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滿庭芳 蝸角虛名》,如何賞析蘇軾的《滿庭芳 蝸角虛名》?

時間 2021-12-23 13:34:54

1樓:樂為人師

宋 蘇軾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閒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

【注釋】

1.本詞當係元豐五年(1082)蘇軾在黃州時作。

2.蝸角:極言微小。《莊子·則陽》謂在蝸之左角的觸氏與右角的蠻氏,兩簇常為爭地而戰

3.蠅頭:本指小字,此取微小之義。

4.些子:一點兒。

5.百年裡三句:語本李白《襄陽歌》:「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

6.能幾許三句:意謂計算下來,一生中日子有一半是被憂愁風雨干擾。

7.苔茵兩句:以青苔為褥席鋪展,把白雲當帳幕高張。

【翻譯】

人世間的虛名薄利,不過是蝸牛觸角、蒼蠅頭那麼大的得失,有什麼好為之奔忙爭奪的。

凡事都有命中註定,誰弱誰強也沒有意義。

暫且趁著閒散之身還未老去,容自己稍許張狂。

一百年中就算每天沉醉度日,也不過三萬六千場。

想想,能有多少呢?

還有憂愁風雨要占去一半。

又何必硬要說短論長。

有幸面對這清風皓月,蒼苔作墊鋪展,流雲作帷帳高張。

江南好,有千鐘美酒,歌一曲《滿庭芳》。

【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稱大蘇,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公尺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

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2樓:匿名使用者

滿庭芳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閒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

3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詞以議論為主,具有濃厚的哲理意味,同時也有強烈的抒**彩。從詞中所表現的內容來看,它的寫作年代當為蘇軾謫貶黃州之後。此作情理交融,奔放舒卷,盡情地展示了詞人在人生道路上受到重大挫折之後既憤世嫉俗又飄逸曠達的內心世界,表現了他寵辱皆忘、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

詞人以議論發端,用形象的藝術概括對世俗熱衷的名利作了無情的嘲諷。他一開始就引用《莊子》中的乙個寓言故事,以蔑視的眼光,稱為「蝸角虛名、蠅頭微利」,進而以「算來著甚幹忙」揭示了功名利祿的虛幻,並由世俗對名利的追求,聯想到黨爭中由此而帶來的傾軋以及被傷害後的自身處境,嘆道:「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

」「事」,指名利得失之事,謂此事自有因緣,不可與爭;但得者豈必強,而失者豈必弱,因此也無須過分介意。以上幾句,既是對營營苟苟世俗觀念的奚落,也是對政治派系內部傾軋的厭倦和批判,大有洞悉人生之慨。東坡感到人世間名利場的角逐如同夢幻,所以,「且趁閒身未老,須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試圖在醉中不問世事,以全身遠禍。一「渾」字抒發了以沉醉替換痛苦的悲憤,乙個憤世嫉俗而又渴求擺脫塵世羈絆的文人形象呼之欲出。

4樓:匿名使用者

悲天地,為予窄——辛棄疾《水龍吟�6�1登建康賞心亭》賞析

水龍吟�6�1登建康賞心亭

辛棄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

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雄淚!

蘇軾《滿庭芳 蝸角虛名》

5樓:匿名使用者

滿庭芳些子疏狂。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

憂愁風雨,一半相妨。 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

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

翻譯:人世間的虛名薄利,不過是蝸牛觸角、蒼蠅頭那麼大的得失,有什麼好為之奔忙爭奪的。

凡事都有命中註定,誰弱誰強也沒有意義。

暫且趁著閒散之身還未老去,容自己稍許張狂。

一百年中就算每天沉醉度日,也不過三萬六千場。

想想,能有多少呢?

還有憂愁風雨要占去一半。

又何必硬要說短論長。

有幸面對這清風皓月,蒼苔作墊鋪展,流雲作帷帳高張。

江南好,有千鐘美酒,歌一曲《滿庭芳》。

6樓:手機使用者

蝸角bai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du。事皆前定,誰弱又zhi誰強。且趁dao閒身未老,須放我、回些子疏狂。百年裡,答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

7樓:you1521到點

滿庭bai芳

蝸角虛名,蠅頭du微利,算來著甚幹zhi忙。事皆前定,dao誰弱又誰強。且趁閒身未老內,須放我、些子疏狂容。

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

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

如何賞析蘇軾的《滿庭芳 蝸角虛名》?

8樓:匿名使用者

宋代:蘇軾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閒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盡放我一作:須放我)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

這首《滿庭芳》以議論為主,夾以抒情。上片由諷世到憤世,下片從自嘆到自適。它真實地展現了乙個失敗者複雜的內心世界,也生動地刻畫了詞人憤世宿和飄逸曠達的兩個性格層次,在封建社會中很有典型意義。

詞人以議論發端,用形象的藝術概括對世俗熱衷的名利作了無情的嘲諷。功名利祿曾佔據過多少世人的心靈,主宰了多少世人喜怒哀樂的情感世界,蘇軾卻對此不屑,而以「算來著甚幹忙」揭示了追名逐利的虛幻。「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

」「事」,指名利得失之事,謂此事自有因緣,不可與爭;但得者豈必強,而失者豈必弱。「且趁閒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意圖在醉中不問世事,以全身遠禍。一「渾」字抒發了以沉醉替換痛苦的悲憤。乙個憤世嫉俗而以無言抗爭的詞人形象呼之欲出。

下片於自敘中夾以議論。「思量,能幾許」,承上「百年裡」說來,謂人生能幾;而「憂愁風雨,一半相妨」,。「風雨」自指政治上的風風雨雨,所「妨」者是人生樂事。

蘇軾仕途不順,又受到烏台詩案牽連。當此時,詞人幾於萬念皆灰。「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是因「憂愁風雨」而徹悟之語。

詞人自嘲自解,其中實又包含滿肚子不平之氣。下面筆鋒一轉,以「幸」字領起,以解脫的心情即景抒懷。造物者無盡藏的清風皓月、無際的苔茵、高張的雲幕,這個浩大無窮的現象世界使詞人的心量變得無限之大。

那令人鄙夷的「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的狹小世界在眼前消失了,詞人忘懷了世俗一切煩惱,再也無意向外馳求滿足,而願與造化同樂,最後在「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的高唱中,情緒變得豁達開朗,超脫功利世界的閑靜之情終於成為其人生的至樂之情,在新的精神平衡中洋溢著超乎俗世的聖潔理想,詞人那飄逸曠達的風采躍然紙上。

賞析蘇軾的《滿庭芳.蝸角虛名》?塑造了什麼人物形象

9樓:萬年光回

這首詞以議論為主,具有濃厚的哲理意味,同時也有強烈的抒**彩. 從詞中所表現的內容來看,它的寫作年代當為蘇軾謫貶黃州之後.此作情理交融,奔放舒卷,盡情地展示了詞人在人生道路上受到重大挫折之後既憤世嫉俗又飄逸曠達的內心世界,表現了他寵辱皆忘、超然物外的人生態度.

詞人以議論發端,用形象的藝術概括對世俗熱衷的名利作了無情的嘲諷.他一開始就引用《莊子》中的乙個寓言故事,以蔑視的眼光,稱為「蝸角虛名、蠅頭微利」,進而以「算來著甚幹忙」揭示了功名利祿的虛幻,並由世俗對名利的追求,聯想到黨爭中由此而帶來的傾軋以及被傷害後的自身處境,嘆道:「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

」「事」,指名利得失之事,謂此事自有因緣,不可與爭;但得者豈必強,而失者豈必弱,因此也無須過分介意.以上幾句,既是對營營苟苟世俗觀念的奚落,也是對政治派系內部傾軋的厭倦和批判,大有洞悉人生之慨.東坡感到人世間名利場的角逐如同夢幻,所以,「且趁閒身未老,須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試圖在醉中不問世事,以全身遠禍.一「渾」字抒發了以沉醉替換痛苦的悲憤,乙個憤世嫉俗而又渴求擺脫塵世羈絆的文人形象呼之欲出. 過片「思量、能幾許」,承上「百年裡」說來,謂人生能幾;而「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宦海浮沉,輾轉流遷,命運多舛,飽經憂患.

這幾句是作者的人生自敘,隱含著身受慘禍、壯志難酬的沉痛哀嘆.「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是因「憂愁風雨」而徹悟之語.此句憤激地表達了詞人對於憂患人生的失望和悵惘,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下面筆鋒一轉,以「幸、無際的綠茵、高張的雲幕,與浩大無窮的宇宙合而為一,求得了內心的寧靜.結尾「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一句,情緒豁達開朗,充滿了飄逸曠達、超凡脫俗的閒適至樂之情,表明作者終於擺脫了世俗功名的苦海,獲得了精神的超脫與解放.正如有人所說,詩詞固然以「主性情」為主,但是「主議論」的詩詞如能做到「帶情韻以行」,同樣可以收到扣人心弦的藝術效果.

東坡這首《滿庭芳》詞的成功便說明了這一點. 稱這首詞是一篇抒情的人生哲理議論,應當是恰如其分的.全篇援情入理,情理交融,現身說法,真抒胸臆,既充滿飽經滄桑、憤世嫉俗的沉重哀傷,又洋溢著對於精神解脫和聖潔理想的追求與嚮往,表達了詞人在人生矛盾的困惑中尋求超脫的出世意念,可謂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的覺醒和呼喚.

蘇軾的《滿庭芳》中「須放我、些子疏狂」是什麼意思?

10樓:匿名使用者

譯為:拋開束縛,放縱自我,逍遙自在。

「須放我、些子疏狂」出自宋代:蘇軾《滿庭芳·蝸角虛名》。

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於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

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公尺芾、蔡襄並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原文:

滿庭芳·蝸角虛名

宋代:蘇軾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閒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盡放我 一作:須放我)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

譯文:

微小的虛名薄利,有什麼值得為之忙碌不停呢?名利得失之事自由因緣,得者未必強,失者未必弱。趕緊趁著閒散之身未老之時,拋開束縛,放縱自我,逍遙自在。

即使只有一百年的時光,我也願大醉它三萬六千場。

沉思算來,一生中有一半日子是被憂愁風雨干擾。又有什麼必要一天到晚說長說短呢?不如面對這清風皓月,以蒼苔為褥席,以高雲為帷帳,寧靜地生活。

江南的生活多好,一千鐘美酒,一曲優雅的《滿庭芳》。

注釋:

⑴滿庭芳:詞牌名。又名「鎖陽台」,《清真集》入「中呂調」。雙調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五平韻。過片二字,亦有不葉韻連下為五言句者。

⑵蝸角:蝸牛角。比喻極其微小。《莊子·則陽》謂在蝸之左角的觸氏與右角的蠻氏,兩簇常為爭地而戰。

⑶蠅頭:本指小字,此取微小之義。

⑷些子:一點兒。

⑸「百年裡」三句:語本李白《襄陽歌》:「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渾:整個兒,全部。

⑹「能幾許」三句:意謂計算下來,一生中日子有一半是被憂愁風雨干擾。[1] ⑺「苔茵」兩句:以青苔為褥席鋪展,把白雲當帳幕高張。

賞析:

這首《滿庭芳》以議論為主,夾以抒情。上片由諷世到憤世,下片從自嘆到自適。它真實地展現了乙個失敗者複雜的內心世界,也生動地刻畫了詞人憤世宿和飄逸曠達的兩個性格層次,在封建社會中很有典型意義。

蘇軾在詞中擅長抒寫人生。他高於一般詞人之處,在於他能從人生的矛盾、感情的漩渦中解脫出來,追求一種精神上的解放,正因如此,蘇軾描寫的人類心靈就比別人多乙個層次。這也是他的詞能使人「登高望遠」的乙個重要原因。

詞人重在解脫,在感情生活中表達了一種理性追求,故不免要以議論入詞。此首《滿庭芳》便表現出這一特色。詞人「滿心而發,肆口而成」,意顯詞淺,帶有口語化的痕跡,似毫不經意,然又頗具匠心。

求詞牌名為滿庭芳的全部詞,滿庭芳詞牌的格律是什麼?

這樣的詞太多,分太少,滿庭芳詞牌的格律是什麼?正體,雙調九十五字,前後段各十句 四平韻。詞牌符號含義如下 平,表示填平聲字 仄,表示填仄聲字 中,表示可平可仄。格律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中仄 中仄平平。中平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