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全球土地面積2的印度,是如何養活佔據世界18人口的

時間 2022-09-02 02:06:44

1樓:鳶飛九天

據《世界人口展望2019》人口報告描述,2019年,中國人口總數量達到了14.3億,印度人口達到了13.7億,中印兩國的人口數量分別佔據全球總人口數量的19%和18%。

這份報告還指出,2027年,印度將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然而,擁有960萬公里國土的中國養活14億人已經極為吃力,人們實在難以想象,僅佔據世界陸地總面積2%的印度,究竟如何養活世界總人口的18%?

印度密集的人口

畢竟,印度的國土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僅為中國國土面積的1/3,世界上從來沒有另乙個國家能夠像印度一樣,在擁有並不算龐大國土面積的同時,又有這麼稠密的人口。

以2%的土地養活18%的人口,這種現狀對於絕大多數國家而言,都是不可承受之重。當然,事實告訴我們,印度這個國家確確實實生活著這麼多人口,那麼,素來以「開掛」著稱的印度人,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印度地形圖

第一:印度雖然國土面積不大,但是印度的可耕地面積卻非常多。資料顯示,印度總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它的可耕地面積卻高達160萬,超過了國土總面積的50%。

再來看其他國家,我國國土總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積約有144萬平方公里,僅佔據國土總面積的15%,中國の耕地還沒有印度多;美國和俄羅斯的的耕地面積,分別佔據國土總面積的17%與10%。如此龐大的可耕地面積,讓印度成為了全球可耕地第二大國家,自然能夠負擔得起這將近18%的世界人口。

種植水稻的印度農民

第二:印度有得天獨厚的農業種植自然條件,滿足國民的糧食需求。印度地形以平原、山地、高原為主,其中以能夠種植糧食的平原地形居多,約佔據了國土面積的40%。

比如被印度人奉為母親河的恆河流域,這裡土壤肥沃,氣候適宜,又有著較好的灌溉條件。

據資料顯示,光是恆河流域人口密度就達到了每平方公里1000人。再加上該國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的自然環境,為水稻的種植生長提供了優越條件,據說這裡的稻穀能夠做到一年三熟,如此一來,印度的糧食產量,對於本國人民而言基本上能夠做到自給自足,甚至猶有餘力出口,養活這麼多人口自然不成問題。

印度可耕地

第三:印度在取得獨立以後,在發展農業與糧食生產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比如在1950—1951年度,糧食總產量僅有5080萬噸,到了1977—1978年度,印度的糧食總產量已經達到了12600萬噸。

這是由於,自1968年開始,印度就對於農業技術和農業種植品種進行了「綠色革命」。這場農業改革促使印度每年糧食產量迅速增加,到了1971年,印度第1次向世界宣布,本國糧食基本上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從以上三個方面可以得出答案,印度充足的耕地面積,優越的自然環境,以及獨立以後所推出的農業政策,讓印度足以用全世界2%的土地養活全球將近18%的人。

2樓:命裡有金

印度具有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有著世界第二的可耕地面積,有著恆河的灌溉,糧食作物可以一年三熟,另外對農業技術的大力投入也使得他們的糧食總量逐年增加,所以他們是有足夠的能力養活佔據世界18%人口的。

3樓:小南學長

印度的地理條件非常優越,所以國內的糧食產出非常驚人,此外又依靠糧食大國的中國,經常從中國進口糧食,所以才能養活這麼多人。

4樓:召璇

印度的耕地面積有160多萬平方公里。超過了國土面積的一半。再加上優越的自然環境。

獨立後推出的農業政策,對農業科技和農業產品進行了綠色革命。糧食產量每年增加。所以可以養活佔據世界18%的人口。

5樓:農家小妹婉兒

印度就是密集的養法,都是住得特別近。吃得特別差,一群人吃一鍋飯。那麼可以吃下去很多垃圾,這樣就特別好養活。

印度是如何用2%的土地養活17%人口的?

6樓:昔敬澤

理論上,印度面積298萬平方公里,是南亞最大的國家,居世界第七位。印度雖然沒有中國土地那麼多,但是耕地面積比中國要多。據統計,印度的耕地面積為1.

6億公頃,居世界耕地面積第二位,僅次於美國,在亞洲排名第一,高於中國的1.3億公頃耕地。

從簡單的地理環境來看,印度的地理環境比我國優越得多。印度平原佔陸地面積的40%,山區佔25%,高原佔1/3,並且印度的地勢低平,而且交通比較便利,地處在熱帶季風氣候帶,非常適合農業生產,特別是上游河流和其他河川沖積的熱帶擁有黑土,大部分土地可以進行農業土地開發,還可以實現全年作物的生長。可以說,印度的農業發展環境有著獨特的自然條件,比中國的自然條件強得多。

如果我們討論耕地面積的大小的話,那麼就不能說印度佔世界的2%。因為儘管印度的面積不到我國的1/3,但其耕地面積遠遠大於我國。印度耕地面積佔國土總面積的51.

6%,約150萬平方公里,我國耕地僅佔土地總面積的14%左右,約135萬平方公里。

我國耕地面積普遍小於印度,但是我國的糧食產量是印度的2.5倍以上。更令人驚訝的是,印度是乙個主要的糧食出口國,印度的糧食出口是主要的外匯收入**。

其實眾所周知,中國是主要的糧食進口國。但是在2017年,中國進口了多達9554萬噸的大豆,它們大部分用來進行了水產養殖。

7樓:多肉

最主要是水產養殖吧,比較發達一些。

8樓:指南針指北針

他們那裡的地理環境比較優越,平原也多,而且大部分用來進行水產養殖。

9樓:匿名使用者

印度的氣候特別適合一年多次種水稻。而且四季都有水果。

10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印度的氣候很適合種植農業,他們的產量很多。

11樓:珺權

印度因為是熱帶地區,所以他可以保證一年多種多收。

12樓:qiao趙

印度的農業資源非常豐富,水稻可以一年多熟。

13樓:葉曉楓

主要是因為印度的氣候比較好,可以實現農作物的全年生長。

14樓:

當然是因為印度的糧食產量實在是太低了。

15樓:

無非是地理位置好和消耗少等以下幾個原因,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一是印度耕地的面積大,地型對種植比較有利。我們中國好多地方都是山川和戈壁沙灘,根本不適合耕種。

但是印度就不同了,雖然只有2%的土地,但是大多數地方是平原,可用於種植的耕地面積多。

光乙個恆河的平原面積就有75萬平方公里,是我們中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平原的兩倍之多,所以印度的總的耕地面積是比我們中國多的。它也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可耕地面積的國家。所以你想想看,有那麼多可以種地的地方,最起碼不用愁吧,所以生產的糧食也多啊。

二是因為印度的地理位置好,雨水量充足,日照也足夠。大家知道,印度靠近印度洋,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所以印度全年的降水量是很多的,而且熱量也充足,所以在這方面又促進了糧食的產量的的豐足。如果還不清楚這一點,可以拿俄羅斯作比較。

俄羅斯雖然耕地也多,但是地理位置不好,不但降水少,而且日照不夠,所以糧食產量低很多。

三是因為印度的傳統飲食習慣,導致糧食需求量少消耗少。看印度的電視電影你會發現,印度人很少吃牛肉,再看他們習慣吃魚肉。這跟他們印度有吃素的傳統和三面靠海就地取材有很大關係。

印度因為靠海近,捕魚業發達,這個花費比養牛花費的代價要少多了,所以他們更少吃牛肉了。因為養牛,就要消耗很多糧食以及糧食有關的食材,而他們少吃牛,那不就變相的節省了糧食了嘛。

印度土地面積比中國少一多半,到底怎麼養活13億人口

16樓:海上風電踐行者

首先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考慮第一則是國土面積,有許多人都從表面上的認為只要國土面積大,那麼耕地面積也就大,所以種一些糧食就也越多,但是並不是這樣的。就拿中國來說雖然看起來非常的遼闊,但是那些沙漠和一些高利佔的面積就非常的大,所以我們國家的耕地面積遠遠比不上印度,而印度作為乙個只有298萬平方公里的小國家來說,它的耕地面積卻僅次於美國。

它現在的資料則是耕地面積就達到了1.7億平方公尺。這個資料其實是非常可觀的,因為對比我們國家來說,它超出了非常的多。

再加上印度地處的位置也非常的良好。是因為這樣的地理優勢給他的氣候帶來了許多的幫助,所以根本就不用擔心降水的問題,因為靠近海邊,讓他們的降水非常充沛,所以就給了那些農作物一些適宜的氣候,所以綜合一些地理及氣候的條件,導致它的每年糧食總產量是世界排名第三。

第二則是我們中國雖然耕地面積不多,但是我們國家一些化肥或者是其他方面的配置都比他們好,所以糧食產量也是遠超他們國家。的確,印度如此高的糧食產量為它們的人口奠定了基礎,但是還可以從另外乙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來考慮,那就是我們看到的印度人都是非常的黑,而且瘦,雖然他們個子不矮,但是從四肢看來都非常的瘦小。

有不少的地區都是貧民窟,所以這些人的生活質量也不高,有的時候連溫飽也解決不了,只能勉強的維持著活下來而且一般在這種條件下,他們對自己計畫生育這方面也不是抓的很嚴,所以儘管非常窮有許多家庭還是會生很多小孩。從這些各個方面考慮,就不難推出為什麼印度如此小的乙個國家能有夠養活這麼多的人。

印度的土地面積是多少?排名第幾?

17樓:cclun巨蟹

印度國土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

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

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乙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18樓:淮安浙江人

印度,擁有世界10%的可耕地,是世界耕地面積排名第一的國家,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而中國耕地總面積為1.282億公頃,居世界第四。

印度地理環境優越,其平原約佔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公尺。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占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19樓:檸檬的情緣

國土面積大約317萬平方公里,排名第七

20樓:與恆星共舞

國土面積大約317萬平方公里,世界陸地國土總面積裡面排名第七。

前面的分別是: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21樓:匿名使用者

總量:1.6億公頃

排名:第七

希望採納

印度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他們的人口卻只比中國少1億!印度是不是到處都是人山人海啊!

22樓:荷蘭豬友匯

還真不是的。

首先,中國陸地面積確實比印度大,人口差不多,平均人口印度是中國大概三倍不到:

中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印度只有298萬平方公里。

中國人口13億多,印度人口也有12億多。

中國平均人口密度143人,而印度的平均人口密度是373人。

其次,中國和印度雖然面積差很大,但是國土的比例卻打不通,中國大量國土都不適合人類居住,而印度確實大片優質的平原和平坦不太高的高原。

中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公里,一半多是人類無法居住的高山和荒漠。剩下的一半多是居住環境特別惡劣的地區。適合人類居住的平原和高原面積只佔很小一部分,三分之一不到。

為了養活這些人口,還有大量的地方用來種植農作物,不然吃的都不夠。

中國東部和和中部面積佔國土一半,人口密度是400多,而西部面積也佔中國國土一半,人口密度卻只有10。

印度面積298萬平方公里,平原約佔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公尺。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占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最後,中國目前城市化比印度高,大量人口集中城市尤其是東部城市,印度人口大量散布在農村。

中國目前城市化雖然沒有發達國家多,但是也是比例很高了,尤其是很多大城市。總體城市化率接近50%,也就是一半中國人生活學習或者工作在城市裡。中國2000萬以上城市3個,一千萬人口城市13個,接近90個城市人口超過500萬。

印度城市化率要低得多,大量人口居住在農村,而且是散布式的生活在農村。印度城市化率最近幾年也發展非常快,但是目前大概30%(要知道印度70年前城市化率18%,中國只有16%).大城市中,沒有2000萬人口城市,1000萬城市3個(中國13個),500萬以上城市也不過6個(中國接近90個)。

注:城市人口是都會區人口算的,就是算這些城市下的縣,鄉,村。中國印度都按這個數字走,也還公平了。

所以,印度不會有中國這麼大的人口密集度,尤其是這麼多地方的密集,但是個別大城市也是很擁擠的。尤其是隨著印度城市化的進一步提高,這種擁擠的城市會更多更多。

鋼筋混凝土地面的承重,鋼筋混凝土地面的承重

如果沒有配置鋼筋的話,c30混凝土的軸心抗壓強度標準值是20.1n mm2 20.1n mm2 20.1mpa 20100kpa。不過看這個250厚的混凝土,一般是指建築地面做法吧,如果是的話,其受壓能力是沒有辦法準確計算的。回答混凝土承重計算公式 fcd 0.7 h ftd um h fcd 混凝...

中國的土地共有多少,中國總共有多少土地面積?

960萬平方公里。中國 china 位於東亞,是乙個以華夏文明為主體 中華文化為基礎,以漢族為主要民族的統一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中國疆域內的各個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約5000年前,以中原地區為中心開始出現聚落組織進而成國家和朝代,...

個人買賣只有集體宅基證的土地,是否違反《土地法》?詳細如下

不違法。但要到公證處公證.把他的集體房產轉到你 的名下.此房不可以抵押 1 不論 個人宅基證 還是集體 宅基證 都只能供本村集體的村民使用,不能對外 所以 如果購買人 您不是該村的村民,這購買協議就無效。2 賣方可以把屬於他自己的那部分土地 嗎?1 單純的宅基地不可以 因為宅基地的所有權是屬於村集體...

混凝土地面起砂如何處理,水泥地面經常起砂要怎麼處理啊?

混凝土地面起砂處理劑 混凝土固化劑 水泥地面增強劑土地面起砂處理劑處理後的混凝土地面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 快速硬化 防塵地灰起砂地面,高度耐磨 2 防潮 抗滲 抗汙染 易清潔 3 提公升原地面抗壓強度 抗衝擊效能 4 提公升與環氧樹脂 聚氨酯地坪漆的結合力 5 提公升抗化學品腐蝕性 6 明顯減緩風化...

為什麼只有足球世界盃風靡全球

原因可以歸結成這幾點 1,足球是集體性專案,乙個隊伍的表現不是僅僅依靠個人,向你說說的羽毛球,桌球等,都是乙個人的專案在國際大賽裡,即便乙個人代表國家拿到冠軍,那只代表他個人的能力,簡言之,就是,說服性比較低.2,足球要技術也要力量也要戰略,是最具戲劇性變化的專案之一,也具有觀賞性,也可能是這種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