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製玻璃的吹製工藝,手工玻璃是怎麼樣吹製的

時間 2023-06-16 17:00:02

1樓:有一機械

手部轉動金屬桿的動作依然沒有停下來,否則玻璃球就要變形下垂。當中空的玻璃再次彤紅後,他取出金屬桿,讓玻璃球垂落到旁邊的地坑里,通過不斷吹氣,來回甩動,讓玻璃球在重力作用下,變得更長更大。

手工玻璃是怎麼樣吹製的

2樓:金吉醬

玻璃工藝品是如何製作的?竟然是「吹」出來的?

3樓:網友

先將玻璃加熱變軟。呈糖稀狀。再用吹管將液態玻璃在變冷凝固前,吹成需要的形狀。當然這個手藝需要刻苦學習實踐才能練成。

4樓:朽慕白菜

先是把玻璃熔化,然後用一根鐵管蘸著玻璃漿,就像吹泡泡那樣吹啊,

古代是怎樣用吹制法製作玻璃的?

5樓:北京創典文化

薩珊玻璃器皿大多造型渾樸,用連續的圓形作為裝飾。薩珊的工匠們,還發明了後世一直都在使用的玻璃製作方法「吹制法」,就是借助特製工具將玻璃熔液吹成空泡而成型,這樣製作出的玻璃製品,形態更多樣、更精巧。吹制法俗稱「吹大泡」,它需要吹筒、剪刀兩種必備工具。

昀早的吹筒是用玻璃製作的。吹制法工藝技巧完全靠口和手,即依靠吹氣量的大小、緩急和吹筒的轉動速度、轉動方式來掌握、控制。

吹大泡就是用吹筒蘸取玻璃熔液,然後由吹筒的另一端的中空部位向熔液吹氣,由於這時剛出來的玻璃熔液呈液體狀態,必須將吹筒不斷地轉動,或將吹筒在空中舞動,以防止玻璃熔液流失,再通過剪刀的引、裁、拗、突、抑等操作,即可完成器物成形。

這種吹制法是在北魏以後才有的,三國、兩晉時期仍然採用傳統的模鑄法。我國早期的吹製玻璃作品,器壁較薄,透明度較好,但玻璃中含有較多的雜質、氣泡,表面比較粗糙,光潔度不好,這些缺點至隋代有所改變。

薩珊玻璃碗發現於寧夏固原縣北周李賢墓,通體呈碧綠色,內含小氣泡,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玻璃的色澤和光亮度,腹部上下錯位排列兩周凸起的圓形裝飾,係用燒吹技術製成,再用雕花技術進行整形。

這件玻璃碗體現了薩珊玻璃器形和紋飾上的獨特風格和精湛的磨琢工藝,是我國薩珊玻璃的代表,說明當時西方玻璃技術經絲綢之路輸入了我國,如在山西大同也發現有北魏淡綠色薩珊琉璃碗。

吹製玻璃是怎樣製作的?

6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吹製玻璃器皿早在14世紀,人們就會使用鐵管吹玻璃泡來製造小玻璃板。在吹玻璃泡時,工匠們一邊吹一邊盡可能快地旋轉鐵管,玻璃泡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向外擴充套件,形成表面較為平整的大圓盤。然後從玻璃與鐵管的介面處切斷,讓其冷卻成圓形的玻璃板。

玻璃吹制術的製作方法

7樓:基拉

吹製工手持一條長約的空心鐵管,一端從熔爐中蘸取玻璃液(挑料),一端為吹嘴。挑料後在滾料板(碗)上滾勺。

吹氣,形成玻璃料泡,在模中吹成製品,也可無模自由吹製,然後從吹管上敲落。最後使其冷卻成型。

吹製玻璃的產生與發展簡史

8樓:小希

大約2000年前,敘利亞的工匠發明了玻璃吹制術。

到了西元前1000年,古埃及人就掌握了玻璃吹製的工藝,能吹製出多種形狀的玻璃產品。

之後羅馬人學會了這種方法,並在征服過程中把它傳播到了整個西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