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黨在農村(社群)的方針 政策 法規

時間 2022-08-31 21:27:27

1樓:匿名使用者

1、要大力推進農村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培育主導產業,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

首先,選準結構調整的突破口,對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進行全面的優化公升級。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遵循廣開思路、廣闢渠道、多種經營、突出特色、搞活經濟、提高效益的原則,按照調高、調優、調出質量和效益的方向,充分利用區內、區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通過區域布局調整,優化資源配量,發揮資源優勢,盡快形成優勢產區和產業帶;通過產品結構調整,加快實現農產品由產量型向質量型、專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報率型發展;通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服務業,加速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城市轉移,廣泛合理地利用農業資源,促進農業內部結構的合理化和產業化的良性迴圈。 其次,積極發展農村

二、三產業,尤其是鄉鎮企業中的農產品加工業。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努力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是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的乙個重大戰略問題,也是農業發展的一大優勢和潛力所在。今後,我們應該以發展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積極發展民營企業、非公有制經濟,按照多層次、多樣化的原則,適應市場的不同需求,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

既要面向城市市場,又要注意滿足農民要求;既要發展大規模的加工業,又要發展具有地方風味和特色產品的小企業,使農產品加工業真正成為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導產業之一。 第三,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促進優勢農產品的區域化、規模化發展。 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把優勢農產品做大做強,集中力量培植名優品牌,以增強農業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2、積極推進城鎮化建設,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多渠道轉移,擴大農民就業和增收空間。

多年的實踐證明,把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拴在土地上,農民難以富裕起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減少農民,要繁榮農村必須推進城鎮化。因此,必須盡快打破城鄉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城鎮化步伐,使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鄉鎮企業、小城鎮和城市轉移,逐步減少農民,增加農民的就業機會,增加農村人均資源占有量,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發展的良性互動。一要加快推進城鎮化程序,以縣城和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心建制鎮為重點,健全小城鎮的居住服務、公共服務和社群服務功能,增強小城鎮吸納勞動力就業的能力,正確引導鄉鎮企業向城鎮集聚、農村勞動力向城鎮有序流動和到城鎮就業,注重發揮小城鎮帶動經濟發展的功能;二是以農產品加工、儲藏、運輸等農村服務業為重點,大力發展

二、三產業,實現農民就地轉移;三要組織農民進城務工經商,建立健全保障農民利益的法律法規體系,如防止拖欠工資,改善勞動環境,保障農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取消所有歧視性和限制政策。在長期內,要竭盡全力搞好農村教育事業,一則要大力加強農村基礎教育,使更多的農民子弟盡快通過高考公升學實現高層次的轉移;二則通過職業教育培養更多社會急需的合格的技工型人才,為實現農村勞動力第二層次轉移創造良好的條件。

3、加大對「三農」投入和服務,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和生活條件。 要求進一步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不斷加大農業投入,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重點加強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灌區改造和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加強小流域綜合治理,依法有償合理有序開發水資源。

大力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和「村村通**」工程。抓好農村基礎設施、整村推進專案建設,推進以特色種養和龍頭企業帶動為主的產業化扶貧開發,改善貧困村群眾基本生產和生活條件。全面整合農業、科技、教育等部門的培訓資源,提高培訓能力,加大服務力度,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

4、加快農村通訊及資訊設施建設,健全完善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努力開拓農產品市場。

加快農村通訊及資訊設施建設,特別是網際網路的建設,通過網際網路蒐集現代農業科技和國內外農產品市場供求、**變動趨勢的資訊,建立相應的**預報系統,定期向農民發布相關的資訊,真正使農民的農業生產與國內外的市場緊密聯絡起來,使農產品的生產更好地適應區內外市場的消費需要。 鼓勵龍頭企業和營銷大戶拓展經營網路和銷售空間。實施能人帶動戰略,加強農民經紀人隊伍建設,培育各類專業合作組織和行業協會,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切實加強動物防疫工作,整頓和規範農資市場,保障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安全。

5、協調發展,走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道路。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把可持續發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堅持計畫生育、保護環境和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要切實搞好退耕還林工作,加大林業綜合開發力度,促進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和諧。

要堅持計畫生育基本國策,進一步降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加強對資源的規劃、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堅持資源合理開發與節約並重,增強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

6、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制建設。

一是盡快建立農村醫療保險、農村養老保險、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法規。這是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關鍵,功能就是穩定農村社會和經濟、促進農村經濟增長、緩和農村的各種社會矛盾,使農村社會保障工作能依法有序地進行,為農村人口提供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二是多渠道籌措農村統籌**及養老**。

切實改善農村居民生存狀況,使城鄉更加協調發展。三是對農村統籌**及養老**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及使用。

7、擴大基層民主,推進農村民主法制建設

一是加強黨的領導,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二是狠抓農村普法教育,不斷提高農民法律素質,培育農民的民主法制意識。充分利用骨幹培訓、新聞**、法律工作者以案說法等多種形式和途徑廣泛宣傳,提高農民的法律素質,增強依法辦事和參與村務管理和監督的能力。

三是實行村民自治,規範建章立制。按照「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原則,讓群眾自我教育,幹部自我約束。以村務大事民主決策制度為突破口,解決農村熱點、難點問題,從而提高農民參與村務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行使法律法規賦予的民主權利,制定出切合實際、操作性強的工作規範。

四是加強綜合治理,維護農村社會,經濟穩定。要加大對農村違法違紀案件的查處、打擊力度。要齊抓共管,共創共建,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搞好農村綜合治理,維護農村社會、經濟穩定。

五是發揮村民自治組織的作用,強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功能。把階段性集中整治與日常性管理結合起來,建立健全村規民約,開展各項積極向上的群眾評比活動,激勵先進,鞭策後進,促進新農村建設走上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

8、加強培訓教育工作,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

「三農」問題的核心是提高農民素質。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教育工作的資金投入,對農民進行多方面的培訓,一是面對市場為農民提供職業技能培訓,使他們能夠掌握新技術,了解新資訊,增強致富發展的本領;二是法律知識培訓,通過學習法律知識,真正達到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新時期具體是什麼階段的,你可以到政策百科中查閱最新的農村方面的方針、政策、法規等,實時更新的。

黨在農村社群的方針、政策、法規有哪些?新時期的

3樓:匿名使用者

一、方針: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1、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作為首要任務,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村市場和農業服務體系。

2、要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力度,嚴格保護耕地,增加農業投入,促進農業科技進步,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發展鄉鎮企業,壯大縣域經濟,多渠道轉移農民就業。

提高扶貧開發水平。

3、要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和創新,改革集體林權制度。

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係,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4、要 探索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支援農業產業化經營和龍頭企業發展。

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發揮億萬農民建設新農村的主體作用。

二、政策:解決"三農"問題,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要大力推進農村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培育主導產業,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 首先,選準結構調整的突破口,對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進行全面的優化公升級。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遵循廣開思路、廣闢渠道、多種經營、突出特色、搞活經濟、提高效益的原則,按照調高、調優、調出質量和效益的方向,充分利用區內、區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通過區域布局調整,優化資源配量,發揮資源優勢,盡快形成優勢產區和產業帶;通過產品結構調整,加快實現農產品由產量型向質量型、專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報率型發展;通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服務業,加速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城市轉移,廣泛合理地利用農業資源,促進農業內部結構的合理化和產業化的良性迴圈。

其次,積極發展農村

二、三產業,尤其是鄉鎮企業中的農產品加工業。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努力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是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的乙個重大戰略問題,也是農業發展的一大優勢和潛力所在。今後,我們應該以發展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積極發展民營企業、非公有制經濟,按照多層次、多樣化的原則,適應市場的不同需求,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

既要面向城市市場,又要注意滿足農民要求;既要發展大規模的加工業,又要發展具有地方風味和特色產品的小企業,使農產品加工業真正成為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導產業之一。 第三,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促進優勢農產品的區域化、規模化發展。 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把優勢農產品做大做強,集中力量培植名優品牌,以增強農業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2、積極推進城鎮化建設,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多渠道轉移,擴大農民就業和增收空間。 多年的實踐證明,把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拴在土地上,農民難以富裕起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減少農民,要繁榮農村必須推進城鎮化。因此,必須盡快打破城鄉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城鎮化步伐,使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鄉鎮企業、小城鎮和城市轉移,逐步減少農民,增加農民的就業機會,增加農村人均資源占有量,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發展的良性互動。

一要加快推進城鎮化程序,以縣城和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心建制鎮為重點,健全小城鎮的居住服務、公共服務和社群服務功能,增強小城鎮吸納勞動力就業的能力,正確引導鄉鎮企業向城鎮集聚、農村勞動力向城鎮有序流動和到城鎮就業,注重發揮小城鎮帶動經濟發展的功能;二是以農產品加工、儲藏、運輸等農村服務業為重點,大力發展

二、三產業,實現農民就地轉移;三要組織農民進城務工經商,建立健全保障農民利益的法律法規體系,如防止拖欠工資,改善勞動環境,保障農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取消所有歧視性和限制政策。在長期內,要竭盡全力搞好農村教育事業,一則要大力加強農村基礎教育,使更多的農民子弟盡快通過高考公升學實現高層次的轉移;二則通過職業教育培養更多社會急需的合格的技工型人才,為實現農村勞動力第二層次轉移創造良好的條件。

3、加大對「三農」投入和服務,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和生活條件。 要求進一步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不斷加大農業投入,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重點加強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灌區改造和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加強小流域綜合治理,依法有償合理有序開發水資源。

大力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和「村村通**」工程。抓好農村基礎設施、整村推進專案建設,推進以特色種養和龍頭企業帶動為主的產業化扶貧開發,改善貧困村群眾基本生產和生活條件。全面整合農業、科技、教育等部門的培訓資源,提高培訓能力,加大服務力度,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

4、加快農村通訊及資訊設施建設,健全完善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努力開拓農產品市場。 加快農村通訊及資訊設施建設,特別是網際網路的建設,通過網際網路蒐集現代農業科技和國內外農產品市場供求、**變動趨勢的資訊,建立相應的**預報系統,定期向農民發布相關的資訊,真正使農民的農業生產與國內外的市場緊密聯絡起來,使農產品的生產更好地適應區內外市場的消費需要。 鼓勵龍頭企業和營銷大戶拓展經營網路和銷售空間。

實施能人帶動戰略,加強農民經紀人隊伍建設,培育各類專業合作組織和行業協會,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切實加強動物防疫工作,整頓和規範農資市場,保障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安全。

5、協調發展,走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道路。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把可持續發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堅持計畫生育、保護環境和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要切實搞好退耕還林工作,加大林業綜合開發力度,促進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

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和諧。要堅持計畫生育基本國策. 惠民、保障、注重民生、加大新農村建設、穩定。

三:法規

1、2010年10月28日修訂《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2、2003年3月1日施行《農村土地承包法》

簡述新時期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正確措施

第一,必須堅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不斷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始終保持黨在思想上理論上的先進性。第二,必須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與黨領導的偉大事業緊密結合起來,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第三,必須以人民群眾是否滿意為根本標準,把實現好 維護好 發展好最廣...

大學生村官如何當好新時期的農村幹部

一 積極主動,盡快讓村幹部信任自己 村幹部是大學生村官做好農村工作的重要指導和強有力的支援,只有獲得村幹部的信任,大學生村官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 服務村民。二 從小事做起,盡快讓村民認可自己 身為一名大學生村官,一定要把村民認不認可 村民滿不滿意作為自己工作的標準。事雖小,不為不成。在農村工作,面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