它雖在這裡,但它就是空。不但佛法,科學家愛因斯坦也這樣說:「物質是由於人類的錯覺。

」愛因斯坦又說:「宇宙中的存在只有場。」磁有磁場,電有電場。

現在上海交通大學已經證實人體有場,人的身體能形成乙個場,像磁石一樣在空間就成乙個場。如要把廢鐵拿回來重化,就把收到很多很多廢料用電磁鐵一吸,其中鐵就吸上去了,這樣就把鐵挑出來了,為什麼能把鐵挑出來?因為有個磁場作用。

愛因斯坦曾說:「宇宙間只有場和物質這兩樣東西。」底下他又補充一句:

「實際只有場,物質不過是場裡場強特別高(能量特別強)的地方。」所以就把目前人類頭腦中,有物質存在的認識給否定了。再看所有的物體,不過是一百多種元素,氫、氧等等,種種的化合而成了千變萬化的種種物質。

一切原子不過是帶負電的電子、帶正電的質子、還有中子所形成的。所有這些顆粒都帶有二重性,一重是波動性,聲音有聲波,光線有光波,無線電有無線電波。所以無線電、電視,我們為什麼能收到?

就是通過電磁波,發射台把攜帶節目的電磁波輸送到我們這裡,就在我們這一小間房子裡,我們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節目,都是電磁波的作用。波你抓不著,看不見,聞不著,一點物質性都沒有,但是有很大的作用。它把千萬裡外的足球決賽讓你看見了。

另外一重是顆粒性,顆粒性就是說,能量集中的地方稱之為顆粒。那麼就沒有什麼叫物質的。現在「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不只是佛教徒的語言,也成了科學家的語言。

在高階試驗中,把粒子打破,可以得到比電子小多少萬倍的東西,新的家族,許許多多種類的子,試驗當中,你把它們封起來,有時有些「子」忽然間就沒有了,就變空了,另外有的「子」就是在空之中又可以生出來。巨集觀世界宇宙也證明,有的天體在崩潰,有的天體在新生。可以從空變成有,也可以從有變成空。

所以我們從現代科學來理解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比過去容易了。過去我們老認為,它是明明白白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怎麼說它是空?實際它當體就空。

這些是木頭,木頭不過是元素,元素不過是電子、質子、中子。電子、質子、中子,不過是二重性,二重性就是波動和能量,沒有什麼叫木頭。木頭就沒有了,木頭空了。

這個是金屬,金屬還是一樣,它不過是電子、質子、中子,它有二重性,波動和能量,這個金屬的概念也沒有了。所以現代的第一流的大科學家,他們在研究佛法,一種是想從佛法中對科研的方向找到一點啟示,再一種就是他們在試驗中觀察到的一些新的現象,他們認為不可思議,已經突破科學的領域,科學已有的規律對現在科學試驗所發生的現象解釋不了,他們想從佛經上找到一些啟發,以求得解釋。這是乙個嶄新的形勢,所以我常說:

這是世界文化大飛躍的前夕。同時,電腦的發明解放了人腦的勞動。過去瓦特發明了蒸氣機可以代替人的體力,起了工業革命。

現在電腦可以代替人的腦力,電腦可以替你查資料,給你計算,我寫了一部書,簡體字翻成繁體字,很麻煩,通過電腦去翻就會很快,電腦代替人的腦力勞動,人就可以做別的事情。這是乙個很偉大的時代。

我們還回到「色即是空」上,這個地方從科學上說,東西根本就是波動和作用。能量就是作用,不是什麼都沒有,有這種動。再做個比方,這個試驗誰都可以做,今天晚上回到家裡,你把電燈都關了,你點一枝香,你把香拿來旋轉,就看見乙個亮的圓圈出來了。

你要是按8字形轉,就出現乙個8字。從前演節目,把火棒點起來,可以出現各種花,**有這些東西?可是你看到這些東西。

實實在在就是乙個點著了的香頭,乙個點,它在動。所以佛說這一切物質如旋火輪,乙個火在旋轉,成了乙個輪子。實際上沒有這個輪子。

所以只是乙個東西的動相。現在我們全是動相,我們不要以為桌子是在靜止,桌子的每乙個每乙個小原子通通都在動,原子中的電子在亂動,忙亂極了在那兒動。桌子本體也在動,我們人呢?

你我也在動,有句詩:「坐地日行八萬里。」人坐在地上,地球在轉,轉一圈八萬多裡,你在動,桌子也動,一天轉八萬里,都在動。

地球自轉一圈八萬多裡,而且地球圍著太陽也在轉。太陽圍著它的中心也在轉,這個中心也要圍著它的中心在轉,到哪個中心找到頭,不知道。實際是不可窮盡的,一切都在動,本來沒有東西,只是動,動中感覺有。

一根香一動就出來圈了,沒有這個圈,這是一種錯覺,認為它是個圈。這就能解釋「色即是空」。

再說,所謂這一切東西都是因緣而生,有種種條件,這些條件湊出來的,就形成這麼個東西。例如水因風在吹動,水面上產生了波。波就因有水有風而出現的,它沒有固定的「自性」。

風停波息,波又回覆成水。這個譬喻說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水代表第一義空、中道和本有的妙明真心。

波代表色。從水中生出了波,說明「空即是色」,波又回歸於水,說明「色即是空」。

「色即是空」四句為什麼要重複,有個說明:第一句是對凡夫說的。因為凡夫執著這些物質的東西是實有,所以告訴你是空。

破除你這樣乙個執著。小乘證了空,他就執著空,空成了你執著的東西,空也就同於色,故說「空即是色」。第

三、四兩句,兩者完全是一味的,是對菩薩。菩薩本來如此。這一切本來是不二的,所以「維摩詰經」直指不二法門。

我們把色跟空看成是對立的兩個東西,是色便不能是空,是空就不能是色,這是形式邏輯。菩薩是圓融無礙、色空不二。

色所產生的東西既然是空,眼睛所接受的也都是空,接受也就不存在了,所引起的想當然也是虛妄的,於是表示思想遷流的行蘊也是虛妄的,那些了別當然也是虛妄的。「色」字一破,下面的就都破了。所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是乙個精簡的筆法,否則每個都有四句: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異空,空不異受。一直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識不異空,空不異識。

「亦復如是」概括了好多文字。

說五蘊皆空,但不可以產生斷滅見。消除這些相,正是顯本相。打個比方說,如果你來參觀故宮博物館,這裡許多器件都是金的,我就告訴你說:

這些東西都是一樣的,都是金的。這句話是成立的。我又告訴你,這個是金子做的塔、佛像、壇城,彼此都是不一樣的,當然這話也成立。

剛才說一樣的是我,現在說不一樣的也是我,可是這兩句話都對。因為金子代表性,性則相同,事相就千變萬化。性是一樣的,這就是佛性。

佛性、妙明真心、實相,這些都是名詞,這些名詞不同,說的是一樣的事情。這個佛性也可以拿磁性做比方。乙個帶電的電線放在磁場裡它就要旋轉,這是電動機的原理。

眼前的電風扇就是電動機,電風扇一開就動了。另外,你要是在磁場裡安裝乙個旋轉的線圈,它就要生電,就是發電機的原理。所以磁場的作用很大,產生作用的是磁性,但是你要找出這個磁性是找不到的。

磁鐵有磁性,但是找磁性就不可得。通過磁性,可以理解人的自性(佛性),但你要找是找不著的。人人皆具如來智慧型德相,正由於我們的自性,我們的本心啊,而這一切事相都是從本心本性所顯出來的,並無實體,所以說五蘊皆空,唯有一心。

2樓:匿名使用者

色即是空,意思是:色就是色

3樓:琢磨君專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色即是空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4樓:敬奕琛田香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此句出自於《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在中國流行最廣泛的佛經.據說這是觀音菩薩和舍利佛的一段對話.

在佛學界,對心經的評價是很高的.認為心經是佛經的總括,讀懂了心經,讀佛經就入門了.

佛法中這句話基本要闡述的是萬物本空的理念,原是要使我們了解萬事本無其永恆的體現,一切皆將壞散,教我們不要對萬物起執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結果有些人談空卻又戀空,其實戀取世事和戀空並無分別,同樣是執取而不放。戀空的人棄絕一切以求乙個空字,最後還是有乙個「空」的意念無法除去。

殊不知萬事萬物本空,棄與不棄都是空的,有棄絕的念頭便已不空,愛空的念頭已是「有」了。說明了色和空是不相礙而相同的。執著於色的人不明白「色即是空」,執著於空的人也不明白「空即是色」。

還有句話曰「耽靜反為靜縛」,不知大家聽過沒。也是同樣的道理。靜並不是教人躲到安靜的地方,不聽不想,那樣等於用乙個靜字將自己束縛住,動彈不得,又有什麼好呢?

真正的靜是心靜而非形靜,是在最忙碌的時候,仍能保持一種靜的心境,不被外物牽動得心煩氣躁。我很欣賞這句話,同時也在參悟此種心境。覺得在塵囂之中保持著心的靜境,豈不比那些寂靜中虛度時日,或是身在寂靜心不寂靜的人更有意韻嗎?

『色'是指有形質的一切萬物。此萬物為因緣所生,並非本來實有,因此其當體是空。此謂之『色即是空'。

【五蘊】

指色、受、想、行、識。

【空即是色】

指人間之物質、身體本系空無實體,而由地、水、火、風四大和合而成,故稱空即是色;四大若離散,則復歸空無,故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並非析色見空,而係體達色之當體即空之故,空者亦非意味斷滅,即有即空方是真空。此真空既為有,故必不異於有,以空即是有,而說空即是色。

指真空不異於色法,空的當體即是色。

可以理解為:以物質為表象的世界其實質是空無所有的,而所謂"空無所有"是依心起解的。

所以色即是空--相對人的認識的表象世界是空的,而空的表現形式是依附於心(例:人)的認識的--空即是色。

心經》[唐]玄奘法師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香、聲、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捶,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佛語中「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怎麼解釋

出自心經,色即是空,空既是色,在佛家裡的意思是 在首尾三分俱全的譯本中 修習般若波羅蜜多深妙行的人應當怎麼修習呢?他提乙個問。觀自在菩薩答覆舍利子所提的問題,所以首先稱他的名字,舍利子。由於關鍵是 照見五蘊皆空 所以首先要談五蘊和五蘊皆空。五蘊頭乙個是色蘊,色受想行識稱為五蘊。五蘊之中以色蘊是空最不...

色即是空的真正含義是什麼,佛教的「色即是空」什麼意思?

色表示表相的物質,空指性空,並不是空的什麼也沒有,而是指並非恆定不變。整句話可以理解為物質並非恆定不變 端正態度,任何事情都是兩方面的。佛學博大精深,現在的好多佛語等被頻頻引用,可能就是佛法無邊普度眾生的具體表現吧 心經中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真實含義,很多人不知道 就是思想的東西都是虛幻的 不要相...

色即是空 是什麼意思

佛經雲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色不異空 的色是代表物質的現象,指存在的東西,也就是具備形體之物。空,並非虛空或無之意,更不是表示什麼都沒有,都不存在的意思,而是 指 沒有實體性 沒有自主性 的就叫做空。不異,可以解釋作 不離 世間的物質現象在形相作用上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