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楚河韓界這麼一說,中國象棋中,楚河漢界是怎麼來的?

時間 2022-09-22 20:31:34

1樓:行走的冥想大師小喬

漢是劉邦立國後使用的國號,在這之前是沒有漢界的說法的,而楚跟韓是一直有這個稱號,並有地域劃分的,項羽就自封為西楚霸王。也就是劉邦跟項羽在爭天下的時候,楚河韓界是的確存在的。另外有種說法是楚漢爭霸,韓信做象棋,就有這一韓界的說法。

但是後來劉邦立國後,就改成了漢界,一直流傳至今。

2樓:言窩窩

你說的楚河韓界是一本書名,主人公男的楚幟宇,女主韓棠,可能因此叫《楚河韓界》

楚河漢界是中國歷史典故,估計這也是那個作者書名叫《楚河韓界》的原因吧,,吸人眼球罷了。

3樓:聰聰有話講

楚河漢界這一說是根據,嗯項羽和劉邦當時兩個國家,乙個是楚國,乙個是南韓,兩個國家的界限,為原型的乙個說法。

4樓:安樂閒散人

這個其實是象棋的說法,是根據古代的歷史來弄出來的遊戲,你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5樓:劉煜

因為就是楚漢的邊界嘛,它這個是一種互文的譯法,並不是說楚河漢界分開

6樓:笑一笑似傾城

楚河漢界是歷史典故,秦末楚漢爭霸時期,西元前205年夏,項羽在彭城(今徐州)大敗漢軍,劉邦退到黃河南岸重鎮滎陽,楚軍乘勝追擊,在滎陽一帶互相攻伐長達兩年之久。

西元前204年楚軍包圍了滎陽,劉邦感到形勢危急,向項羽求和。項羽聽從謀士范增的計策,拒絕漢軍的講和要求,並決定乘勝追擊。劉邦勢單兵弱,但身邊有非常善於用計謀之人。

他接受謀士陳平建議,對楚軍實行反間計,設法離間項羽和范增的關係。項羽雖勇卻無謀,不知是劉邦的計策,果然對范增生疑,並把他驅逐出軍。范增蒙受不白之冤,含恨離開,途中病死。

從此,項羽失去了智多星,多誤戰機。

當時楚軍銳氣正旺,對滎陽加緊了圍攻,形勢對漢軍非常不利。相貌酷似劉邦的大將紀信為解漢王安危,為了漢軍的生存,決定犧牲自己,建議劉邦逃走。劉邦在陳平的勸說下,深被紀信之舉所感動,於是讓紀信穿上漢王服乘漢王車扮漢王出滎陽東門詐降,自己則趁機從西門出逃至成皋。

項羽發現上當後即焚了紀信,攻破成皋。劉邦又迅速從成皋逃出,北渡黃河,軍至修武,得到韓信的援助,勢力又壯大起來。他接受以往教訓,決定採取深溝高壘和項羽作持久戰,以消耗楚軍兵力。

同時,又派兵襲楚燒其糧草。

秋天,項羽率兵東進開封、商丘一帶作戰,留部將曹咎守成皋。並再三囑咐無論如何不要與漢軍交鋒。漢軍得知情報後,多次到城下叫陣謾罵,曹咎不忍羞辱,怒而率部出城,欲渡過汜水與漢軍作戰。

當船至河中時被漢軍突襲而敗,曹咎後悔不迭,自知無顏見項羽遂自殺身亡。劉邦復取成皋,屯兵廣武,取敖倉之糧而用。

項羽聞知成皋失守,急回師廣武,劉邦閉城不出。楚軍糧食缺乏不利久戰。為了迫使劉邦投降,項羽據城東把俘虜來的劉邦的父親拉至廣武山(今霸王城)上,隔澗要挾劉邦說:

「你若不及早投降,我就把你父親下鍋煮死。」劉邦故作鎮靜地說:「當初咱二人共同反秦,在懷王面前誓盟結為弟兄,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

如果你要煮咱們的父親,別忘了給我一碗肉湯。」聽後項羽更加惱怒,決定殺掉劉太公。這時,項伯勸項羽道:

「殺太公不是時候,也對楚軍不利。」項從其言,太公倖存。

此後不久,劉邦兵分兩路,一路仍在滎陽同項羽相持,一面派大將韓信抄楚軍後路,占領河北、山東一帶。從此漢軍有了更為鞏固的後方,關中的蕭何更是源源不斷地運來兵員、糧餉。而此時項羽則補給困難,危機四伏,形勢發生了逆轉,楚軍漸弱,漢軍日盛。

西元前202年秋,楚軍糧盡,無奈之下與漢軍講和,雙方約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以西為漢,以東為楚。這即歷史上著名的「楚漢相爭,鴻溝為界」故事的由來。

7樓:叁拾叄

又好像是三八線,你我互不往來,無交集

8樓:史松齡

「楚河漢界」在古代的滎(xing)陽(屬鄭州)成皋一帶,該地北臨黃河,西依邙山,東連平原,南接嵩山,是歷代兵家興師動眾的戰場。2200多年前,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以滎陽為主戰場,了長達4年的攻伐激戰,並以滎陽的鴻溝為界,中分天下,成為中國歷史長河中最為精彩的片段之一。在滎陽廣武山上還保留有兩座遙遙相對的古城遺址,西邊那座叫漢王城,東邊的叫霸王城,傳說就是當年的劉邦、項羽所築。

兩城中間,有一條寬約300公尺的大溝,這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鴻溝,也是象棋盤上所標界河的依據,河南滎陽也成了中國象棋的策源地。戰爭的硝煙在歷史上漸漸消散,楚河漢界卻永遠定格在了中國象棋棋盤上,昭示著滎陽在中國象棋發展史上的特殊地位,滎陽也因此被譽為中國象棋之都。

9樓:

楚國和南韓分為兩個國家,楚河漢界就是兩個國家的邊界。所以才會有這麼一說。一邊是楚國一邊是南韓。

10樓:月亮糖

這主要指的是西楚霸王和劉邦爭霸的事情。後來已經公升到下象棋。

11樓:海珈藍雲

楚河漢界是乙個歷史典故,講的是陳勝吳廣反秦失敗後,又湧現出了兩支反秦主力軍。首領分別是項羽和劉邦。後來二人的勢力各自發展成為諸侯中最有實力統一天下的兩個權力重心,兩股勢力廝殺長達四年。

在雙方都僵持難進時,便都退而求其次,約定以鴻溝為界,東為楚,西為漢。不過,劉邦的謀士張良和陳平等人強烈反對二分天下,建議劉邦趁項羽收兵後偷襲追擊,以免項羽日後反擊。劉邦聽從建議,大敗項羽。

迫使項羽在烏江自殺,此後漢朝建立。

中國象棋中,楚河漢界是怎麼來的?

12樓:阿炎的情感小屋

為象棋棋盤中的分界線,**於楚漢戰爭。

「楚河漢界」指的是古代豫州滎陽成皋一帶,它北臨黃河,西依鄺山,東連平原,南接嵩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秦末亂世,劉邦、項羽皆是一代梟雄,有問鼎中原之心。項羽同劉邦在楚懷王面前立約「先入咸陽者為王」。

西元前207年,劉邦、項羽率部相繼入關。機緣巧合之下,劉邦先入咸陽,按照約定,劉邦本應為關中王。但項羽自恃功高,撕毀約定,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現徐州),並封劉邦為漢王。

西元前206年,劉邦率部東進,拉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相爭」序幕。西元前205年夏,項羽在彭城大敗漢軍,劉邦退到滎陽。此後,楚漢兩軍在滎陽一帶互相攻伐長達兩年之久。

西元前204年,楚軍包圍了滎陽,劉邦感到形勢危急,向項羽求和,但遭到拒絕。劉邦雖然實力不濟,但善用計謀,用反間計離間了項羽與亞父范增的關係。致使范增被驅逐出軍隊,含恨離開,途中病死。

讓項羽失去了足智多謀的軍師,陷入窘境。

西元前203年,劉邦出兵攻打楚國成皋,在使用計策後,楚國成皋失守。後劉邦派大將韓信包抄了楚軍的後路,切斷楚軍糧草,使楚軍腹背受敵。無奈之下,項羽提出「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的要求,於是赫赫有名的「楚河漢界」就這樣形成。

擴充套件資料

棋盤術語:

1、九宮:將帥活動區域棋盤的「公尺字格」,當對方棋子逼近時,通常要轉為防守;

2、中線:棋盤中第五條直線,五(5)代表中路;

3、肋道:中線左右的

四、六(4、6)路,屬於攻防要道;

4、邊線:棋盤的

一、九(1、9)路縱線;

5、河界線:雙方從下向上數第五條橫線;

6、兵行線(卒林線):雙方從下向上數第四條橫線,兵(卒)的初始位置所在橫線;

7、宮頂線:雙方從下向上數第三條橫線,九宮的最高位置;

8、底二路:雙方從下向上數第二條橫線;

9、底線:雙方最低的一條橫線;

10、巡河:一方的棋子(一般指車、炮)在己方河界上;

11、騎河:一方的棋子在對方河界上稱騎河。

行動術語

1、將:稱將軍、照將等,攻擊敵方帥(將)。

2、雙將:亦稱雙照將,一方走動棋子後由兩個字力同時攻擊對方帥(將)。三照將同理。

3、應將(解將):對於將軍採取反擊、躲避、防衛的辦法。

4、將死:照將無法應將稱將死。

5、困斃:走棋一方無棋可走,稱困斃。

6、殺:走子企圖下一步將軍,將死對方者,稱殺著,簡稱「殺」。

7、捉:走子後造成下一著吃掉對方某個無根子。

8、打:將、殺、捉等攻擊手段統稱打。

9、兌:走子與同等子互換吃者,稱「兌」。

10、閒:不屬於打的棋,統稱閒。

11、獻:凡走子送吃者,謂之「獻」。

12、攔:凡走子攔阻對方子力之左右進退移動者,謂之「攔」。

13、解殺:凡走子直接化解對方之殺著者,謂之「解殺」,若「解殺」同時給予對方「殺」,則稱「解殺還殺」(「解將還將」同理)。

14、有根:凡被捉子如有另子保護,可以反吃者,謂之「有根」,否則謂之「無根」。

15、象棋根:若棋子甲被吃後、棋子乙能在下一步吃回對方同一位置上的棋子,乙就是甲的「根」。甲則稱為「有根子」,反之,則叫做「無根子」。

象棋上為什麼會是楚河,漢界?

13樓:守望星空月光

表明分屬兩地,楚漢對立,可能象棋源於漢朝

14樓:奇一諾說科技

在中國象棋的棋盤中間,常有一區空隙,上寫有「楚河」、「漢界」字樣,這是什麼意思呢?原來,這是以下棋比況歷史上的「楚漢戰爭」。據史料記載,「楚河漢界」在古代的滎(xing)陽(屬鄭州)成皋一帶,該地北臨黃河,西依邙山,東連平原,南接嵩山,是歷代兵家興師動眾的戰場。

西元前203年,劉邦出兵攻打楚國,項羽糧缺兵乏,被迫提出了「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的要求,從此就有了楚河漢界的說法。至今,在滎陽廣武山上還保留有兩座遙遙相對的古城遺址,西邊那座叫漢王城,東邊的叫霸王城,傳說就是當年的劉邦、項羽所築。兩城中間,有一條寬約300公尺的大溝,這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鴻溝,也是象棋盤上所標界河的依據。

後人為了銘記這場楚漢之爭,便在象棋棋盤上覆制了「楚河漢界」,這也體現了象棋的最初功用--模擬實戰。

15樓:重重的鐵馬行空

代表楚漢相爭,雙方對峙。

為什麼中國象棋有「楚河漢界」? 10

16樓:尼多娜科普

象棋上的「楚河漢界」,到底指的是哪個地方呢?今天算長見識了

17樓:蔚清聖

秦朝滅亡後,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楚漢爭霸),而象棋模仿了劉邦和項羽打仗的場面,楚河是項羽 漢界是劉邦兩軍勢不兩立,所以被一條河隔下來叫「楚河漢界」。

18樓:匿名使用者

象棋的起源,就是楚漢爭霸的時期。所以當然有楚河漢界

19樓:動感光波小新

就是模仿項羽和劉邦爭奪天下的 楚河是項羽 漢界是劉邦

楚國和秦國的超大恩怨,為什麼會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說法呢

在古時候,國家想要擴張自己的疆域,無非就是通過戰爭的形式,戰爭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其中春秋戰國時期是戰爭最多也是最激烈的時期,楚國和秦國就是其中兩個國家。最開始秦國只是乙個沒有存在感的效果,與當時的大國楚國沒有辦法相比較。但就是這樣乙個毫無存在感的小國最後卻成了一方霸主...

楚喬傳中為什麼那麼多男人都喜歡楚喬

瑪麗蘇劇情,作者安排的,就是大家都喜歡的女主,觀眾才更愛看。因為人家是女主啊,你看哪部電視劇集和電影中的女主都要都有很多人喜歡的,這叫女主光環 這個麼,通俗的說是劇情需要,主角光環啦,不然你看劇情裡面很多次楚喬按照正常情況都已經死定了,就是因為她是主角,還有那麼多貴人喜歡她,才能幫助他化險為夷。如果...

你為什麼喜歡看《楚喬傳》

你為什麼喜歡看 楚喬傳 因為大白腿。你信不?顯然不是啊,整部劇中才有幾個地方出現這樣暴露的畫面啊,寥寥無幾啊。就算有也早被廣電總局叔叔全都看過然後刪掉了,還有你的份啊。誒,這就是作為乙隻小狗的悲傷。好了!扯正題,讓我為什麼堅持每天追劇,喜歡看 楚喬傳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就簡單羅列一下幾點 1 裡面...

為什麼「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三戶」指什麼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關於這句話裡面的三戶一詞,其實一直都頗有爭論,人們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認為這裡面的三戶是乙個虛指,因為團結,楚過雖然只剩下三個姓氏族,但是團結在一起就可以滅秦。三戶指的是楚國剩下的三個大姓家族,屈姓,景姓,昭姓。在中國古代,三 並不是確指,而是虛指,所以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中的...

歷史上有個楚朝嗎,秦朝之後還有個楚朝,為什麼史書上只記載了秦漢而忽略

秦漢之間曾經建立有項羽的楚國政權,這也是後人稱項羽為楚霸王的原因,不過個人認為應該是項羽延續戰國楚國的稱謂,我也只知道個大概。秦朝被項羽滅的 項羽捧出 楚懷王出來 這要算那就是拉 夏商周秦漢,三國二晉南北朝包括五代十國,唐宋元明清 楚朝沒有被歷史所公認。雖然,項羽統一全國時間建立了政權,但時間太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