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和居民有什麼區別,社群和村有什麼區別啊?

時間 2022-04-22 05:51:32

1樓:遊戲之書

區別如下:

1、定義不同

①村民是指鄉村的百姓,即居住在村一級行政區劃內的公民;

②居民是指在本國長期從事生產和消費的人或法人。

2、表現不同

①村民在一定地域或者村莊裡取得居住資格,具有世居性、永居性、常居性和臨時性這四個特徵;

②居民在本國居住時間長達一年以上,或者以各級**機構、企業和非營利團體的形式在本國從事經濟活動。

3、法規不同

①為了保障農村村民實行自治,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②為了加強城市居民的管理,促進社會主義城市基層建設,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2樓:匿名使用者

村民一般指在農村裡的,居民指在城市居民區的人。

3樓:十月花非花

您好!居民,泛指居住在一定地區的所有人民。具體到中國,就是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裡的全體中國人民(包括台灣人民)。

農民特指居住在農村地區,以農業生產收入為主要收入**、戶籍性質為農業戶口的中國農村人民。「居民」一詞的內涵比較大,「農民」一詞的內涵比較小,「居民」的內涵中包括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農民」的內涵中只包括農村居民,不包括城鎮居民。那種認為居民只包含城鎮居民的觀點是錯誤的。

我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使用的《戶口簿》封面是一樣的,都叫《居民戶口簿》,都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印製的。

4樓:

具體針對戶籍不同而產生的稱謂。

居住地在農村的,法律法規中都稱村民。

居住地在城鎮的,法律法規中都稱居民。

社群和村有什麼區別啊?

5樓:如之人兮

社群是指在城市一定區域內建築的、具有相對獨立居住環境的大片居民住宅,配有成套的生活服務設施,如商業網點、學校(幼兒園)等。

村是設定於農村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叫村民委員會,根據村民居住狀況、人口多少和便於群眾自治的原則設立。

城市住宅小區(neighbourhood) 、居民小區一般簡稱做小區,是指以住宅為主並配套有相應公用設施及非住宅房屋的居住區、花園住宅、住宅組團。據全國最大的小區網路「小區聯線」統計,現全國總計有超過3萬個小區,其中僅北京市就有三千多個小區。

鄉村(rural,有時又稱country),居民以農業為經濟活動基本內容的一類聚落的總稱,又稱農村。原始部落起源於舊石器時代中期。

到新石器時代,農業和畜牧業開始分離,以農業為主要生計的氏族定居下來,出現了真正的鄉村。中國已經發掘的最早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前期,如浙江的河姆渡以及陝西的半坡等。

按照鄉村的經濟活動內容,可分為以一業為主的農業村(種植業)、林業村、牧村和漁村,也有農林、農牧、農漁等兼業村落。

根據鄉村是否具有行政含義,可分為自然村和行政村。自然村是村落實體,行政村是行政實體。乙個大自然村可設幾個行政村,乙個行政村也可以包含幾個小自然村。

6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區別就是城市里村一級的行政單位叫社群,在農村還是叫村(行政村)的

細點的來說區別就是:

由於城市與農村在制度變遷中的次序和城鄉社會結構不同,城市社群與農村村民自治在制度變遷的路徑和特點方面又有不同之處:

第一,由於農村經濟改革率先從分散落後的農村地方開始,使農村村民自治一開始具有較強的自發性,村民自治的特點較為突出。城市社群自治則具有很強的規劃性,主要是**有意識地推進社群建設過程中產生的,社群自治只是蘊含在社群建設之中,其特性尚沒有充分顯現出來。

第二,農村村民委員會作為農村的主要組織,對原有人民公社組織具有很強的替代性。而城市社群建設中建立的社群居民委員會更強調社群基礎,沒有也不可能全面取代原有的城市組織,它主要是為城市治理提供了乙個嶄新的制度平台。

第三,在農村村民自治活動中,自治主體基本上都是自然人。而在城市,除了作為自然人的居民外,還大量存在各種單位和組織。因此,在城市社群自治的制度平台上,法人團體也是自治活動中的重要角色,只是其地位及作用與自然人有所不同而已。

第四,農村村民自治建立在土地等生產資料集體共有基礎上,村民一出生就是村莊的當然成員,自動享受自治權利。而城市社群沒有共同的經濟基礎所維繫,社群成員的界定較為困難,其流動性較強。在某一社群出生,之後並不一定就是該社群成員。

不在某一社群出生,但也可能成為該社群成員,並享受社群自治權利。

第五,農村的村民委員會具有一定的經濟管理職能,自治活動的內容不僅有公共社會事務,還包括經濟事務。在城市,經濟事務主要由各種企業所承擔,社群自治組織一般不承擔管理經濟事務的職能,自治活動的內容主要是非經濟的社會發展方面。因此,社群自治與社群建設密切相關,自治與民主緊密相連。

民主以平等的個人權利為基礎。平等的個人權利又來自於平等的財產支配權。

7樓:匿名使用者

村是農村的行政單位,城市裡叫村的一般是地名,不是行政單位。

社群則是乙個比較複雜的,沒有統一標準的概念。一般是相互緊密聯絡的,屬於同乙個區域的地方。例如同乙個居委會(行政單位)所管轄的,可以叫乙個社群;同乙個居民小區,也可以叫乙個社群。

8樓:愛我吧香香

社群:就是城市的居住區,交通方便,有一定的群體居住,以及日常消費的雜貨鋪。有場地能提供日常休閒、鍛鍊的地方

社群是城市,村是農村的

9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情況,社群是城市,村是農村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社群就是商品房居住區,村里都住的比較散

11樓:1好小子

社群只的是城市裡的乙個區域,村指的是農村裡乙個大範圍。

村委會和居委會有什麼區別?

12樓:雲沙大本營

《中華人民共復

和國憲法》第制一百一十一條規定:「城市和農村按居民居住地區設立的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從憲法規定可見,居委會設於城市、村委會設於農村,這是二者的主要區別之一。

居民委員會,是居民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建設、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它在基層政權或者它的派出機關的指導下進行工作。

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城市和農村按居民居住地區設立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它們同基層政權的相互關係由法律規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居民、村民選舉。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任務是辦理本居住地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並且向人民**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13樓:羅本森

村委會是鄉鎮管轄bai下的農du村基層自冶組織,設zhi村主任dao

一名,副主任一名,委員回5至7名,由群眾全體答選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一般3年為一屆,可連選連任。村委員一般分工調解主任、治保主任、民兵營長、團支書、婦女主任等職位,村委會屬於地方自治組織,成員不屬於國家幹部,其工資由**財政支付及自籌解決。

居委會是城市街道辦事處的基層組織,居民委員會在市轄區人民**、不設區的市人民**或者它的派出機關-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進行工作,市、市轄區人民**的有關部門也可以對居民委員會有關的下屬委員會進行業務指導。這些單位如需要居民委員會或其下屬委員會協助工作,應當經市、市轄區人民**或其派出機關同意並統一安排。居民委員會按照居民的居住狀況和便於居民自治的原則設立。

一般以100~700戶居民設立乙個居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5~9人組成。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本居住地區全體有選舉權的居民或者由每戶派代表選舉產生;根據居民意見也可以由每個居民小組選舉的2~3名代表中選舉產生。

居民委員會根據需要設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等委員會。

14樓:匿名使用者

村委會,是村民委員會,下面村民是農業戶口為主,屬農村戶口居委會,是居民委員會,非農為主.屬城鎮戶口村改居,說明建設好.社保與福利與農村不同了.計生政策也不同.

居民小組和村民小組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村委會和居委會有什麼不同?

15樓:酸酸可愛多

一、性質不同

村委會:村民選舉產生的群眾性自治組織

居委會: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二、主要職責不同

村委會:

1、宣傳貫徹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維護村民合法權益,教育和推動村民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義務,發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識,促進村和村之間的團結、互助,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2、依照法律規定,管理本村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財產,教育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3、支援和組織村民依法發展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其他經濟,承擔本村生產的服務和協調工作,促進農村生產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4、尊重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獨立進行經濟活動的自主權,維護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保障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承包經營戶、聯戶或者合夥的合法的財產權和其他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5、舉辦和管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

6、組織實施本村的建設規劃,興修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指導村民建設住宅。

7、依法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本村的社會治安,向人民**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8、向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報告工作並接受評議,執行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的決議、議定。

9、建立健全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

10、法律、法規規定的其它職責。

居委會:

1、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

2、辦理本居住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

3、調解民間糾紛

4、協助維護社會治安

5、協助人民**或者其它的派出機關做好與居民利益有關的公共衛生、計畫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等項工作。

6、向人民**或者其它的派出機關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16樓:匿名使用者

村委會:

新中國建立初稱農民協會,旋稱鄉**,人民公社時期稱大隊管委會,1984年建立村委會。1987年11月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

員會組織法〈試行〉》,1998年11月全國人大正式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按照《村委會組織法》的規定,村級要推行村

民自治,就是要廣大農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依法辦理自己的事情,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一項基

本社會政治制度,村民自治的核心內容是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1989年12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1號公布 自1990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為了加強城市居民委員會的建設,由城市居民群眾依法辦理群眾自己的事情,促進城市基層社會主義民主和城市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居民委員會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對居民委員會的工作給予指導、支援和幫助。居民委員會協助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或者它的派出機關開展工作。

第三條居民委員會的任務:

(一)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產,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二)辦理本居住地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

(三)調解民間糾紛;

(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

(五)協助人民**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做好與居民利益有關的公共衛生、計畫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等項工作;

(六)向人民**或者它的派出機關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村委會與居委會是我國最基層的一級組織,在法律上已經給予了明確定位。

公民和居民有什麼區別?為什麼老百姓的身份證背面都寫著是居民呀

公民 一詞,按照 辭海 的解釋,乃是具有一國國籍的人。包括未成年人和被剝奪了政治權利的人在內。我國 憲法 對於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規定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這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