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經典小故事,李白的經典故事

時間 2022-01-31 17:42:47

1樓:匿名使用者

智懟鄉紳

李白十四歲的時候,來到南浦,當地有乙個姓胡的鄉紳,非常自大。他常常自以為很有學問,看不起別人。聽聞了李白的名氣,於是想要考一考李白。

於是他當著李白的面出了一副上聯:"梁山栽大竹,無須淋(鄰)水"。這兩句話中包含了當地三個地名,要想對得好,有一定的難度。

誰知李白聽了,隨口一答:"南浦人長壽,何懼豐都。"李白的回答中,確確實實包含了三個當地的地名,而且對仗非常工整。

鄉紳很不服氣,於是又指著牆上的一幅畫。那畫上畫著乙個老神仙,神仙懷裡抱著乙個大酒罈,睡在崖邊,壇口正在向外面流酒。鄉紳無比自信的出了乙個上聯——酉加卒是醉,目加垂是睡,老神仙懷抱酒罈枕上偎,不知是醉還是睡!

說罷,鄉紳不屑地看了李白一眼。

李白並沒有將鄉紳的冷眼放在心上,不緊不慢地說道:"月添半是胖,月添長是脹,胡鄉紳挺起大肚堂中站,不知是胖還是脹。"大家聽聞,哈哈大笑起來,胡鄉紳滿臉通紅,慌忙跑出了房間。

眾人一番哄鬧後,也離開了房間。從此以後,胡鄉紳再也沒有蔑視過李白,反倒是對他無比尊敬,遇到不會的問題也會向他請教。

2樓:胸中有書

李白的經典小故事有讓高力士脫靴,也有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3樓:橙子學社

有鐵杵磨成針的故事。李白遊玩,看見老婆婆用鐵杵在磨針。最後有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名句。

4樓:林凡若雲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懷著愁悶的心情往返於宣城、南陵、歙縣(在安徽省)、採石等地,寫詩飲酒、漫遊名山大川。

一天清晨,李白象往日一樣,在歙縣城街頭的一家酒店買酒,忽聽隔壁的柴草行裡有人在問話:「老人家,你這麼一大把年紀,怎麼能挑這麼多柴草,你家住哪?」

回答的是一陣爽朗的大笑聲。接著,便聽見有人在高聲吟詩:

「負薪朝出賣,沽酒日西歸。

借問家何處?穿雲入翠微!」

李白聽了,不覺一驚。這是誰?竟隨口吟出這樣動人的詩句!

他問酒保,酒保告訴他:這是一位叫許宣平的老翁,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隱居深山,但誰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里。最近,他常到這一帶來遊歷,每天天一亮,就見他挑柴進鎮,柴擔上掛著花瓢和曲竹杖。

賣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詩,一路走一路吟,過路的人還以為他是瘋子哩。

李白暗想:這不是和自己一樣的「詩狂」嗎?他馬上轉身出門,只見那老翁上了街頭的小橋,雖然步履艱難,但李白無論怎麼趕也趕不上。

追上小橋,穿過竹林,繞過江汊(河流的分岔),李白累得氣喘吁吁,腰痠腿痛,定神一看,老翁早已無影無蹤了。李白頓足長嘆,「莫不是我真的遇上了仙人!」

他撩起袍子又趕了一程,還是不見老翁,只好失望地回來。

那天夜裡,李白怎麼也睡不著,回想起自己大半輩子除了杜甫之外,還沒結識到幾個真正的詩友。沒想到今天竟遇上這樣乙個詩仙,可不能錯過機會,一定要找到他!

第二天,李白在柴草行門口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見老翁蹤跡。

第三天,第四天,天天落空。

第五天一早,李白背起酒壺,帶著乾糧上路了。他下了最大的決心,找不到老翁,就是死也要死在這兒的山林裡。

翻過座座開滿野花的山岡,趟過道道湍急的溪流,撥開叢叢荊棘,整整乙個多月,還是沒見老翁的影子。李白有點洩氣了。正在這時候,他回想起少年時碰到的那位用鐵杵磨針的婆婆,婆婆說得好:

「只要有決心,鐵杵磨成針。」要想找到老翁,就看自己有沒有毅力啦。想到這裡,李白緊緊腰帶,咬咬牙,又往前走。

累了,趴在岩石上睡一會;餓了,摘一把野果充飢;酒癮上來,就捧著酒壺美美地喝上一口。

這天黃昏,晚霞把天空染得通紅通紅,清泉與翠竹互為襯托,顯得分外秀麗。李白一心惦念著老翁,哪顧得欣賞景色。他拖著疲憊的身子,一瘸一拐地來到黃山附近的紫陽山下。

轉過山口,只見前面立著一塊巨石,上面似乎還刻著字。李白忘記了疲勞,一頭撲上去,仔細辨認起來,哦,原來是一首詩:

「隱居三十載,築室南山巔。

靜夜玩明月,閒朝飲碧泉。

樵夫歌壟上,谷鳥戲岩前。

樂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連讀三遍,李白失聲叫道:「妙哉!妙哉!

真是仙人之聲哪!」心想:見到老翁,一定得拜他三拜,好好請教請教。

雖說自己也跟詩打了幾十年交道,但這散發著野花香味的詩還真是頭回領略哩。

他回轉身,看見崖石邊的平地上攤著一堆稻穀,看來,準是許宣平老翁曬的。李白索性往邊上一蹲,一邊欣賞山中的景致,一邊等老翁來收穀。

天黑了,李白忽聽到山下傳來陣陣擊水聲,循聲望去,只見山下的小河對岸划來乙隻小船,一位鬚髮飄飄的老人立在船頭弄槳。李白上前詢問道:「老人家,請問,許宣平老翁家在何處?」

原來這老人正是李白要找的許宣平老翁,上次他見李白身穿御賜錦袍,以為又是官家派來找他去做官的,所以再也不願去歙縣城了。沒料到,此人竟跟蹤而來。這時,老人瞟了李白一眼,隨手指指船籬,漫不經心地答道:

「門口一桿竹,便是許翁家!」

李白抬眼望了望鬱鬱蔥蔥的山巒,又問:「處處皆青竹,何處去找尋?」

老人重新打量著這位風塵僕僕、滿臉汗水的客人,反問道:「你是……」

「我是李白。」說著,深深地一揖。

老人愣住了:「你是李白?李白就是你?」

李白連忙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老人一聽,雙手一拱:「哎呀,你是當今的詩仙!我算什麼,不過是詩海浬的一滴水罷了。你這大海怎麼來向一滴水求教,實在不敢當,不敢當!」說完,撐起船就要往回走。

李白一把拉住老翁的衣袖,苦苦哀求道:「老人家,三個月了,我風風雨雨到處找你,好不容易見到了老師,難道就這樣打發我回去不成!」

李白真摯的話語打動了老人的心。兩人對視了好久,老人猛地拉住李白,跳上了小船。 從此,無論在漫天的朝霞裡,還是在落日的餘輝中,人們經常看到李白和這位老人,坐在溪水邊的大青石上飲酒吟詩。

那朗朗的笑聲,和飛瀑的喧嘩聲匯成一片,隨溪水一起送到百里千里之外……

至今,許多遊人一到黃山,總愛順著淙淙的溪水,去追尋李白的遊蹤。

看見了嗎?過虎頭巖,在鳴弦泉下,有一塊刻著「醉石」二字的巨石,傳說,當年李白和老人就在這裡欣賞山景,飲酒吟詩。他們經常用旁邊的泉水來洗酒杯,所以這泉就叫「洗杯泉」。

李白的經典故事

5樓:京城「老炮兒

李白的詩好,離不開酒,離不開月亮。大唐風雅,豪邁闊達。李白本身就是一首詩。

6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懷著愁悶的心情往返於宣城、南陵、歙縣(在安徽省)、採石等地,寫詩飲酒、漫遊名山大川。

一天清晨,李白象往日一樣,在歙縣城街頭的一家酒店買酒,忽聽隔壁的柴草行裡有人在問話:「老人家,你這麼一大把年紀,怎麼能挑這麼多柴草,你家住哪?」

回答的是一陣爽朗的大笑聲。接著,便聽見有人在高聲吟詩:

「負薪朝出賣,沽酒日西歸。

借問家何處?穿雲入翠微!」

李白聽了,不覺一驚。這是誰?竟隨口吟出這樣動人的詩句!

他問酒保,酒保告訴他:這是一位叫許宣平的老翁,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隱居深山,但誰也不知道他住在哪座山里。最近,他常到這一帶來遊歷,每天天一亮,就見他挑柴進鎮,柴擔上掛著花瓢和曲竹杖。

賣掉柴就打酒喝,喝醉了就吟詩,一路走一路吟,過路的人還以為他是瘋子哩。

李白暗想:這不是和自己一樣的「詩狂」嗎?他馬上轉身出門,只見那老翁上了街頭的小橋,雖然步履艱難,但李白無論怎麼趕也趕不上。

追上小橋,穿過竹林,繞過江汊(河流的分岔),李白累得氣喘吁吁,腰痠腿痛,定神一看,老翁早已無影無蹤了。李白頓足長嘆,「莫不是我真的遇上了仙人!」

他撩起袍子又趕了一程,還是不見老翁,只好失望地回來。

那天夜裡,李白怎麼也睡不著,回想起自己大半輩子除了杜甫之外,還沒結識到幾個真正的詩友。沒想到今天竟遇上這樣乙個詩仙,可不能錯過機會,一定要找到他!

第二天,李白在柴草行門口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見老翁蹤跡。

第三天,第四天,天天落空。

第五天一早,李白背起酒壺,帶著乾糧上路了。他下了最大的決心,找不到老翁,就是死也要死在這兒的山林裡。

翻過座座開滿野花的山岡,趟過道道湍急的溪流,撥開叢叢荊棘,整整乙個多月,還是沒見老翁的影子。李白有點洩氣了。正在這時候,他回想起少年時碰到的那位用鐵杵磨針的婆婆,婆婆說得好:

「只要有決心,鐵杵磨成針。」要想找到老翁,就看自己有沒有毅力啦。想到這裡,李白緊緊腰帶,咬咬牙,又往前走。

累了,趴在岩石上睡一會;餓了,摘一把野果充飢;酒癮上來,就捧著酒壺美美地喝上一口。

這天黃昏,晚霞把天空染得通紅通紅,清泉與翠竹互為襯托,顯得分外秀麗。李白一心惦念著老翁,哪顧得欣賞景色。他拖著疲憊的身子,一瘸一拐地來到黃山附近的紫陽山下。

轉過山口,只見前面立著一塊巨石,上面似乎還刻著字。李白忘記了疲勞,一頭撲上去,仔細辨認起來,哦,原來是一首詩:

「隱居三十載,築室南山巔。

靜夜玩明月,閒朝飲碧泉。

樵夫歌壟上,谷鳥戲岩前。

樂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連讀三遍,李白失聲叫道:「妙哉!妙哉!

真是仙人之聲哪!」心想:見到老翁,一定得拜他三拜,好好請教請教。

雖說自己也跟詩打了幾十年交道,但這散發著野花香味的詩還真是頭回領略哩。

他回轉身,看見崖石邊的平地上攤著一堆稻穀,看來,準是許宣平老翁曬的。李白索性往邊上一蹲,一邊欣賞山中的景致,一邊等老翁來收穀。

天黑了,李白忽聽到山下傳來陣陣擊水聲,循聲望去,只見山下的小河對岸划來乙隻小船,一位鬚髮飄飄的老人立在船頭弄槳。李白上前詢問道:「老人家,請問,許宣平老翁家在何處?」

原來這老人正是李白要找的許宣平老翁,上次他見李白身穿御賜錦袍,以為又是官家派來找他去做官的,所以再也不願去歙縣城了。沒料到,此人竟跟蹤而來。這時,老人瞟了李白一眼,隨手指指船籬,漫不經心地答道:

「門口一桿竹,便是許翁家!」

李白抬眼望了望鬱鬱蔥蔥的山巒,又問:「處處皆青竹,何處去找尋?」

老人重新打量著這位風塵僕僕、滿臉汗水的客人,反問道:「你是……」

「我是李白。」說著,深深地一揖。

老人愣住了:「你是李白?李白就是你?」

李白連忙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老人一聽,雙手一拱:「哎呀,你是當今的詩仙!我算什麼,不過是詩海浬的一滴水罷了。你這大海怎麼來向一滴水求教,實在不敢當,不敢當!」說完,撐起船就要往回走。

李白一把拉住老翁的衣袖,苦苦哀求道:「老人家,三個月了,我風風雨雨到處找你,好不容易見到了老師,難道就這樣打發我回去不成!」

李白真摯的話語打動了老人的心。兩人對視了好久,老人猛地拉住李白,跳上了小船。 從此,無論在漫天的朝霞裡,還是在落日的餘輝中,人們經常看到李白和這位老人,坐在溪水邊的大青石上飲酒吟詩。

那朗朗的笑聲,和飛瀑的喧嘩聲匯成一片,隨溪水一起送到百里千里之外……

至今,許多遊人一到黃山,總愛順著淙淙的溪水,去追尋李白的遊蹤。

看見了嗎?過虎頭巖,在鳴弦泉下,有一塊刻著「醉石」二字的巨石,傳說,當年李白和老人就在這裡欣賞山景,飲酒吟詩。他們經常用旁邊的泉水來洗酒杯,所以這泉就叫「洗杯泉」。

拿破崙的故事,拿破崙的經典故事

需要拿破崙的故事跟習慣有關 拿破崙的經典故事 拿破崙當了統帥以後,有一次約幾位大將到郊外賽馬,正揚鞭暢奔,他的賽道突然被幾個乞丐擋住,衛兵們舉槍喝斥散開,拿破崙卻放慢馬速,命令衛兵們和他一同繞道。並大聲說,請尊重弱者。拿破崙在小時候很貧窮。拿破崙小時候的故事 1769年,拿破崙 波拿巴出生於科西嘉島...

水滸傳的經典故事,水滸傳經典的故事有哪些?

宋江智取無為軍 太尉宿元景代皇帝去無為軍的佛殿上香 被宋江等被迫請上梁山做客 宋江等人假扮宿元景和眾官 進去後 先令太守隻身來 宿太尉 面前 把他砍了 在令2隊人馬 一隊殺黃文炳全家 一隊殺太守全家 黃文炳沒在家中 得知家裡著火就回去了 在河裡被混江龍李俊 好像是浪裡白條張順 抓了 後來被李逵一刀割...

三十六計小故事,三十六計的經典故事簡介?

圍魏救趙 事見 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 是講戰國時 期齊國與魏國的桂陵之戰。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釋失中山的舊恨,便派大將龐涓前去攻打。這中山原本是東周。時期魏國北鄰的小國 被魏國收服,後來趙國乘魏國國喪伺機將中山 強佔了,魏將。龐涓認為中山不過彈丸之地,距離趙國又很近,不若直打趙國都城邯鄲,既解 ...

李白和孟浩然的小故事有哪些,李白與孟浩然之間的故事

陽春三月,繁花盛開,萬紫千紅,遠處的黃鶴樓裡,坐著兩位正在對酒暢飲的詩人,一位是詩人孟浩然,他雖然仕途不得意,但早已詩名滿天下了,另一位是詩人李白,李白比孟浩然小十幾歲,他剛離開四川不久,還未進入仕途,瀟瀟灑灑,自由自在。李白久聞孟浩然的大名,此次在湖北得以相見,特別高興。而孟浩然見到,詩才入仙,談...

水滸傳 經典故事 急求,水滸傳中的十個小故事有哪些

陳志成醫生 拳打鎮關西 魯達 金翠蓮 史進 李忠 鄭屠 金老二 智取生成綱 托塔天王晁蓋 智多星吳用 入雲龍公孫勝 阮氏三兄弟 立地太歲阮小二 短命二郎阮小五 活閻羅阮小七 赤髮鬼劉唐 白日鼠白勝 青面獸楊志 林沖 誤入白虎堂 刺配滄州道 大鬧野豬林 棒打洪教頭 風雪山神廟 雪夜上梁山 梁山泊落草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