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諺語有哪些,常見的二十四節氣的諺語有哪些?

時間 2022-03-18 02:41:50

1樓:陳豔呀

提取碼: k687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2樓:中地數媒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陽曆劃分的,它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將一年劃分為24個彼此相等的段落。在民間一直流傳有這樣的口訣:上半年來

六、二十一,下半年來

八、二十三。

1.諺語:春天孩子面,冬天後奶麵

冬去春來,春節的天氣變化無常,這個時候南方的氣溫多數已經回暖,但北方還是很冷的天氣。因此北方的冷空氣和南方的熱空氣特別容易發生衝突,形成鋒面,後來發展成為氣旋,這個時候,天便要下雨。在氣旋過去之後,天又轉晴。

所以人們就常說,春天就是孩子的臉,一會哭,一會又笑的。

冬天的冷空氣多,經常的刮一些冷風,天空密布著烏雲。人們就常說,冬天是天氣是很是可怕,就像後媽的臉。

2.諺語: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清明節是在陽曆的四月五日,一般都是在陰曆的三月初,如果是閏月,就很可能在陰曆的二月初。那麼,陰曆二月行的是陽曆四月的天氣。三月行的是陽曆五月的天氣,比較平年的二月三月,要暖得多了,因此才說如果清明在二月,野外一片青;如果清明在三月,大地還未回春。

3.諺語:清明穀雨,凍死老鼠

之所以說,清明穀雨,凍死老鼠,原因就是在清明穀雨的節氣,天還是很冷的,這主要北方的寒潮南下的結果。

4.雨春夾一冬,必定暖烘烘

根據人們的習慣,認為過完春節就是春天的開始。在陰曆連續平年之後,立春就是在陰曆的十二月。和春節隔了將近半個月之久。

所以說,在這個陰天的年底,就還是冬天。這就是人們說的「兩春夾一冬」。根據歷年記載的記錄,長江流域在陰曆一二月之交,天氣是最冷的時候。

立春是在陽曆的正月二月五號左右,長江下游的最冷的天氣將結束,立春之後,天氣就會回暖。

5.諺語:未到驚蟄先動雷,四十八天雲不開

不同地區的驚蟄是不一樣的,這需要根據各地方各年份而定。越往北,初雷越遲,越是乾冷的年份,春雷也是來的特別遲。如果哪一年,南方的氣團來的特別早、特別強,初雷也是可以提早。

南方的氣團多是由北而來,下雨的機會自然而然的就多了,但也不一定是四十八天。

6.諺語:清明斷雪,穀雨斷霜

不同緯度的地區,斷雪斷霜的日期也是不同的。越是往北,斷雪斷霜的日期就越遲。

7.諺語:反了春,凍斷筋

陽曆二月初就要立春,這個時候就是全年最冷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再下雨,或許也會潮濕的原因顯得特別的冷。

8.民諺

關於二十四節氣有一直流傳著這麼一條民諺:「種田無定例,全靠看節氣。立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春分滴水幹。清明忙種粟,穀雨種大田。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

芒種大家樂,夏至不著棉。小暑不算熱,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墊,處暑動刀鐮。

白露快割地,秋分無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嚴。

大雪交冬月,冬至數九天。小寒忙買辦,大寒要過年。」

常見的二十四節氣的諺語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1、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濕濕到清明

意思是立春若是天氣好,整個春季天氣都不錯,陽光很燦爛。但若立春就陰雨綿綿的,那到清明前後,可能都是沒完沒了的陰雨天氣。

2、雷打驚蟄前,四十九天不見天。

意思就是如果驚蟄前打雷,雨就會不停地下。

3、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後有好天。

意思就是春分開始了之後,雨如果不停的話,清明節的前後是有好天氣的。

4、穀雨栽上紅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這句話告訴了我們穀雨的時候是種植紅薯最好的時候,其實不同的地方也稍微有差別的。

而紅薯本身是收的比較多的,畝產萬斤並不難,可以好點賣出去然後五六毛,然後差點的做粉條加工麻煩但是非常貴,剩下的小的不太好的,我們就餵豬了,所以紅薯在農村是好東西;

5、穀雨麥懷胎,立夏長鬍鬚。

這句話的意思此時小麥就要準備結籽粒了,所以水分要跟上;到了立夏就會長鬍鬚也就是麥芒;經常說的一句話「針尖對麥芒」,等幹了以後會特別的扎人,一般立夏乙個月後就會收小麥了。

4樓:小螞蟻爬爬賽

在我國古代,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都有很多的諺語,以下列舉:

1、吃了立春飯,一天暖一天。意思是立春之後,一天比一天暖和。

2、二月三日若天清,著愛忌清明。意思是須防清明時節會下綿綿雨。

3、立夏小滿雨水相趕。意思是梅雨季節雨水多。

4、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意思是春天霧濃必大旱,夏則大雨。

5、四月芒種雨,五月無焦土。六月火燒埔。意思是芒種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6、雷打秋,晚冬一半收。意思是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7、秋靠露,冬靠雨。白露勿攪土。意思是白露這天,不可擾動土壤,以免損害農作物。

8、霜降,出無齊,牽牛犁。意思是霜降時,稻穗長不齊,收穫不好。要重新拖牛耕地。

9、大寒不寒,人畜不安。意思是大寒時節要是不冷,叫人不安。

5樓:午葬

立春節氣諺語:

立春晴,雨水勻。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濕濕到清明。

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

雨水節氣諺語

◆ 有關雨水節氣的天氣諺語很多,特別是在長江流域和江南廣大地區廣為流傳的諺語有:

雨水日晴,春雨發得早。(贛)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滿。(湘)

驚蟄期間的諺語

◇ 驚蟄至,雷聲起。

◇ 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

◇ 未到驚蟄雷先鳴,必有四十五天陰。

◇ 冷驚蜇,暖春分。

春分節氣諺語

◆描寫晝夜等長的,如:

「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

◆根據春分晴雨預示後期天氣及年景的有: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無路行」

「春分無雨到清明」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後有好天」

芒種節氣諺語

◆ 芒種和夏至節氣天氣相關性較好,所以關於這兩個節氣的氣象諺語很多,例如:

◇ 芒種火燒天,夏至雨漣漣。(鄂、湘、桂)

◇ 芒種火燒天,夏至水滿田。(遼、閩、贛)

◇ 芒種火燒天,夏至雨淋頭。(粵)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和順口溜:

農曆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型的結晶。

二十四節氣即:立春、 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遠在春秋時期,中國古代先賢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農曆二十四節氣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豐富,其中既包括相關的諺語、歌謠、傳說等,又有傳統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工藝品、書畫等藝術作品,還包括與節令關係密切的中國節日文化、生產儀式和民間風俗。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諺語有那些

6樓:從長順將錦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曆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

六、甘一,下半年逢

八、甘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一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穀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隨著中國曆法的外傳,二十四節氣已流傳到世界許多地方。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7樓:匿名使用者

現在世界通行的曆法是陽曆,而華人計歷更多採用「農曆」,「農曆」又稱「夏曆」,對應於「陽曆」又稱「陰曆」,是我國民間傳統節令,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型的結晶。

早在春秋時期,人們就已經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觀念了,進入戰國,魏國人石申編制了一張包括二十八星宿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執行關係的星圖表,這是全世界第一張星圖表,標誌著中國的天文學走入乙個新時代。

陽曆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所需時間計算,這一周一共是 365 天 5 小時 48 分 46 秒,為方便以 365 天做為一年,每隔四年設乙個閏月,使原本 28 天的二月增加為 29 天。

陰曆則是以月亮的圓缺變化週期作為計算單位,這個週期大致是 29 天 12 小時 44 分 4 秒左右,因此大月30天,小月29天,真正的陰曆一年只有 354 天,比陽曆少 11 天,為了使它能夠符合天氣冷熱變化的週期,每隔二年或是三年就得多增加乙個月,稱為「閏月」,所以我國古時就有「十三月」的名稱,後來又用「19年7閏」的方法來設定閏月。目前在科學指導下,閏月設定就更精確了。

為了充分反映季節氣候的變化,古代天文學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時代就用「土圭」測日影法來確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並根據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給每個等份起名,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這二十四個節氣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列在十二個月裡面。

在月首的叫做節氣,在月中的叫做「中氣」,所謂「氣」就是氣象、氣候的意思。

二十四節氣指出氣候變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長短,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對天文、氣象、物侯進行觀測探索和總結的結果,對農事耕作具有相當重要和深遠的影響,一般更適用於黃河流域一帶的農事活動。

自從西漢起,二十四節氣歷代沿用,指導農業生產不違農時,按節氣安排農活,進行播種、田間管理和收穫等農事活動。幾千年以來,一直是深受農民重視的「農業氣候歷」。

為了方便記憶和傳頌,古人還把二十四節氣編成了歌謠和詩歌

常見的二十四節氣的諺語有哪些,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諺語有那些

立春節氣諺語 立春晴,雨水勻。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費力。立春之日雨淋淋,陰陰濕濕到清明。雨淋春牛頭,七七四十九天愁。雨水節氣諺語 有關雨水節氣的天氣諺語很多,特別是在長江流域和江南廣大地區廣為流傳的諺語有 雨水日晴,春雨發得早。贛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滿。湘 驚蟄期間的...

關於節氣諺語有哪些,常見的二十四節氣的諺語有哪些?

立春好栽樹。瞞春 立春前 插柳。種柏怕春知 立春前 插杉怕雨來 雨水前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立春一日,百草回春。春 立春 打六九頭。立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幹。立春陽氣轉,雨水落無斷 驚蟄雷打聲打聲,春分雨水幹。立春好栽樹。瞞春插柳 常見的二十四節氣的諺語有哪些?1 立春之日雨淋...

二十四節氣是哪些,二十四節氣有哪些?

二十四節氣和節氣歌 二十四節氣是 立春 雨水,驚蟄 春分,清明 穀雨,立夏 小滿,芒種 夏至,小暑 大暑,立秋 處暑,白露 秋分,寒露 霜降,立冬 小雪,大雪 冬至,小寒 大寒。俗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 中國人對取名字很慎重。何況是給歲月取名字?那就更加慎重了。二十四節氣的每乙個名字都有充分的考量和由...

有哪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都有哪些?

中國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分別是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了仲春 仲夏 仲秋和仲冬四個節氣。以後又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了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都是哪些,二十四節氣都有哪些?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二十四個節氣是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節氣的劃分充分考慮了季節 氣候 物候等自然現象的變化。其中,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 春分 秋分 夏至 冬至是用來反映季節的。春分 秋分 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