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古詩詞名句,小學必背古詩詞經典名句

時間 2022-01-16 06:54:07

1樓:神的對手

一、勸學類

1.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       《勸學》

2.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 遊     《冬夜讀書示字聿》

二、惜時類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       《長歌行》

2.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三、送別類

1.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 維      《送元二使安西》

2.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 適       《別董大》

3.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 白     《送孟浩然之廣陵》

4.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     《賦得故草原送別》

小學必背古詩詞經典名句

2樓:貓貓老師來解疑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彙總如下

【篇一】

1、芙(fú)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2、鹿柴(zhài)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3、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wèi)城朝雨浥(yì)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zhū)萸(yú)少一人。

5、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篇二】

1、江南

漢樂府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2、敕(chì)勒(lè)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qióng)廬,

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3、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4、風(唐)李嶠(qiáo)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5、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tāo)。

不知細葉誰裁(cái)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篇三】

1、涼州詞

(唐)王之煥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rèn)山。

羌(qiāng)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2、登鸛(guàn)雀樓

(唐)王之煥(huàn)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春曉

(唐)孟浩(hào)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涼州詞

(唐)王翰(hàn)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5、出塞(sài)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huán)。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jiào)胡馬度陰山!

【篇四】

1、古朗月行(節錄)

(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2、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3、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4、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烟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5、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zhāo)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huán)。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chóng)山。

3樓:小神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遊子吟》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葉紹翁《遊園不值》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

——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謝靈運《遊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

——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岑參《休亭送華瞬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

——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

——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1、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曹操(觀滄海》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李嶠《風》

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李紳《憫農》

4、常恐秋節至,煜黃華葉衰。

——《漢樂府·長歌行》

5、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絕句》

6、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劉禹鍋《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劉禹錫《秋詞》

8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遭中

1、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杜甫《兵車行》

2、秋月揚明暉,冬嶺秀寒松。

——陶淵明《四時》

3、南鄰更可念,布破冬未贖。

——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4、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董思恭《守歲》

5、鳴笙起秋風,置酒飛冬雪。

——王繳《四氣詩》

6、隆冬到來時,百花亦已絕?

——**《梅》

7、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張謂《早梅》

8、兒童冬學鬧比鄰,據岸愚懦卻子珍。

——陸游《秋日郊居》

9、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10、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杜甫《小至》

望採納,謝謝!

4樓:風光小電

山外青山樓外樓,萬紫千紅總是春,三萬里河東入海,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傷感的古詩詞名句

5樓:紙殼子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內若拓展

全文:《折桂令·春情》

元代徐再思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游絲。

空一縷余香在此,盼千金遊子何之。

證候來時,正是何時?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譯文

生下來以後還不會相思,才剛剛懂了什麼是相思,卻深受著相思之苦。

身像飄浮的雲,心像紛飛的柳絮,氣像一縷縷游絲。

空剩下一絲余香留在此,心上人卻已不知道在**去留?

相思病症候的到來,最猛烈的時候是什麼時候?是燈光半昏半暗時,是月亮半明半亮的時候。

注釋

1、身似浮雲:形容身體虛弱,走路暈暈乎乎,搖搖晃晃,像飄浮的雲一樣。

2、余香:指情人留下的定情物。

3、盼千金遊子何之:殷勤盼望的情侶到**去了。何之,往**去了。千金:喻珍貴。千金遊子:遠去的情人是富家子弟。

4、證候:即症候,疾病,此處指相思的痛苦。

小學古詩詞大全,小學所有古詩詞大全

冀教版三年級上冊 山居秋暝 唐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回鄉偶書 唐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烟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

小學階段必背古詩詞75首,小學必備必背75首古詩

詠柳 唐 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1江南漢樂府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2長歌行漢樂府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

小學所有古詩詞分類,小學生古詩詞分類

語文第一冊 詠鵝 唐 駱賓王 鵝 鵝 鵝,曲項像天歌。白毛俘綠水,紅掌撥清波。憫農 唐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靜夜思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語文第二冊 草 唐 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春曉 唐 孟浩然 ...

幼兒必背古詩詞

1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 王之渙 登鸛雀樓 2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唐 孟浩然 春曉 譯文 春天睡醒不覺天已大亮,到處是鳥兒清脆的叫聲。回想昨夜的陣陣風雨聲,吹落了多少芳香的春花。3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唐 李紳 ...

小學所有古詩詞

靜夜思 李白 春曉 孟浩然 床前明夜光,疑是地上霜。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村居 高鼎 所見 袁枚 草長鶯飛二月天,牧童騎黃牛,拂堤楊柳醉春煙。歌聲振林樾。兒童散學歸來早,意欲捕鳴蟬,忙趁東風放紙鳶。忽然閉口立。小池 楊萬里 贈劉景文 蘇軾 泉水無聲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