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火星凌木星事件,是怎麼回事?

時間 2022-12-11 18:51:00

1樓:三界腦洞百科

這是乙個非常罕見的事件,火星正常的軌道運動移動到位於木星的位置,相隔距離非常近。

2樓:職場小瓜瓜

就是由於公轉的軌道不同,木星和火星是不會同時出現在地球的視線裡的。但是由於該次事件火星與木星非常接近,因此使用望遠鏡就可以同時看見火星與木星的衛星。

3樓:小t解答

是公元兩千年的時候,火星和木星處在相同的軌道,從視覺角度看起來就像火星凌木星。

火星上的秘密是什麼?

4樓:stephen鵬

回答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我們現在已經習慣火星上存在液態水的想法,但在2013年,這是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好奇號在火星上發現了一處乾涸的河床,這是火星上首次發現這種礫石。

緊接著,它發現蓋爾環形山曾經是乙個巨大的湖泊,最後科學家得出結論—火星上可能存在液態水。至今沒有其他有利證據可以推翻這個結論。

其他軌道探測器也發現了類似的證據,這改變了我們對火星是塵土飛揚的古老沙漠的看法,也為我們未來的殖民嘗試提供了希望。

希望能幫助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有哪些關於火星的秘密或知識?

5樓:網友

自從人類誕生開始,我們仰望天空,許多問題就一直伴隨著我們,比如我們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體嗎?外太空還有其他「人」嗎?……直到現在我們人類還在並將一直探索宇宙中的秘密!

氣體星球——木星。

其中木星以羅馬眾神之王的名字命名,木星是太陽系第二大的氣體星球。氣體星球是一種岩石氣體聚集而成的星球,沒有著落點,而地球,月球,火星都是岩石行星,有相對較大的著陸點。19世紀初,環繞木星航行探索的探測器伽利略號,在它即將返回地球時,科學家們決定冒險讓它前往木星,可是木星內的溫度太高了,在進入木星軌道上空59分鐘時,伽利略號自然了,這次探索以失敗告終。

中空星球——月球。

每個星球在形成之初,都會遭受「猛撞期」。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朝地球撞來,這個行星比地球小,於是,地球把它「吞沒」了。剩下的「殘羹」形成了兩個天體,這兩個天體又撞到了一起,於是成為了月球。

所以月球的礦物分布不對稱,月球的內部是中空的?真的嗎?還能這樣!

可事實確實是這樣的。早在阿波羅探月計畫之時,科學家用一種穿透力強的機器探測月球內部物質時就沒有接收到反射回來的訊號。月球空心說是乙個認為月球是乙個中空星球的理論。

移居星球——火星。

就像人一樣,地球也會衰老,死亡。如果地心的能源快用盡了,或者太陽老了,那麼人類也會面臨滅亡的危險。所以科學家們提出移居火星計畫或者移居某顆星系外的岩石行星。

如果科學家不能發明出這種黑科技去外星系,那就只能前去我們的近鄰---火星。火星雖然沒有誰,但是兩極有冰,如果想獲得水源,那就需要我們去加熱火星。有的科學家提出了大膽的想法,從太陽系的小行星裡綁架一顆小行星,綁在火箭推進器上,讓它撞擊火星極地,這會使火星公升溫,埋下生命的種子。

6樓:僕景天

2014-04-20

據說火星上目前還沒發現有生命的跡象 但是它卻是目前為止除了地球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火星的南半球是類似月球的布滿隕石坑的古老高原,而北半球大多由年輕的平原組成。火星上高24公里的「奧林匹斯」山可稱為是太陽系中最高的山脈。在距火星大約幾萬公里的地方,有兩顆非常小的星體,它們是火星的衛星。

在漢語中,火星的名字讓人聯想到「火」和炎熱,但事實上,這顆紅色的星球卻異常寒冷和乾燥。儘管如此,火星仍然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行星。它的體積比地球小,大氣也比地球稀薄。

火星的大氣非常稀薄,大氣壓只有地球的千分之七。火星大氣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其他成份還有氮、氬、氧等。水在火星大氣中的比重只有百分之零點零三。

因而火星表面異常乾燥。 火星的平均氣溫為零下五十五攝氏度,而溫差較大:在夏季的昼間,氣溫最高為二十攝氏度,而在冬季,氣溫則可低達零下一百多攝氏度。

火星上經常有強風,因而常導致大範圍的塵暴。 雖然火星大氣中的水少得可憐,但科學家們發現,火星上的許多地區有被侵蝕的跡象,而且那縱橫交錯的河床似乎在告訴我們,火星上曾經有過液態的水,而且水還很多,它們聚集成大大小小的湖泊,甚至海洋。科學家們作出的解釋是,在火星的形成初期,這個星球被厚厚的二氧化碳雲層所包裹,導致了強大的「溫室效應」,受太陽輻射後,火星表面的熱量被雲層阻隔,無法散發到外層空間,使得氣溫公升高,使水能以液態存在。

那時的火星溫暖濕潤,可能孕育過生命。 在火星的兩極有大量的固態二氧化碳(乾冰),科學家們猜測,在這些巨大的冰蓋下面可能存在著固態的水。

火星是怎麼形成的?

7樓:匿名使用者

1.火星是怎麼形成:

大約在46億年前,我們的太陽系因超新星暴發而誕生,巨大的振動波將氣體殘餘物壓縮為微小的物質叢塊。這些物質叢塊逐漸地接合起來,便形成今天太陽系之小行星、慧星、衛星、和行星。已經很難推算當時太陽系發生時的速度了。

計算機模型提示,地球金屬核心開始形成於超新星暴發之後2000萬年到3000萬年之間,但早前依據地理學證據,提出這一數字大約是在超新星暴發之後5000萬年。

地理學證據依賴於微量元素鉿182和鎢182,它們就好象具有放射活性的時鐘。在太陽系誕生時,鉿182和鎢182是豐富的,而且今天仍然存在它們的蹤跡。鉿182放射活性的半衰期大約是900萬年,鉿182衰變為鎢182。

鎢是親好金屬的,當地球和火星正形成時,所有的鎢都直接地到達地球和火星的金屬核心。所以,今天在地球或火星岩石幔中的任何鎢182都是鉿衰變的直接產物。知道了元素的衰變時間,我們就能夠確定岩石的年齡。

德國明斯特大學行星科學家托斯滕-克萊恩等人,對一塊火星岩石的隕石和對其它非行星隕石碎片,重新分析了鉿182和鎢182的比值。他們還從地球地幔的樣本,來比較它們的比率。克萊恩總結其分析結果認為,行星核心的形成,以及陸地行星因此加速的時間,是在太陽系誕生初始的3000萬年前。

火星核心則可能形成在大約初始的1300萬年前。哈佛大學尹清竹(音譯)等人採用不同的樣本進行獨立的研究,也得到了幾乎同樣的結果。

2.火星是由哪些物質構成的:

火星是九大行星中的第4顆,體積是地球的一半,它是一顆行星,屬於太陽系中類地最後一顆。它主要是由岩石組成的,這一種由岩石組成的行星就叫作類地行星。據推測 ,火星中心有個以鐵為主要成份的核,並含有硫、鎂等輕元素,火星的核所佔比例,應較地球小。

核的外層則厚厚地包覆著一層富含氧化鎂的矽酸鹽地函,表面為岩質的地殼。 火星的密度為類地行星中最低的,僅。

8樓:廉勇安永言

火星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為地球的一半,自轉軸傾角、自轉週期相近,公轉一周則花兩倍時間。在西方稱為戰神瑪爾斯,中國則稱為「熒惑」。橘紅色外表是因為地表的赤鐵礦(氧化鐵)。

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遍布,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既稀薄又寒冷,沙塵懸浮其中,每年常有塵暴發生。火星兩極皆有水冰與乾冰組成的極冠,會隨著季節消長。

在火星的早期,它與地球十分相似。像地球一樣,火星上幾乎所有的二氧化碳都被轉化為含碳的岩石。但由於缺少地球的板塊運動,火星無法使二氧化碳再次迴圈到它的大氣中,從而無法產生意義重大的溫室效應。

因此,即使把它拉到與地球距太陽同等距離的位置,火星表面的溫度仍比地球上的冷得多。

火星的那層薄薄的大氣主要是由餘留下的二氧化碳(加上氮氣(氬氣(1.

6%)和微量的氧氣(和水汽(組成的。

火星表面的平均大氣壓強僅為大約7毫巴(比地球上的1%還小),但它隨著高度的變化而變化,在盆地的最深處可高達9毫巴,而在奧林匹斯山脈的頂端卻只有1毫巴。但是它也足以支援偶爾整月席捲整顆行星的颶風和大風暴。火星那層薄薄的大氣層雖然也能製造溫室效應,但那些僅能提高其表面5℃的溫度,比我們所知道的金星和地球的少得多。

火星的兩極永久地被固態二氧化碳(乾冰)覆蓋著。這個冰罩的結構是層疊式的,它是由冰層與變化著的二氧化碳層輪流疊加而成。在北部的夏天,二氧化碳完全昇華,留下剩餘的冰水層。

由於南部的二氧化碳從沒有完全消失過,所以我們無法知道在南部的冰層下是否也存在著冰水層(左圖)。這種現象的原因還不知道,但或許是由於火星赤道面與其執行軌道之間的夾角的長期變化引起氣候的變化造成的。或許在火星表面下較深處也有水存在。

這種因季節變化而產生的兩極覆蓋層的變化使火星的氣壓改變了25%左右(由海盜號測量出)。

9樓:匿名使用者

火星是太陽系第四個行星,在晴朗的夜空裡,代表戰神的火星閃著火色的光芒,吸引著古今千萬人的視線。十萬年前有一顆來自火星的岩石墜落於地球的極區,冰封。人們在此隕石裡發現了,可能是生命所留下的痕跡化石,這化石是三十億年前在火星上形成的,科學家正積極的研究,並探測這顆表面充滿神秘河道及火山的星球,火星上曾經有生命嗎?

火星即常所說的紅色行星,火星是太陽系中第三小的行星直徑約為地求的二分之一,體積約為地球的十分之一,表面的重力約地球的三分之一強。火星的大氣層比地球稀薄,只有地球大氣層的百分之一,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同時還有少量的雲層和晨霧。

因為大氣層很薄,在火星上沒有溫室效應。火星赤道附近溫度白天可達到27c,在夜晚可降至零下111c。

火星的北半球有許多由凝固的火山熔岩所形成的大平原,南半球有許多環形山與大的撞擊盆地,另外還有幾個大的、己熄滅的火山,例如奧林帕斯山,寬600公里,還有許多峽谷和分岔的河床。峽谷是 地殼移動所 造成的而河床一般認為是己乾涸的河流形成的。在火星上高緯度的地方,冬天時由於溫度太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會凍結,而在五十公里高的地方形成雲,到了春天便消失。

夏天時由於日照強烈,地面溫度很高,地面附近的大氣 因受熱而產生強勁的上什氣流。這**氣流會將地面的灰塵往上捲,在空中吸收陽光的熱而進一步提高大氣的溫度,使上公升的速度增快,因此火星上常可看到大規模的暴石砂。

火星上最大的火山---奧林柏斯山,高出地面24公里,幾乎是地球上最高山3倍,同時也是太陽系最高的山。

10樓:手機使用者

是由火星的物質構成的。

在火星上,一年是多少天?

11樓:萌萌噠的小可愛喵喵醬

687天。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4%。自轉軸傾角、自轉週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橘紅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鐵礦(氧化鐵)。

我國古書上將火星稱為「熒惑星」,西方古代(古羅馬)稱火星為「瑪爾斯星」,是十二星座白羊座的獨一守護星,並非天蠍座的守護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