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計與孫子兵法還有孫臏兵法哪個更高明一點

時間 2022-03-05 07:58:02

1樓:口感工作室

三十六計 就像是易經的卦象,給你這乙個象,你可以推到千千萬萬應用在各個地方,比較模糊(其實這些計謀早在孫子兵法出世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只不過是沒人整理)

孫子兵法 裡面唯獨加上了一點,就是『正義』,然後給你寫上了領兵打仗的竅門(裡面講的只不過是虛虛實實真直假假,如果把這個比做太極生兩儀,那麼他就只有陰陽兩面,而不如三十六計那麼多,四象生八卦),(兩個來比較,你只會三十六計,而不會孫子兵法,那麼你就像是你只會計謀而不懂得怎麼去帶兵打仗、不懂得怎麼管理軍隊,是用火攻還是走水路,你就成不了將軍!但如果你只會孫子兵法而不會三十六計,那麼就顯得你沒那麼高明了,沒有那麼老謀深算,出兵也就沒有像是鬼神莫測之機了)

其實兩者沒必要分開,結合在一起並不矛盾,就比如:孫子兵法上說: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要死很多人,那麼你可以用三十六計,設計把敵人引出城外,然後用孫子兵法選擇深溝峽谷之中,設伏兵聚殲。

然後孫臏兵法則就可能是像是兩者的結合,都是做戰經驗,教你該怎麼打,

我覺得聰明的人會覺得三十六計最厲害(因為他自己會推到方方面面、可以鬼乎神乎),其次是孫子兵法,再則孫臏兵法(因為像八卦一樣,比如說孫子兵法,可以囊括數萬個作戰例項,而孫臏兵法,只寫出了幾個(畢竟他是寫例項的書、教你該怎麼用,現如今裡面殘缺、不好懂了))

以此來看,只要你會用,會推到各個方面,那麼

2樓:匿名使用者

my 2 cents.

孫子兵法著重於戰爭的理論和解決手段,是較全面的兵家著作,涉及範圍很廣。36計只談如何用計取勝,每一計用"易經"的卦來解釋,很具哲理性。孫臏兵法其實是一篇總結自己戰爭經歷和經驗的作品,也含謀略論述。

至於誰最高明,就要看個人的出發點和用意,看其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是要贏戰場上的某一會合呢,還是全場戰爭呢,或者是為了息戰?各作品都有其指導思路。

孫子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其對解決戰爭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說不開戰就能夠贏對手。孫子兵法是較為公認的兵家最權威的代表著作。

3樓:登吹詹黑懟勇恨炮罵字母

孫子兵法 是我國甚至在全世界都是最經典的兵書。

但孫子並不是乙個常勝將軍,他在行軍作戰時經常違背自己的兵法。

孫臏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軍事家之一,但他的 孫臏兵法 並不如孫子兵法寫的那麼好。

三十六計 其實是非常粗糙的。

4樓:乖鯢

三十六計就包括在孫臏兵法裡啊,是孫臏後來根據自己打仗的經驗總結出來的

而孫子又是鼻祖類的

當然就是孫子兵法___孫臏兵法___三十六計了

5樓:匿名使用者

不管是那個只要你用心,那個都好!

要用的恰如其分!

6樓:

最好的是孫子兵法,如果排序是:孫子兵法---孫臏兵法---36計。

7樓:

jolin 《愛情36計》

8樓:匿名使用者

運用之妙,在乎一心。

9樓:如何了得

各有千秋,孫子精深~~36計概略~

孫子多用行軍~36計可廣而施之~

10樓:懊道人

我個人認為是《孫子兵法》

11樓:匿名使用者

孫臏兵法~~~分析透徹

36計是孫臏兵法裡的 還是孫子兵法裡的?

12樓:幽逸飄香

都不是。《三十六計》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三十六計」一語,先於著書之年,語源可考自南朝宋將檀道濟(?

—公元436年),據《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

」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後人賡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採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

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既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生優育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

其中每計名稱後的解說,均係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解說後的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闢語句。全書還有總說和跋。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為便於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全詩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計中的一計,依序為: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門捉賊、渾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裡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假痴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梁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屍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假道伐虢。

現傳《三十六計》較早版本系1941年由成都興華印刷廠所用土紙翻印的,封面書《三十六計》,旁註「秘本兵法」,並說明原書是手抄本,1941年在分州(今陝西省分縣)某書攤發現,抄本前部「都系養生之談,而未尾數十篇,附抄三十六計,解釋皆用兵法,然後知其果為兵法也。」1961年,收藏者叔和在《光明**》撰文加以介紹後,又將這土紙本贈給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此後便出現了各種翻印和傳抄的版本。

13樓:匿名使用者

36計是孫子兵荒馬法的喲 孫臏是孫子的後代喲好像 好像是通過鬼谷先生傳給孫臏的 後來孫臏根據這些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看法才寫了孫臏兵法

14樓:夜闌聽風卻無風

都不是,別被電視給騙了

15樓:天空空小魚魚

都不是,這是後人總結的啊。原來並沒有成型

16樓:一江月彎似舟子

就是!三十六計是乙個集合本!不是哪乙個人寫出來得

孫子兵法就是三十六計嗎還有孫臏兵法?孫子就是孫臏嗎?

17樓:匿名使用者

貌似當年一位國學大師也是這樣認為的,結果被出土文物狠狠的扇了幾個耳光,同意一樓

18樓:匿名使用者

孫臏是孫子後代,孫子兵法在春秋時期,孫臏兵法在戰國時期,三十六計產生於南北朝時期的北朝,作者不詳。

19樓:匿名使用者

最準確說就是孫子兵法有兩部:有孫武兵法的兵法十三篇和孫臏兵法的三十六計,孫臏是孫武的後人,孫子兵法就是孫臏寫的,是他把自己祖上的兵法十三篇和自己的三十六計合為一部兵法經典.

20樓:匿名使用者

孫子兵法就是三十六計嗎?

答:不是,孫子兵法十三篇,不是三十六計.

還有孫臏兵法?

答:有.

孫子就是孫臏嗎?

答:不是,孫子是孫武,孫臏是孫武的後人.

21樓:匿名使用者

二樓關於孫臏的細節答錯了。

孫臏不是他的原名,孫臏這個名字指的是受了臏刑的孫姓犯人。臏的意思是剜去膝蓋骨。孫臏與龐涓曾同在鬼谷子門下學習,學成之後,龐涓擔心孫臏在魏國搶他的飯碗,於是找了個罪名誣陷他,讓孫臏受刑之後變成廢人。

這時齊國的使節出使魏國,孫臏於是乘機逃走,齊王知其賢,讓他參與進攻魏國的戰鬥,最終於馬陵道上殺死龐涓。

22樓:匿名使用者

孫臏兵法好像才是36計。孫子是孫武

23樓:匿名使用者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作者為春秋末年的齊國人孫武(字長卿)。

一般認為,《孫子兵法》成書於專諸刺吳王僚之後至闔閭三年孫武見吳王之間,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書分為十三篇,是孫武初次見面贈送給吳王的見面禮,事見司馬遷《史記》:「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吳王闔閭。

闔閭曰:子之十三篇吾盡觀之矣。」有用兵如《孫子》,策謀《三十六》的說法。

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有什麼區別?

24樓:美劇風向標

《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是兩部不同的著作。

《孫子兵法》作者是春秋時祖籍齊國樂安的吳國將軍孫武。《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聖典」。

《孫臏兵法》古稱《齊孫子》,作者為孫臏。《孫臏兵法》是中國古代的最著名中原軍事著作之一,也是《孫子兵法》後「孫子學派」的又一力作,是反映戰國時期兵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25樓:青島小魚聊創業

本質不同:孫子寫的《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孫子兵書》、《孫武兵書》等,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孫臏寫的是《孫臏兵法》。

主張思想不同:孫臏的軍事思想主要集中於《孫臏兵法》。在戰爭觀方面,孫臏主張重視、慎重地對待戰爭。

他強調戰爭是國家政治生活中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手段,只有以強有力的武力作為保障,才能夠使國家安定、富強。 《孫子兵法》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的軍事理論 ,把政治作為決定戰爭勝敗的首要因素,歸納出戰爭的原理原則,舉凡戰前之準備,策略之運用,作戰之佈署,敵情之研判等。

26樓:匿名使用者

《孫子兵法》是從戰國時期起就風靡流傳的軍事著作,古今中外的軍事家 們都使用其中論述的軍事理論來指導戰爭,而且,其中論述的基本理論和思想 還被運用到了現代經營決策和社會管理方面。然而,這部著作者是誰呢?學術界議論紛紛,一種認為是春秋時期吳國的孫武所著,一種認為是孫臏整理而成 ,一種認為是戰國初年某位山林處士編寫,還有的說是三國時代曹操編撰的。

直到1972年4 月間,在山東臨沂銀雀山發掘的兩座漢代墓葬中同時發現了用竹 簡寫成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這樣,數百年的爭論方告結束,《孫子兵法》的作者被確認為春秋時期吳國的將軍孫武。

27樓:千落不歸

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之間究竟有什麼關聯和區別,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28樓:飛依羽紋

《孫子兵法》是孫武寫的,《孫臏兵法》是孫臏寫的,孫臏是孫武的後代。《孫子兵法》篇幅短,內容上偏向於講仁智,重思想的特點,只要是為吳國發所用。《孫臏兵法》這本書裡,有很多詳細的戰略戰爭的實戰例子,主要內容傾向於「道」和「勢」,為田齊所用。

29樓:大v桑桑

1、《孫子兵法》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邏輯縝密嚴謹

2、《孫臏兵法》是反映戰國時期兵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30樓:江郎吾夫

《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之間存在內在的師承關係,《孫子兵法》是《孫臏兵法》的依據和基礎,《孫臏兵法》是對《孫子兵法》的闡述和繼承,相對於《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在戰略、戰術以及治軍和軍事哲學方面都有新的發展。

31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孫子兵法》主要思想:「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臏兵法》主要思想:「事備而後動」

32樓:敏凝竹

古代的孫子兵法就是孫臏兵法,而孫吳兵法才是現在的孫子兵法

33樓:i淡墨青嵐

孫子兵法是在孫臏兵法所蘊含思想的基礎上,由稷下學宮的諸位思想家借孫臏(孫子,實際歷正史上並無孫武此人,至到司馬遷才書寫)的名頭發表的。

以上內容無根據,只是憑藉很多疑點的猜測所寫。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主要講什麼,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的內容是什麼?

孫子兵法 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書中 了與戰爭有關的一系列矛盾的對立和轉化,如敵我 主客 眾寡 強弱 攻守 勝敗 利害等。孫子兵法 正是在研究這種種矛盾及其轉化條件的基礎上,提出其戰爭的戰略和戰術的。這當中體現的辯證思想,在中國辯證思維發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孫子兵法 談兵論戰,集 韜略 詭道 之大成,...

孫子兵法 三十六計詳解,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全文和解釋

第一套 勝戰計 第01計 瞞天過海 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第02計 圍魏救趙 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第03計 借刀殺人 敵已明,友未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 損 推演。第04計 以逸待勞 困敵之勢,不以戰。損剛益柔。第05計 趁火打劫 敵之害大,就勢取利...

孫子兵法 36計 把意思全寫出來,不要意思

第一套 勝戰計。第1計 瞞天過海 第2計 圍魏救趙 第3計 借刀殺人第4計 以逸待勞 第5計 趁火打劫 第6計 聲東擊西第二套 敵戰計。第7計 無中生有 第8計 暗度陳倉 第9計 隔岸觀火第10計 笑裡藏刀 第11計 李代桃僵 第12計 順手牽羊第三套 攻戰計。第13計 打草驚蛇 第14計 借屍還魂...

孫子兵法中最毒的一計是哪一計,速求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中最精彩最智慧型的是哪一計

孫子兵法 各計策如下 第一套 勝戰計 第一計 瞞天過海 第二計 圍魏救趙 第三計 借刀殺人第四計 以逸待勞 第五計 趁火打劫 第六計 聲東擊西第二套 敵戰計 第七計 無中生有 第八計 暗渡陳倉 第九計 隔岸觀火第十計 笑裡藏刀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第三套 攻戰計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孫子兵法一共有那幾計,孫子兵法 一共有多少計

一計沒有 它是由是三篇組成的 介紹一些軍事方面的理論不是計謀!想看計謀去看看三十六計吧!孫子兵法一計都沒有,它是一部論述軍事與政治關係 治軍帶兵理論和行軍 指揮要點的理論性書籍。孫子兵法一計都沒有 都是戰爭理論性的東西 孫子兵法部分為十三篇.分別是 計篇,作戰篇,謀攻篇,形篇,試篇,虛賓篇,軍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