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2月2龍抬頭的來歷是什麼,二月二,龍抬頭 的簡短來歷

時間 2022-01-04 08:41:09

1樓:千與千尋

龍抬頭,中國傳統節日,農曆二月二,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是指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公升起,故稱「龍抬頭」。

龍抬頭日處在卯月的驚蟄、春分之間;卯,冒也,萬物冒地而出,為生髮之大象,代表著生機茂發,如《律書》中所云:「卯之為言茂也,言萬物茂也「。「卯」是干支歷十二地支之一,五行屬木,卦象為「震」;九二在臨卦互震裡,震為龍,表示龍離開了潛伏的狀態,已出現於地表上,嶄露頭角。

「龍抬頭」是中國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標示著陽氣自地底而出,春雷乍動、雨水增多、氣溫回公升,萬物生機盎然,春耕由此開始。自古以來人們亦將龍抬頭時節作為乙個祈福納祥轉運的日子。

2樓:荷風皺塘月

二月二 - 由來

龍頭節的來由有兩種版本:

民間傳聞

老農說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甦醒。[1] 驚蟄就在農曆的二月初二前後。

蟄者,動物冬眠也,是動物們對冬季寒冷且食物不足的外部環境的一種適應。春二月,天氣轉暖,蟄居了一冬的無脊椎動物,兩棲類、爬行類動物及許多哺乳類動物都受到了驚動,要從藏身的地方鑽出來活動筋骨。故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都露頭。

」因此,這天也叫「春龍節」。[

科學解釋

中國古代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斷季節。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乙個完整的龍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龍的角。每到二月春風以後,黃昏時「龍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故稱「龍抬頭」。

天文學者說,天上「龍抬頭」的同時,春天也慢慢來到了人間,雨水也會多起來。此時節,大地返青,春耕從南到北陸續開始。

據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與古代西方天文學不同,中國把恆星劃分成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區。 所謂「垣」就是「城牆」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徵皇宮;「太微垣」象徵行政機構;「天市垣」象徵繁華街市。

這三垣環繞著北極星呈三角狀排列。在「三垣」外圍分布著「四象」:東蒼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說,東方的星象如一條龍,西方的星象如乙隻虎,南方的星象如乙隻大鳥,北方的星象如龜和蛇。

由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天空的星象也隨著季節轉換。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蒼龍顯現;春夏之交,玄武公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頭;秋冬之交,朱雀上公升。

蒼龍頭部「角宿」上有兩顆星:角宿一和角宿二,代表蒼龍頭上的兩隻犄角。「角宿」 之後的四顆星是「亢宿」,亢是龍的咽喉,在咽喉下面有四顆星排列成乙個簸箕的形狀是「氐宿」,代表著龍爪。

龍爪後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別代表了龍的心臟和尾巴。

二月二,龍抬頭 的簡短來歷

3樓:匿名使用者

從節氣上說,農曆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氣溫回公升,大地解凍,很多地方特別是北方地區開始降雨,為不失農時,「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在春耕將始之時,敬龍祈雨,目的是盼望五穀豐登。

從天文學上來說,我國古代用28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並劃分為東西南北4宮,東宮7宿由30顆恆星組成,被想象成一條南北伸展的青龍。每到春分後黃昏時,青龍七宿中的兩顆「龍角星」就會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其餘各星組成的龍身還隱沒在地平線以下,猶如「龍抬頭」。

「二月二」這天,我國民間有「理髮」「舞龍」等習俗。在「二月二」,人們紛紛走進理髮店,重塑髮型。

為取吉利,「二月二」這一天的飲食也多用「龍」來命名,食餅謂之「龍鱗餅」,食麵謂之「龍鬚麵」,吃水餃為「吃龍牙」,吃餛飩為「吃龍眼」,吃油炸糕為「吃龍膽」,吃麻花為「啃龍骨」,吃公尺飯為「吃龍子」。

「二月二」這天,民間有不少習俗和女性有關,較普遍的是婦女不准動針線,「恐傷龍目」;有的地方,婦女不能洗衣服,怕傷「龍皮」。而北方的一些地區,還有在「二月二」接已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的習俗。

4樓:單小小強

龍抬頭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乙個傳統節日,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佑保豐收。

二月二,相傳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在廣西中北部壯族地區也有"二月二龍抬頭,八月二龍收尾"的說法。

它是我國農村的乙個傳統節日,名曰「龍頭節」。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

」此時,陽氣回公升,大地解凍,春耕將始,正是運糞備耕之際。傳說此節起源於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

後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作法,而且還當作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於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這便是龍頭節的歷史傳說。

又一說為武則天廢唐立周稱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龍王三年不下雨。龍王不忍生靈塗炭,偷偷降了一場大雨。

玉帝得知便將龍王打出天宮,壓於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龍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禱,最後感動了玉皇大帝,於二月初二將龍王釋放,於是便有了「二月二,龍抬頭」之說。

實際上是過去農村水利條件差,農民非常重視春雨,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保佑豐收,從其願望來說是好的,故「龍頭節」流傳至今!

5樓:夏仰望

龍抬頭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我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後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先王。

到周武王,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作法,而且還當作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於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這便是龍頭節的歷史傳說。

為什麼要「二月二」龍才抬頭呢?因為農曆二月已進入仲春季節,這時陽氣上公升,大地復甦、草木萌動,農民們就要春耕、播種了,非常需要土壤濕潤,保有水分。這時若是天公降雨,真是太寶貴了,所以有「春雨貴如油」之說。

從節氣上說,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春分」之間,這是個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時期,人們多麼希望通過對龍的祈求行為來實現降雨的目的。

為什麼是龍「抬頭」呢?因為二月初處於驚蟄前後,蟄伏一冬的各種動物又恢復了活力,該有所活動了。龍抬頭了,意味著龍也行動起來了,要履行它降雨的職責了。

6樓:宋姝

相傳武則天奪唐室江山以後, 改國號為周,自稱周武皇帝。天上玉帝知道後大發雷霆,命太白金星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向人間降雨。這一下可苦了天下百姓,人們怨聲載道,不禁失聲痛哭。

司管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遭難,喝足天河水,噴灑人間,拯救萬民。玉帝得知此事,將玉龍打下了凡界,壓在山下,並立石碑一通,上寫:"玉龍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

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百姓為救玉龍,想盡了辦法。這年的農曆二月二,人們發現玉公尺和黃豆都是金黃閃亮,很像金豆。

如將豆一炒,不就是金豆開花了嗎?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各家各戶都炒了許多玉公尺和黃豆,有的供到院裡,有的端到玉龍身邊。鎮壓玉龍的大山是太白金星的拂塵,這天,太白金星發現天下金黃一片,以為金豆開花了,便收了拂塵。

玉龍這才騰空而起,回到了天上。此時,正是春雨貴似油的季節,玉龍不顧玉帝禁令,又"嘩嘩"下起雨來。

此後,民間便形成了二月二龍抬頭炒玉公尺、炒黃豆習慣,每到農曆二月初二,人們都有要炒玉公尺、炒黃豆。

7樓:簫灑舞劍

傳說此節起源於三皇之首伏羲氏時期。伏羲氏「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二這天,「皇娘送飯,御駕親耕」,自理一畝三分地。後來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紛紛效法先王。

到周武王,不僅沿襲了這一傳統作法,而且還當作一項重要的國策來實行。於二月初二,舉行重大儀式,讓文武百官都親耕一畝三分地,這便是龍頭節的歷史傳說。又一說為武則天廢唐立周稱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龍王三年不下雨。

龍王不忍生靈塗炭,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便將龍王打出天宮,壓於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龍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禱,最後感動了玉皇大帝,於二月初二將龍王釋放,於是便有了「二月二,龍抬頭」之說。實際上是過去農村水利條件差,農民非常重視春雨,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保佑豐收,從其願望來說是好的,故「龍頭節」流傳至今!

農曆二月初二,之所以稱為龍抬頭節,其實與古代天象有關。舊時人們將黃道附近的星象劃分為二十八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稱「二十八宿」,以此作為天象觀測的參照。「二十八宿」按照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劃分為四大組,產生「四象」:

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乙個龍形星象,人們稱它為東方蒼龍,其中角宿代表龍角,亢宿代表龍的咽喉,氐宿代表龍爪,心宿代表龍的心臟,尾宿和箕宿代表龍尾。《說文》中有龍「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的記載,實際上說的是東方蒼龍星象的變化!

關於2月2龍抬頭的由來

8樓:匿名使用者

老農說農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甦醒。故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蠍子、蜈蚣都露頭。」

二月二,龍抬頭」還有古代天文學方面的解釋,專家說中國古代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斷季節。

山東地區用灶煙在地面畫一條龍。一是請龍回來興雲布雨,祈求豐收;二是龍為百蟲之神,龍來了,蟲都躲起來,對人體健康、農作物生長都有益。

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龍抬頭日、春龍節、農頭節。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

9樓:小揚說歷史

降雨都是龍王掌控,但是每次降雨都必須經過玉皇大帝的旨意。這一天,玉皇大帝因為貪杯,多喝了幾杯,結果醉了一天一夜,大家都知道,天上一天,地上一年,這一下可把龍王急壞了,他眼睜睜看著莊稼枯萎,百姓們痛不欲生,終於,他忍不住了,擅自為老百姓施法降雨。

於是,百姓們得救了,可龍王自己因為擅自降雨被玉皇大帝壓在了山下,玉皇大帝下旨稱只有金豆開花,龍王才可出山。雖然把龍王壓在了山下,但是玉皇大帝卻於心不忍,於是,派太白金星下界幫助老百姓解開「金豆開花」的難題——用金黃的幹玉公尺開始爆起了玉公尺花。

老百姓們一看,恍然大悟,這不就是金豆開花嘛。誓言被破,龍王自由了。於是,後世就將這一天定為龍抬頭節。

農曆二月初二,一年一度的民俗節日——龍抬頭,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古時傳說這天是東方蒼龍抬頭的日子,人們通過種種形式表達對春天到來的喜悅,寄託人們祈龍賜福、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強烈願望。

二月二龍抬頭節的來歷,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

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相傳,武則天當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內不許向人間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受災挨餓,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後,將司掌天河的玉龍打下天宮,壓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還立了一塊碑,上寫道 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尋找開...

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二月二的由來 二月二龍抬頭的風俗是怎麼來的

民諺曰 二月二,龍抬頭。農曆二月初二前後是廿四節氣之一的驚蟄。據說經過冬眠的龍,到了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驚醒,便抬頭而起。所以古人稱農曆二月初二為春龍節,又叫龍頭節或青龍節。故這一天人們便到江河水畔祭龍神。中華全國風俗志 壽春歲時記 雲 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龍神。人所共知,龍是中華民族自古以...

二月二,龍抬頭,為什麼要理髮呢,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為什麼要理髮

二月二理髮是龍抬頭這個中國傳統節日的乙個習俗。二月初二理髮,兒童理髮,叫剃 喜頭 借龍抬頭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 大人理髮,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新的一年順順利利。據說二月二理髮會帶來一年的好運,加之我國部分地區有正月裡不理髮的風俗,二月二這天理髮的特別多,有句諺語說的好 二月二...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二月二龍抬頭為什麼要理髮

俗話說 龍不抬頭,天不下雨 龍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風化雨的主宰。農曆二月二,人們祈望龍抬頭興雲作雨 滋潤萬物,素有 二月二剃龍頭 的說法。中國民間普遍認為在這一天剃頭,會使人紅運當頭 福星高照,因此,民諺說 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 每逢二月二這一天,家家理髮店都是顧客盈門,生意興隆。龍在傳統文化...

二月二龍抬頭和理髮有什麼關係,二月二龍抬頭習俗 龍抬頭和理髮有什麼關係

沒有多少關係,僅保持了古代的一些習俗,諸如 剃龍頭 理髮 烙春餅 吃豬頭肉等。龍抬頭 二月二 又被稱為 春耕節 農事節 春龍節 是漢族民間傳統節日。龍抬頭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城鄉的乙個傳統節日。人們慶祝 龍頭節 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保佑豐收。節日民俗年畫 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