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經營單位不編制生產安全應急救援預案怎麼處罰 法律依據是什

時間 2022-04-16 18:33:38

1樓:匿名使用者

生產單位未按照規定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或者未定期組織演練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不備案的情形並沒有做出處罰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九十四條 生產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設定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

(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金屬冶煉、建築施工、道路運輸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按照規定經考核合格的;

(三)未按照規定對從業人員、被派遣勞動者、實習學生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或者未按照規定如實告知有關的安全生產事項的;

(四)未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的;

(五)未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如實記錄或者未向從業人員通報的;

(六)未按照規定制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或者未定期組織演練的;

(七)特種作業人員未按照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並取得相應資格,上崗作業的。

2樓:種植加工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規定:第三十四條對於在應急預案編制和管理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人員,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生產經營單位可以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三十五條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未按照本辦法規定備案的,由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給予警告,並處三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六條生產經營單位未制定應急預案或者未按照應急預案採取預防措施,導致事故救援不力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由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責令停產停業整頓,並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3樓: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安監總局17號令)規定:

第七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9002-2006),結合本單位的危險源狀況、危險性分析情況和可能發生的事故特點,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

第三十五條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未按照本辦法規定備案的,由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給予警告,並處三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六條生產經營單位未制定應急預案或者未按照應急預案採取預防措施,導致事故救援不力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由縣級以上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責令停產停業整頓,並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4樓:匿名使用者

不編制不備案應急救援預案要按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處罰三萬元以下罰款。請參照你們內蒙古實施細則。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包括什麼內容?

5樓:安全顧問諮詢師

應急預案分為四類

1、自然災害

2、事故災害

3、公共衛生事件

4、社會安全事件

大部分企業的應急預案都屬於事故災害

應急預案嚴重等級也分為四級

1、ⅰ級(特別重大)、

2、ⅱ級(重大)、

3、ⅲ級(較大)

4、ⅳ級(一般)。

應急預案的編制應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

(二)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實際情況;

(三)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危險性分析情況;

(四)應急組織和人員的職責分工明確,並有具體的落實措施;

(五)有明確、具體的應急程式和處置措施,並與其應急能力相適應;

(六)有明確的應急保障措施,滿足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應急工作需要;

(七)應急預案基本要素齊全、完整,應急預案附件提供的資訊準確;

(八)應急預案內容與相關應急預案相互銜接。

生產經營單位申報應急預案備案,應當提交下列材料1、應急預案備案申報表;

2、應急預案評審或者論證意見;

3、應急預案文字及電子文件;

4、風險評估結果和應急資源調查清單。

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應當包括哪些

6樓:生活類答題小能手

應急預案主要內容應包括:

1、總則:說明編制預案的目的、工作原則、編制依據、適用範圍等。

2、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明確各組織機構的職責、權利和義務,以突發事故應急響應全過程為主線,明確事故發生、報警、響應、結束、善後處理處置等環節的主管部門與協作部門;以應急準備及保障機構為支線,明確各參與部門的職責。

3、預警和預防機制:包括資訊監測與報告,預警預防行動,預警支援系統,預警級別及發布(建議分為四級預警)。

4、應急響應:包括分級響應程式(原則上按一般、較大、重大、特別重大四級啟動相應預案),資訊共享和處理,通訊,指揮和協調,緊急處置,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群眾的安全防護,社會力量動員與參與,事故調查分析、檢測與後果評估,新聞報道,應急結束等11個要素。

5、後期處置:包括善後處置、社會救助、保險、事故調查報告和經驗教訓總結及改進建議。

6、保障措施:包括通訊與資訊保障,應急支援與裝備保障,技術儲備與保障,宣傳、培訓和演習,監督檢查等。

7、附則:包括有關術語、定義,預案管理與更新,國際溝通與協作,獎勵與責任,制定與解釋部門,預案實施或生效時間等。

擴充套件資料

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編制程式包括成立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資料收集、風險評估、應急能力評估、編制應急預案和應急預案評審。

1、成立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

生產經營單位應結合本單位部門職能和分工,成立以單位主要負責人(或分管負責人)為組長,單位相關部門人員參加的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明確工作職責和任務分工,制定工作計畫,組織開展應急預案編制工作。

2、資料收集

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應收集與預案編制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應急預案、國內外同行業企業事故資料,同時收集本單位安全生產相關技術資料、周邊環境影響、應急資源等有關資料。

3、風險評估

主要內容包括

分析生產經營單位存在的危險因素,確定事故危險源;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型別及後果,並指出可能產生的次生、衍生事故;評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響範圍,提出風險防控措施。

4、應急能力評估

在全面調查和客觀分析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隊伍、裝備、物資等應急資源狀況基礎上開展應急能力評估,並依據評估結果,完善應急保障措施。

5、編制應急預案

6、應急預案評審

應急預案編制完成後,生產經營單位應組織評審。評審分為內部評審和外部評審,內部評審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外部評審由生產經營單位組織外部有關專家和人員進行 評審。

應急預案評審合格後,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或分管負責人)簽發實施,並進行備案管理。

7樓:ofweek人才網

主要分為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包括綜合預案、專項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其他根據行業要求和地域要求有消防應急預案、極端氣候(風暴潮和**等)應急預案,這主要是是針對不同的行業主管部門。

其實對企業而言,有一綜合預案,其他可根據需要編制專項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最主要是反應迅速,措施有效。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方法》,對於危險性較大的重點崗位,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制定什麼方案? 10

8樓:匿名使用者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方法》是為規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處置生產安全事故,依據《突發事件應對法》、《安全生產法》等法律而制定。其中明確規定,對於危險性較大的場所、裝置或者設施,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編制現場處置方案。現場處置方案,是指生產經營單位根據不同生產安全事故型別,針對具體場所、裝置或者設施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

法律依據: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第六條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分為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

綜合應急預案,是指生產經營單位為應對各種生產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綜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單位應對生產安全事故的總體工作程式、措施和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

專項應急預案,是指生產經營單位為應對某一種或者多種型別生產安全事故,或者針對重要生產設施、重大危險源、重大活動防止生產安全事故而制定的專項性工作方案。

現場處置方案,是指生產經營單位根據不同生產安全事故型別,針對具體場所、裝置或者設施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

第十五條對於危險性較大的場所、裝置或者設施,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編制現場處置方案。

現場處置方案應當規定應急工作職責、應急處置措施和注意事項等內容。

事故風險單

一、危險性小的生產經營單位,可以只編制現場處置方案。

9樓:月華如洗

對於危險性較大的重點崗位,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制定重點工作崗位的(現場處置方案)

10樓:邁傑的救贖

專項應急預案,不是現場應急預案

11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必須對有關工作人員進行安全培訓,讓每個工作人員了解詳細的作業過程,作業異常時的處理方法,異常時的上報上級是誰。

作業對易發生安全事故的崗位或過程重點檢查,改善蓋崗位的硬體設施。

製作嚴格的作業標準書,並督促按照其執行。

12樓:匿名使用者

重點崗位的應急預案啊

應急預案應當至少每多少年修訂一次?

13樓:

應急預案分多鐘,有突發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共計三種。

突發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應當至少三年評估一次,當發生一下情況時需及時修訂並在相關的安全生產監督部門備案存檔:

(一)本單位生產工藝和技術發生變化的;

(二)相關單位和人員發生變化或者應急組織指揮體系或職責調整的;

(三)周圍環境或者環境敏感點發生變化的;

(四)環境應急預案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等發生變化的;

(五)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企業事業單位認為應當適時修訂的其他情況。

企事業單位突發環境應急預案同上。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為行政及事業單位負責編制,沒有規定幾年就需修訂,但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中第二十四及第二十五條中有一下規定:

第二十四條 應急預案編制單位應當建立定期評估制度,分析評價預案內容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實現應急預案的動態優化和科學規範管理。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修訂應急預案:

(一)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標準、上位預案中的有關規定發生變化的;

(二)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發生重大調整的;

(三)面臨的風險發生重大變化的;

(四)重要應急資源發生重大變化的;

(五)預案中的其他重要資訊發生變化的;

(六)在突發事件實際應對和應急演練中發現問題需要作出重大調整的;

(七)應急預案制定單位認為應當修訂的其他情況。

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執行保障安全生產的標準是什麼

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執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產的 國家標準或者行業 標準。依據詳見 安全生產法 規定之 第十條 有關部門應當按照保障安全生產的要求,依法及時制定有關的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並根據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適時修訂。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執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產的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法律上的權利和義...

破壞生產經營罪能刑事和解嗎,破壞生產經營罪可以判緩刑可以刑事和解嗎

1 不能刑事和解,因為不屬於刑事和解的範圍。2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通過調停人或其他組織使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直接溝通 共同協商,雙方達成民事賠償和解協議後,司法機關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對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責任或從輕減輕刑事責任的訴訟活動。3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七十七條 下...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而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需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

用人單位是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按照每做滿一年支付乙個月的工資標準進行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 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 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制定什么應急救援預案,並定期組織演練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針對本單位的事故風險特點,依據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應急演練,保證相關人員了解安全風險,掌握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程式 措施等。各級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應當針對本地區主要事故風險特點,依據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應急演練,定期協調本行政區域內相關生產經營單位和部門開展聯合應急演練,提高本部門 本地區...

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如何確定

摘要 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 裝置,一般地說,是指因生產經營場所進行的作業性質 使用的裝置 材料或者儲存的物品有危險性因素,容易造成從業人員死亡或者其他人員 或者有關設施 裝置的操作使用中容易對人身造成傷害。例如,高壓變電站 石油液化氣站 切割車間 吊裝作業現場 危險物品的儲存倉庫 ...