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需要承擔什麼責任,公司法人代表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時間 2022-07-24 01:10:30

1樓:京師周潔律師

一般情況下,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就是企業法人的行為,因而由此產生的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擔民事責任,法定代表人只是向本企業/公司承擔因自身過錯而產生的民事責任。但由於單位違法可能會受到雙重制裁,除了法人的單位責任外,法定代表人作為主管人員也應當承擔個人法律責任。

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1、因經營過錯向法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2、定代表人因單獨或者共同侵害單位財產可能承擔的民事侵權法律責任;3、因違法行為而受到的民事制裁。3、同時,法定代表人作為公司股東或者股份公司發起人的,還要承擔其股東身份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中,依法對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人採用罰款、拘留制裁措施,必須經院長批准,另行製作民事制裁決定書。

【拓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四條 股東的主要義務有股東出資義務、不得濫用股東權利的義務、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有限責任)的義務、不得損害公司利益的義務等。

第二十條 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第二十一條 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階管理人員不得利用其關聯關係損害公司利益。

第二十八條 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股東不按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除應當向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

第八十三條 發起人不依照前款規定繳納出資的,應當按照發起人協議承擔違約責任。

2樓:企慧網:免費註冊公司

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外發生的職務行為,有公司承擔責任。若超出職務行為的,嚴重侵害公司利益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外以公司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在其職務範圍內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一般先由公司承擔。

若自己的行為超過職務的範圍,給公司帶來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損失的責任。

3樓:桂麗霞律師

回答您好

法人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如果法人代表是涉稅違法行為的直接責任人,法人代表就需要承擔責任。如果只是老闆自己主持的偷稅漏稅行為,同時法人代表不知情未參與公司經營就不需要承擔責任。

3、因違法行為而受到的民事制裁:罰款、拘留。

民事責任是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一般情況下,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就是企業法人的行為,因而由此產生的民事責任由本企業/公司承擔,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擔民事責任,法定代表人只是向本企業/公司承擔因自身過錯而產生的民事責任。但由於單位違法可能會受到雙重制裁,除了法人的單位責任外,法定代表人作為主管人員也應當承擔個人法律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責任有因執行職務或故意、重大過失造成他人損害的,在公司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企業無力償還債務或者已經撤銷、歇業無力償還債務,主辦單位(可在工商註冊檔案中查到)在兩種情況下承擔償債責任,一是該企業不具備法人條件的,開辦單位應承擔全部責任;二是該企業註冊資金不實的,開辦單位在註冊資金差額範圍內承擔有限責任。

以上就是法定代表人的責任,法律規定的需要承擔的責任,您可以仔細閱讀完了之後,如果您還有什麼問題可以繼續問我

更多6條

公司法人代表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4樓:

第一部分 常見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則是違反民法法律規定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原則上代表著公司行為,具有整體意志的屬性。但由於公司法定代表人必然需要自然人擔任,自然人有自己的私利,就會有為個人利益行事的可能。

如前所述,公司法定代表人代表著整個公司與外界發生法律關係的時候,法律上認為具有整體意志屬性,因此原則上視為公司行為,因此很難追究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自然人的民事責任,該民事責任一般由企業來承擔的。

但也有例外,比如在法人人格否認的情況下,公司法定代表人與企業將對外承擔連帶民事責任。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因故意或過錯,造成公司利益受損,應向本公司承擔民事責任。

典型為:公司法定代表人因嚴重失職或與合同相對人串通簽訂、履行合同,損害本公司產生的賠償責任。

二、由於法定代表人屬於並且通常又具有股東身份,因此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發起人或高階管理人員,違反法律規定,則應向本公司或其他第三人承擔法律責任。常見情形如下: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或發起人,未履行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義務的,除應當向本公司足額繳納外,還應當向已按期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或按照發起人協議約定承擔違約責任。

(二)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及其他股東利益的,應承擔賠償責任。

(三)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的,應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四)公司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利用與其他單位的關聯關係損害公司利益的,損害公司的,應當向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五)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作為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的自有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六)公司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作為公司高階管理人員,有下列情形的,所得收入歸公司所有:

1、挪用公司資金;

2、將公司資金以其個人名義或者以其他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儲存;

3、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同意,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或者以公司財產為他人提供擔保;

4、違反公司章程的規定或者未經股東會、股東大會同意,與本公司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

5、未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同意,利用職務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屬於公司的商業機會,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所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

6、接受他人與公司交易的佣金歸為己有;

7、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第二部分 常見行政及刑事責任

這裡所說行政責任,是指違反相應法律規定受到行政機關處罰等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這裡所說刑事責任,是指違反刑法相關法律規定,應承擔刑罰的刑事責任。

行政及刑事責任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行政及刑事責任交叉的情形:

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公司承擔責任外,對於公司法定代表人可被處以行政處分(通常為國有企業)、罰款,構成犯罪的,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公司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經營範圍從事特定經營活動,非法經營的;

(二)公司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三)股東或公司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四)公司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五)公司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變更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係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六)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二、其他常見刑事責任

公司法定代表人可能因自身原因或公司原因,觸犯刑法,受到刑事制裁。通常以單位的意志以單位的名義實施違法行為的,大部分情況下是構成單位犯罪,單位犯罪不僅僅處罰單位,對單位判處罰金,很多情況下會追究主管人員和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在我國刑法中,對單位犯罪實行單罰制和雙罰制並用的制度,即有的單位犯罪只追究單位的責任,有的單位犯罪只追究主管人員和主要責任人員的責任,有的單位犯罪則既追究單位的責任又追究主管人員和主要責任人員的責任。

大部分的企業法定代表人是掌握企業事務的負責人、主管人員,故一旦構成單位犯罪,難辭其咎。

公司法人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5樓:華律網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與自然人不同,是種無生命的社會組織體,法人的實質,是一定社會組織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法定代表人」是乙個確定的法律概念,它是指依照法律或法人組織章程規定,通常情況下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沒有正職的,由主持工作的副職負責人擔任法定代表人,設有董事會的法人,以董事長為法定代表人,沒有董事長的法人,經董事會授權的負責人可作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代表企業法人的利益,按照法人的意志行使法人權利。法定代表人在企業內部負責組織和領導生產經營活動;對外代表企業,全權處理一切民事活動。法定代表人的權力,是由法人賦予的,法人對法定代表人的正常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但是代表人的行為超出法人授予的權利範圍,法人就可能為其承擔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六條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八條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6樓:大寶貝

公司法人是指依照公司法設立的,有獨立的財產,能夠依自己的名義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並以自己的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民事責任的企業組織。

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我國法律實行單一法定代表人制,一般認為法人的正職行政負責人為其惟一法定代表人。如公司為董事長或執行董事或經理((公司法)第13條),而**交易所的法定代表人為總經理((**法》 第107條)

法定代表人與公司法人在內部關係上也往往是勞動合同關係,故法定代表人屬於雇員範疇。但對外關係上,法定代表人對外以法人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時,其與法人之間並非**關係,而是代表關係,且其代表職權來自法律的明確授權,故不另需法人的授權委託書。是故,法定代表人對外的職務行為即為法人行為,其後果由法人承擔(《 民法通則)第43條)。

並且,法人不得以對法定代表人的內部職權限制對抗善意第三人

法定代表人不承擔責任,法定代表人的職務行為就是企業法人的行為,因而由此產生的民事責任由本公司承擔,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向第三人直接承擔民事責任。

依據《民法通則》43條;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58.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以法人名義從事的經營活動,給他人造成經濟損失的,企業法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承擔對第三人責任後,可以追償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員的賠償責任。

法定代表人因單獨或者共同侵害單位財產可能承擔的民事侵權法律責任

《民法通則》第107條規定:「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通則》第130條規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因違法行為而受到的民事制裁--罰款、拘留

《民法通則》49條規定:「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 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經營範圍從事非法經營的; (二) 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 (三) 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 (四) 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 (五) 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係人遭受重大損失的; (六) 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民通意見61.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如果查明企業法人有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所列的六種情形之一的,除企業法人承擔責任外,還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第四十九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三款的規定,對企業法定代表人直接給予罰款的處罰;對需要給予行政處分的,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出司法建議,由有關部門決定處理;對構成犯罪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依法移送公安、檢察機關。

民通意見62.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中,依法對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人採用罰款、拘留制裁措施,必須經院長批准,另行製作民事制裁決定書。被制裁人對決定不服的,在收到決定書的次日起十日內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請復議一次。

復議期間,決定暫不執行。

民通意見63.對法定代表人直接處以罰款的數額一般在二千元以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公司法人需要承擔的責任和風險,企業法人代表需要承擔的責任和風險?

公司法人和股東承擔的風險分別是什麼 什麼朋友啊,這麼坑你!用腳後跟想想,如果你出資成立個公司,會讓別人擔任法定代表人嗎?一般不會,除非心懷鬼胎。如果你幹了這個代表人,看吧,公司肯定有很多違規的行為,而一旦敗露,所謂的朋友拍拍屁股閃了,你作為法定代表人去收拾殘局吧。輕則不得安寧,重則鋃鐺入獄。規避的辦...

公司法人個人欠款公司承擔什麼責任

法律分析 公司法人個人欠款公司承擔的責任是,公司法人個人欠債與公司並沒有關係。公司是獨立法人,公司債務由公司獨自承擔。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僅僅是處理公司事務的 人,對公司的債務不承擔責任,但是如果法定代表人是公司的股東,則需要以其認繳的出...

公司法人是否可以登出公司,法人代表可以登出公司嗎

公司法人代表可以登出公司。也可以委託辦理,需要法人簽字。但應注意條件。股份公司登出需召開股東大會並做出同意解散公司的決議書。法人代表單方無權登出。股份公司的股東如退出,應有相應的退出機制回購其股份或者分紅。股東退出需協商或者股東單方面要求,股東應得到相應財產。公司申請登出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檔案 1 ...

公司法人代表變更需要花錢嗎,變更公司法人要錢嗎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常被簡稱為法人,乙個公司只能有乙個法人,一般是由董事長 執行董事 總經理或ceo擔任。出於公司的發展或戰略調整等原因,公司法人有時候就需要由一人變更為另乙個人,這就是大家常說的法人變更。準備好資料去工商局辦理即可。所需材料 公司變更登記申請書 股東會決議 章程修正案 對原法人的免職檔...

保安公司法人代表的工資,成立保安公司法人需要什麼條件?

勞動者的工資與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以及公司的各種補助 津貼以及加班時間的多少有一定的關係,加班時間越多,工資總額也就越高,其月實際工資 月工資 21.75 實際出勤天數。一般用人單位的工資通常採用年薪制,每月發放一部分工資,如果經營目標或者績效目標達成後,用人單位正常支付年薪。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