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次頒發身份證是哪一年,我國第一次頒發居民身份證是在哪一年?

時間 2022-04-29 02:28:12

1樓:匿名使用者

從1989年9月15日起,在全國範圍內首次實施居民身份證使用和查驗制度。這是根據1984年4月6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及1985年9月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並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而實施的。

實行居民身份證制度,是中國現行戶口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它把中國的戶籍管理形式從單一的以戶以單位的靜態管理轉變為一人一證、人戶結合的動態管理,使戶籍管理更加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同時,居民身份證制度在維護社會治安、打擊各種違法犯罪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國許多單位在辦理各自業務時,都開展了居民身份證核查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比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條例》規定,凡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中國公民,除未滿16周歲者和現役軍人、武裝警察,以及正在服刑的犯人和被勞動教養的人員,均應申領居民身份證。居民身份證具有證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居民身份證登記專案,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和有效期限。

「條例」還規定居民身份證應隨身攜帶,妥善保管。公安機關執行任務時有權查驗公民的居民身份證。在辦理涉及公民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等權益事務時,有關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可以要求公民出示居民身份證,但不得任意扣留、抵押。

居民身份證制度最先在北京等城市進行了發證試點工作。至1990年底,第一次集中頒發居民身份證工作基本結束,全國共製發了7.55億多份居民身份證,佔全國應發人數的93%。

1995年7月1日,中國開始使用新的防偽居民身份證。新證採用新工藝製作,使用透視全息圖像防偽,既提高了證件檔次,也保證了證件的安全可靠。

2樓:匿名使用者

從1989年9月15日起到1990年底基本結束。

我國第一次頒發居民身份證是在哪一年?

3樓:匿名使用者

從1989年9月15日起,在全國範圍內首次實施居民身份證使用和查驗制度。這是根據1984年4月6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及1985年9月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並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而實施的。

實行居民身份證制度,是中國現行戶口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它把中國的戶籍管理形式從單一的以戶以單位的靜態管理轉變為一人一證、人戶結合的動態管理,使戶籍管理更加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同時,居民身份證制度在維護社會治安、打擊各種違法犯罪等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國許多單位在辦理各自業務時,都開展了居民身份證核查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比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條例》規定,凡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中國公民,除未滿16周歲者和現役軍人、武裝警察,以及正在服刑的犯人和被勞動教養的人員,均應申領居民身份證。居民身份證具有證明公民身份的法律效力。居民身份證登記專案,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和有效期限。

「條例」還規定居民身份證應隨身攜帶,妥善保管。公安機關執行任務時有權查驗公民的居民身份證。在辦理涉及公民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等權益事務時,有關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可以要求公民出示居民身份證,但不得任意扣留、抵押。

居民身份證制度最先在北京等城市進行了發證試點工作。至1990年底,第一次集中頒發居民身份證工作基本結束,全國共製發了7.55億多份居民身份證,佔全國應發人數的93%。

1995年7月1日,中國開始使用新的防偽居民身份證。新證採用新工藝製作,使用透視全息圖像防偽,既提高了證件檔次,也保證了證件的安全可靠。

4樓:瞿樹花倫辰

第一代身份證是中國從1985年開始正式實行居民身份證制度開始後,向居民製發的身份證。

中國第一代身份證是哪一年

5樓:民生為本

1984年4月6日,中國大陸開始實行居民身份證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居民所持身份證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1984年4月6日,中國大陸開始實行居民身份證制度。

***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並且開始頒發第一代居民身份證。

6樓:匿名使用者

1984年4月6日,中國大陸開始實行居民身份證制度。***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並且開始頒發第一代居民身份證。最晚到2013年第一代身份證徹底停用!

7樓:涼哇涼

身份證制度是1984年開始辦理的,在這一前,一些人因為招工 參軍 上學等各原因更改年齡,造成了身份證資訊與原工齡資訊不相符,所以,現在的退休年齡大多都是以最原始的記錄為準。社保也不能更改,人家說光不能兩頭沾。我單位有到年齡,還退不了休。

8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代居民身份證是中國自1984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頒發的身份證明性證件,第一階段採用印刷和照相翻拍技術塑封而成,為聚酯薄膜密封、單頁卡式,15位編碼。1995年7月1日起啟用新的防偽居民身份證,採用全息透視塑封套防偽。1999年10月1日起,建立和實行公民身份號碼制度,身份**是唯一的、終身不變的18位號碼。

2004年1月1日,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開始換發,第一代居民身份證已經於2013年1月1日正式停用。

我國居民是哪年開始辦理身份證的?

9樓:紫色蒲公英夢想

1984年4月6日,***批轉公安部關於頒發居民身份證若干問題請示的通知,同時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自此,中國通過實施居民身份證制度,開始對居民實施戶口證件化管理。

2004年3月29日起,中國大陸正式開始為居民換發內建非接觸式ic卡智慧型晶元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二代身份證表面採用防偽膜和印刷防偽技術,使用個人彩色**,並可用機器讀取數字晶元內的資訊。

10樓:匿名使用者

1987年,第一代身份證開始辦理。資料是手寫的,**大多變形,模糊不清。製作比較粗糙,防偽程度較低。從申報辦理到領取證件,少則半年,多則幾年,很多乾脆就不了了之。

身份證是哪一年開始有的?

11樓:切切切

身份證是用於證明持有人身份的證件,多由各國或地區**發行予公民。它將作為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公民身份的證明工具。大量新技術的出現允許身份證包含生物統計學資訊於其中,如**、面部特徵、手掌特徵、虹膜掃瞄識別或指紋識別,其他通常出現在身份證上(或資料庫中)的資訊包括:

全名、父母姓名、住址、職業、民族(在多民族國家中)、血型和凝血因子。1989年9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公布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在1984年前寫作「身份證」。1984年4月6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並且開始頒發第一代居民身份證。

2004年3月29日起,中國大陸正式開始為居民換發內建非接觸式ic卡智慧型晶元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二代身份證表面採用防偽膜和印刷防偽技術,使用個人彩色**,並可用機器讀取數字晶元內的資訊。

截至2014年3月7日全國只有800多張重號的身份證。

12樓:話題大放送

中國的身份證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專家給出答案

13樓:燦燦

1984年4月6日,***批轉公安部關於頒發居民身份證若干問題請示的通知,同時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自此,我國通過實施居民身份證制度,揭開了居民戶口證件化管理的序幕,並且開始頒發第一代居民身份證。居民身份證登記專案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和有效期。

居民身份證的有效期分為10年、20年、長期三種。第一代居民身份證為聚酯薄膜密封、單頁卡式,15位編碼,最初發放的有一大批身份證是用手工填寫的。

我國第一代身份證是在什麼時間開始使用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代身份證是1984年4月6日,***批轉公安部關於頒發居民身份證若干問題請示的通知,同時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自此,中國通過實施居民身份證制度,開始對居民實施戶口證件化管理。

第一代居民身份證,是指中國自1984年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頒發的身份證明性證件。第一代居民身份證是中國自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頒發的身份證明性證件,第一階段採用印刷和照相翻拍技術塑封而成,為聚酯薄膜密封、單頁卡式,15位編碼。

1995年7月1日起啟用新的防偽居民身份證,採用全息透視塑封套防偽。1999年10月1日起,建立和實行公民身份號碼制度,身份**是唯一的、終身不變的。2004年1月1日,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開始換發,第一代居民身份證已經於2013年1月1日正式退出。

擴充套件資料

第一代居民身份證,是指中國自1984年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頒發的身份證明性證件,到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累計製作頒發第一代居民身份證11.4億份,實有持證人數達9.6億。

第一代居民身份證採用印刷和照相翻拍技術塑封而成,比較容易被偽造。 有法律規定第一代居民身份證在有效期內繼續有效。

1984年至1991年,是中國頒發居民身份證的試點和集中發證階段。1984年發證試點工作首先在北京進行,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上海、天津等九大城市相繼開展了試點工作。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借鑑國外證件技術的製作工藝,制定了製證技術行業標準,舉辦了幾十期發證組織工作和制裝置與製證技術培訓班。

1984年,第一代居民身份證面世,為聚酯薄膜密封、單頁卡式,15位編碼。最初發放的有一大批身份證是用手工填寫的。

各方曾就居民身份證是否要有「婚姻狀況」、「職業」等內容進行過爭論和**,綜合考慮國內的實際情況,最終決定不列入身份證內容。

1985年9月,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並公布施行居民身份證條例,對身份證的發放範圍以及非法查驗、使用身份證等情況進行了明確規定。自此,公安機關開始依法頒發和管理第一代居民身份證。

1986年11月,經***批准,公安部公布施行居民身份證條例實施細則,我國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居民身份證使用、管理制度。

15樓:

第一代居民身份證,是指中國自1984年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頒發的身份證明性證件,

到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累計製作頒發第一代居民身份證11.4億份,實有持證人數達9.6億。

第一代居民身份證採用印刷和照相翻拍技術塑封而成,比較容易被偽造。 有法律規定第一代居民身份證在有效期內繼續有效。

16樓:在北固山登山的蝴蝶蘭

1984年4月6日***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並且開始頒發第一代居民身份證。

1949年解放後,我國公民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居民身份證,證明自己身份的時候用的是戶口簿和單位介紹信。1984年4月6日,***批轉公安部關於頒發居民身份證若干問題請示的通知,同時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

自此,我國通過實施居民身份證制度,揭開了居民戶口證件化管理的序幕,並且開始頒發第一代居民身份證。居民身份證登記專案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和有效期。居民身份證的有效期分為10年、20年、長期三種。

第一代居民身份證為聚酯薄膜密封、單頁卡式,15位編碼,最初發放的有一大批身份證是用手工填寫的。

擴充套件資料

現代身份證與傳統的「紙版配**」式身份證相比相似之處已經很少,而更多的是採取高技術的智慧卡形式,具備由計算機進行掃瞄和閱讀的能力。當身份證是由國家所頒發時,它將作為每個人獨一無二的公民身份的證明工具。

大量新技術的出現允許身份證包含生物統計學資訊於其中,如**、面部特徵、手掌特徵、虹膜掃瞄識別或指紋識別。其他通常出現在身份證上(或資料庫中)的資訊包括:全名、父母姓名、住址、職業、民族(在多民族國家中)、血型和凝血因子。

有15位的身份證和18位的身份證。

第一次拍身份證 要帶什麼,初次辦理身份證需要準備哪些?

身份證辦理需要攜帶 居民戶口薄 兩張本人彩色相片 也可以在現場採集相片 到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辦理。第一次辦身份證應該帶上戶口本原件,二代身份證 採集回執到戶籍部門進行辦理的,辦身份證需要錄入指紋資訊,若未滿16周歲還需要監護人陪同辦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 第七條 公民應當自年滿十六周歲...

第一次辦身份證需要多久。多少錢,第一次辦理身份證要帶什麼?要多少錢?要多久?

規定60天取證,一般需要20個工作日,具體的以回執單標註的日期不准。首次辦理居民身份證免費。一 申領人居民戶口簿 二 填寫 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 一 居民應當自年滿16周歲之日起3個月內,到常住戶口所在地公安機關 一般為公安派出所 辦理申領手續。未滿16周歲的居民,自願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的,由監護人...

第一次網上訂機票需要驗證身份證嗎

現在都是電子客票。不需要驗證身份證。買好票後,當天拿著身份證到行李託運處,換取登機牌,就可以正常的上飛機了 回答不需要。只有火車票第一次網上購買,需要去車站或者代售點核驗身份。網購飛機票注意事項 1,選擇航空公司官方 或合法註冊 信譽好的航空服務公司 及商旅 預訂電子客票。2,付款前認真核對姓名 身...

第一次辦理身份證可以辦理臨時的嗎

可以辦的,據說是乙個星期還是當天就可以拿的,我老闆娘的女兒前兩天剛辦過,也是16歲醬紫,要去南韓旅行然後辦了臨時身份證,費用不知道,不貴的,20 30時差不多了吧 可以!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 第二條,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年滿十六周歲的中國公民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申請領取中華人民...

兒童可以異地辦理身份證嗎,孩子第一次辦身份證可以在異地辦理嗎?

兒童可以異地辦理 居民身份證 換 補領業務以下為兒童 居民身份證 異地辦理流程 一 辦理地點 居住地公安機關 居民身份證 異地受理點 二 辦理材料 1 居民戶口簿 2 原 居民身份證 丟失補辦的除外 3 監護人的 居民身份證 居民戶口簿 4 有效期內的 居住證 居住登記卡 任一證明原件三 辦理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